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當中小學教師是人才浪費嗎?教育有被過度消費嗎?

狐狸愛逗喵


前段時間悟空上有個題目,三本學校的畢業生出來當老師會誤導學生嗎?現在又出來這樣的題目,博士當中小學老師是人才浪費嗎?教育有被過度消費嗎?

按照存在即合理的原則,不管是三本學校的畢業生來當教師還是博士畢業來當教師,都有其合理性。

首先,不可否認教育他是分層次的。

三本學校出來的畢業生當老師,跟博士生畢業的學生去當老師,他們就業的學校層次肯定不一樣,雖然在規則上或許沒有這樣明顯的界限,但是我們相信一定有一個看不見的標準在那兒。就我們這幾年看到的相關信息來看,博士生去向的那些學校基本上都是頂級的四星級高中,而這些高中裡面基本上都是學霸集中營,在這樣的學校裡面,普通高校畢業的教師,如果自己不是特別優秀的話,估計是hold不住他們的

其次,誰知道這麼多年高等教育的擴招,博士生的容量也越來越大。

別以為博士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博士同樣也面臨著就業的壓力,按照以往博士去高校或者研究院的就業方向來看,可能這些地方的容量根本滿足不了博士的需求,必然會導致一部分博士分流去別的地方。而就業前景穩定、工作前景不錯的中學成為博士生的選擇,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

第三項教育就業選擇也趨向於多元化。

一些頂級中學學校人氣旺,知名度高,博士去中學教書無可厚非。

什麼叫新聞,當一件事情還是少數人在做的時候才叫做新聞,如果大家都去了,就不叫新聞了。博士去中學教書成為新聞,恰恰說明這件事還不普及,只是一種多元化的開端。

去中學的博士或許是想去歷練歷練。

其實我特別想要知道那些選擇了中學的博士,他們最後有多少堅持了下來,特別想要看到這方面的數據,遺憾的是現在還沒有看到。有沒有可能有一些人在這些學校裡面工作了一段時間,積累了一些經驗,拿這些學校做跳板,最後去辦自己的教育機構去?我們知道就眼下的情況來看,教育培訓是一塊極大的市場蛋糕,如果有志在這一方面將來有所發展的話,那麼,選擇去中學過渡一段時間,尤其是像人大附中、深圳中學這樣頂極中學的歷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蘇小妮


教育行業很有意思,一方面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哭窮,工作累壓力大,待遇差,一方面,很多博士卻蜂擁都去當中小學老師,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博士當中小學老師是不是人才浪費?

博士是什麼?博士是博學多才,博士是標誌一個人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學力的學位,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當然現在還有一個更屌的但不是學位的東西:博士後。

雖然說博士後不是學位,但是有個博士後帽子就是比博士後厲害。

目前大學老師基本都需要海外博士學歷,或者海外博士後學習科研經歷,尤其是211、985院校。當然高端論文更要求了,如果只是清華北大混畢業的畢業,想去211/985某個教職可是相當的難,因為你的有證明你自己的高檔次論文,現在很多搞生物的青椒,手持nature,science,cell竟然拿不到教職,競爭太激烈了。

哪這些搞生物,化學,物理的博士,去大學混不進去,哪去哪裡?我告訴你。去中小學啊。

目前中小學博士老師現狀

以前博士都是高大上,給人一種感覺:沒頭髮禿頂,戴眼鏡,傻傻的,很有文化的感覺。

覺的博士不是去研究所,就是大學,最差也得去高科技公司,現狀怎麼去教中小學了,中小學哪點東西還用得著博士?二本師範學院足夠了。甚至中師畢業生都綽綽有餘。

那為何現狀這麼多博士去當中小學老師?

