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哪個地方的美食最有名?

董其波


1、按照歷史文化來說,徽菜的發源地應該是徽州,原來的徽州就是現在的黃山市。

2、徽菜的代表菜是臭鱖魚、毛豆腐等。

3、如果在合肥,有個餐飲“廬州太太”比較適合大眾餐飲。

4、徽北的地級市餐飲喜歡比較貼近北方,特別是亳州、淮北等周邊地級市。


劉君超1


安徽哪個地方的美食最有名?這個我知道一點點,因為我算是半個安徽人,下面就為您解答,希望可以幫到您。

黃山(原徽州)

去過黃山的人都知道,黃山美景天下一絕,故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美稱,由此可見黃山景色在旅遊者的心中有著較高的地位。到了黃山除了遊山之外,還有一道美食是必須要嘗試一下,不然此行黃山可能就會留下遺憾,這道美食就是黃山黃山臭鱖魚,這道菜的特色是經過獨特工藝醃製,烹飪後聞起來比較臭,但是吃起來味道卻無比鮮美。如果你正打算去黃山旅遊,建議你可以嘗試一下這道地方特色名菜。


阜陽

安徽阜陽是古代名人管仲的故鄉,在這裡人傑地靈盛產美酒(較早的有管仲酒,沙河王,金種子),更有各類特色小吃數不勝數(阜陽胡辣湯,油茶,格拉條,等等)。 如果你來到這裡,除了以上這些小吃要品嚐以外,還少不了要嘗試一下當地幾道特色名菜。我個人覺得安徽阜陽的“八大塊”是最具有地方代表性特色菜餚,這道菜是由大塊肥肉經過多種工藝加工而成的菜餚。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肥兒不油,油而不膩,入口香甜鮮美,吃過一口這種味道能在你的口腔裡回味很久。


淮北

淮北油酥燒餅。這種燒餅採用獨特工藝加工而成,外表色澤金黃,外焦裡脆。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酥脆小吃。

臨渙培乳肉。臨渙培乳肉是臨渙鎮的有名小吃,因為味道香濃、營養豐富、口感純正而出名,比較受淮北人的喜愛。和紅燒肉不同,臨渙培乳肉有著肥而不膩的特點。而且入口即化,讓人回味無窮。

安徽的美食還是有很多的,因為時間問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特色美食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探討。

大家好,我是金姐,擅長經典小吃鑽研傳統美食,願在吃貨的道路上與你並肩同行,喜歡的朋友動動您寶貴的手指點個贊,謝謝!


金姐美食譜


商貿的王婆小吃

  地鍋雞 

 大救駕]  “大救駕”是安徽壽縣著名點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製作大救駕的主要材料有:豬板油、金橘餅、核桃仁、青梅、青紅絲、冰糖、白糖、糖桂花等,經過特殊的工藝加工而成。這種點心形狀獨特,其形扁圓,中間呈急流漩渦狀,多層花酥疊起,猶如金絲盤繞,清晰不亂,色澤乳白滋潤。品嚐起來,酥脆可口,重油而不膩,而且含多種果香味,深受群眾喜愛。大救駕不僅味道好,而且名稱也很獨特,這就更增加了它的魅力。  為何取名大救駕呢?這得從它的誕生說起。在距今一千多年前,中國正處在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後期的周朝,在英明之主柴榮的統治下逐漸強盛,大有統一全國的勢頭。當時,周統一全國的最大障礙就是在十國中勢力最大的南唐。公元956年,柴榮派大將趙匡胤攻取南唐的淮南地區,在攻取淮南軍事重鎮壽春時遭到南唐軍隊頑強的抵抗。壽春的守將劉仁贍是南唐的優秀將領,長於計謀,他帶領南唐軍隊防守得非常出色。趙匡胤率強大的周軍苦苦攻打九個多月,才拿下壽春城。這場曠日持久的攻擊戰,不僅讓周軍付出很多條生命的代價,活著的人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為主帥的趙匡胤更是殫精竭智,疲憊不堪,以至體傷神黯,不思飲食。趙匡胤的廚師多年跟隨在主帥身邊,見主人如此,心裡非常著急,想方設法在飲食上面翻花樣,但都未有效果。後來他參照當地的點心做了一種圓餅獻上。趙匡胤看到這種色如凝脂,金絲盤繞的糕點,頓時胃口大開,一口氣吃了很多。趙匡胤恢復食慾後,也很快消除疲勞。幾年之後,趙匡胤奪取柴氏政權,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但他還沒有忘記當年在壽春吃的點心,並說這種點心曾救過他的駕,就賜名為“大救駕”。  一千多年來,大救駕在原料、配方、製作技術上又有了多次改進,質量不斷提高,並逐漸成為全國名點。  [頂雪貢糕]  懷寧縣傳統名產,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故名“頂雪糕”清朝光緒年間作為貢品進京,遂稱“頂雪貢糕”。頂雪貢糕選料講究,做工精細。主要原料採用本地出產的優質糯米,佐以精細白糖、麻油、桔餅、核桃仁、紅綠絲,經過精炒、細磨、潤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製成。該產品外觀潔白,質地柔軟,香甜適度,酥鬆可口,營養豐富。當地群眾將頂雪貢糕視為吉慶的象徵,每逢佳節喜慶,互相饋贈,以示糕(高)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  

