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逝世後,一梁山好漢再舉大旗,不料真的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文|金筆探史(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抄襲、搬運必究)

提起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而作者施耐庵當初創作《水滸傳》的時候,正是參考了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起義事件,才寫出了既貼近事實又具有文學性的作品。不過這也讓一部分歷史事實被掩蓋掉了,比如《水滸傳》中描寫的宋江是個信守封建信條的人,但真正的宋江卻是個反骨勇猛又有謀略的首領,並且在他死後,還出現了一位好漢,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宋江逝世後,一梁山好漢再舉大旗,不料真的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宋代宣和元年,歷史上的宋江招集了36個強悍勇猛的將士,在黃河北部起義,一路殺富濟貧,殺敵過程十分順利,後來轉戰到今天的河北與山東。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朝廷為之震動,史料上有這樣的描述:"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

宋江逝世後,一梁山好漢再舉大旗,不料真的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面對強勢的起義軍,朝廷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派兵鎮壓便是第一選擇,但是最先派出去的精兵都被以宋江為首的起義軍打敗了,加上浙江在那個時候也發生了方臘起義,所以在兩股強勁的攻勢力量影響下,亳州知州侯蒙向朝廷提議招降。

宋江逝世後,一梁山好漢再舉大旗,不料真的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根據當時的形勢來看,宋江帶領的起義軍確實很勇猛,如果繼續對戰,朝廷是得不到好處的,還不如招安宋江,然後讓他去擺平方臘起義軍,可惜宋徽宗猶豫不決,一直沒有采納這個提議,所以侯蒙還沒看到自己的提議被採納就死了,這個提議也就不了了之,從來沒派上用場。

宋江逝世後,一梁山好漢再舉大旗,不料真的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然而宋江從組建起義軍那天起,就沒想過退縮,所以侯蒙死的時候他已經南下了,並且還順勢佔領了楚州,落腳在了海州。朝廷探查到這一情況,便任命當時的海州知州張叔夜與宋江對決,儘管宋江前期的攻勢非常強,看似無人能敵,但是面對頗有戰術的張叔夜,宋江還是沒能勝利。在《宋史·張叔夜傳》中就記載了"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這一戰敗結果,也就是說先是宋江的副將被抓了,然後宋江因此投降,起義軍就地解散,從時間上來看,朝廷鎮壓住宋江也只是用了兩年而已。

宋江逝世後,一梁山好漢再舉大旗,不料真的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來到了1127年,曾經跟隨過宋江的一位將士在陝西興州起義,準備效仿宋江造反,這個將士的名字就是史斌。面對有人造反的情況,守衛陝西興州的向子寵應該負起責任來才對,可是他卻因為害怕史斌強勁的攻勢,仗都沒打就棄城逃跑了,所以史斌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興州,同時稱帝。

宋江逝世後,一梁山好漢再舉大旗,不料真的成功做了一年皇帝

相比較宋江而言,史斌這個人的膽量更大,其實這也增進了他自己的野心。僅僅是佔領一個興州大小的地盤,並不能滿足史斌的願望,只有佔據了更多的疆域,才有可能成就他的一番帝業。所以史斌繼續向西進攻,可惜最後還是戰敗了,不過史斌卻成為宋江逝世後再舉大旗起義,並做了一年皇帝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