就一個原因:現狀博士太多了,氾濫了,清華北大每年畢業博士近萬人,中科院6000多人。不說別的985院校,光這三院校的博士都夠所有大學喝一壺了。

這些高校的工科博士,人們專業博士都找工作不多,但是一些基礎學科的博士,卻很為難了,大學進不去,企業不要,只能去中小學了,至少著名中學自帶學區房。

2018年人大附中老師公示,就把一群人嚇住了,清一色的清華北大,人大,深圳海外名校,而且其中9個博士。據內行人說,沒有利害的關係,清華北大的土著博士人家還不要呢,要是本科不是清華北大的博士,百分百沒戲。

2019年5月,深圳中學公示了了該校招聘的名單,再次嚇尿了一群人,不但是博士,而且是清一色的清華北大碩士博士,深圳中學有博士教師29人,北大畢業教師26人,清華畢業教師13人。

這再次驗證了,這些頂級中學的師資競爭之激烈。

就在10月20日,深圳龍華區公佈了中小學體檢名單:


在北京上海兩站,入圍體檢的420名畢業生中,A類雙一流院校280人、部屬師範45人、世界排名前100高校52人,佔比89.8%,基本上各大名校都湊齊了。在入圍體檢人員名單中有博士22人,其中來自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頂級高校的各5人,入圍名單制研究生及以上學歷362人,佔比86.2%。

現在一線重點高中名校多,現在小學也開始博士湧入了。

為何博士都願意去小學

為何?為何?為何?就一個原因。給錢多,地位高,有前途

深圳的本科26萬,碩士28萬,博士最低給年薪35萬,而且全年帶薪休假。

給錢足了,別說北大清華的博士,你如果年薪上千萬,中科院的院士都跑過來當小學老師。如果年薪20億,估計馬雲都親自來當英語老師了。

給錢足了,啥人才啊,啥大材小用啊。

北大俞敏洪說的很對:錢是一個人能力的證明,你工資低,說明你無能,不論你是北大博士,清華碩士,工資低就說明你沒本事,就是無能。

所以那裡有錢,都去哪裡幹。

博士們的選擇,百分百的正確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我是寒石冷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博士屬於高學歷人才,更確切點應該說是特殊人才,如果把一名博士放在初中和小學當教師,從目前應試教育體系現狀來看,我認為是真有點浪費人才,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小學和初中教師就專業技術特點來講,本科足夠了,最好是師範畢業。

術業有專攻,我們國家為什麼要建立師範院校?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為培養專業的教師人才,讓專業的教師來做專業的工作。因此,從小學和初中的教學與管理來看,只需要本科學歷的教師足夠了。如果讓一名博士來小學和初中任教,真是大才小用,顯然有點浪費人才了,只要把師範生抓住質量關我看就足夠了。

第二,博士去當高中學校教師,我比較贊同,高中生需要人生偶像去激勵他們。

昨天我看了北京人大附中物理老師李永樂在清華的演講視頻,讓我非常感慨,他能夠成為一名網紅,並深受高中生們的喜愛,恰是因為博學多才,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但他也不是博士,而是一名電子工程系碩士。由此我在想,讓博士當高中教師還真是不錯的想法,可以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去教學,去激發學生們樂學的興趣。

第三,深圳大量招聘高學歷人才去當教師,可以說開了浪費人才的最不好的先例。

前一段時間,看到深圳大量高薪招聘高學歷人才去當教師,其中就特別青睞博士。由此我在想,為什麼那麼多博士願意去做一名普通教師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高薪”和“待遇”的吸引,說白了,就是房子、車子和票子。也就是說,當學校都在用超級待遇來吸引高學歷人才,並沒有考慮到現實是否真需要,那才是真正可悲之事。幹教師這個行業,專業是根本,師德是關鍵,而熱愛才是靈魂。當很多博士缺乏這些必備素質時,他們早晚會離開。

結束語:紮紮實實把師範院校建設好,吸引更多年輕人報考師範,提高師範專業培養人才的標準,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不浪費國家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培養出的師範人才,這才是最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大家都這麼想,我想就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優秀生源都普遍不報師範院校的怪現象。


