苏轼60岁时写下另一首悼亡词,纪念的是小妾王朝云,写得也很深情

苏轼写过了无数的悼亡词,但大家最为熟悉的还是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正是写给他的原配妻子王弗,两人还在少年时代就相识,并且结为夫妻,婚后也是极为恩爱,后来王弗逝世,苏轼在政治上也遭受到了打击,为此内心极为悲苦,所以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妻子,于是在十年之后写下了这首经典的悼亡词,表达了自己的一片深情,还有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那这首词也是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通篇描写得极为深情,也很是凄美,苏轼把自己对于妻子的思念全部融入进了作品里,也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浓浓的爱意,以及悲痛之情。

苏轼60岁时写下另一首悼亡词,纪念的是小妾王朝云,写得也很深情

相信任何一个人只要读到这首词,那都是会被苏轼的一片深情所感动,而这首词通过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把自己对于妻子的那份思念描绘的淋漓尽致,每一个句都感人肺腑,这也正是苏轼最为令人感动的个地方。作为一位深情的男子,苏轼的一片深情在这首词中体现的最为彻底。虽然妻子已经逝世十年了,可是苏轼从来没忘记过对方,也正是这份深情,才令这首词充满了无限的悲痛,读来当真是令人肝肠寸断。

那苏轼除了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之外,其实后来还陆陆续续地写过无数的悼亡词,譬如到了晚年之后由于小妾王朝云也逝世了,而这个时候的他又是颠沛流离,已经被贬到了惠州,于是他又写下一首同样很深情,也很伤感的悼亡词来纪念对方,也就是这首《西江月·梅花》,可见苏轼的骨子里就有种与生俱来的深情。

苏轼60岁时写下另一首悼亡词,纪念的是小妾王朝云,写得也很深情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虽然这首词通篇都是在描写梅花,其实苏轼也正是借用梅花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王朝云的思念之情,毕竟他最落魄的那段时间也都是她陪在身边,从密州一直到黄州,再到惠州,王朝云始终是陪在苏轼身边,这也令他很是感动,所以当王朝云逝世之后,他内心同样很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60岁时写下另一首悼亡词,纪念的是小妾王朝云,写得也很深情

苏轼在写这首词时已经是进入了暮年,差不多有60多岁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妻子和小妾相继死去,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更何况又是被贬到了偏远的岭南。要知道当时的岭南,不像现在的广东属于发达地区,那个时候整个的岭南穷乡僻壤,地广人稀,生活条件极其的艰苦,而王朝云则是一直陪在苏轼身边,这也令他很是感动,所以当她逝世后,苏轼悲痛欲绝,从而写下了这么一首深情的词作,以此来纪念对方。

苏轼60岁时写下另一首悼亡词,纪念的是小妾王朝云,写得也很深情

词的上片便是由景入情,然后是层层推进,写得极为凄美,也很是伤感,梅花生长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到处还有浓浓的瘴雾,可是对于梅花来说,它并不畏惧这些瘴气,那是由于它有冰雪一般的肌肤,还有神仙一般的品德。海仙则是会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这花丛中探望,可是细细观察才会发现,原来这些使者是倒挂在树枝上毛毛虫。在这几句中,苏轼写得极为深情,也很是悲痛。

苏轼60岁时写下另一首悼亡词,纪念的是小妾王朝云,写得也很深情

词的下片又是进一步地赞美了梅花的品德,其实也是写到了王朝云那份深沉的爱,梅花天生就与众不同,根本不需要用妆容来打扮,它也完全不屑于这些,即使是梅花全部凋谢了,而梅叶则是依旧还有是红色的。我喜爱这梅花高尚的品德,可是随着这梅花的凋谢,我内心也变得很空虚,已经是有多年不曾梦见梅花了。不会再做那些关于梅花的梦,自然也不会梦见梨花。

苏轼60岁时写下另一首悼亡词,纪念的是小妾王朝云,写得也很深情

苏轼的悼亡词总有充满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并且写得也是极为深情,这首《西江月·梅花》虽然不及《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有名,但也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佳作,通篇也是描写得极为深情,字里行间充满了无限的忧愁,可见苏轼对于王朝云也是一往情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