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今川義元

早年的義元

天文五年(1536年)三月十七日,駿河國、遠江國守護今川氏輝與弟弟彥五郎突然暴斃,年輕的今川家家督突然死亡,使得今川家陷入了繼承人之爭中。在當時的今川家中,最有希望繼承家督的人,分別為今川氏輝的弟弟“花藏殿”玄廣惠探以及“善德寺殿”栴嶽承芳。其中,栴嶽承芳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東海道第一武士”今川義元。

今川義元是戰國大名今川氏親之子,出生於永正十六年(1519年),幼名為芳菊丸。因為芳菊丸並不是嫡長子,因此在他年幼時,按照室町幕府大名家的慣例,被送進了駿河國富士郡的善德寺之中,今川氏親同時還從京都建仁寺招回了一個駿河國出身的名叫九英承菊的和尚,作為老師教導芳菊丸。九英承菊還有個更有名的名字,即太原雪齋,下文便以太原雪齋來稱呼他。

等到芳菊丸十多歲以後,他便剃度出家,法名栴嶽承芳,與師父太原雪齋一同前往京都的建仁寺修行佛法、學習漢學。在栴嶽承芳少年之時,便可以熟練地運用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創作漢詩。

天文四年(1535年),栴嶽承芳的哥哥、今川家家督今川氏輝與鄰國甲斐國的大名武田信虎開戰。當時駿河國的富士郡作為兩家交戰的前線,局勢有些不太樂觀,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川氏輝派弟弟栴嶽承芳返回善德寺之中,守住這塊要地。

花藏之亂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如前文所述,天文五年時今川氏輝與弟弟彥五郎在同日暴斃,兄弟倆的死因成謎,但是至今仍沒有證據是何人所為。

今川氏輝、彥五郎死去之後,有資格繼承今川家家督的兄弟們分別為遍照光寺的玄廣惠探、善德寺的栴嶽承芳、動向不明象耳泉奘以及那古野城的今川氏豐四人。因為象耳泉奘與今川氏豐的動向不明,實際上爭奪今川家家督的只有玄廣惠探與栴嶽承芳二人。

若是按照長幼順序來看的話,家督理應由年長的玄廣惠探繼承。可是,玄廣惠探的母親是今川氏親的側室福島氏,而栴嶽承芳的母親卻是正室壽桂尼,從嫡庶關係來看,似乎今川義元更有繼承家督的正當性。

與玄廣惠探相比,栴嶽承芳實在是非常幸運,哥哥死後不到兩個月,師父太原雪齋就利用自己在京都的人脈,從幕府將軍足利義晴處獲得了許可栴嶽承芳繼承家督的“御內書”,同時將軍還下賜了足利家的通字“義”字給栴嶽承芳取新名字。

得知此事後,玄廣惠探不滿太原雪齋與栴嶽承芳擅作主張,進入了福島氏一族的花倉城之中舉兵作亂。以往的歷史書都是按照花倉城的地名將此次內亂稱為“花倉之亂”,實際上這次內亂的規模遠遠不止於花倉城,連鄰國的武田家、北條家都被捲入到了戰爭之中,因而現在日本的學者們便以玄廣惠探的稱號“花藏殿”命名這次內亂為“花藏之亂”。

值得一提的是,在武田信玄的側近駒井政武所寫的日記《高白齋記》之中提到,五月二十三日夜裡,栴嶽承芳的母親壽桂尼偷偷前往福島越前守的家中,表示自己將會與福島氏站在同一邊。