寒石冷月


讓博士去當中小學教師,不能單純的說,是不是一種人才浪費,那要看這個博士本人是怎麼選的。

如果這個博士本身就有意願去中小學當老師,而且自己也特別喜歡當中小學老師,那怎麼能叫做人才浪費呢,那叫人才配位。

就中小學知識體系而言,教師是大學本科學歷就已經足夠用了。

學歷是一個方面,但最為關鍵的不只是學歷,而是要必須具備教師的職業素養。



教師的職業素養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教師對待事業、對待學生、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具體包括: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二、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政治理論修養、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

三、教師的能力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控,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學生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四、職業心理健康:是指一個教師所應有的心理素質,也就是教師對內、外環境及人際關係有著良好適應所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健康的人格。



說到底,教師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職業,並不是說學歷高了就一定是一個好教師,優秀的教師。而是不但要具備相應的學歷,更要具備教師的職業素養,才能做一個合格的教師。

如果一個人只具備了博士學歷,而不具備教師職業素養,那麼他雖然有較高的學歷,但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

但如果一位博士,同時具備了較好的教師職業素養,那麼他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

博士教師對中小學來說,也是一個品牌和一筆寶貴的教育資源。對教師個人而言,也可能會受到較高的待遇和各方面的尊重。並不能算作是一種教育的過度消費。



很多發達地區和實力較強的學校,都喜歡招學歷層次較高的人來校任教,這其實也是用較高層次學歷教師來提高學校的軟實力和競爭力的一個辦學策略,並不僅僅只是強調教師的學歷層次越高越好。

博士去中小學當教師,關鍵的核心點是,這個去中小學當教師的博士自己的意向和意願是什麼?

如果這個老師本身就喜歡中小學教育,也有較高的教師職業素養,那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怎麼能說是教育的過度消費呢?


教育探微


有句話讓我感觸頗深: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我們不得不承認:許多教育者是沒有能力喚醒一些孩子的靈魂的。

中小學教師是除了家庭之外,對孩子影響最大的群體。如果這個群體綜合素質更高,無疑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最大。


所以博士生如果是因為喜歡,而選擇從事基礎中小學教育,我不認為是人才的浪費,反而應該鼓勵更多人投入這一隊伍才對。

從博士生本身來說,離開辦公室,將自己的理論知識應用於一線,在實踐中驗證理論,提煉理論,這樣的理論才更有實踐意義。

十幾年前初到上海,接觸的第一批託班幼兒中,有個孩子的母親是臺灣人,美國某大學學前教育專業碩士生。不過後來做了空姐,沒有從事學前教育工作。初聽挺讓人仰視,但是後來卻是最讓園方添堵的家長。

在她教育思想引導下的孩子,必須保持絕對自由:集體活動時不能約束,即使他在地上打滾;戶外活動不能約束,即使他推搡他人;午睡時,一會站起蹦跳,一會發出尖叫,老師欲哭無淚,卻不敢制止;在活動室飛奔同時,將所有玩具掀翻在地,保育員阿姨一路跟著收拾,教師依然不能出言制止。

為何,因為教師任何約束他兒子行為的語言都可能被她上升到理論高度,辯得你毫無反駁之力。

當時的園長也是一位專業碩士,但是作為服務方,根本無法與她據理力爭,畢竟是新建園,她又是家委會主任,實在惹不起。

記得一次午餐時我忍不住吐槽:美國是挺自由,但是犯罪率我高啊,難道不與過度自由有關?當時我身旁的業務主任臉都嚇白了。嚇得

我一直在想:如果這位母親有過實踐工作經歷,是否會改變自己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式?

再說現在絕大多數老師與家長不太信任專家問題。

一次在華師大參加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能講座,當一位全國知名博導上臺發言,身旁發出一片唏噓聲:從來不到一線,著作都是在辦公室完成……

不是來自於實踐的理論著作,有多少實戰性可言?