[方臘魚]  “方臘魚”是徽州名菜之一。它是採用兩種不同的烹調方式製成的。方臘魚選用一斤半左右的新鮮鱖魚(桂魚),洗淨後切下魚頭、魚尾,將魚的中段炸成金黃色的魚肉,配以番茄醬,用高湯燒好,炒勻,置於盤中部,將魚頭、魚尾燒熟後置於盤的兩端,再用十二隻炸過的大蝦鑲盤邊而成。方臘魚的特點是造形奇特,鱖魚在盤中昂首翹尾,有凌波騰躍之勢,而盤中則包含三味:頭尾鹹,中段甜,大蝦鮮,風味特別,製作奇巧。  方臘魚,又稱“大魚退將兵”,主要是根據其獨特造型取名的。不過,若追根溯源,它還與一個古老故事有關。北宋末年,宋徽宗荒淫無恥,夥同蔡京、朱勵、王黼、李彥、童貫、梁師成“六賊”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他派朱勵在江南一帶搜刮珍奇異寶、名花古木,朱勵及其爪牙們仗著皇帝的勢力在江南橫行霸道,他們拆牆破屋、敲詐勒索,弄得民不聊生。歙州、睦州一帶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也成了朱勵等人騷擾、搜刮的主要地區。歙州、睦州人民痛恨官府,在窮苦農民方臘的領導下舉行起義。方臘起義爆發後,江南一帶的老百姓紛紛響應,起義軍迅速攻下金華、杭州等地,聲勢一時很大。宋徽宗聽到江南起義的消息,連忙將已準備好去收復幽雲十六州的大軍交給受寵臣官童貫,讓他率大軍火速南下鎮壓方臘起義。方臘起義規模雖大,但還是無法與幾十萬宋朝精銳部隊相抗衡。儘管方臘及其部將多次擊敗宋軍,但攻佔的杭州、金華等地還是逐漸陷落,最後退到了齊雲山獨聳峰,宋軍尾隨而至,來到山下。齊雲山山勢險要,起義軍在此可以居高臨下,打擊敵人的進攻。但這裡糧草不足,難以久居。宋軍在幾次攻山失利後,便在山下安營紮寨,切斷通往山上的道路,準備將起義軍困死在山上。方臘見敵人施出這樣的毒計,非常著急,只得在山上到處走動,尋找突圍的時機。一天,方臘走到山上的一個大水池邊,見裡面有很多魚蝦,頓生一計:他叫來一些戰士,把水池中的魚蝦都捕撈起來,然後集中投向敵人,以此來迷惑宋軍。宋軍將領見山上有如此豐富的魚蝦,以為山上糧草必然充足,一時難以將方臘義軍困死,強攻又攻不上去,只好解圍而去。  “方臘魚”這道菜取方臘起義軍不畏強敵、奮勇衝殺之氣勢,寓人民敢於反抗貪官昏君、再造理想社會之精神,故—直探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它不僅味美形異,而且蘊涵著人民對英雄的精神和智慧的仰慕  

