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宝四个月大,吃奶量比以前少,这样是否有问题呢?

初恋宝宝


说到宝宝吃奶量减少或者不愿意吃奶,有育儿常识的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宝宝到了厌奶期,有过宝宝厌奶经验的宝妈会告诉你,不要过多干涉,过段时间自己就好了,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她们没有告诉你的是

那些“过段时间就好了”的,是因为那些家长没有干等,他们没有固守老方法,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养育方式,才让厌奶走得快。

厌奶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宝宝,以3个月到8个月多见。宝宝对某一次喂养抗拒,甚至是每一餐都吃的不尽如人意,而表现大致就像宝妈咨询中所描述的。厌奶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日,长则1-2月,甚至少数宝宝可以持续半年之久。而原因也会因宝宝的年龄和当时的健康状况不同而异。多数家长会发现即使宝宝摄入的奶量较前明显减少,但宝宝在白天依旧精力旺盛,同时宝宝的生长曲线没有明显偏离,这时爸妈不需要太过担心。我们可以排查宝宝产生厌奶的原因,帮宝宝尽快度过这一阶段。

常见原因

1.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来越敏感

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对声音、光线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同时伴随颈部肌肉、颈椎发育,宝宝可以越来越自如的转动头部,会对周围环境感到新奇,妈妈会明显感觉到原来视奶如命的宝宝吃奶时变得不安分了,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分散注意力,不想继续。

2. 对妈妈的母乳流速有意见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是对妈妈的母乳流速有意见,奶阵到来时奶速过快宝宝容易呛奶,而有些妈妈需要更久的吮吸刺激才会有奶阵,而宝宝可能对较长时间过慢奶速失去了兴趣。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拒绝乳头可以尝试用勺子、滴管、喂药器、杯子,而避免使用奶瓶会让宝宝更快恢复到亲喂的状态。

3. 人工喂养的宝宝注意奶瓶形状、奶嘴尺寸、孔径大小及奶温是否合适。

4. 横抱的姿势不舒适或环境的温度不适宜

宝宝吮吸乳头需要很大的力气,此时环境温度过高,出汗过多也会使宝宝躁动而不愿继续吃奶。

5. 出牙期牙龈痒痛、鹅口疮、鼻塞、咽喉及耳部的不适等情况造成宝宝的吮吸困难。


宝妈想要了解宝宝常见疾病护理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哦,或者私信留言

来自妈妈的原因

特殊食物、药物的摄入,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妈妈焦虑疲劳的状态,可通过母乳味道的细微变化抑或环境氛围的影响让宝宝有所感知。有时甚至是妈妈更换了新的护肤洗护产品,新的气味让宝宝难以适应。

应对厌奶家长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步,确认一下宝宝是不是真的厌奶了,以免误判

如果以下这些表现,说明宝宝确实厌奶了:

❶ 每天里每次的吃奶间隔,都在4、5个小时以上,三五个月或更大的宝宝3、4个小时才吃一次奶,基本还算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间隔的时间更长一些,达到4、5个小时以上,这时宝宝应该是会觉得饿的,但他还拒绝吃奶,那就说明宝宝是宁愿饿着也排斥吃奶了。

❷ 只要尝试喂奶,宝宝就哭,如果一横抱或乳房一送到嘴边,宝宝就哭了,明显带着厌恶的情绪,那么说明宝宝在抵触吃奶,可能是讨厌吃奶这件事了。❸ 很少认真、用力地吃奶,一吃奶就闭眼,只在奶阵来的时候才顺势大口吞咽,没有奶阵的时候并不认真吃奶如果基本符合以上表现,那八九不离十,宝宝是真的厌奶了。

第二步,停止一切让宝宝讨厌的事

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不要——“频繁尝试喂奶,只要张嘴就喂,不信你不吃!”“出其不意、趁其不备地喂迷糊奶!”“再不行就加辅食,还不吃就瓶喂”......这些宝宝明显讨厌的事儿,只会让厌奶越来越严重。做点有用的事——不要只盯着奶量了,先让宝宝的生活丰富起来。

第三步,带娃运动和观察,创造饥饿感

观察宝宝想干什么,然后满足他,他才会更投入、更消耗。如果宝宝不想吃奶,就想看旁边的动静,那就抱着宝宝去,让他好好看个够。如果他没有表现出特别想要做什么,那就主动帮他安排生活。避免整天仰卧或是抱着宝宝。

家长应该让宝宝在白天有充分的锻炼机会,尝试趴着、抬头、翻身、抓握练习,各种婴儿操、亲子游戏,这些能让身体四肢都有活动,身体累了才能更容易饿,饿了就会主动吃、认真吃。如果在家实在不知道玩点什么,出门长见识也不错。看看宝宝在观察什么,跟他聊聊,甚至带他一起接触一下、尝试一下。对于3、4个月的宝宝,家长不能指望他整天躺在床上自娱自乐,就能很好地成长了,一定要重视宝宝清醒时的活动游戏安排。大月龄宝宝遭遇厌奶,同样要认真考虑宝宝白天的运动消耗是否充足。