壽桂尼是栴嶽承芳的母親,為何不支持自己的兒子,反而支持兒子的敵人呢?這恐怕與壽桂尼自身的權力慾有關吧。

壽桂尼出身於“名家”家格的公卿中御門家,在今川氏親、今川氏輝時代,今川家若想與京都方面的朝廷、幕府往來,都必須倚靠壽桂尼的孃家。然而,花藏之亂時,壽桂尼的父親、兄長都已經去世,中御門家走向了衰弱。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與之相對的是,久在京都修行的太原雪齋、栴嶽承芳與京都五山的高僧來往密切,師徒倆還與“攝關家”家格的公卿近衛家、“清華家”家格的三條西家關係甚好,而近衛家、三條西家的地位遠遠高於中御門家。也就是說,栴嶽承芳繼承家督以後,以他們爺倆的人脈,完全不需要依賴壽桂尼就可以與京都外交,壽桂尼將會失去她的重要性,在今川家的地位也將會大大下降。

同樣,在以往的通說中,與壽桂尼關係密切的北條家也站在栴嶽承芳的一方,而武田家則站在玄廣惠探的一方。但是,在“花藏之亂”後,北條家迅速與栴嶽承芳交惡,武田家卻與栴嶽承芳穿起了同一條褲子,這毫無預兆的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實在是讓人覺得費解。

如果按照上文的推測,壽桂尼站在玄廣惠探一方的話,“花藏之亂”的實際情況很可能與通說大相徑庭。一直以來都與壽桂尼有著良好外交的北條家必然是站在壽桂尼的一方,也就是玄廣惠探的一方,而太原雪齋則利用自己與武田家的家寺惠林寺同屬佛教臨濟宗的緣故,同武田信虎搭上線,獲得了今川家的舊敵武田家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在戰後今川家與北條、武田兩家的外交關係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

六月十日,栴嶽承芳派的家臣攻陷了方之上城,隨後眾人包圍了花倉城,玄廣惠探不敵敗走,於瀨戶谷普門寺自盡而死,“花藏之亂”就這樣結束了。

侵入三河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栴嶽承芳繼承家督之後,大概由於他怨恨母親不支持自己的緣故,在正式取名“今川義元”以前一直使用自己的僧人印判署名文書,而不是像兄長今川氏輝那樣讓壽桂尼代理署名。

天文六年(1537年)二月十日,已經取名為今川義元的栴嶽承芳迎娶了在花藏之亂時支持自己的武田信虎的女兒為正室夫人,甲斐國與駿河國結束了長年以來的對峙,結成了同盟。甲駿同盟同樣也宣告著今川家與今川氏親、今川氏輝時代的盟友北條家交惡。

在這之後,遠江國的遠江今川氏(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名將今川了俊的後裔)掀起了針對今川家的叛亂,隨後便被今川家鎮壓。平定領國以後,今川義元便向各地派遣了家臣進行檢地,以便更好地管理今川家的地盤,同時,今川義元還率軍侵入了西面的三河國擴張勢力。

在《信長公記》的首卷之中記載到,天文十一年(1542年)八月十日時,今川家曾侵入三河國,在小豆坂與尾張國的織田家交戰(通說中的“第一次小豆坂合戰”)。不過,今川家直到天文十二年時才侵入東三河,自然是不可能在前一年與織田家交戰,因而史學界都認為這一次小豆坂合戰是《信長公記》裡的誤記,並不存在。

今川家與織田家的真正交戰始於天文十七年(1548年)的“小豆坂合戰(通說中的第二次小豆坂合戰)”。織田家在此前攻陷了三河國豪族松平廣忠的居城岡崎城,逼迫松平廣忠將嫡子竹千代送到了織田家表示臣服(舊說是被綁架走,但是近年來發現織田信秀曾下發過支配岡崎城的書狀,所以應當是主動送出人質),然而織田信秀前腳剛走,松平廣忠就掀起了叛亂,還將今川家的勢力引到了西三河。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太原雪齋

今川軍的主將是今川義元的師父太原雪齋,然而尾張兵的善戰大大出乎了今川軍的預料,由今川家家臣朝比奈信置率領的三河眾被織田軍擊潰,好在後陣的家臣岡部元信率軍突襲,接連斬殺了織田軍的幾員大將,方才逆轉了戰局。

