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賃DVD起家,如今千億市值的它成為蘋果迪士尼等巨頭忌憚的對象


租賃DVD起家,如今千億市值的它成為蘋果迪士尼等巨頭忌憚的對象

封面題圖|《黑鏡》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奈飛與 Facebook、亞馬遜、谷歌並稱「美股四劍客」。儘管其服務還未進入中國,但並不影響中國觀眾對它的熟知。

僅 2019 年,引起網民觀看和討論熱潮的《全裸導演》《美國工廠》等大片,皆出自奈飛之手。就在下週,由奈飛打造的首部華語劇集《罪夢者》也將上線。其高質量的製作水準,也讓奈飛在去年以 112 項提名的成績領跑艾美獎。

這家從租賃 DVD 轉型為流媒體的公司,市值一度高達 1526 億美元。不過,比起枯燥的市值,提起奈飛,商界人士更津津樂道的是它的獨特的企業文化。

01

一個有靈魂的創業靈感往往來自於創始人自身的消費痛點

,奈飛也不能例外。

1994 年,奈飛的創始人黑德·黑斯廷斯從影像店租了《阿波羅 13》的錄像帶,由於逾期了 6 周未歸還店裡,根據百視達公司的租用條約,他被罰了 40 美元。「這件事讓我不禁思考,如果能用郵寄的方式租借影片,那該有多好。」

雖然這個故事後來被另一位聯合創始人馬克·倫道夫否認,但它依然能很好地解釋,奈飛是如何打敗當時的租賃連鎖店巨頭百視達的——開創對用戶更友好也更未來的銷售模式。

成立於 1985 年的百視達,早在 1990 年就是英國第一大錄像帶租賃連鎖店,並在 1994 年以 84 億美元的價格被媒介巨頭維亞康姆收購,這進一步擴充了百視達的片源庫,巔峰時期,這家公司在世界各地擁有 9000 多家商店,也讓它成為錄像帶租賃的代名詞。

總之,在線下的視頻租賃服務領域它無可替代。

以至於黑斯廷斯在 1997 年邀請帕蒂·麥考德加入奈飛時——她後任奈飛首席人才官——凌晨兩點被吵醒的帕蒂第一反應就是拒絕,因為她不相信一家租賃 DVD 的小公司能成功,也不覺得奈飛能競爭得過百視達。

「打敗淘寶的不會是第二個淘寶。」挑戰者黑斯廷斯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1995 年,輕薄的 DVD (數字視頻光盤)被推出,這讓黑斯廷斯的郵遞的設想能夠成為現實。不過,當時計算機專業出身的黑斯廷斯正經營一家叫 Pure Software 的軟件公司,後者是他第一次創業的成果,兩年後這家公司被 Rational Software 以 7.5 億美元的價格被收購,「這為我提供了創辦 Netflix 的途徑」。


租賃DVD起家,如今千億市值的它成為蘋果迪士尼等巨頭忌憚的對象

黑德·黑斯廷斯


於是黑斯廷斯和馬克·倫道夫於 1997 年聯合創立了奈飛——一家提供「線上選片,線下郵遞」的電商公司。走輕資產模式的他決定改變百視達的按量租賃的遊戲規則,奈飛在 1999 年開始嘗試推行按月訂閱付費的服務。用戶只要支付 19.95 美元可以在一月內任意租借任意數量的電影,一次最多可租三部,並不設逾期罰金。

實惠的價格和便利的服務讓奈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僅過了一年,奈飛上線每週出貨量就超過 10 萬張,並收穫了 239000 名訂閱者。

到了 2001 年,奈飛員工已經達到 120 名,並計劃 IPO,但互聯網的泡沫危機和 9.11 事件的發生,讓這次計劃破產,並不得不裁員三分之一。幸運的是,那一年 DVD 播放器成為聖誕節的熱門禮物,因此瘋狂增長的 DVD 訂閱業務拯救了奈飛。