第四步,多给娃创造好心情

对于小月龄宝宝,更多的亲密接触、语言交流、目光交流,都可以让小宝宝感受到家人的爱,心情也好很多,还可以带宝宝玩有趣味的游戏。宝宝玩得兴奋、心情愉悦,就会眼睛明亮、爱笑,带着好心情去吃奶,就会更愿意配合了。尤其是大月龄宝宝,充分的玩耍更容易让他忘却之前的不愉快

如果家长不懂,就很容易弄巧成拙,让宝宝从“不感兴趣”恶化到“讨厌吃奶”:比如一看吃少了,立刻努力加量。每天从一睁眼就只盯着宝宝的吃奶时间、次数和总量。比如因为只在乎奶量而忽视宝宝的心情。为了多喂进奶甚至跟宝宝杠上了,非要强迫宝宝吃,每天的吃奶变成了打仗。一家人为此变得焦虑无比、负能量爆棚,连宝宝都被深深地感染了,哭闹变多、变得难哄。

比如因为只在乎奶量而忽视了宝宝的消耗量,还像过去一样,让躺床上蹬腿就算活动了,抱着屋里转转就算玩了,比如发现宝宝厌奶,就把注意力放到乳房上。有的误以为是因为奶少所以宝宝吃奶不认真,于是使劲追奶,结果奶多到堵。有的干脆加奶粉、过早加辅食,结果不但宝宝依然没长好,而且奶量下降了......这样做的家长确实也在努力改善,但其实并没有改变宝宝什么,所以也就无法改变宝宝厌奶的状况。

关于更换奶粉喂养

看到宝宝不喜欢吃奶,家长可能会直接想到是不是宝宝喝腻了母乳或者这个口味的奶粉,便开始更换奶粉品牌,但更换速度太快使宝宝胃肠道没有时间适应。如果考虑更换,家长最初可以尝试与原有奶粉混合搭配。因为更换奶粉的方法在厌奶期作用有限,所以如果尝试1-2次没有明显效果,建议放弃这种方法。

关于辅食添加

对于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可能因为接触了口味更加丰富的辅食而对吃奶失去了兴趣,这时可以考虑减少辅食量,或是先喂奶再喂辅食的方式。而对于4-6个月尚未添加辅食的宝宝,长时间吃奶量减少,家长希望通过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待宝宝度过厌奶期,也是可以尝试的。(前提是宝宝竖头稳、可以支撑坐、顶舌反射消失)但是存在宝宝接受辅食后进一步拒绝吃奶的风险,需要谨慎控制。

关于“迷糊奶”

很多家长会发现宝宝在哄睡或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容易回归到最初的本能,饿了就会吃,易于安抚,于是采用喂“迷糊奶”的方式。但这种方法需慎用,一方面小月龄婴儿可能有呛奶的风险,另一方面长时间可能产生奶睡的依赖而难以戒除。

若宝宝厌奶期持续时间长,出现体重不增甚至降低,发育迟缓,伴有精神疲倦、面色苍白、呕吐、腹泻、烦躁不安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贫血、胃肠道及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也可能以食欲减低为表现,这时需要专业的儿科医生做出判断。

宝宝厌奶期,家长不能干等,也不能乱来。不要只看一个月长几斤,而应该多关注趋势,绘制成长曲线图,科学监测宝宝成长。

要坚持“按需照料”,不强迫、不急躁。接受“宝宝已经长大了,跟原来不一样”的现实,重新调整和优化每天里的吃、睡、玩各环节,重新建立生活的良性循环。

注意监测宝宝的生长曲线,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安适育儿


宝宝四个月不爱吃奶,应该是进入了生理性厌奶期,通常宝宝3-4个月以后,生长发育的速度就会逐渐下降,而且宝宝体内的乳糖酵素开始减少,逐渐发育成熟,舌头的味觉也开始产生变化,胃口开始改变,孩子的视觉、听觉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他对外界更感兴趣,往往一有风吹草动就去管闲事,心思不在吃奶上,这就是厌奶期。这一阶段往往孩子的精神状态好,没有其他的症状,一般会持续1-2周的时间,大人不必着急,通常不用强迫他吃奶,只要多喂水,保证能量供应。在他饿的比较急的时候再喂奶,如果奶量下降的太多,可以适当吃健脾开胃的药调理胃肠。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的症状,比如体重下降太快、哭闹等,还是应该要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爱临老师


在初出生的首两三个月,婴儿处于快速生长期,有时会吃得较多。当这个快速生长期过了,需要的养分减少,婴儿就会减少食量。这是正常的现象。


每个婴儿的吃奶量都是独特的,视乎婴儿的生长速度、新陈代谢和活跃程度而定,所以差异可以很大。两至四个月大的婴儿,每天吃奶量的差异可以高达十五安士呢!

另外,婴儿本身每餐的胃口都不同,宝宝的身体会自然调节所需的食量。如果这餐吃多了,下一餐的胃口自然会减少。如果他连续几天胃口很好,食量比平时多,他随后几天便可能会不太「开胃」,减少食量。


所以,父母不要单一标准,或与其他婴儿比较,来衡量宝宝的吃得是否足够。如果宝宝吃奶之后看来满足、活泼,而且生长理想,这表示他吃奶的分量已经足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