如果中小學教育隊伍有了博士的加入,他們深厚的理論基礎除了可以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更可以影響身邊的同事、家長,帶領大家集體進步。

如果他們將工作中的經驗,總結成教育理論推廣,豈不是更好?

結束語:教育不是知識的簡單疊加、方法的重複,而是文化的積澱、方法的創新。真正的教育應包含智慧之愛,中小學教育需要有更高教育智慧的人。


媽咪老師


最近兩天深圳龍華區高薪招聘中小學教師的新聞大家都看到了,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應聘者,也有很多高學歷者前來應聘。


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佔86.2,博士23人,並且大都來自名校。確實有越來越多高學歷畢業生進入中小學,而且很多都是名校畢業的,那這是不是人才浪費呢?

老李覺得並不是浪費,從三個方面跟朋友們分享下老李的觀點。

1、如果你是家長你願意讓名校博士當你孩子老師還是願意讓普通大學本科生教孩子?我想很多家長會選擇前者。既然有很多家長願意讓高學歷者,那就說明需求是存在的,既然有需求,怎麼能說是浪費呢?博士當中小學老師正好滿足了家長們的需求,老李覺得並不算浪費。

2、高學歷者更具有探究精神,更有科學素養,他們的課堂更加有趣。老李最近參加了一次評優課,講力的合成分解。同時參評的有好多名老師,其中一位博士畢業的老師老師給老李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老師的課堂導入都是非常傳統的事例,比如兩個小孩拎水桶、拔河比賽等等。這位老師上來就給同學們展示了港珠澳大橋的宏偉圖片並配有小視頻,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了,然後老師再提問港珠澳大橋為什麼有這麼多斜拉索?一下就貼上了課堂的主題。有了這個問題做總綱,整節課學生和老師都在非常投入的探究合力與分力的關係,臨近下課同學們探求清楚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也解開了課堂開始時埋下的謎團,非常漂亮的一節課。

同樣是一節課,平鋪直敘的講給學生和與學生一起探究學習,效果是差很多的。一些普通院校畢業的老師他們的知識儲備不足,也不具備探究精神,經常照本宣科的授課,學生聽不明白的就通過課下多做作業來彌補。碩士或博士研究生,他們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主要在實驗室,知識儲備也更豐富,他們的課堂確實更有趣更吸引人。兩種授課方式雖然最終學生的考試成績差不多,但是學生最終收穫的東西還是有差距的。

3、選擇從事什麼工作,是個人的權利,我們無權對別人的生活指指點點。博士當中小學教師即使是有點浪費,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有一些女博士,結婚後直接做起了全職媽媽,那麼博士不出去工作是不是人才浪費,我們是不是應該勸他們去上班?

最後老李還想說一點:博士進中學確實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目前就業形式較為緊張了。博士生一般會選擇科研所或者高校,可是現在就業越來越難了,只能去中學找工作隊本科生實施降維打擊。

我是物理老師老李,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物理老師老李


博士到中小學當教師,是否是人才浪費?我覺得這不但不是浪費,還應該是未來的目標,是一種趨勢才對。

當深圳中學40萬招聘教師的結果公佈,大家看到大多是北大清華的碩士博士時,就有人才浪費之說。而我們看看深圳中學培養出了什麼人才,就知道是不是浪費了。名校之所以具有那麼大的吸引力,跟教師是密切相關的。

社會上為什麼不少人對中小學老師不屑一顧,這是因為老師的替代性太高了,一個沒有做過老師的初高中生,直接就可以進入小學代課,甚至進入中學代課。導致很多人對老師的專業性不以為然。

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老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應該是替代難度很大,必須是受過專業訓練,必須是達到一定學歷層次的人才能勝任。如果這樣,那些沒有專業技能的家長,自然也就不會小看老師了。

