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来临前,会出现“1热,2疼,3多”,指的是什么?

生活余兵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心血管疾病中的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中的脑卒中起病急聚、进展迅速、预后较差,是中老年人需要重点预防的心脑血管事件。据说,心肌梗死来临前会出现“热、疼、多”等症状,具体指什么呢?如何早期发现?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一、发热

正常心肌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后,会被机体吸收并产生发热,不过发热通常出现在心肌梗死后。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发热不同,心肌梗死引起的发热通常为低热,体温波动在 37.3℃- 38℃左右;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中等程度发热,体温波动在 38.1℃- 39℃;很少有患者发生高热或者超高热(体温超过39℃)。

二、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也是早期发现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不同的患者心绞痛出现的部位可能不固定,给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一般而言,多数心绞痛患者的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但少数患者的疼痛部位不易识别,上至咽喉部,下至上腹部,均可成为心绞痛的发生部位,包括左肩以及左上肢,如果冠心病患者出现了这些部位的疼痛不适,应警惕心肌梗死。

三、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

心肌梗死的基础病变为冠脉的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发病的直接原因为冠脉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随着冠脉狭窄的加重、斑块的糜烂,心绞痛发作也会发生变化,包括发作次数增多,如既往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才会发生心绞痛,但心肌梗死前,休息或安静状态下即可发生心绞痛,且疼痛程度较前剧烈、时间较前延长、缓解效果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除开心绞痛的变化,由于心肌供血的减少,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前,还可能出现乏力、心悸(通常出现于活动时)、烦躁、呼吸急促等症状,早期识别这些先兆症状,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有助于心肌梗死的预防。


综上,发生心肌梗死前,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原有心绞痛程度加重、乏力、活动时心悸、烦躁、呼吸急促等症状,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医学莘


心梗来临前,会出现“1热,2疼,3多”。张大夫从事心内科工作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翻遍各种心脏病的教科书和指南,也没有一本书有过这样的说法。我个人也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但是,张大夫想大胆的猜一猜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想表达的想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1热

我个人猜测这里所说的“1热”可能是心肌缺血发作时,也就是心梗发作时的出汗症状。因为心肌梗死发作的时候,很多人因为胸痛等不适症状严重,会伴随出现出大汗的情况。而出大汗的伴随症状,在外人看来就是因为人体很热闹的。这里的热是不是这个意思。

二、2疼

心肌梗死发作的时候,很多人是会有胸痛和放射痛的临床表现。心前区的疼痛,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胸口疼,是教科书式的心肌梗死症状。除了胸痛,很多人还会伴随有放射痛,比如说左臂内侧疼痛、牙疼、颈部疼痛、后背疼等等。这里所说的“2疼”是不是指的胸痛和放射痛,我个人觉得可能性最大。

三、3多

心肌梗死发作时,很多人伴有出汗多的情况。有些人会有恶心及呕吐,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还有一些人会出现便意,比如说想排尿或者排便的感觉。但是,出汗多、恶心及呕吐的情况如果说还比较常见,那出现便意的人并不多见,临床上只是有少数患者有这个症状。所以说,“3多”我也实在是给这个提问者概括不出来。

其实,严格说来,医学上并没有“1热,2疼,3多”的说法,但是通过咱们给大家这样猜测一下,希望能让您更加了解心肌梗死的症状,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请及时拨打120.


张之瀛大夫


老实说,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说法,各类医学类的教科书、医学文献也没有看到这个所谓的“1热,2疼,3多”,也不懂是谁总结出来的,既然遇到了,我就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热

部分心梗症状不典型的患者会表现为胸口灼热感,如果突然出现这个症状,要警惕心梗发作的可能。当然了,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也会表现出胸口灼热感,但无论如何,首先要排查的还是心梗,因为心梗很危险,是会随时猝死的。

二、痛

心梗最典型的症状为心前区疼痛,多为压窄性,据有些病人描述,那感觉就好像被石头压住胸口一样,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腹痛以及后背疼痛等。

三、多

心梗发作的时候胸痛剧烈,病人甚至痛到大汗淋漓,这里的“3多”很可能就是指出汗多。

心梗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的心脏缺血坏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会增高心梗的发生率。如果家里有人突然出现胸闷、胸痛、胸部灼热感等胸部不适症状的时候,特别是有高危因素者,要警惕心梗发作,这时千万不要惊慌,先放下手上的工作,然后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作为二十年的心内科医生,每年都会抢救上百心肌梗死的患者,从来都没有学习过1热,2疼,3多;这样的总结。

