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壽山石印章價值高達4892萬港元!壽山石為什麼值得收藏?

壽山石是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其礦脈分佈在福州市北部屏南縣、連江縣與羅源縣交界處圍繞壽山村的“金三角”地帶。

若以礦脈走向,壽山石可分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壽山礦區還可以分為“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礦區的田底、水澗、山洞開採的礦石。經過1500年的採掘,壽山石湧現的品種已達數百種之多。

環繞著壽山村的是一條涓涓的流水溪泉,就在這涓涓繞村行的壽山溪兩旁的水田底層,出產著一種“石中之王”壽山石。因為產于田底,又多現黃色,故稱為田坑石或田黃。田石以色澤分類,一般可主要分為田黃、紅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田黃石是壽山石田石中最常見的品種,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種。田黃的共同特點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瓏剔透,且有細密清晰的蘿蔔紋,田黃石通體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潤澤無比。

一枚壽山石印章價值高達4892萬港元!壽山石為什麼值得收藏?

清康熙 康熙帝御寶壽山石瑞獸鈕方璽 4892萬港元

壽山村東南有一座山名為坑頭山,是壽山溪的主要發源地,依山傍水有坑頭洞和水晶洞,是出產水坑石的地方。因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故又稱“溪中洞石”。水坑石是壽山石中各種徑凍石的薈萃,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黃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魚凍、環凍、坑頭凍及掘性坑頭等,色澤多黃、白、灰、藍諸色。

由於壽山石“溫潤光澤,易於奏刀”的特性,至少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已被作為雕刻的材料。明、清帝王將相對壽山石的青睞,成為了朝廷與黎民百姓都喜愛的文化藝術品。

一枚壽山石印章價值高達4892萬港元!壽山石為什麼值得收藏?

清康熙“清寧之寶”壽山石印章 2070萬港元

壽山石雕品始見於南朝的石俑。宋代時,壽山石開始大量開採,並用於雕刻,精美者作為貢品發運汴梁,成為宮廷的玩物。大者為達官貴人陳列於几案欣賞,小者則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賞品。宋代的壽山石雕藝術已經達到可以供玩賞的水平了。於是便有了“收藏”的歷史。但大多數為宮廷及達官貴人所收藏。元末,開始用壽山石刻印,並因此有壽山石印鈕藝術的產生,收藏壽山石印材和壽山石印鈕,成為當時文人雅士的“專利”,並一直影響到至今,成為歷史沿襲下來的社會風氣。

壽山石為什麼值得收藏?

1、資源稀缺。壽山石材質本身具有價值,且目前資源已面臨枯竭,存世量有限。

2、審美直觀,鑑定容易,收藏門檻低。壽山石天生麗質,細潔通透、五彩斑斕,往往令愛好者一見傾心。作為一種天然礦物材料,作偽難度高,作偽也容易被識別。

一枚壽山石印章價值高達4892萬港元!壽山石為什麼值得收藏?

清乾隆 御製壽山石雙獅鈕「乾隆宸翰」寶璽 1069.5萬港元

3、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壽山石於元、明之際作為篆刻材料被文人書畫家發現,直接帶動了中國篆刻藝術在明清時高潮。此後,壽山石還成為了歷代帝王用印的主要材料,所以,宮廷藝術、文人情懷和民間趣味,組成壽山石的多元文化的歷史。

4、“用刀如筆”的雕刻傳統。壽山石“柔而易攻”,硬度恰到好處,質地均勻細密,是一種最佳的雕刻材料,其藝術表現的細膩程度超過其他任何材質。

5、品種繁多,變化豐富。壽山石見諸文字記載的品種多達上百種,每個品種又有質地、色彩、紋理的無窮變化,每一塊壽山石都是獨一無二的,收藏壽山石似乎不存在“審美疲勞”。

6、體積小,便於攜帶與把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