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這麼多血,會不會把我的血抽乾?”

​​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了十餘年,尤其是選擇了普通內科作為自己的專業科室。工作的每一天就好像在和疑難雜症做警察捉賊的對抗。而且面對的還不是一般的小偷,是個狡猾多變、詭計多端的大盜。聞名遐邇、以無往而不利著稱的福爾摩斯只存在於小說中。現實世界,我和我的同事們收穫過數不清的勝利,也經歷了一次次忘不掉的失敗。而最備受煎熬的時刻,就是診斷過程中,一邊看著受害者--我們的患者,一天天被疾病折磨,一邊為那想不通、摸不清的診斷謎團愁白了頭。

診治中遇到最大的不解:大夫為啥還在抽血不用藥啊?

在這種煎熬的過程中,最常聽患者或者家屬對我們說的話就是“大夫,怎麼還老抽血不治療呀?”或者急脾氣的會不淡定地叫起來,“大夫,能不能不抽血了啊!病人快不行了都!”抽血是為了什麼?就像福爾摩斯斷案不能靠空想,需要在現場或周圍不斷找到目擊者,找到各種現場的殘留痕跡來做推斷一樣。抽血化驗,與問病情、查體以及做胸片超聲等影像超聲等檢查一樣是尋找最後“真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也許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在生活中遇到的常見病並不太需要醫生動用抽血這一手段。靠問病情和查查體,也許加上那麼一個血常規或者尿常規就能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但那是對於常見病,對於相當一部分在當地輾轉求治而無路的疑難病患者,要想在各種不典型表現中找出“真兇”的線索,就不得不依靠比較多的抽血篩查。甚至對於某些關鍵指標,還需要短期內不停地反覆複查,密切追蹤它們的動態變化。

此時我還深刻記得,當年剛剛參加工作時,完全還是個菜鳥,有一次收了一個不明原因發熱的患者。那是個30多歲的小夥子,發高燒時間不到一個月,在當地各種“好”抗生素試了個遍,沒效。只好來協和。還記得患者媽媽進來的時候就一直唸叨著“已經花了上萬了,抽了一堆血也查不清,大夫,幫我們省著點查吧。”

看著年紀還要大過自己母親、滿面愁容的媽媽,我接著就做了一個讓我後面一直很後悔的決定。所有最近兩天查過的生化和常規檢查,我都沒再進行復查。轉眼到了次日下午,還在盤算著on call 36小時後美美睡個好覺,就突然被病房爆發的驚叫聲和大哭聲驚到。趕忙衝出去,赫然發覺先一步衝出的主治大夫和高年住院醫已經奔到了我的新患者床前。小夥子一陣劇烈的抽搐之後,就突然陷入了昏迷。“快查查今早的檢查結果,這個時間應該出來了”主治大夫邊指揮起各種緊急的處理,邊督促我收集線索。今早沒查!那些簡單但又對現在病情判斷非常重要、需要反覆查的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都沒查!儘管可以做緊急篩查補救,但仍然耽誤了當時病情的處理。

之後,患者的媽媽通過這次教訓終於意識到了抽血的意義,而在我的成長中,我也深刻知道了,大夫需要有同情心,但不能讓同情心影響冷靜客觀的臨床決策!而對於一些疑難重症患者,有些抽血檢查是要格外密切地追隨!

抽血是把雙刃劍!

“抽血這麼多,會不會把我的血抽乾?”

“整天抽,每次這麼多,我現在貧血都是抽出來的吧?”

一管血一般是2~4ml,如果抽10管差不多需要20~30ml血。一個正常人身體約有外周血量為4000~5000ml,血色素水平一般超過120g/L。所以,一次抽走40ml左右才平均可能導致1g/L的血色素水平下降。因此,雖然較短時間內反覆大量檢查有可能導致血色素有輕度降低,但根本不會發生抽乾血或明顯貧血的可能。

當然,絕不是抽血影響不大,醫生就可以無限制的增加項目或加強頻次。協和醫院普內科團隊,基於臨床流行病學知識,多年來一直做的一個工作就是堅持對住院醫、進修醫以及在各級培訓班普及和培訓一個基本的理念:如何選擇最符合診斷效率的檢查篩查。

在遇到常見病時大家通常已經有了各種指南來指導診斷與評估的方向。但當遇到毫無頭緒的疑難病例,作為經驗不足的低年資醫師往往會廣覆蓋地進行篩查,把能查的都查上。但從科學的循證醫學理論就可以看出,即使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非常高的檢查,也就是檢查準確性極高的檢查。如果臨床表現高度不符合,檢查前的評估可能性(驗前概率)很低,那麼即使檢查結果陽性,仍有可能不支持相關診斷。

所以,雖然隨著科技進步,血清學檢查給我們的診斷提供了很強有力的支持手段,而且抽血的危害其實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可怕,但抽血前的臨床判斷,合理的項目選擇,以及最優的監測頻率都需要每一個醫生通過自身經驗的提高來加強優化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