真是感叹自己不学无术,孤陋寡闻,不求上进啊!本想抱着学习的态度,进来好好学习一下,看看到底什么是1热2疼3多,可是竟然没有一个心血管医生或心血管专业的人来回答,这我就放心了,因为我并不是我不学无术。

但我也更担心了,因为一群不是心血管专业的医生在说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在说一个根本不存在的123,就好比一个种粮食的人,在大谈阔论火箭如何发射。

医学不是娱乐,竟然谁也敢胡说八道,也说明我们专业医生科普不够,要不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相信他们说的123。

作为心内科医生,今天我再次说说心肌梗死前会有什么表现,哪些情况可能是心肌梗死要来临。

据统计,我国心肌梗死患者中50%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肌梗死,几乎所有就诊晚的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肌梗死。您想想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发生了心肌梗死,谁敢耽误,谁还不赶紧就诊。


心肌梗死有很多表现,其中有一半以上比较典型,那就是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胸闷憋气大汗,濒死感这些感觉。

但并不是每个心肌梗死都是这样的表现,换句话说,心肌梗死就是持续的心绞痛,因为心绞痛一般就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如果持续15分钟,那就怀疑心肌梗死。

心绞痛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还可能是胸痛,头疼,牙疼,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等等,正因为部分心肌梗死并不是心前区疼痛,所以才会有人耽误。

除了疼痛,还可能只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心慌,甚至眼前发黑,晕厥,突发心电图完左线,恶心呕吐,便意等等表现。

如果这些表现持续20分钟,就必须考虑可能是心肌梗死,必须马上拨打120!

至于1热?心肌梗死的前并没有什么热,2疼?可不是2疼,因为心肌梗死可表现为很多疼痛,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种疼痛表现,而不是2疼。3多?在心肌梗死发生前,有什么3多呢?我也没有总结好,肯定不是许三多。

上述这些表现如果持续20分钟,要怀疑心肌梗死已经发生,可是但心肌梗死已经发生,那谁也不由,很多人就会猝死,很多人会心衰,那么心肌梗死有没有更提前的前兆呢?

除了猝死型心肌梗死,大部分心肌梗死来临前,都会出现心绞痛的表现,具体表现和上面一样,只是发作持续时间短一点,一般2-15分钟。多于活动后发生,比如走路快,上楼,跑步,运动,寒冷,激动等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这个时候必须就诊,这样才能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因为每次心绞痛都是心脏在报警。

那还有人会问,还有没有更早的表现呢?


那就只能是高危因素,高危因素越多,我们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越多,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不控制,比如抽烟喝酒,久坐不运动,不健康饮食,熬夜压力大,遗传基因等等这些高危因素越多,越容易得冠心病,越容易心肌梗死。

所以,心肌梗死已经来临的表现就是持续性心绞痛,但记住了心绞痛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来临之前大部分人会有心绞痛表现;为了真正预防心肌梗死,只能提前预防,那就是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三高。


心血管王医生


心梗又叫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长期饮酒吸烟、高血脂、血管畸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年龄等多种因素导致血管内皮因子受损,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出现栓子堵塞心肌冠状动脉,导致该区域的心肌缺血缺氧出现坏死,而且心梗特别危险,尤其是心梗大发作的患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生命危险。


说到心梗来临前会有题干中说的“1热、2疼、3多”,虽然说的有些具体,但是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克想法!

1、“1热”,首先心梗出现会导致人体出现大量的冷汗,而且会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有濒死感及恐惧感,所以会导致人体汗液排泄增多,所以可能认为是热所导致的,其实是缺血缺氧导致心脏压力过大出现的冷汗。

2、“2痛”,心梗出现是最典型的疼痛就是心前区的剧烈疼痛,而且维持时间比较长,而心绞痛一般在3~5分钟内缓解,口服硝酸甘油更明显,但是心梗口服硝酸甘油无效,而且还会有向左侧肩背部的牵涉痛及下颌、咽喉部、牙齿疼痛。



3、“3多”,小克认为是心梗所导致的心脏病变的多少,心梗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胃肠道反应及神志障碍等多种改变。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把血液泵向全身,一旦心脏出现疾病,全身器官都会受影响,那么心梗来临之前会出现“热、疼、多”这样明确的表现吗?下面我们来详细的聊一聊!



