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一輩子地的農民,臨走前兩天還在勞動,卻突然去世,這樣的人生您怎麼看?

農村裡的逍遙


農民沒有享過一天福


農民小燕子


我老公家伯父就是,頭一天還上坡幹活,臘月間做到天色模糊了才回家,晚上還和我二堂哥聊天聊到十一點半才睡的覺,四五更我起床上廁所,我就看到他家院子的燈亮了(因和我家對門,相隔約六七十米)因為頭一天二哥回來就修他院子的路,我正說二哥這麼勤快這麼早就起床幹活,(農民兄弟間因為一點土地問題大伯和公公鬧矛盾的,兩家老人基本上不說話),後來起床了,正做早飯,只見上大學的侄子抱著一個方方正正的口袋急匆匆的往家走,經過門口因為他長輩教導的關係,也不叫我,我也以為他這麼早就取快遞回來了,後來才知道是炮竹,婆婆下去幹活,別人和她說的,婆婆趕忙回來和公公說,我還沒聽明白,公公一溜煙跑了,婆婆和我說,你大伯要嚥氣了,跟著飯也不做了下去看,大伯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了,應該是血充腦,鼻孔裡全是血,聽說是七八點了,一向天色亮就起床的伯父還沒起床,二哥就去叫,叫半天沒人答應,破窗而入,發現人早已陷入昏迷了。。。。所以農村的老人很苦的,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三個兒子只有一個結了婚的,做了一輩子摳了一輩子只剩了三萬八千元,唏噓不?感慨不?


廖姓女子


種一輩子地的農民,臨終前兩天還在勞動,88歲突然去世,這樣的人生您怎麼看?

我農村老家的隔壁,住的是一個單身漢,已經50多歲了。他早年結過婚,後來老婆因為生病不治而亡,它就一直沒有再婚。非常遺憾的是他沒有兒子,只有兩個女兒,都出去打工然後就遠嫁他鄉了,常年很少回到家鄉看望父親,家裡一年到頭就只有他一個人。

不過非常幸運的是,他身體很健壯,平時很少看到他生病住院的,所以他家房前屋後的自留地一直就沒有荒蕪過,到了季節該種什麼他照常種植,一點也不比別人家做得差。

就是這樣的一個農村老人,身體健壯也沒病沒災的,可是就在某一天的早晨,我們卻突然聽到了他的死訊,讓我們完全無法相信這是事實。回去弔唁他的時候我們才瞭解到,原來他每天早上都會到自家的自留地裡忙活一上午,挑糞、淋菜、除草、翻地等等,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完成,從來沒有叫鄉鄰幫過忙。可是這天上午,鄉鄰看到他正在地裡除草,本來也是好好的,突然就看到他倒在了地上,半天沒有爬起來。鄉鄰趕緊跑去把他背到了醫院,可是晚了,他是突發腦溢血不治身亡。

我們有時會說,人的生命是非常堅強的,這不假,堅強而有韌性的生命會在逆境裡得到重生。可是人的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脆弱得一口氣提不上來就足以讓人死亡,就像上面所說的這個農人老人,他可以經受得住老婆離去的痛苦,也可以經受得住孤獨寂寞的折磨,還可以經受得住貧窮辛勞的磨礪,但是他唯獨無法抗拒疾病的摧殘。

生老病死本身也是自然規律,這並沒有什麼好多說的,但是人生苦短,我認為活著的時候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有限的人生,過得更精彩更有意思,哪怕只是活一天,我們也要讓這一天過得輕鬆、快樂,這樣的人生才沒有遺憾!朋友們,你們覺得是這樣的嗎?


問答農人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在農村很普遍啊。農民基本上都是活到老,幹到老。個人感覺,不能完全用悲觀、消極、灰退的觀點去看待這個問題。

人那,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任何一個人都有死的那一天。題主說的這種死法,總要好過那些躺在病床上,經過長時間痛苦煎熬的死法。折磨了自己,也拖累了家人。或許,這種死法也是上天對農民的一種眷顧吧。



我朋友的太奶奶,103歲那年(農村老話99歲)沒了,臨走的頭一天還在搓苞米,晚飯還吃了四五個餃子,喝了一碗稀飯。

前幾年參加一對農村老人的葬禮,兩位老人同齡,都是93歲。老太太先沒了,六個小時候後老頭也跟著沒了。老人的孩子在城裡做買賣,屬於很有錢的富人了。多次想把兩位老人接到城裡享福,老人就是不去,就守在老家、老宅裡,相濡以沫,侍弄幾畝地,共同走完了一生。也是臨走的頭一天還雙雙下地幹活。遺體告別的時候我就在想,人生如此,也算值了……!