隨著教育的發展,我國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不斷提高,對教師的要求必須越來越高。在以往,中師學歷就是小學的合格學歷,也是最高學歷了。現在呢,除了一些不發達的地區外,大專想進教師隊伍,基本沒門了。很多地方都要求本科了。相信再過一段時期,要求具有研究生學歷,是必然的。

現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是這樣的要求了,相信我國也要不了多長時間,一定也是這樣。時代在不但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於培養人才的老師,要求自然更高。所以,筆者倒是希望早一點看到中小學本科屬於不合格的那一天。當然,這有一個過程,跟教師的待遇和地位是相聯繫的。沒有深圳中學的年薪40萬,想招北大清華的研究生,也只是一廂情願,不會有人應聘的。


當代師說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博士當中小學教師是不是人才浪費也要因人而論,有的確實是人才浪費,但有些卻是人盡其才。總體上來看,教育並沒有被過度消費,而且這種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到中小學任教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這個問題的爭論源於深圳中學教師招聘教師公示,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認為區區中小學基礎教育,一個本科生教起來就綽綽有餘,怎麼還讓國內甚至世界頂尖大學的碩士、博士來教呢?簡直是人才的巨大浪費,豈有此理!

支持的人也不少,認為重視教育怎麼做都不過分,層次越高的教師越能教出好學生。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過:“如果不重視教育,實際上我們會重返貧窮的。再窮不能窮教師,要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正反雙方的意見看起來都有道理,那麼到底誰對誰錯呢?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個有明確答案的判斷題,每個人由於自身閱歷、職業、年齡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結合我多年教育從業經歷和思考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以拋磚引玉,期待各位網友能有更好的見解。

1. 這件事是個案,不具有典型性。

深圳中學的目標是建設學術性高中,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中,屬於國內頂尖中學。其招聘教師的薪資達到幾十萬元,是其他中學教師工資的5-8倍,優厚的待遇、非常好的職業發展平臺、深圳區域優勢都是吸引到名校碩博士的重要因素。

不過全國能達到這個條件的並不多,多數中小學校招聘條件還是普通高校本科學歷,月薪大約在4000元左右。但是比較明顯的趨勢是各地招聘新教師的門檻一年比一年高,有的地區開始有畢業學校985、211的要求,達不到條件就沒有報考資格。

2. 高學歷教師不等於是好老師。

碩士、博士是不是一定比本科教師教得好?也不一定。比如某中學新招聘了一名教師,碩士學位,優秀畢業生,結果上課一塌糊塗,上課讀課本,讀PPT,沒有對知識的分析講解,學生們感覺學不到東西,意見非常大,如果上課讀課本,還用老師幹什麼?結果月考成績他教的幾個班全部倒數,得到了全體老師去聽其公開課的待遇。而原先教這門課的老師本科學歷,只是代課教師,為了考研究生離職專心複習去了,學生們一致反映該老師教課深入淺出,講得非常明白易懂,能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考試成績也證明了這是一位好老師。

3. 高學歷具有示範引導作用,具有正面意義。

上面的例子只是個案,並不是說高學歷對於基礎教學沒有意義,教育被過度消費。高學歷教師對某一領域進行過多年專業學術研究,其知識面,對問題的見解等比本科學歷教師都要好,雖然中小學教育用不到太高深的理論和技術,但適度的知識拓展也是有益的,我們經常說的“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就是這個道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意思就是讓學識淵博的人成為老師,行為端正的人成為典範。所以高學歷與好教師雖然不能劃等號,但是高學歷人才成為好老師的機率更大,同時,其高學歷的背景也為學生樹立了學習的典型,無形中起到引導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向上的作用。

4. 學校招聘教師存在弊端,應該進一步完善考察規則。

目前教師招聘過程由學校報招聘計劃、社會公示、筆試、面試、試講等一系列環節組成,公開公平公正,通過找關係,走後門進入教師隊伍已經不太可能了。但在這看似完善的招聘流程背後,也偶爾出現不和諧音符,比如有的新教師不是師範專業,沒有教學經驗卻不能儘快鍛鍊提高教學水平,有的對教學工作應付了事,不思進取。國家為了保證基礎教學的質量,對正式在職教師薪資待遇都有嚴格的保障,幹了正式教師就相當於捧上了鐵飯碗,一般不會因為教學質量不好或不敬業就受到相應的處分或開除。