什么人更容易发生心梗?

  1. 冠心病史,本身有冠心病,或者发作过心绞痛的患者,再次发生心梗的概率会大的多!
  2. 家族史,家族史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一级家属60岁以前发生心梗的,更容易发生心梗!
  3.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一直都是所有血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明确可以致使血管受损,当然也可以损伤冠脉,导致心梗;
  4. 高脂血症,我们都知道LDL是坏脂蛋白,容易沉积在外周组织、血管,导致血管阻塞,发生在冠脉,就会导致心梗;
  5.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也可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脂质沉积,进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6. 长期吸烟,香烟里除了有尼古丁,还有40多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炎症反应,脂质沉积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冠心病,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吸烟无异于火上浇油!

当然年龄也是心梗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为正常人身体也在逐渐老化,器官功能也在逐渐衰竭,研究指出,40岁以上人群,每长10岁心血管危险会就会增加1倍!如果老年人再加上上诉的高危因素,那么他发生心梗的危险就更高!

心梗的症状是什么?

一、热?我觉得是“冷”


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出汗,但这不是因为“热”引起的!心梗患者会出现濒死感,全身冒冷汗;当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时,患者会出现血压低、心动过速,皮肤冰凉、湿冷、苍白和晦暗。

二、2痛?有很多地方会痛!

心肌梗死一般会出现持续性左前胸压榨性疼痛,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持续时间一般超过30分钟。通常会放射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上腹部、双肩、手臂(上臂和前臂)、手腕、手指、颈部和咽喉、下颌和牙齿,以及左侧背部,同时还会伴随着呼吸急促,嗳气、恶心和呕吐,出汗、湿冷和乏力。

所以胸口痛是正解,而牙痛、背痛、喉咙痛和手指痛等都只是放射痛、牵涉痛!是大家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疼痛,而不是心肌梗死的特征性疼痛!不用过份担心!

三、3多?并发症多!





1.心力衰竭:发生率为5%左右,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最容易发生,当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累及二尖瓣乳头肌,也可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而诱发急性左心衰竭,院内死亡率大于50%!

2.心脏破裂:这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常发生于梗死后的两周之内,好发部位是左心室下1/3处、室间隔和左心室乳头肌。

3.室壁瘤,通常累极心尖和前壁,是急性心梗的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约20%左右,其中假性室壁瘤更容易破裂,需要尽早诊断!

4.附壁血栓形成:多见于左心室,心梗之后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容易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容易导致栓塞!掉到哪里塞哪里!

5.心源性休克:当心梗面积>40%时,心肌收缩力被度减弱,心排出量显著下降,即可发生心源性休克而死亡,死亡率>50%!

6.心律失常:心脏有节律的跳动来自自身的传导系统,当梗死部位累及传导系统,引起自主节律紊乱,严重者可导致心搏骤停、梗死!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心梗都有这么多表现呢?

并不是的,还有一部份表现为无症状心肌梗死!大家更要重视!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美国第2次国家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中430,000多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有1/3的患者就诊时无胸痛。这些患者可能表现为单纯呼吸困难、恶心和/或呕吐、心悸、晕厥或心搏骤停。

心梗不单单会发生在老年人,目前年轻人的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更有一些人,一开始可能就单单表现为胸前不适,或者呼吸困难,往往是在晕倒之后送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的心肌梗死,这就是无症状性心肌梗死!

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女性,他们出现心肌梗死时,症状表现不明显,出现上述情况之后应及时就医!

心脏协会提出了7个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标,包括: 不吸烟、保持身体活动、血压正常、血糖水平正常、总胆固醇水平正常、体重正常、饮食健康。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点个赞或者关注都是极大的鼓励!


普外三角针


最近网络上总是流行这样的说辞,什么“睡觉时有3种表现应警惕肝癌”、“从手指的症状判断肺癌”、“身体有哪些信号说明命不久矣”等等。这样的说辞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类似于这些的总结未免过于片面,容易造成恐慌。

很多疾病的症状并不都是千篇一律,不同的人对疾病的表现都会有所差异。套着格式对疾病进行判断未免过于草率,而应该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心肌梗死,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它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特点总是让人们闻之丧胆、措手不及!

心梗来临前,身体会有哪些表现呢?