[伏嶺玫瑰酥]  伏嶺玫瑰酥是久負盛名的傳統糕點,產於績溪縣伏嶺村,因其內有玫瑰花作為輔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  製法:以細白糖、芝麻、麵粉、飴糖等為主料,輔以玫瑰花、青梅、桔餅、紅綠絲。芝麻手工脫殼,炒熟後碾細過篩拌上細白糖烘乾成麻屑,用小量的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麵粉分層卷疊起來,按一定規格切成塊後,表面再均勻地撒上細白糖、玫瑰花、切細的青梅、桔餅、紅綠絲等。把已製成切塊的玫瑰酥,按比例切成四塊,然後包裝,每盒10小包。製成的玫瑰酥,外觀潔白如玉,絲絲點點的玫瑰花、桔餅、青梅等若隱若現,宛如翡翠瑪瑙嵌於白玉之中。  該產品始產於清代,經久不衰,1985年送京參加全國食品展覽會並獲獎。  

[合肥大麻餅]  “合肥大麻餅”是合肥的四大名點之一,在國內享有盛譽。合肥大麻餅以白糖、冰糖為原料,配上青紅絲,再和拌麻油做餅餡,用精細麵粉做成餅狀,並將餡包入其內,外皮粘上密密麻麻的芝麻,入烘爐炕制而成。這種麻餅面如蟹殼黃色,邊沿泛白,吃起來脆而不焦,香甜柔軟。  合肥大麻餅歷史悠久。相傳在北宋時期,合肥一帶就用麵粉製作一種銅錢大小、實心無餡的餅,其外還布著密密麻麻的芝麻。當時稱之為“金錢餅”,為百姓逢年過節時常吃的點心。元朝末年,紅巾軍農民大起義在淮北地區爆發。合肥離淮北很近,也有很多窮苦農民加入起義軍。在朱元璋的部隊中,將領張德勝就是合肥人。朱元璋派張德勝率水軍為先鋒,攻打長江邊的港口裕溪口。張德勝的水軍都是家鄉子弟。為了讓士兵們吃得好,更好地戰鬥,張德勝命家鄉父老製作一種以糖為餡的大“金錢餅”,稱作麻餅,作為水軍的乾糧。水軍吃著家鄉的點心,精神振奮,一鼓作氣地攻下裕溪口,打敗元軍,並乘勝攻下采石磯。這一仗為朱元璋不久後攻佔集慶(今南京)奠定了基礎。朱元璋非常高興,稱這種麻餅為“得勝餅”。  “得勝餅”在明朝,是最流行的糕點之一。經過五百多年的流傳,到了清代光緒年間,李鴻章的部屬中有個叫劉東山的,辭官回鄉,在合肥開了家食品雜貨店。他僱傭幾名糕餅師傅,對流傳已久的“得勝餅”加以改進。他們將餅做得更大,加大餡的分量,表皮的芝麻粘得飽滿、均勻。新麻餅上市後,購買者蜂擁而至,店家供不應求,買者只好排長隊等待。劉東山見此情形,命人精製八百筒(一筒十隻)送給他過去的上司李鴻章。李鴻章吃後認為此麻餅完全可以和蘇州點心相媲美,又將它們分贈給朝廷的同僚。就這樣,劉東山的產品一下便聞名全國。現在,合肥大麻餅仍是暢銷全國的名點,在北京、上海、江浙等地仍可以購得。  

