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封神演義》是一部神魔小說,神魔世界的本質就是縱橫馳騁的想像,而想像與誇張是對雙生子,卻正是嚴肅治史的大忌。《封神》最大的寫作手法是借神演史,其中神話和史料摻雜,而又有三七甚至二八之說,神話七(八)分而史料居七(八),至於戶數、人口這些偏嚴肅的命題,即使書裡曾經寫到,也不可能有什麼價值。可是我的封神系列文章以前都是以大言不慚的“封神史”命名的,既然以史言之,那就必然會寫到這些話題。

自我國第二部正統史書《漢書》始,正史中就出現了我國戶、口數的記載,一般都是在《地理志》中,記載方式有三種:第一種是直接給出總戶數、總口數,第二種是隻給各郡縣戶數、口數,第三種是既給總戶數、總口數,也給各郡縣單獨的戶數和口數。受制於當時簡陋的條件,這些記載當然並不確切,但依然成為了學者研究中國人口史的重要史料,在各種人口專著中都必有引用及分析。

但《漢書》畢竟記載的是前漢的事,先秦乃至上古時期的事只能求諸於太史公所著《史記》,可惜司馬遷所記也微有謬誤,更關鍵的是《史記》中沒有地理志。所以我們需要藉助於別的記錄,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三本。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興兵伐紂

一、首先讓我們看看原著中的數字。

軍隊人數能夠反映大概的戶口數,雖不絕對準確,但的確更接近事實。

古代文人都是浪漫主義的。如《三國演義》中有名的赤壁之戰的橋段,曹軍有83萬,而諸葛亮舌戰群儒時更誇張到150萬。《水滸傳》中,朝廷討伐梁山,動不動就是十萬甚至十幾萬大軍。

《封神》中也是一樣。

老東伯侯姜桓楚死後,兒子姜文煥領四十萬人馬反商。與之相似的是南伯侯鄂順,在父親鄂崇禹被紂王殺死後領二十萬人馬堅起反旗(後來姜子牙對武吉分析天下大勢,又說是三十萬)。西伯侯姬家亦有雄兵四十萬(第22回南宮适語),其時天下一共四大方伯,剩下一個北伯侯崇侯虎兵力雖不詳,但其伐蘇護隨隨便便就能點起五萬大軍,與西岐一戰也打得有來有去,其人數定然也不能太寒酸,至少與南伯侯家相等。

由此我們得到,上述四大伯侯一共有人馬120~140萬。

再看商朝的兵力。

原著中的商朝,姜後稱皇后,宮殿稱皇宮,那麼紂王自也該是皇帝,看上去和歷史上所有的高度集權的中央王朝沒有兩樣。但通過四大方伯說反就反的舉動可知,商廷對天下諸侯的控制方式極其有限,缺乏有限的監督和反制手段。而四伯又各領200鎮小諸侯,然而這依然只是名義上的從屬關係,如首章就反叛的北海72路諸侯袁福通、冀州侯蘇護、曹州侯崇黑虎等都是刺頭,他們對直屬上官北伯侯都難說敬意,更遑論天高皇帝遠的商王朝了。

所以,殷商要保證對天下800鎮諸侯的兵力優勢,除了常規的合縱連橫之外,還必須要在兵力配備上對其形成碾壓,這個數字一定要比四伯的總兵力更多,因而大約在150~200萬左右。

這個數據得到了原著的有力支撐。朝歌四方,有十大雄關,東邊是遊魂關,南邊是三山關,北邊是陳塘關,西邊有七座,出岐山至金雞嶺,佳夢、汜水、青龍三關一字排開,然後自西向東分別為界牌、穿雲、潼關、臨潼四關。此十關守將無不是絕對忠於紂王之人,商周易代前期是紂伐西岐,亦即元始天尊嘴裡的“三十六路伐西岐”,討伐的主力軍基本上由這十關負責,一關一關往裡填,前仆後繼。

晁田,領3萬,出自朝歌;

張桂芳,領10萬,出自青龍關;

魯雄,領5萬,出自朝歌;

魔家四將,領10萬,出自佳夢關;

聞太師,領30萬,出自朝歌;

鄧九公,領20萬,出自三山關;

張山、李錦,領10萬,出自三山關;

洪錦,領10萬,出自三山關;

孔宣,領10萬,出自三山關……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孔宣已隨準提去

青龍、佳夢總兵官戰死後,再無餘力征西,可見出十萬人馬是他們的極限,汜水、界牌、穿雲、潼關、臨潼五關未參與伐西,可見其兵力不過堪當守土之任,但考慮到畢竟離西岐路遠,相信人馬應該也在十萬左右,這七關加起來共約70萬。