1、疼痛

这是最先出现的症状。患者左胸口突然出现压迫性、紧缩性疼痛,多发生于清晨安静的时候,疼痛的程度较重,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更久。即使经过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都不能缓解。有些患者经常因为疼痛而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恐慌、胸闷或有濒死感。

部分患者起初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常被误认为是胃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性胃肠道疾病;

部分患者的疼痛常放射至上颌、颈部、背部上方而被误以为是骨关节痛,而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

部分患者并不会出现疼痛现象,而是一开始就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全身症状

有些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等全身症状。当胸闷达到24小时以上还可能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8摄氏度左右,很少达到39摄氏度。

3、低血压及休克表现

有些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尿少、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神智迟钝等休克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4、心力衰竭

有些患者会突发呼吸困难、咳嗽、咯粉红色或白色泡沫样痰、发绀、烦躁等症状,这是急性左心衰的表现;有些随后还会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的表现。

5、心律失常

有些患者心脏会有停跳或间歇性停跳的情况,可伴有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表现。

由此可见当心肌梗死来临之前,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表现为“1热、2疼、3多”等表现。不同的人表现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再发心肌梗死的表现可能跟第一次也是不一样的。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在发病后的前几个小时内病死率很高,大约2/3的病人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因此,恰当地就地急救,尽快地将病人安全地转送至医院,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怀疑身边的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应该如何做?

1、首先,让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不要随意走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立即开窗,让空气流通;

2、其次,应尽早、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其病人的目前情况,以便救护人员准备必要的抢救设备;

3、家中应常备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急救药物,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现象应立即舌下含服;

4、在医生到来之前切不可盲目搬动患者,因为搬运不当有可能造成患者早期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这是心肌梗塞患者猝死的首要原因。

5、急救医生到达后,患者病情稳定后轻抬轻搬老年人,安全送到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胃肠肝胆外科曾医生


这个问题主要强调的是心梗前兆,而所谓的1热、2痛、3多,应该是某些人总结的规律,里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个偏差的关键在于“热”。

所谓的“热”其实是错误的,应该指的是“流汗”

“热”在临床上多指体温升高,而心梗突发前,患者并不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但绝大多数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满头大汗的情况,但这里的流汗可不是因为体温过高造成的,患者反而可能感觉四肢冰冷。

有些人会说“罗医生,你说错了,心梗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的”,确实如此,但其中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这里谈的热是心梗来临前,也就是心梗的前兆症状,而在临床上心梗患者出现的发热主要在后期,同时可能伴有心动过速的症状,而且多为低烧,所以不应作为参考。

“痛”是切实存在的,但绝非两个那么简单!

心前区疼痛是心梗患者最典型的症状,大多数人称之为胸痛,这是一种压榨、紧束性的钝痛,相比于心绞痛持续1-15分钟以内而言,心梗患者的疼痛时间更为持久,可达数小时或一两天。

除了胸痛以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嗓子痛、上腹部疼痛、牙痛等,所以单纯的两个疼痛并不能代表心梗的发生,更何况由于个体体质的不同,部分心梗患者一直到病情突发,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称之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梗死等”,如果患者过于迷信所谓的“固有规律”,很可能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危及生命。

“多”的意思较为模糊,每个医生的意见都不同,我认为是发作频率变多!

作为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心梗和心绞痛非常相似,但危险性却是天壤之别,心绞痛是最典型常见的临床表现,相比于心梗,无论是疼痛程度、疼痛时间都更为剧烈,而且还可以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进行缓解,而心梗发作前,患者会明显感觉自己的心绞痛(胸痛)发作频率变多,而且时间也明显变长,平时很快见效的硝酸甘油也好像不怎么管用了,我觉得这才是“多”的真意,而非症状变多。

由于这三点没有明确的规定,很难存在固定的解释,只能通过经验进行考虑,所以我建议大家综合系统的看待心梗,这些规律确实需要了解掌握,但绝不能生搬硬套,就像我上文所说,有些人的体质不同,可能痛阀较低,无法及时感知疼痛、可能侧支循环建立较好,很难因为缺血而出现症状,这时候如果依然死盯着症状进行猜测,很可能会发生危险,因此我建议大家:“一旦发生胸痛,如果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不要心存侥幸,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罗民教授


心梗,又叫“心肌梗死”,是由于血栓或者炎症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每年新发心梗病例,约70万例,被喻为健康的"炸弹",随时夺人生命。

心梗的发生,与吸烟、喝酒、情绪、不良习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心梗来临前,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心梗来临前,会出现“1热,2疼,3多”,指的是什么?