小豆坂合戰以後,織田信秀再也無力染指已屬於今川家勢力範圍內的岡崎城等西三河領地,好在他沒有一時腦熱殺死竹千代,否則日本的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三國同盟

天文十八年(1549年),岡崎城城主松平廣忠去世,年僅二十四歲。今川義元隨後派遣家臣朝比奈泰能、鵜殿長持率領著區區三百名今川軍士兵佔領了松平家的本城,三河松平氏名存實亡,三河國也被納入了今川家的版圖內。

另一方面,太原雪齋率軍繼續進軍,攻陷了織田家在三河國的另一個據點安城城,俘虜了織田信秀的庶長子織田信廣。今川家利用織田信廣換回了在織田家做人質的松平竹千代,徹底斷絕了織田家重返三河國的可能性(竹千代若在織田家手上的話,將來織田家很有可能以擁戴竹千代復興松平氏的名義重返三河國)。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在今川家不斷地侵攻三河國的同時,東面的局勢也在發生著變化。天文十四年(1545年),北條家家督北條氏綱去世,新任家督北條氏康雖然仍舊在駿河國的河東地區與今川家作戰,但是卻有意與今川家和談。

北條家初入關東之際曾與扇谷上杉家結盟,但是在關東立足以後,北條家便開始與山內上杉家、扇谷上杉家等家族敵對,關東聯軍的壓力讓北條氏康喘不過氣來,如果繼續與今川家交戰的話,北條家將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

天文二十二年(1553年)正月,北條氏康與武田信玄締結盟約,北條家的嫡子北條氏政將迎娶武田信玄的女兒(黃梅院)為正室夫人。此時北條家與今川家依舊處於敵對的狀態,但是兩家卻有一個共同的盟友武田信玄,在武田信玄的中介之下,今川家最終與北條家和談,三家締結了著名的“甲相駿三國同盟”。

鳴海·大高城被圍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尾張國的織田信秀去世以後,織田家麾下的鳴海城城主山口教繼父子便投降了今川家,今川家的勢力從駿遠三一直擴張到了尾張國。鳴海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織田家失去了這座城池,就將失去與愛知半島南部的聯繫,孤立無援的南尾張就將被今川家逐步蠶食。

織田家的新任家督織田信長並不是個泛泛之輩,繼承家業之後,織田信長馬不停蹄地消滅了信秀時代的主家清州織田家、敵對的巖倉織田家、流放了尾張國的守護斯波氏,同時還把與自己爭奪家督之位的弟弟織田信勝給順帶解決了。

鳴海城距離織田信長的居城清州城不過十八公里,如此一個雷厲風行的家督,是絕不可能放任鳴海城落入敵手的。於是,織田信長在料理完織田家的事務以後,在鳴海城、大高城附近修築了五座城砦,將兩城包圍,企圖以圍城戰困死城內的今川軍士兵。

今川義元得知鳴海城、大高城被織田信長包圍以後,便決心親自率軍西進解圍,桶狹間合戰爆發。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今川義元

雖然在通說之中,今川義元西進是想上洛取代足利氏統治天下,這個謠言自戰國時代末期就已經出現了,但是卻沒有任何證據能夠進行佐證。當時的今川義元雖然被稱為“東海道第一武士”,其實力撐死不過駿河國、遠江國與局勢尚不穩定的三河國、尾張國一部,而控制著京都的,則是坐擁京畿、四國島數國領地的“天下人”三好長慶,今川義元的軍勢即便前往京畿,也不過是給如日中天的三好家塞牙縫而已。

