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越多寿命越短,有何科学根据吗?

yunyaling1987


肌肉和寿命根本就没有什么任何关系。更何谈科学根据。

肌肉(muscle)

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肌肉组织由肌细胞(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细胞内含丰富的肌丝蛋白,组成细肌丝和粗肌丝。头肌可分为面肌(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腹肌和膈。下肢肌按所在部位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均比上肢肌粗壮,这与支持体重、维持直立及行走有关。

练肌肉还对身体有好处!

1、骨骼与关节保持肌肉与力量对老年人生存质量与寿命意义重大。肌肉直接影响骨骼与关节健康,一个缺乏锻炼的老人容易患各种腰椎颈椎病,严重时会压迫神经导致肢体瘫痪。即使没有这么严重,也会活动受限,活动时候的不适让他们更加不愿意运动,肌肉进一步萎缩,力量下降。这种恶性循环最坏的结果就是导致乎丧失活动能力。一旦丧失活动能力,生存质量严重下降,各种生理心理问题会随之而来,影响寿命。

2、基础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BMR, Basal Metabolic Rate),传说中不容易吃胖的体质。

3、血糖肌肉贮存短期能源,肌肉多意味着有更好的能源缓冲,有利于血糖稳定。血糖对健康的影响就不展开了。

骨骼肌,为您存够长寿“本钱”

肥胖的确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有关,但过瘦时健康也会出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稍微胖点反而寿命更长。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针对20多万名65岁以上老人的研究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值)稍高于正常范围(18.5~24.9)的老人,身体更健康;BMI值在27.5左右的老人,死亡率最低。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近期的研究也显示,胖一些的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所承担的死亡风险更低。

专家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年老后身体需要多一些的脂肪和蛋白质来对抗疾病,而消瘦的老人缺少这些“本钱”。

“本钱”不仅仅指肥肉,更多的应该是肌肉,尤其是骨骼肌。

骨骼肌是最主要的运动器官,它连接骨头、支撑人体,对保持姿势起着重要作用,任何身体活动都离不开它。

骨骼肌附着在骨头外,就像一个保护层,如果骨骼肌流失,保护层变薄,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几率就会增加。

此外,骨骼肌还是重要的代谢器官,比如它能储存蛋白质,当食物中的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可分解产生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供机体合成其他物质。骨骼肌也是储存糖原的主要部位,能够帮助稳定血糖。

若肌肉衰退,老年人站立不稳容易摔倒,死亡率升高。同时,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也受到限制,会逐渐变得不愿意出门,难以融入社会,进而引发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寿命

意思是生存的年限。后亦比喻存在的期限或使用的期限。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比较某个时期,某个地区或某个社会的人类寿命时,通常采用平均寿命。平均寿命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也可以表明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达状况。

有些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些人认为最长寿的乌龟是不怎么运动的。

常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寿命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哪种更好?还是差不多?

美国一项权威的研究给出了结果。

不过我们要先看看,这项研究是不是真的有价值?

首先、研究来自于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这家医院在美国妥妥的排名前10位,权威性不容置疑。

第二、这个研究历时23年(199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可谓排除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第三、这个研究纳入的受试者达到122007人,完全做了大样本,排除了许多偶然因素。

研究包括跑步机的测试和对受试者运动习惯的分析,持续了23年,观察这些人的寿命有什么影响。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对于锻炼习惯的研究发现,不常锻炼的人与经常锻炼的人相比,死亡风险仍然高出390%。

所以运动起来吧,享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