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無小事——記好兒媳薛化榮

農村有句俗話:"媳婦一面鑼,逢人道公婆;公婆一面鼓,出門講媳婦。"眾人都知道這是指兒媳婦與公婆關係不和諧,相互在外人面前指責對方的錯處。但是今天,銀山鎮南劉村的劉振平老人拿著一封信,找到銀山鎮衛計辦,要和我“拉拉家長裡短”,卻不是說兒媳婦的錯處,而是為了讓我誇誇他的兒媳——薛化榮。

劉振平老人今年76歲,老伴74歲,他們的兒媳薛化榮,1970年8月出生,兒子劉景勝,1965年12月出生。薛化榮和劉景勝積極響應國家計劃生育號召,於1993年9月生育一個男孩,此後再沒有要別的孩子,如今,這個孩子也已經結婚,有了一個女孩。所以說,劉振平老人家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

孝順無小事——記好兒媳薛化榮

劉振平老人說,兒媳薛化榮身上有著中華傳統的美德,不僅聰明能幹,勤儉樸實,而且知書達理,孝親敬老,團結鄰里,相夫教子,街坊鄰里誇她是好媳婦一點也不誇張。薛化榮在東平縣商老莊鄉敬老院工作,雖然離家有點遠,但她每逢休息日都騎著電動車回家看望公婆,給老人買些吃的喝的營養品,或者日常用品。回家後忙裡忙外,打掃衛生,為老人洗衣做飯,對老人說說自己的工作,聽老人講講鄉里鄉親的事情,雖然沒有“綵衣娛親”,卻讓老人很高興。這讓我想到自己,我的父親今年66歲,母親去世多年,雖然距離家不過三公里,我卻一般都是2、3個星期才去看一趟父親。老人年齡大了,雖然他們嘴裡說讓子女多照顧自己的小家,不用擔心父母,但內心卻希望常看到自己的子女。

下面是劉振平老人講述的有關薛化榮的幾件小事:

2017年秋,劉老和老伴撿拾了幾車豆秸,垛在院裡。有一天,有人給劉老70元錢要買他的豆秸,劉老堅持要100元,二人正僵持不下,薛化榮回家來了。她忙問怎麼回事,大家七嘴八舌的告訴了她事情的經過。她想了想,對劉老說:“爸,您先回屋把我拿來的東西放下,喝口水潤潤嗓子。我給您賣豆秸。”劉老回屋沒有幾分鐘,薛化榮拿了100元錢給他,說是賣豆秸的錢。劉老高興不已。後來劉老的鄉親對他說:“您家兒媳真好,賣豆秸的給你70元,她自己加了30元給你100元,哄你高興。不像XX的兒媳婦,XX賣豆秸得了60元,剛拿到手裡,就被兒媳婦叫孫子要走了10元。”劉老聽了,高興的“呵呵”笑著說:“我這個兒媳是真孝順,從來沒跟我們老兩口吵過鬧過。”

劉老患有腿部靜脈曲張病,那年嚴重時,腿疼的沒法走路,就去了東平縣人民醫院做手術治療。在醫院裡,兒媳薛化榮是照顧劉老的主力軍,掛號找醫生、帶劉老查體、拿藥、買飯打水。她不怕髒不怕累的伺候老人,還變著花樣的給劉老改善營養,當她聽說有賣鴿子湯的時候,立刻問了地方,對劉老說:“爸,鴿子湯對傷口癒合好,等您輸完液體,我給您買去。”她看著劉老輸完液體,照顧劉老去了衛生間,回來躺好後,讓人看顧著劉老,就去找賣鴿子湯的。約一個小時後,才端著鴿子湯回了病房,又拿毛巾幫老人洗了手,把鴿子湯端給老人喝。同病房的一位老人說:“還是有閨女好啊!大哥,看您閨女照顧的多好。”劉老笑眯眯的說:“一聽你就是沒閨女。不過有兒媳也行,這是我的兒媳婦。”那位老人感慨的說“大哥,你有福啊,兒媳真孝順!”

今年春天,劉老的一個侄兒問他:“叔,我要在屋頂上面加蓋遮陽棚,你屋上搭嗎?兩家合夥便宜點。”劉老問需要多少錢?他侄子說4千元左右。侄子說蓋上頂棚以後好處多,冬天下雪後不用打掃屋頂,夏天下大雨不用擔心屋頂漏雨,而且冬天保暖,夏天防熱。劉老認為花錢太多,猶豫不決。正好薛化榮回來,她問明情況,就對劉老侄子說:“哥哥,給你叔搭頂棚的錢我全部拿,你搭的時候一塊給你叔搭上吧。我怕到時候不在家,你多操心啦。”劉老侄子連忙說好。劉老說:“化榮啊,我不只你一個兒媳,錢不能都叫你拿,我找你兄弟也拿點。”薛化榮說:“爸,您幹嘛說這話。錢不多,我拿得出,就別告訴我兄弟了!只要您和娘兩人住的舒服,身體健康,花點錢怕什麼!”

孝順無小事——記好兒媳薛化榮

這就是劉老兒媳薛化榮的孝順事蹟,事雖小,卻能以小見大,於平凡之中見珍貴。每一個人都有父母,也都會成為父母,每一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也都有需要照顧的一天,希望做兒媳的姐妹們,推己及人,都能從小事做起,尊老愛幼,發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