比較神奇的是三山關,除張山時慘敗時有士卒逃走外,餘皆歸降西岐,這證明他們前後抽出的達五十萬之巨的兵力是沒有摻假的。三山關是抵擋南伯侯30萬大軍北上的惟一雄關,陳塘、遊魂兩關情形亦如是,前者抵擋北伯侯至少30萬大軍,則兵力至少與三山關持平,為50萬;後者抵擋東伯侯40萬大軍,則兵力肯定超過三山關,達到60~70餘萬,正好和上一段的數據接近,證明估計得還是比較靠譜。

至於拱衛京畿朝歌的大軍,想來絕不會低於70萬,而因為要對三山、陳塘、遊魂三關的任意一關形成吊打之勢,那麼這個數字甚至有可能達到100萬之巨,這從聞太師隨隨便便就抽調了30萬人馬徵西而不用擔心京畿空虛的舉動可以看出來。這就是在萬仙陣大局已定的情況下,紂王依然能給鄧昆、芮吉數萬大軍(數字不詳,至少10萬+),袁洪20萬,諸侯聯軍打進朝歌午門後,紂王手頭仍有幾十萬大軍的原因。

此時武王經過孟津觀兵,諸侯聯軍合兵後,共有人馬160萬。時移世易,此時非但十關,連整個天下、民心都盡入西周之手,紂王即將成為徹徹底底的孤家寡人,不知有何面目見昔日虎視而雄哉的開國之君成湯於地下!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魔家四將

經過上面的數據羅列,我們看到,商周易代之戰中天下總兵力約270~340萬,取其中間值300萬;最終朝歌決戰時雙方投入總兵力則達到了驚人的200萬。

古代兵制多種多樣,真要詳寫是可以長篇大論的。簡單來說則有十丁養一兵者,如淝水之戰中前秦苻堅便下詔“發諸州公私馬,人十丁遣一兵”。有五丁養一兵者,大體相當於一戶一兵。 唐朝時又有二戶、三戶養一兵,則又是10丁、15丁養一兵了,唐朝國力強盛、天下畏服,養的是精兵。與唐代兵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後趙石虎時期,“命司冀、青、徐、幽、並、雍七州之民,五丁取三,四丁取二”,這就太恐怖了,稱得上是舉國皆兵、窮兵黷武了。

回到《封神》。周朝這邊,文王、武王向稱仁義之君,有澤及枯骨之舉,自然不會像石虎一樣不靠譜;又因為在紂伐西岐之戰中,西岐實際上是百戰百勝,最後滾雪球般越來越多,三十六路伐西岐,紂師前後投入兵力百萬量級,歸順西岐者達一半以上,則西岐此時已帶甲百萬(40萬+50多萬),結果兵出岐山伐紂時僅出師60萬,可見西岐施行的也是精兵策略。如此一來,其兵制應該是十丁養一兵,從而得到西岐人口數400餘萬。

四大方伯實力相當、管轄的疆域也相當,所以加起來人口就是1600餘萬。

商朝這邊,紂王、妲己兩人根本不把江山當回事,作死二十多年,什麼修建鹿臺、討伐西岐、酒池肉林、炮烙蠆盆、敲骨剖腹一頓騷操作下來,京畿地區的百姓依然沒有造反,可見形勢沒到暴君石虎的地步(石虎一死,冉閔上位就開始了誅胡),民生之本還遠未被破壞,因而絕不至於到“四丁取二”的地步。再加之商朝的核心區域必然是天下最富庶、最宜居、最宜耕之地,對四伯肯定有巨大的人口優勢,如此一來,商朝應該也是十丁養一兵,那就是1500~2000萬人。

小結:兩者相加即天下人口總數,從而得到商末人口3100~3600萬左右。

但注意,這只是基於原著推斷的數據。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二、還有一個更神話化的數字。

武王遂徵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馘磨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

憝(音:duì),滅亡。馘(音:guó),指在戰爭中割下敵人的左耳獻功。磨,即魔字,舊譯的佛經中皆作“磨”,梁武帝改為“魔”字。俘,俘虜。服,威服、降服。

說說這個億字。《康熙字典》可以查到的解釋是,《禮·內則》有疏:“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小數以十為等,十萬為億,十億為兆也。大數以萬為等,萬至萬是萬萬,為億也。”因此億有兩種含義,一是大數,千萬之後為億,也就是現在我們通行的數目單位;二是小數,十萬就是一億。

這段話出自《逸周書·世俘解》,以常理思之,億當作十萬解釋,但考慮到撰述者的身份,仍然有可能是萬萬的意思。《逸周書》文字多有脫誤,各篇的成書年代並不一致,一般認為是在西周到西漢近一千年的時間裡斷續補遺刪述而成。《世俘解》是西漢時期劉向所著,劉向劉歆父子還校刊了號稱“中國神話之源”的《山海經》,各種兇獸猛禽、各路魅精鬼怪,上天入地、玉宇內外,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通過《山海經》我們該大略知道這位劉先生的風格,那就是想像力與描述力堪稱古今一人,而治史……恐非其所長。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逸周書

