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三则(大龟入墙,巨鱼肋骨,龙纹镜)

大龟入墙

唐朝连州刺史刘禹锡,贞元年中,寓居在荥泽。

四月的一天,他独自坐在林亭中,忽然间下起大雨,天地一片昏黑,很久才开晴。

只有亭中的一棵杏树云气不散。

刘禹锡走近杏树细看,看到一物形状像龟鳖,特别污秽腥臭,有五斗大锅那么大的东西。

他就扔瓦砾打它。那东西就缓缓地登上台阶,在檐柱下停住了。

刘禹锡就退到床下,把书箱摞起来垫脚,观察那东西。

那东西仰视着柱子的顶端,慢慢用前爪子挖去半根柱子,于是大震一声,屋上的瓦纷飞乱下。亭内东壁上,从上到下裂了一个一丈来长的口子。

原先这亭东有几亩紫花苜蓿,刘禹锡这时从裂口可以分明地看到远处这些苜蓿。

雷震声过后,那怪物也没有了。

而东壁上的裂口,也自己吻合了。

刘禹锡多次去看,苜蓿如旧,墙壁竟然没有变化之处。

【原文】唐连州刺史刘禹锡,贞元中,寓居荥泽。首夏独坐林亭,忽然间大雨,天地昏黑,久方开霁。独亭中杏树,云气不散。禹锡就视树下,有一物形如龟鳖,腥秽颇甚,大五斗釜。禹锡因以瓦砾投之,其物即缓缓登阶,止于檐柱。禹锡乃退立于床下,支策以观之。其物仰视柱杪,款以前趾,抉去半柱。因大震一声,屋瓦飞纷乱下,亭内东壁,上下罅裂丈许。先是亭东紫花苜蓿数亩,禹锡时于裂处,分明遥见。雷既收声,其物亦失,而东壁之裂,亦已自吻合矣。禹锡亟视之,苜蓿如故,壁曾无动处。(出《集异记》)

巨鱼肋骨

东都的平泉庄,离洛城三十里。

这里的花卉草木,舞榭歌台,仙境一般。

前引的泉水潆回曲折,就像巴峡洞庭的十二峰和九川那样的山河景象。

竹间曲径上有一块平石,用手摸去,全是隐隐的云霞龙凤草木之形。

还有一条巨大的鱼肋骨,长两丈五尺,那上面刻道:“会昌二年,海州送到。”(在平泉庄的东南角,有韦楚老拾遗的别宅,楚老气质清高,喜欢游戏于山水间。李德裕为秀才时,多次以白衣的身份拜访过韦楚老拾遗。李德裕做宰相后,来到平泉,又登门访问,楚老躲避到山谷之中,以求躲避李德裕逼人的势头)李德裕营驻平泉的时候,因为他是远方之人,当地人多半都把一些土产异物赠送给他。所以数年之间,他无所不有。

当时有的文人题了这样的诗:“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是李德裕的威势太大才使人们这样啊!

【原文】东都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有虚槛,前引泉水,潆回疏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江山景物之状。竹间竹径,有平石,以手摩之,皆隐隐云霞龙凤草树之形。有鱼肋骨一条。长二丈五尺八其上刻云,会昌二年,海州送到(庄东南隅,即征士韦楚老拾遗别墅,楚老风韵高邈。雅好山水,李居廊庙日。以白衣累擢谏署。后归平泉。造门访之,楚老避于山谷间,远其势也,)初德裕之营平泉也,远方之人,多以土产异物奉之,求数年之间,无所不有。时文人有题平泉诗者,陇右诸侯供语鸟,日南太守送名花(“名花”原作“花钱”,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威势之使人也。(出《剧谈录》)

龙纹镜

有个僧人叫一行,唐玄宗开元年间曾经大旱,玄宗命他祈雨,他说:“需要弄一件器物,器物上有龙的形象,才可以求来雨。”

皇帝让他在宫内四处察看,各样东西他都说不象。

后来指着一面镜子的盘龙镜鼻高兴地说:“这是真龙啊!”

便把这件东西拿着进了祈雨的道场,时间不大就下起雨来。

有人说:“此物是扬州进献的。当初制作铸造模子时,有个异人来到跟前,要求进入内室关闭门户。几天之后打开房门,模子便做成了,而那个人却不见了。现有图纸与文字说明,流传于世间。这面镜子是五月五日在扬子江江心铸成的。”

【原文】僧一行,开元中尝旱,玄宗令祈雨。曰:“当得一器,上有龙状者,方可致之。”命如内府遍视,皆言不类。后指一镜鼻盘龙,喜曰:“此真龙矣。”持入道场,一夕而雨。或云,是扬州新进。初范模时,有异人至,请闭户入室。数日开户,模成,其人已失。有图并传,见行于世。此镜。五月五日于杨子江心铸之。(出《酉阳杂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