[虎皮毛豆腐]  徽菜名品。“毛豆腐”是徽州傳統名菜。因利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白色菌絲),故稱“毛豆腐”。豆腐在發酵中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味道較一般豆腐鮮美。“虎皮毛豆腐”因茸毛經煎炕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據傳說,朱元璋一次兵敗徽州,逃至休寧一帶,腹中飢餓難熬,命隨從四處尋找食物,一隨從從草堆中搜尋出逃難百姓藏在此處的幾塊豆腐,但已發酵長毛,因別無它物,隨從只得將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給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鮮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興。轉敗為勝後,下令隨軍廚師製作毛豆腐,犒賞三軍,“毛豆腐”遂在徽州流傳下來。“虎皮毛豆腐”的做法是:“毛豆腐”先入鍋煎炕至兩面黃,再加調味品燒燴,食用時蘸辣椒醬。此菜鮮醇爽口,氣味芳香,吃時別有一番情趣。  

[徽州臭豆腐]  俗名“大呆臭”,為王致和於清康熙年間創制,康熙皇帝品嚐後讚不絕口,特地御筆親書“青方:二字賜王致和,從此名聲大振。與浙江紹興的臭千張、安徽淮南的臭香乾呈鼎足三分之勢,享譽海內外。徽州大呆臭,表面為灰、蘭、黑綜合色,內裡潔白如玉,聞著臭、吃則異香,獨具一番風味,而由於大呆臭的製作工藝很複雜,所以這道風味小吃,恐怕只有來黃山的遊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黃山市內很多小吃攤點上均可吃到。  

[臘八粥]  臘八粥是我國勞動人民每逢農曆臘月初八都吃的一頓飯。臘八粥是用米、麥、大豆、豆腐、肉類、蔬菜等食料混合熬成。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各地食物不一樣,各地臘八粥的成分不同,味道也大有區別。但它們都味道鮮美,深受各地人民歡迎。  臘八粥流傳已久,距今有六百多年。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小時候家裡非常貧窮,父母只得把他送到地主家去放牛圖口飯吃,以減輕家裡的負擔。朱元璋去放牛的那家地主非常刻薄和兇狠,只要稍有差錯,他就對朱元璋非打即罵,還常常不給飯吃。有一天,朱元璋牽著老水牛過獨木橋,橋板太窄,老水牛一腳踏空,跌下橋去並摔斷了腿。地主知道後,將朱元璋暴打一頓,關在一間屋子裡,不給飯吃。這一關就是三天三夜,朱元璋粒米未沾,滴水未進,餓得他眼冒金花。朱元璋在房子裡東找西尋,一點吃的東西都沒找到,只有一口破鍋。正在他絕望的時候,一隻老鼠從他前面竄過,鑽到一個洞裡。朱元璋想抓只老鼠來充飢,也許可以捱過這懲罰,他就在老鼠洞這裡挖下去。不料挖開一看,老鼠已經跑了,可這裡卻是老鼠的糧倉,裡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珍珠米、芋艿、紅棗等,雖然不多,每樣也都有點。朱元璋就把這些東西拼湊起來,裝在破鍋裡,又想法弄了一些水放進去一鍋煮。結果燒熟成了一鍋雜七雜八的粥,朱元璋一口氣吃下去,覺得比吃什麼味道都香甜。朱元璋長大後,參加農民起義軍打擊地主。懷著深仇大恨的朱元璋作戰勇敢,逐漸爬上了皇帝的寶座。做了皇帝他什麼好吃的東西都吃過,連山珍海味都膩了。一天,他想起小時候吃用老鼠糧豆煮成的粥,覺得自己不應該忘記過去的苦日子,這樣才能勵精圖治。於是命御廚用雜七雜八的糧食、豆類燒一鍋糖粥。那天是臘月初八,這粥就叫“臘八粥”。  朱元璋比較重視教育子女,他讓兒女們也吃點臘八粥,讓他們在榮華富貴之時別忘了祖輩創業的艱辛。文武官員們見皇帝全家吃臘八粥,也學樣吃。後來民間也跟著吃,以提醒自己揚勤誡懶,處安思危。 

 [涼亭雪棗]  一種糕點,因形狀如棗,浩白如雪,產於宿松縣涼亭河而得名,是宿松縣歷史悠久的傳統名產。涼亭雪棗以糯米、白芋漿為原料,先制胚,放進冷油加熱,至油沸胚身壯大成形,再打漿上糖即成。由於原料比例、和料、蒸料、刻胚的技巧不易掌握,很難仿製。真品涼亭雪棗,胚形似棗,質白如雪,外殼薄如紙,內心松如棉,香酥脆嫩,入口即化,能止咳化痰,是非曲直氣和中,健脾補腎。  