因此,桶狹間合戰的爆發,真正起因並非是上洛,而是解救被織田信長包圍的鳴海城、大高城,否則二城一旦被織田家奪回,今川家的勢力將再度被逐出尾張國。

桶狹間合戰

永祿三年(1560年)五月十日,今川軍的前鋒、遠江國井伊谷城城主井伊直盛率軍出陣,十二日,今川義元的本陣從駿府今川館出發(PS:不是駿府城,信野玩家退散),於十八日進入沓掛城之中,今川軍的總數達到了四萬五千人(《信長公記》)。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五月十九日,松平元康(竹千代)率領的三河眾對織田家駐守的丸根砦發起攻擊,很快就將此地攻陷,討取了織田家的大將佐久間盛重,與此同時,今川軍的另一隊前鋒也攻陷了大高城外的鷲津砦,解除了大高城之圍。

今川義元得知此事以後,便率軍從沓掛城出陣,朝著大高城移動,在此期間,今川義元的本陣停留在了桶狹間山休息。

今川義元不知道的是,織田信長此時已經出陣,正率領著兩千餘織田軍朝著今川軍撲來。通說裡,織田信長決意出城奇襲今川義元的本陣,以斬首行動結束這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但是實際從史料中解讀的話,會發現織田信長的作戰計劃壓根就不是什麼斬首行動。

織田信長率軍抵達前線的善照寺砦之際,織田軍中的佐佐政次、千秋四郎率軍三百人攻向了今川軍,隨後被今川軍擊敗。今川義元甚至得意地說:“此時即便是天神魔鬼也奈何不了我。”

此時的織田信長尚且不知道今川義元的位置,信長離開清州城時只有寥寥數騎武士,他的兩千餘軍勢基本上都來自在進軍途中參陣的士兵以及織田家在前線各砦佈置的守軍。織田信長離開善照寺砦後繼續朝著南面進軍,抵達了中島砦,並在此地舉行了激勵士氣的演講。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織田信長

“敵軍經過一夜的戰鬥,此時已經疲憊不堪……”(《信長公記》)

從織田信長的言語中可以得知,信長想要作戰的對象並不是今川義元的本陣,畢竟今川義元前一天還在沓掛城裡鹹魚,所以織田軍的真正目標其實是經過一夜戰鬥攻陷丸根砦的松平元康。

從織田信長的進軍路線來看,他確實是朝著南面的丸根砦進軍的(通說裡的“奇襲”路線是朝著東北進軍,沒有進入中島砦,而《信長公記》中是朝南進入中島砦),但是織田信長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松平元康因為松平軍過於疲憊,已經將全軍撤進了大高城中休整。所以織田信長進軍的路線雖然沒有錯,但是卻沒有在中島砦附近遇上本應按原計劃進軍到此地的松平元康,反而誤打誤撞遇到了擊敗佐佐政次的那支今川軍前鋒。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桶狹間合戰

今川軍的前鋒方才擊敗織田軍不久,壓根沒有預料到織田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度來襲,並且攻勢強度遠遠超過上一波攻擊,今川軍的前鋒部隊不敵敗走。潰敗的士兵們朝著桶狹間山的本陣敗退,他們也許是想尋求自己人的幫助,卻不知道這樣的做法反而坑了今川義元。

織田信長尾隨著敗軍來到了桶狹間山,隨後發現了今川義元的轎子。善於把握機會的織田信長意識到自己誤打誤撞遇上了今川義元的本陣,便下令全軍朝著今川義元的旗本武士所在的位置進攻。

此時今川義元的本陣被潰軍影響,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防禦,今川義元也在旗本武士的護衛下撤退。由於不久前剛下過暴雨的緣故,山路非常泥濘,今川義元很快就被信長的馬廻眾追上,旗本武士經過幾輪廝殺所剩無幾,今川義元本人也被織田信長的馬廻眾討取了首級,享年四十二歲。

縱觀今川義元的一生,可以得知他確實是個非常傑出的武士,但是,誰讓運氣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呢?更別提今川義元的對手織田信長是一個非常擅長把握機會與好運的傢伙,如果把桶狹間合戰的對手換成另外一個人,興許今川義元還能夠逃出生天也不一定呢。

今川義元:東海道第一武士的興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