總之,這段話的意思有可能就是:武王征戰天下,滅99國、殺敵100107779人、俘敵300010230、收服652國。《史記》寫到牧野之戰時西周有“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史記集解》孔安國說:八國皆蠻夷戎狄。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纑、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漢之南。這八國都是收服的國家和人民。

這些人非但現在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在先秦時也仍然屬於商周子民,再加上最主要對手商族的人數,就得出了上面的數據。文王、武王崛起之時,天下皆敵,經無數血戰而無敵於天下,他們能殺死、俘虜這麼多敵人,其間固然有又打又拉的合縱連橫之術,但周族這個主體民族的人數仍是不可小視。也就是說,按《逸周書》的說法,商末的總人口應為:

殺敵數+俘敵數+周族人口,算下來全國總人口接近5億人。

誇張嗎?

簡直嚇死個人!

5億人是什麼概念?簡單地說,中國古代史從未達到這個成績!隋唐人口極盛之時,全國不過5000餘萬;至大明,最盛時不超過1.1億;下迄清朝,最盛時不超過4.5億。

直到民國末期才突破5億。前期、中期一般被認為是4億左右,近代影視劇中常聽到“四萬萬國人”之語,四萬萬就是四億。但這個數字只是泛稱,並不確切,建國之初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才是比較準確的,這時新中國人口總數為不到6.1億。1964年後國家飛速發展,人民生活富足,人品增長率最高達到20.9‰,此後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遞增,到1997年時,全國總人口為12.3626億人。

可能正因為太過誇張,《封神》寫的雖是浪漫且沒譜的神話,卻也不敢以5億言之。

不過封神世界既然強調一“神”字,我們儘可以想像這個世界確有5億餘人盡情亂戰,這樣世界觀也會相應地擴大15倍,那將會是一個何其宏大的設定(這也是我在頭條的連載《吞禪》中力圖描繪的龐大世界,遺憾筆力所限,已停更半年餘,再次向曾催更的兄弟致歉)!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三、相對科學的數字出自各個版本的《中國人口史》,但各位前輩學人得出的結論都不一樣。

神話人物上天入地、長生不老,揮手可移山填海,一怒能再立四象,充滿了浪漫色彩。但在真正的奴隸社會里, 不管是奴隸還是貴族,一生都是短暫的,那些戰爭、數字都是冰冷的,充滿了歷史的冷冽質感。

商朝時,商王之下設立冢宰,其次是司徒、司馬和司空等三公,三公之下是多宰、小臣等。他們出征打仗,也不是動輒十萬,而最多區區萬餘人,大多數時候都是兩三千人左右的規模,所以現代人會認為這是“兩個村子打架”,然而這已是當時世界上戰爭的巔峰。有名的婦好徵羌方,可謂滅國級大戰,也只帶了1.3名士兵(見《庫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辭》310片)。

在張呈琮先生的《中國人口發展史》中,估計商朝人口為1500萬左右。其資料主要來自皇甫謐《帝王世紀》的記載,夏初有“民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13553923人)”,周公相成王時有“民口千三百七十一萬四千九百二十三人(13714923人)”。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皇甫謐像

宋鎮豪先生採用的則是一種全新方法,他先根據別的學者的研究成果確定了夏商之際每戶城邑人口的平均密度指數為160平方米,第二步則收集了27座龍山中晚期或夏商之際的古城遺址,根據“以城稱人”的合理密度指數進行了推算。最後根據《帝王世紀》說商有“三千餘國”之語,得出商初人口數應在400~450萬之間。商末即使翻倍,也不足千萬。

葛劍雄先生在《中國人口史》第一卷中預估的是500萬,他的根據正是《世俘解》:

按億為10萬,則這場戰爭殺了177779人,俘虜了310230人……商人被殺俘的數量近50萬,那麼周人方面出動的軍隊應大大超過50萬,雙方動員的人員在100萬以上。即使其中有大量平民,至多也不會達到總人口的一半。假定男性人口有一半被徵調,女性人口略低於男性人口,估計周、商及其勢力範圍內的總人口在500萬以上,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封神》人口簡史:商朝總人口5億

《中國人口史》,合著

總之,由於相關史料的缺乏,各位前輩學人對先秦時代的人口數一直都有爭論。《世俘解》出於西漢,距武王伐紂時已接近1000年,當然是不可信的;而《帝王世紀》出於魏晉之時,已過去1300多年,可信度上更要打一個折扣。咱們學問不到,又對這個問題極感興趣,不妨通過這些學者的“神仙打架”熟悉史料以及培養起對歷史的真正興趣就好了。

這既是《封神演義》的魅力,也是歷史的魅力。


引用資料:

《封神演義》,市面通行版本;

《中國人口發展史》,張呈琮著,中國人口出版社;

《中國人口史·第一卷》,葛劍雄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