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王弗的情感,为何足以让后人同样“泪千行”

苏轼是个多情的人,他多情也专情。和他先后生活的有三个女人,不管是和他琴瑟和鸣的第一任妻子王弗,还是最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红颜知己王朝云,苏轼都是真心相待,报以深情。

在四川眉州青神县的岷江畔,有一片苍翠挺秀的山岭,这就是被南宋范成大称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中岩山。进入山中不久,就可以看到一方由山泉汇集而成的清池,这池与众不同,如果你临池拍手,池中的鱼儿就会跳跃欢腾地循声游到岸边,再看池边石壁上有“唤鱼池”三个大字,这字为苏轼所题,这池名的由来也预示着一段佳人才子美满姻缘的开始。

那一年,苏轼19岁,在青神古中岩书院求学;王弗16岁,年轻貌美,知书达礼。

老师王方是青神乡贡的进士,桃李天下,众多学子中,苏轼品学堪称一流。

有一日,中岩主持和尚与老师王方带大家春游,赏山水春色,老师想为中岩寺中的这汪碧池取一名,使鱼池能为古刹增色。鱼池清澈见底,人拍手潭上,池中游鱼听掌声而跃出水面。文人秀士与学子们争相取名,但老师皆是摇头。当苏轼“唤鱼池”三个字出口,老师兴奋地说:妙哉,“唤鱼”,既新且雅,有声有色,博得众人齐声喝彩。

正好在这时候,王方的爱女王弗,在闺房中也题名“唤鱼池”,让贴身丫环送到了池边,众人开卷,没有不惊讶的,苏轼与王弗,可谓是不谋而合。

苏轼和王弗的情感,为何足以让后人同样“泪千行”

苏轼

老师非常赞赏苏轼的才华,便将爱女王弗许配给了他。两人交往之初便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并于1055年喜结伉俪,他们的爱情故事,曾为眉州城的一段佳话。

王弗性格“敏而静”, 很有才学。婚后,苏轼读书,王弗便常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温柔地提醒,让苏轼又惊又喜,对她刮目相看。

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在苏轼与访客交往的时候,王弗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来人的看法,结果无不言中。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这样记载: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王弗对苏轼的不良行为,经常予以制止。苏轼曾回忆道:某官于岐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积;雪晴,地坟起数寸。轼疑是古人藏丹药处,欲发之。亡妻崇德君曰:“使吾先姑在,必不发也。”轼愧而止。

苏轼在凤翔时,有一阵子喜欢收藏文物,迷恋道人炼丹之,王弗借婆婆的话,劝戒夫君停止乱挖掘的行为,让苏轼十分惭愧。

由此可见,王弗在苏轼心目中,不仅是个贤妻良母,有时还是自己行为的监督人,苏轼对王弗的规劝,不仅听从了,而且终生铭记在心。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二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心心相印。

苏轼和王弗的情感,为何足以让后人同样“泪千行”

苏轼塑像

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夫唱妇随,是才子佳人的绝配。可以说,在苏东坡刚出道的几年中,他的知识长进,政绩斐然,与王弗这个贤内助是分不开的。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年仅27岁。这对东坡是很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不言而喻。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十年之后的一个夜晚,苏轼又在梦中见到了王弗,醒来伤感不已,于是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和王弗的情感,为何足以让后人同样“泪千行”

苏轼词意图

这是近千年以来写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动人的词章之一。这固然是因为苏轼才高学深,但更因为他和王弗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

当了解到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后,再读这首词,那种情感也足以让后人一样“泪千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