一開始,奈飛線上訂閱最快也是隔天送達,為了實現即刻滿足的服務,2002 年,奈飛為當地配送中心開設了倉庫,這極大地提高了奈飛的配送效率。也是在這一年,挺過危機的奈飛成功上市,並在第二年實現了盈利。

直到這時,後知後覺的百視達在 2003 年才推出郵件租借服務,後者包月價格為 19.99 美元。

02

當大潤發被阿里收購時,其創始人黃明潤在辭職時曾感嘆道,「我贏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奈飛一直將 DVD 租賃作為業務核心,恐怕早已經被人遺忘。事實上,現在提起奈飛,人們對它的第一印象是一家影視原創公司——「奈飛出品,必屬精品。」

而奈飛從 DVD 租賃公司轉型為流媒體巨頭的故事要從 2005 年說起。

這一年,YouTube 橫空出世,成為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它的成功讓奈飛放棄「 Netflix 盒子」計劃——即通過這個盒子用戶可以連夜下載電影第二天觀看,這樣能最大程度保證影片的質量。但 YouTube 初期的模糊視頻依然能引發圍觀和討論的現象,讓奈飛的管理者明白,為了便利,用戶是願意犧牲清晰度的。於是,原本計劃於 2005 年推出的盒子業務被分離出來,他們決定將公司向流媒體轉型。

「在線看片的時代即將到來,並且在某個時候它將成為大生意。」看到 YouTube 發展潛力的黑斯廷斯曾興奮地說道。

經過兩年的努力,奈飛於 2007 年推出了在線點播服務,用戶不需等待,就能在線看電影。

轉型給奈飛帶來了新的用戶:隨著寬帶的普及,僅 2010 年一年奈飛就新增了 774 萬用戶,是其創業前十年用戶的總和。而這一年,奈飛曾經最大的對手百視達已經申請了破產保護。

不過,機遇往往和挑戰並存,轉型也一度造成公司市值蒸發 120 億美元,更增加了奈飛片源的壓力。在線觀看模式,在縮短用戶等待時間的同時,也加快了奈飛庫存的消耗,這意味著奈飛需要花更多的錢去不斷補充片源庫。

當時與奈飛簽約的多家影視公司往往要價不菲,以迪士尼為例,為了獲得其獨播權,奈飛曾支付了高達 3 億美元的支票。而且當合約到期需要續約時,奈飛也會遇到過獅子大開口的甲方,美國有線電臺 Starz 就曾在 2011 年將價格翻了 10 倍。

不斷增高的購買成本,讓奈飛走上自制的道路。

而它一炮打響的作品正是前幾年風靡全球的《紙牌屋》。但其製作過程並不容易,當時在影視製作領域毫無名氣的奈飛沒有任何優勢,為了拿到這個項目,奈飛派出自己的 COO 親自拜訪《紙牌屋》的主創,並給出了優厚的待遇:出資 1 億美元,並打破當時電臺保守的試播機制,一次就預訂兩季。


租賃DVD起家,如今千億市值的它成為蘋果迪士尼等巨頭忌憚的對象

《紙牌屋》|嚴肅正劇打響奈飛自制第一仗


這部劇也奠定了奈飛自制劇的基調:優秀的製作班底、自由的拍攝環境,以及大筆的製作費用。《紙牌屋》之後,奈飛成為頂級製作人們青睞的對象,在此機制下,《女子監獄》《毒梟》《愛,死亡和機器人》等一批熱劇成功誕生。

於此同時,善於打破常規的奈飛還改變了觀眾追劇的方式,那就是一次性放出當季的所有劇集,在讓觀眾爽的同時也培養了用戶的忠誠度。

但只在美國一地發展,也總免不了僧多粥少的困局。開展海外業務也成了奈飛的必要選擇,從 2010 年進入加拿大開始,到目前奈飛已經進入全球 190 多個國家。

到了 2018 年 5 月,市值一度達到 1526 億美元的奈飛超越老牌傳媒巨頭迪士尼,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傳媒公司,該公司的訂閱用戶也超過 1 億人。

03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一直在與許多人競爭,但從 11 月開始,這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不斷成長的奈飛從曾經的挑戰者角色變成被挑戰者。