或許在一些人的眼裡,這樣的老人,一生就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多連大一點的城市都沒有去過。在他們看來,這樣的人生、這樣的生活是悲哀的、貧窮的、可憐的。但是,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體會老一輩人內心的豐富多彩和波瀾壯闊。

人這一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富也好、窮也罷,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一切都是水中月。鏡中花。

我們不是那些“前兩天還在勞動,突然就去世”的農村老人,所以我們無法體會他們的內心世界。但是,我也期待將來我的那一天能像他們那樣壽終正寢,像他們那樣說走就走了,不遭罪……。


二胡的世界


我父親也是這樣子走了,三年前的元旦節那天早晨,老父親從家裡到城裡賣泥巴花生,突發腦溢血倒地,倒了幾次都沒人敢扶,最後倒地,當時圍觀人很多,我們一個村鄰隊的人看見了,急忙給我們支書打電話,支書給我嫂子打電話,嫂子給我打電話,我跑去醫院,我父親被120抬到急救室外。我騎自行車。我都嚇傻了。我父親一輩子,老老實實,為人誠懇,一天都沒休息過,養大我們六兄妹。好苦呀,我父熬到第二天就這樣走了呀,他就是這樣活到老幹到老,………………聽120的人說,抬他上單架時,他的手一直抓住背兜和賣花生的秤呀,我…………



平淡一生趙姐


現實生活中農村的這些老人挺多的,有些80多90多的老人身體都很好,他們一輩都沒閒著

即使年齡大了也是每天都要勞動,老奶奶幫家人做飯,老爺爺在地裡挖地除草,他們天天如此,所以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

農民基本上都是活到老,幹到老。個人感覺,不能完全用悲觀、消極、灰退的觀點去看待這個問題。

這種死亡方式沒有痛苦,哪怕是痛苦也是很短的時間,比起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來講,是一種幸福。

我們總在講“好死不如賴活”,實際上很多時候賴活是很難受的,特別是那些對身體傷害大的痛病,真的是生不如死。或許,這種死法也是上天對農民的一種眷顧吧。

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任何一個人都有死的那一天。

好多人很羨慕這樣的人生,也希望自己如此高齡的時候還能幹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勞動中突然去世。

我感覺對於老人而言,以這樣的去世方式是一種福分和恩賜,比起那些躺在床上,受病魔摧殘的人要幸福的多。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我分析的有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給我點贊、評論、分享,GLF顧流芳將長期發表自己的一些個人觀點我們一起共同交流與學習,再次謝謝您的支持!

農人顧流芳


我三姨帶著三個孩子改嫁這個三姨夫,老農民,黨員,老實巴交,因為家裡貧困一直沒娶,待我表哥表姐視為己出,更不用說待我三姨了,一輩子對黨畢恭畢敬,對家庭,對孩子負責任,對鄰居更是很好,唯一缺點就是有些摳,我們去看我三姨吃點啥他都心疼,每次都會被我三姨罵一頓,也不會反擊,就那麼搓著手憨笑著,其實摳也是可以理解,畢竟從窮日子過來的,深知挨餓受凍的苦。

三姨夫一輩子沒什麼愛好,唯一的愛好就是整天待在他那幾十畝地裡,看他的麥苗,玉米,土豆,地瓜,大豆等等,看著他的莊稼長個好收成是他感覺最美的事情。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來青島看看大海,他說看一眼大海死而無憾了。

在他72歲那一年,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跟我三姨坐在炕上扒花生皮,還破天荒的吃了一個蘋果,以前他都不捨的吃一個,都省著給孫子,吃完了說去趟廁所然後睡覺,我三姨還開玩笑說:“老東西你小心點別掉炕底下去……”話沒說完就看到我三姨夫咕咚掉下去了,我三姨開始還沒反應過來,還在炕上笑,過了一會感覺不對勁下去一看我三姨夫七竅流血早已斷氣,診斷腦出血。

雖說遺憾,也算是善終吧,最起碼沒在最後的日子遭太多的罪,記得出殯那天棺材抬出大門那一刻晴空下起了大雨,特別大,不知道為啥……


青島丫丫


臨走前兩天還在勞動,卻突然去世,這應該是積勞成疾或“猝死”。雖然這位農民的人生已經劃上了句號,但是他的事情還是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生活總是苦的,總是在辛苦的勞作,積勞成疾