心梗来临前,会出现“1热”

身体发热

在心肌梗死前,患者会出现身体的白细胞会变多,红细胞减少的情况,这时候救会出现身体发热的症状。

此症状可能会持续一两天,时间长的会持续一周。

如果你的身体有这样的异常表现,建议尽早检查一下,查明原因,尽量防止心梗发作。

心梗来临前,会出现“2疼”

1、嗓子疼

心梗来临前,除了会有一些典型的症状以外,还会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嗓子疼就是其中之一。

这是心脏放射痛的其中一种,有的病号表现不典型。

如果你在没有吃辣椒,感冒的情况下,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心梗发作的表现,要小心。

2、胸部疼

心梗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出现胸痛的情况。

一般表现为:胸骨的正中间,或中间偏左一点的位置,会出现疼痛,并且伴有压迫感,濒死感。

一般持续时间在5-15分钟或以上,也会同时出现出汗、恶心的情况。

心梗来临前,会出现“3多”

1、盗汗多

出汗是我们身体的常见现象,一般我们出汗都是在过度运动之后比较常见,通常额头较多,这与心梗发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样。

通常,在心梗发作前,身体的头皮、脖子、后背、手心或者脚心都会大量出汗,尤其是睡觉时,更应该提高警惕,可能猝死即将发生

2、恶心多

如果你每天睡眠时间充足,却仍觉得精疲力竭,就一定要提防心梗。

特别是女性,在心肌梗死发作前数日会出现疲乏,这种疲乏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

并且,当心梗疼痛影响到让人的肠胃功能时,病人还会频繁的犯恶心,严重的话出现呕吐。

3、头痛多

如果一个人,在睡觉的时候,经常发生头痛,尤其是偏头痛,那么可能不是头部问题,而是心脏出现了问题。

偏头痛和心脏异常,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结果,心梗也会出现偏头痛,主要是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预防心梗,保护心脏健康,谨记:少做3件事,坚持4个一

【少做3件事】

1、少用盐

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病率骤升!

这是因为,食盐中的钠离子,过多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会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上升;

同时会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水肿,血管腔变窄,引发心血管疾病。

2、少抽烟

抽烟与心肌梗死之间有强烈的关联性,对于青年男性来说,吸烟人群可增加7倍的心梗风险。

尼古丁作为香烟中主要的成瘾成分之一,可引起人体多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肺癌等,而心梗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动脉粥样板块发生破裂。

3、少悲伤

良好的情绪,对心脏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过度紧张的情绪,会诱发急性心梗,危害生命健康。

所以,日常要学会调节情绪,少悲伤多欢乐,这对于心脏来讲,十分必要。

【坚持4个一】

1、睡眠足一点

睡眠,对于心脏健康,十分重要。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打乱心脏自然的节律,易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早搏、甚至是短阵室速,也就引起心脏不舒服。

很多人,在熬夜时,会突发心脏疾病,甚至猝死,所以日常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2、营养多一点

  • α-亚麻酸

研究发现,α-亚麻酸,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有助于软化血管,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功能。

同时,α-亚麻酸,可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胆固醇,同时增高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可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的形成,同时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维护血管的畅通,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

亚麻酸在人体内还可以转化为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的EPA,同时,它可以抑制血栓性疾病,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来源:紫苏仁油、核桃油等植物油中,其中紫苏仁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高达66%以上!

3、穴位按一点

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腋窝最深处)

功效:极泉穴位于心经腧穴,是心经的首穴,心主血脉、主神志,有养心安神,理气活血,治疗胸闷气短,心烦意乱等作用。

常按摩,是疏通经络,增加淋巴代谢,预防心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

4、一份好心情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是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的。

日常的我们要学会放松精神,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不能钻牛角尖!

要知道,情绪在前,心脏病在后。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们临床上常见急危重症,起病急骤,临床症状多样,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心源性休克、猝死的发生,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剧烈胸痛,常常为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疼痛持续时间久,休息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常常不能缓解,可伴有胸闷、气紧、肩背部放射痛、出大汗、濒死感等。



虽然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而少数病人则可以牙齿、咽喉部、背部、上腹部等部位疼痛为表现,易被误诊。而极少数老年人群和糖尿病病人等,则可无明显的疼痛,易被大家所忽略。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于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者,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突然受凉、劳累、熬夜、酗酒等诱因下,突然出现持续性胸痛,应警惕心肌梗死可能,应积极送医处置,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并及时行血管再通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