[龍鳳貢面]  產於懷寧縣,歷史悠久。相傳北宋時,懷寧石牌鎮有人在朝中為官,七十壽辰時,其弟千里迢迢將家鄉的“長壽麵”送京祝壽,其兄又將此面送給宋太祖趙匡胤進“御膳”。宋太祖因覺美味可口,傳旨年年進貢,故稱“龍鳳貢面”。龍鳳貢面與一般麵條製作不同。它採用精製麵粉、雞蛋精、小磨麻油、精鹽等多種精料,經手工精心拉制而成。成品白如銀,細如絲,絲絲成縷,長短一致。其烹調食用亦有講究,先備好雞湯或肉湯於碗內佐以醬油、味精、蔥花,再將鍋內煮沸的面格撈出,放進湯碗內,調伴食用,人口柔軟,味道鮮美,富有營養,最適宜老弱婦孺食用。  

[沛縣狗肉]  “沛縣狗肉”是沛縣著名菜餚。它選用優質狗肉加上公丁香、花椒、草果、生薑、砂仁、大茴、小茴、桂皮等入鍋後慢火燜煨,然後脫湯上色而成。沛縣狗肉的特點是無腥味、異味,香氣濃郁,肉酥而不膩,老少咸宜。  沛縣狗肉,歷史悠久,距今已兩千多年。它的成名歸功於秦末漢初的沛縣兩個名人——劉邦和樊噲。樊噲年輕時,家裡比較窮,沒有田地好耕,在流經沛縣的泗水河西設攤賣狗肉。在樊噲狗肉攤不遠,住著一個無賴,他就是後來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劉邦家裡富裕,兩個哥哥與父親常年在田間耕作,非常辛苦,可劉邦從來不去幹活,整日遊手好閒。劉邦特別喜歡吃狗肉,幾乎天天都要去吃樊噲的狗肉,吃了就賒帳,常賒不還。樊噲是小本經營,像劉邦這樣他怎麼吃得消呢,但又拉不下面子和劉邦鬧翻。只好悄悄地將狗肉攤搬到河東。劉邦一連三天到樊噲原來設攤的地方都沒吃到狗肉,一打聽才知道樊噲搬到河對岸了。劉邦走向河邊渡口,想乘擺渡的木船到河東去。誰知船主因劉邦沒帶錢,以前還欠著帳,便不讓他上。劉邦急得口水都流了出來,正巧一隻老黿游來,劉邦不顧一切地跳到老黿背上,游到了河東。劉邦見到樊噲,寒喧了幾句,便迫不及待地坐下來吃狗肉。樊噲搬到河東三天,因新設攤,狗肉賣不出去,劉邦這一吃,眾人都搶著來買,三天積存的狗肉很快就賣完了。此後,只要有空,劉邦就讓老黿馱過河來白吃狗肉。樊噲見躲不過劉邦,恨死那隻老黿,就把老黿偷偷地殺了,與狗肉一起煮,沒想到這狗肉變得更鮮了。劉邦沒有老黿馱他過渡,便不能經常吃到樊噲的狗肉,心裡很不痛快。不久,他當了泗水亭長,便藉口樊噲脾氣暴躁,把樊噲的切肉刀給沒收了。樊啥沒有刀,只好把狗肉燒得更熟爛,用手撕著賣給食客。誰知這酥爛的狗肉撕著吃更具風味。  秦末農民大起義,劉邦與樊噲都參加了,後來,劉邦當上皇帝,樊噲成為他手下大將,他們還成了連襟,自然再用不著為吃狗肉使心眼了。劉邦衣錦還鄉,想起家鄉的狗肉,便召來父老鄉親,用大塊狗肉下酒。酒酣耳熱之時,躊躇滿志的劉邦乘興起舞,並高唱《大風歌》。從此,沛縣的狗肉便聞名全國。  [桐城菜心粑]  桐城市風味獨特的傳統早點,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美名遠播。當時古城居民最喜愛的早點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潔晶瑩的菜心粑。縣城街道兩旁到處開設有經營菜心粑的早點店和茶社,生意十分興隆。桐城菜心粑的製做極為講究,用七成秈米、三成糯米,在溫水中浸泡半日,撈起瀝乾,再用碓春成粉,選嫩綠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狀,剔除菜莖,再摻以豬油、白糖作為粑餡。