農民世代為農,又有幾人曾跳“農門”?也許是分工∽不同,才有了農民這個職業。還竟然成為行業之首,可見農業的重要性。而從事農業的“主人”——農民,便別無選擇地辛勤耕耘在廣袤的土地上。常常是早出晚歸,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常常是汗流浹背,腰痠背痛。種出的糧食價格一度低迷,甚至是停在十幾年前。而化肥、農藥、種子、人工和機械價格逐年趁上漲趨勢。即使風調雨順,糧食的收入也不多。種糧食只能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其他用錢的地方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及時應對。出門打工便成為農民來錢的唯一出路。說是打工,對於農民來說,還不是做著有苦又累的活。即使這樣,年頭到年終,滿打滿算也就幹活十個月。年年打工,年年還是沒錢存。這是農民工的經濟現狀,這還要完全保證老人身體健康。



做為農民,手裡始終沒有多餘的錢,也許這就是農民的命。抱怨和自責,只是為了發洩一下情緒。因為別無選擇,也只有在不斷拼命奮鬥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身體也一天天垮了下去。

身體是本錢,卻被農民而忽視

正因為農民總是從事著重體力的活,尤其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身體的毛病日漸凸現出來。本來,他們可以體檢,有病早治,也可以住院住上一陣子,只是體檢要錢,農民體檢不起;住院治療,要大筆的錢,他們怕花錢;莊稼地裡也離不開人。只要病情稍微好轉一點,便又一頭扎進地裡或打工的工地。“病根”並沒有完全消除,也為身體留下了更大的隱患;還有如“心塞”、“腦梗”及“三高”等病症還逐漸“年輕化”。在農村,50多歲的人因心血管疾病而留下後遺症或去世的,也不是啥新鮮事。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發生“前兩天還在地裡幹活,卻突然去世”也不無可能。歸根結底,還不是因為農民窮嗎?



完全可以說,這位農民兄弟是“種了一輩子地”,農民的典型代表。深深地為他感到悲哀和惋惜,也真誠地希望這個悲劇不要再發生。農民的生活是苦點,但始終不要忽視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因為只有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我很羨慕這樣的人生,我也希望自己如此高齡的時候還能幹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勞動中突然去世,我感覺對於老人而言,以這樣的去世方式是一種福分和恩賜,比起那些躺在床上,苟延殘喘的等死者要幸福的多。

我們家一個老鄰居,按輩份我應該叫太爺爺,在我的記憶當中,只要看到他的時候,他的肩上總會扛個農具,要麼拿個鐵鍁挑個牛糞欄到處拾糞,要麼就是扛個鋤頭,再就是扛個扁擔到林子裡拾柴草,幾十年都是老樣子,即便後來家裡不怎麼需要這些東西了,他還是喜歡往家裡搞,經常惹的兒媳不高興。

村裡人都講,他就是“累死猴託生的”,不幹活難受,天生就是受累的命。他的子女和孫輩在村裡都算是有出息的,有個兒子還是村書記,幾個孫輩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但沒辦法,誰也左右不了他,誰也說不動他,老頭兒就是閒不住。

在他大概83、84歲那一年,有一天他從田地裡打豬草回家,還不到中午就吵著要吃煎雞蛋,而且還要求必須是大兒子給煎,吃過雞蛋老頭喝了點水,然後和兒子說想躺回,中午別叫他吃飯了。老頭睡下之後就沒再醒過來。

這種死亡方式沒有痛苦,哪怕是痛苦也是很短的時間,比起那些飽受病痛折磨的來講,是一種幸福。我們總在講“好死不如賴活”,實際上很多時候賴活是很難受的,特別是那些對身體傷害大的痛病,真的是生不如死。


元芳有看法


我小時候,隔壁的堂外公就是這種情況啊,八十三歲春夏之交去世的。他兒子早逝,兒媳改嫁,留下五個孫子孫女給他,一輩子樂樂呵呵一個人,對我們這些小孩都特別好,我們喜歡聽他說故事,冬天喜歡去他家玩,他給我們烤紅薯吃,從來沒有兇我們。他是木匠也是蔑匠,我們讓他給我們削毛衣針,他總是給打磨得光光的。我媽對他也很好,有點什麼好吃的都讓我們給送一碗過去給他,幫他縫縫補補。他的第三個孫女嫁給我姑姑的三兒子在鄰村,我們就親上加親了,農忙時節,我們都要去給他搭把手。這次他剛編好三個揹簍,送去給我姑姑和他的孫女,我姑姑留他吃飯,他不肯,說什麼都要回家,在回來的路上坐下了休息,就睡過去了,鄰村的人看見把他揹回來。我們這裡的風俗說死在外面的人不讓進家,但大家都不忍心就編了個善意的謊言說到家門口他還呼了一口氣,就這樣走了。家裡犁田割草什麼都是他,就走的這一年田都還是他犁的。平時也沒病沒災。八十年代中期能活到八十三週歲也算壽終正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