在今年的蘋果春季發佈會上,Apple TV+ 被正式推出,該服務將在第一年向購買 Apple 設備的客戶免費提供。迪士尼也宣佈旗下流媒體 Disney+ 將在今年 11 月上線,月費 6.99 美元,僅有奈飛的一半,而亞馬遜旗下的 Prime Video 也不容小覷。

「這將是艱難的競爭,消費者將有很多選擇。」黑斯廷斯說。面對同行的降價競爭,他不滿地吐槽道,「總有一天王冠看起來像是討價還價」。


租賃DVD起家,如今千億市值的它成為蘋果迪士尼等巨頭忌憚的對象

美國流媒體服務商每月的價格


另一方面,為了儘可能地保證本土化創作,以更好的開拓海外市場,奈飛花費在自制劇的成本也在逐年上升,過去一年奈飛內容支出高達 120 億美元,據華爾街分析師預計,未來奈飛的內容支出只增不減,到 2020 年可能近 180 億美元。

巨大的投入打造了奈飛的品牌的同時,也掏空了奈飛的錢包,截至今年一季度,奈飛的長期債務超過 100 億美元。

但奈飛沒有辦法,和其他主流視頻網站不同,奈飛是美國唯一一家沒有廣告的流媒體,既不做廣告投放,也不做廣告植入,會員的訂閱是其唯一的收入來源,而要留住觀眾,不斷做出精品劇是唯一正確的途徑。

在一些媒體看來,奈飛的護城河並不堅固,巨頭的圍堵和債務的飆升都是懸在奈飛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此時,他們往往忽略了奈飛是如何成為今天的奈飛的。

奈飛文化是其另一項不容忽略的財富。早在 2009 年,奈飛就是谷歌創業者學習的榜樣,那份由黑斯廷斯發佈在網上的《奈飛文化集》的 PPT,閱讀和下載數量超過 1500 萬次,並被 Facebook 的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稱為「谷歌最重要的文件」。

「我數次研讀了這份 PPT,多次被其中的要點擊中,引發內心深處的共鳴。」愛奇藝創始人龔宇說道。


租賃DVD起家,如今千億市值的它成為蘋果迪士尼等巨頭忌憚的對象

奈飛某處辦公室接待處


2018 年,這份 PPT 的撰寫者之一帕蒂·麥考德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奈飛文化手冊》一書出版,她在奈飛工作過 14 年。在這本書裡,奈飛文化被她凝練為八大準則,包括「我們只招成年人」「只有事實才能捍衛觀點」「離開時要好好說再見」等

事實上,奈飛並不是第一個以文化為導向的組織,奈飛文化的有名離不開黑斯廷斯的有意經營,奈飛公司頁面和著名的奈飛文化平臺上都有詳細的奈飛文化介紹,這些公開的文件,除了可以讓員工更好地瞭解公司的文化,在將奈飛與競爭對手區分方面也十分有效。

聰明的黑斯廷斯有自己的打算和夢想,有記者曾問他「是什麼激勵著你不斷前進?」

正喝著咖啡的黑斯廷斯回答道,「 是 20 年後的夢想——擁有一家全球娛樂發行公司,為電影製片人和電影製片廠提供一個獨特的渠道。」但這還不夠,他想讓奈飛成為電影的代名詞,並舉例說

,「星巴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想成為霍華德·舒爾茨。正如星巴克是咖啡,奈飛是電影。」

和奈飛一樣,星巴克的企業文化也為人樂道,其首席執行官曾談到要一次一杯地打造品牌,而奈飛的品牌也正是一部部精品影視打造的。

1.《The Netflix Effect》WIRED

2.《The inside story of how Netflix transitioned to digital video after seeing the power of YouTube》Vox

3.《Reed Hastings on the Streamer Wars: ‘It’s a Whole New World Starting in November’》Variety

4.《奈飛文化手冊》帕蒂·麥考德著

5.《奈飛20年:一個好萊塢親手培養的行業公敵》稜鏡


本篇作者|黍風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