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開店的認知誤區,各個都可能導致開店失敗

三個開店的認知誤區,各個都可能導致開店失敗!

最近朋友的店鋪開業了,地點在一個新建小區門口的商業街之中,項目是便利店,此前為了開這個店鋪,朋友整整糾結了大半年。

想要開店,但又害怕賠錢,就一直拖著,說實話他是幸運的,能在一家商鋪上有半年的考慮時間。店鋪開業那天,朋友又在擔心開店的風險問題,一群夥計都在討論有沒有零風險開店的方式。

雖然大家討論的興高采烈,但內心都很清楚,哪有什麼零風險的創業,要是有估計他們也不在這閒聊了,早都創業去了。

創業開店有風險,有些可以通過用心來規避,但有些認知誤區,可能是開店老闆的最大敵人。

1、各個項目是平等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強調,人人平等,各行各業的人都是平等的,但真的做到這些還是挺不容易的。

就以創業的這個圈子來說,大多時候,開公司的瞧不起開店的、開連鎖店的瞧不起普通的開店老闆、大店瞧不起小店、小店又瞧不起擺攤的。對於這種情況,不光是別人這麼認為,甚至對於創業者自身來說,都覺得低人一等。

三個開店的認知誤區,各個都可能導致開店失敗

這是一個心態問題,先不說對錯,創業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尤其是對於小資金、低起點的開店老闆來說,不能因為自己的店小,便失去了動力。更不能執著追求於大店和高級店而無謂的花費太多成本。

另外,在項目選擇上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對於很多有創業想法的人來說,大多數憧憬的是選擇比較時尚的項目,比如開個咖啡館、服裝店、時尚餐廳什麼的,很少有人說將來開個肉鋪、擺個攤什麼的,總覺的這些上不了檯面。

想法美好一些沒什麼錯,但真的要付之於行動,就需要緊貼現實,按照市場的需求、自己的技能、以及資金的預算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

當然,這其實也就是一個理念問題,好的理念做什麼成功率都會大增,但若是還沒有改變好自己的理念,對一些項目存在偏見、排斥等問題,那麼開店就要慎重了。

2、想要賺錢,必須要提供價值

開店的理由各種各樣,但店鋪開業以後,目標就只有一個:賺錢,賺更多的錢。

只有店鋪能夠盈利,店鋪才有存在的可能,但如何才能夠盈利呢?

很多老闆為了提高利潤,通常採用壓縮成本、提高價格的方式,開店賺錢嘛,無外乎低買高賣。可在做這些的同時,開店老闆必須要明白一個理念,想要賺錢,必須要為顧客提供價值。

三個開店的認知誤區,各個都可能導致開店失敗

換句話說,就是要為消費者提供一些幫助,滿足消費者的一些需求。開店賺錢的本質就是利益交換,你能給顧客提供多大的價值,顧客付給你多少錢。若是不能為顧客提供價值,哪怕店鋪賠本經營,顧客也不會光顧。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開店前期瞭解顧客需要什麼,自己的店鋪如何經營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這就需要創業者在開店前一定要仔細調查市場的情況,發現顧客需要什麼。

三個開店的認知誤區,各個都可能導致開店失敗

但需要注意的是,顧客的需求並不是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顧客的需求也會發生改變,開店老闆想要長久的賺錢,就需要及時瞭解顧客的這些改變,升級優化自己的店鋪。

3、小店鋪,大目標

很多開店老闆在最初開店的時候,並沒有太大的目標,就是單純的希望能夠擁有一家盈利的店鋪能夠讓自己養家餬口,至於把店鋪做大做強,根本就沒有想太多。

沒有太大的野心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在開店的時候,只把眼光侷限在自己的一家店鋪之上,總想著做好自己的就行了,別人怎麼做跟我有啥關係,這就存在問題了。

很多人開店賺錢少、甚至開店失敗,並不是開店老闆在運營時出現重大失誤,而是外部環境的影響。

舉個簡單的例子,本來有一家生意還不錯的店鋪,但由於附近新出現了一家競爭者,把顧客吸引過去導致客流減少,直到倒閉,這就是外部環境最簡單的影響。老闆雖然什麼都沒做,但好好的店還是倒閉了。

三個開店的認知誤區,各個都可能導致開店失敗

中國有句古話:“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既然想要開店,不管有多大的目標,但都按照把店鋪做成行業老大的目標來做,眼光不能侷限於自己的一家店、一條街,而是要在整個大局的層面長遠的來思考問題,做到這些,才有希望做好一家店。

這種觀念還影響著另一個問題,就是現在開店老闆比較關注的市場風口問題,趕得上市場的風口,便能賺個盆滿缽滿,但市場的風口變幻不定,風口又哪是那麼容易就能趕上的。

開店老闆在追逐風口的時候,也應該靜下心來仔細的思考一下,這個項目是否能夠長遠,有沒有深耕的價值。

鋪鋪旺小結

很多時候開店失敗,並不是開店老闆在開店技能上存在不足,主要的原因是在開店的觀念認知上存在一些誤區,只有刷新了自己的認知,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開店才能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