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租戶們陸續返回小區


東方網記者汪偉秋3月5日報道:保安和志願者們把守著出入口、保潔人員定時進行消毒,人員憑證進入小區.....嚴格的管理,有愛的居民,都在這個硬件基礎“落後”的老舊小區發生。日前,記者走訪了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的徐彙區東安二村小區。

老舊社區肩負防疫任務居委書記:一開始我壓力很大

據悉,東安二村有3個居委會,人口密度高、外來人口多、出租率也高,是一個典型的老小區,防疫的難度不小。實際上,小區的防疫工作很早就展開了,居委會同相關部門對轄區人口進行了第一輪的排摸,列出了防疫的重點。在2月初,居委還上線了自己設計的線上問卷,收集外來人口回滬情況。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工作中的田兆靚


“東二要進行全封閉防疫管理,我當時的感覺是壓力很大。”東安二村居委會黨總支書記田兆靚是一位90後,同時也是一名徐彙區人大代表,去年8月才剛到東安二村。她坦言,讓她有勇氣冷靜下來去應對這個“不利局面”的正是身為人大代表為人民的初心,小區居民的關心以及居家觀察人員的配合。

小區居住人員複雜,緊鄰2個地鐵站出入口,外部人員進入十分頻繁,而且內部通道四通八達,之前一共有5個出入口,田兆靚當機立斷關閉了2個,僅留3個,兩個通車一個走人。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工作中的田兆靚


在疫情防控前夕,小區裡曾“流言四起”,空氣中都瀰漫著焦慮。此時,小區居民自發貼起“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標語來勉勵大家。與此同時,居家觀察人員主動在小區群內發表了聲明,降低了居民的恐慌。

“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讓我感動,更讓我有了勇氣。”田兆靚表示,初期的防疫工作重點在排摸出的575戶出租戶上,但也不能忽視滬籍人口。因此,地毯式的排摸是無法避免的。她表示,“老舊社區要加強疫情防控,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快加強管理,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24小時OnCall三駕馬車齊頭並進搞防疫

疫情進入攻堅階段,各方面的防控都進行了升級。封閉管理、定時消毒、返滬登記、口罩發放等各方面都要兼顧,社區工作者們的工作量陡然攀升。

守住了門崗,風險就會大大降低。由於小區的特殊性,東安二村開放了東安路上的3個出入口。記者在其中一處門崗看到,門崗主要的工作人員是小區保安和志願者,所有人員憑出入證在測溫正常後方可入內。小區門口工作人員正在擺放新貨架,供居民暫放快遞和外賣。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小區出入口一片繁忙


擺放貨架的正是物業經理陳磊,自疫情攻堅戰打響以後,他每天的工作時間從早上8點半一直到晚上8點半,平時更是要24小時OnCall。“春節到現在還沒休息過,家裡一切只能由老人照顧了。”他告訴記者,有一次晚上9點多,幾乎剛踏進家門,就接到電話趕回東安二村的崗位上,一“戰”又到深夜。

面對小區繁忙的工作,陳磊帶著他的“兵”頂住了壓力。實際上,包括保安、保潔和助理在內,物業的工作人員只有30多人,要顧及3800多戶居民,工作的內容包括了門崗、消毒等各個方面,強度可想而知。有時人手不足,陳磊甚至會自己拿起測溫槍站上門崗。

對於東安二村而言,是居委會、物業、業委會這三駕馬車的齊頭並進,共同扛起了防疫的“大旗”。“我們有什麼問題都是互相商量著來。”居委書記田兆靚告訴記者,就小區通行證的發放問題,就經過了三駕馬車的共同討論,篩選了幾種方案。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物業經理陳磊為居民量體溫


2月12日晚,三方開會討論方案後,決定使用臨時通行證。當晚,工作人員們就連夜製作了2700多張通行證。可是考慮到成本和消耗的問題,小區最終開會決定改用固定通行證,並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不同人群,直觀、耐用。

針對外來人口的回滬,門崗自然成為了第一道“屏障”,物業在檢查到回滬人員後會用對講機通知居委會工作人員“接人”並進行登記。高峰時,每天有近50名返滬人員到居委會“報道”。此外,居委會製作了“東二小區新冠肺炎疫情防護作戰圖”,通過不同顏色來顯示外來人員所處隔離狀態,將風險情況公示給居民。

從投訴到投身防疫居民:“抗疫”和所有人都有關

對於小區防疫工作,東安二村的居民們也不是一直那麼支持。居民呂東山和小區防疫工作的結緣就來自於一場投訴。“重點地區回滬人員,樓裡有沒有消過毒我們都是不清楚的。”當他聽到小區內與疫情有關的風吹草動便打電話向居委證實,不料電話遲遲打不通,這才投訴到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東二居委會


此刻,居委會電話忙著不停,居委工作人員耐心向居民們解釋具體情況。當時居委會還承擔著口罩預約購買的重要職責,可包括社區民警在內一共只有10名工作人員,一時間數量劇增的諮詢電話讓他們喘不過氣。

幾經輾轉,呂東山和居委書記田兆靚加上了微信。逐漸瞭解了具體情況後,他不再幹著急而是想要投身防疫去當志願者,幫助社區工作者們分擔。“防疫工作和所有人都有關。”呂東山說。可是考慮到他家中還有22個月大的孩子,居委還是婉拒了他的請求。

記者探訪東安二村小區:90後居委書記從害怕到扛起防疫“大旗”

呂東山夫婦和居委書記田兆靚


“我老婆還可以寫文案也可以做視頻之類的,有需要可以儘管叫我們。”呂東山將家中的口罩送到了居委會,想著法子幫社區工作者們分憂。而小區裡其他的居民,有幫忙做海報宣傳的,還有義務站上門崗充當“志願者”的。居民們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投身“抗疫”工作。

疫情何時結束還是未知數,但是小區內的溫情已經漸漸升溫。“17年前,你們保護了90後;17年後,就由90後來保護你們。”東安二村居委黨總支書記田兆靚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