改進完善教師招聘制度是保證新教師素質水平的重要措施,招聘過程中可以在保證學歷、專業要求基礎上,要求有意向報考人員提前半年到學校代課,用半年的考核結果作為報考的必要條件,這樣的錄取制度改進才能招到高學歷,熱愛教育,教學水平高的老師,而不是隻有高學歷的耀眼光環,卻不勝任教師崗位的不合格教師。


教育之舟阿波羅號


博士當中小學教師,雖然最近網上討論的很多,但是這不是一個普遍現象,而是僅限於深圳、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的一種特例。就我國整個教師群體的學歷而言。中小學教師中碩士和博士的佔比仍然很低,其中具有碩士學歷的中小學教師佔比不到10%,博士學歷則更少,相信不會超過1%。



就以深圳而言,引進博士到中小學當教師,其下的決心非常大,給出了年薪三十萬以上的薪資待遇,並且是體制內的工作,各種福利都有保障,自然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深圳龍華區招教師的消息一公佈出來,立即引來了海內外頂尖名校超過3萬的碩博士報考。

博士去當中小學教師,絕對不是大材小用。科教興國在我國具有戰略意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基石。博士本身就是學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關於這一點,內在邏輯是一目瞭然的,就不再過多的論述,在此僅站在深圳市管理層的角度來談一談,為什麼要引進大量碩士博士到中小學去教老師?



對於深圳這樣一所年輕的城市而言,教育一直是城市發展的短板。近年來,由於在高等教育上大力的投入,以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為代表的新興大學突飛猛進,取得了讓世人驚異的辦學成果。其中深圳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甚至創下了一年上升200位的速度,創造出了高等教育領悟的深圳速度。但在中小學基礎教育上,深圳目前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一是學位太少,另外就是優質的教育資源仍顯不足。

深圳要吸引高層次科技人才到深圳發展,除了給高薪資以及高的財政補助外,尤其要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子女上學的問題。如果深圳的中小學教育質量上不去,不少高層次人才就會裹足不前,這對於深圳的人才引進是非常不利。深圳用重金引進博士到中小學當老師,固然可以提升自己的中小學辦學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這座城市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度,可謂是一箭雙鵰。

深圳不愧是處於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引領風氣之先,走在了全國其他城市的前面。現在是深圳市在引進博士到中小學當老師,10年20年以後,我們相信其他城市,也會紛紛效仿,引進更將更多的博士充實到中小學的教師隊伍中。假如我們的中小學教師中,碩士博士的佔比能夠達到40%以上,我國的教育必將更加輝煌。


上庠


座標江西,專業解答教師教育問題,歡迎關注我,給大家帶來為之一新的優質答案。

問題1:博士當中小學教師是人才浪費嗎?

不是,也有可能是物盡其職。

博士生經過了系統的研究訓練,比本科生甚至專科生具備更高的素養,他們更清楚如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方案。也許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並不可等同,但通過對教學方法的培訓,相信一個好的教師定將會使學生受益無窮;

從應試教育的角度,名校、高學歷未必能給學生帶來太多的幫助,但現在正在進入人工智能時代,相比於傳授知識,拓展視野、培養想象力等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名校、高學歷老師會給學生帶去更大的影響;

另外,小學生階段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如果能遇到一位優秀的導師,何嘗不是人士一件幸事。


問題2:教育有被過度消費嗎?

博士生當中小學教師是普遍情況嗎?是基本國情嗎?不是。博士生更多依然是在大學任教,是在專心做科研,教研,而中小學的任教老師也漸漸從之前的專科生過渡到本科生,這非但不是教育被過度消費,反而是教育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