蒸熟後,外形如琢玉,內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膩。  [無為燻鴨]  產地:中國安徽。  歷史:無為燻鴨,已有二百多年曆史。據傳,清乾隆三十九年,安徽無為縣廚師採用先燻後滷的獨特方法烹製鴨子,成菜色澤金黃油亮,滋味鮮美可口,其製法與口味均獨具一格,因而全縣聞名,故稱“無為燻鴨”。後來傳至各地,到清末已聞名全省,銷往各地,成為安徽省人們最喜愛的特色菜餚之一。  特點:用肥鴨熏製而成。成菜色澤金黃,皮脂厚潤,肉質鮮嫩,氣味芳香,別有風味。  [蕪湖腐乳]  產地:中國安徽蕪湖。  品種:有紅方、青方、糟方等,各具風味。紅方腐乳加入紅曲,色澤紅豔,鹹辣醇香;糟方腐乳加 入黃酒精,色澤乳白,有濃厚的糟香和氨基酸的複合香味;青方腐乳色澤青白,臭中有奇香, 非常鮮美。新創制的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和多味腐乳都有特異風味。  特點:蕪湖腐乳塊形整齊,色澤豔麗,香味濃郁,味道鮮美,回味悠長。  功效:桂花腐乳芳香馥郁,具有化痰散瘀、暖胃止痛的功效;芝麻腐乳香濃味鮮,能補中健身,抗 病延壽;多味腐乳由於加入多種香料,具有鹹、甜、酸、辣、麻、香等多種味感,頗為消費 者喜歡。  [天堂寨吊鍋]  天堂寨吊鍋,農戶在屋內一角,挖一直徑50--70釐米,深約30釐米的火籠,同時,在其屋正上樑上懸木質滑桿吊一鐵鍋(或銅壺),在火籠上吊鍋可隨意升降。春夏一般不用,冬季火籠燒柴,家人或來客圍坐四周,烤火閒侃。平時放吊壺燒水,吃飯時幾樣燒熟的菜放入鍋內,吃熱菜,喝小吊酒。一般不用桌子,吃飯的人右手拿筷子,左手心放碗,食指於中指之間夾只酒杯。要堅立筷子插到鍋內,才能夾到菜,否則,吊鍋會向鞦韆一衝到夾菜者面前,不僅夾不到菜,如果用力稍猛,會傷及對面的人。此習俗流傳至今。  [鳳陽釀豆腐]  “鳳陽釀豆腐”是安徽沿海地區的傳統名餚。  據鳳陽當地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在鳳陽,他年幼時家境貧寒,靠乞討度日。一日,朱元璋在鳳陽城內的黃家小飯店裡討得一碗釀豆腐,吃後深感滋味極佳。以後,他便經常去這家飯店乞討釀豆腐。後來他穿上龍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將鳳陽城內那家黃家小飯店的廚師  召進了皇宮,專門為他烹製“鳳陽釀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廚師。從此,這個菜身價百倍,成了明朝宮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並得到一個“朱洪武(1368年朱元璋稱帝年號“洪武”)豆腐”的雅號馳名於世,一直流傳至今。  今天的“鳳陽釀豆腐”是用嫩豆腐為原料切成片,夾入豬肉末、蝦仁末等,裹上雞蛋粉糊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再用糖醋勾上芡汁即成,具有色澤奶黃,外脆裡嫩,酸甜可口等特色。


小陳知多少


蕪湖的小籠湯包,紅皮鴨子,赤豆酒釀,蓋澆面,好吃的太多了,數不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