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说“我谁都不靠,有钱老了我就住养老院”,养老院真的是未来唯一的养老模式吗?

山上有松鼠


“我谁都不靠,有钱老了我就住养老院”;这一句话明显带有情绪,含有赌气的成份。任何养老方式都不是完美的,入驻进养老院,老人还需要子女经常探望和照顾,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养老院之上,最终肯定要失望的。

这和将赌注全部压在子女身上一样,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养老院,还停留在收养能够“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完全失能的老人入驻康复医院一床难求,而且还是需要子女经常去照顾,处理一些老人的具体事务;因为事关老人的很多问题,养老康复机构是难以解决的。

国家现在倡导二胎制度,非常必要和及时。赡养长辈还是社会应该倡导的主流,过份强调养老院的重要意义,反而可能给一些子女不负责任的行为提供借口。而且养老院昂贵的价格,使得诸多企业退休人员望而却步。

值得欣喜的事情,是国家开始重视养老院事业,“居家养老”和“托老养老”方兴未艾。然而,送饭送菜,医生护士定期上门服务等居家养老模式,还需政策配套措施到位,否则就会流于形式,难以持之以恒。

将老年人定时定点接送养老机构集体托管,晚上回家是一个创举;但必须统筹兼顾;逐步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其中接送安全,护理到位以及食品卫生等等,都必须即使跟上,否则一哄而起,最后事与愿违。

还有亲朋好友之间的“结伴养老”等等,都是值得探索的的方式;但是,总而言之,子女的临终关怀,是任何机构无法替代的。


插图选自网络,侵权必删。欢迎批评指正!


陆燕青


不一定,养老院有养老院的利弊。我相信,无论哪一行都会有职业病的存在。人老了,几十年积攒下的心理疾病,都会有所爆发。职业性的护理比不上儿女的孝心,至少是在熟悉的环境里,有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人。

我曾经与母亲玩笑说:妈呀,别说儿女不孝顺,我觉得对您很尽心了,但真有烦的时候。母亲说:谁都一样,要不有久在床前无孝子一说啦。我笑道:您知道啊?母亲也笑了说:我知道,有时候就是成心,其实心里都明白。“我的老宝贝呀,我的亲妈”。逗得母亲哈哈大笑。

其实,多与老人聊天,你会及时发现老人的想法与愿望。老人就是个老小孩,你哄她开心,她自然高兴。她高兴了彼此都开心,没有隔阂就会减少很多矛盾。你不理她,她不找事才怪。这不好了,那有毛病了,没一样顺心。不信,你拉着她的手带她去遛弯儿,去旅游试试什么感觉……

说到养老问题,我个人很欣赏一种抱团养老形式的出现。或姐妹或同学或好朋友,在一起相互关照,每天有熟悉的面孔,有说有笑。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共同生活,至少不憋屈。

当然,以上只是我一家之词。如有不快,敬请谅解。大家相互探讨没毛病,毕竟都有个老不是?😂


叶舞芭蕾时


说老实话上养老院真的好吗?我家楼下就有两家养老院,什么季节吃什么什么贫易吃什么,现在秋菜上市白菜罗卜土豆这就是她们一冬天吃的。晚上天黑就睡觉就是混吃等死。别提了盼着孩子来看看自己那眼神看着都心疼。养老院真的不不人呆的地方。趁着能干多挣点钱买一套离孩子近的地方请个小时工平时孩子来看看就知足了。


用户1117548979975


我爸说过同样的话!!十二年前我妈得癌症,我爸抛弃我妈,村里人去劝说他,作为一个男人不能这么绝情,并且孩子也不会认你,他说他不需要我们,有养老金住养老院!现在我们确实不管他,他去法院要起诉我们,跟我们要生活费,还得在医院照顾他!!!我呵呵了,人至贱真的是无敌


jdiegbdjjd


我爸爸也说过这样的话,因为我是女儿,家里就我一个,我爸觉得女儿伺候爹不方便,他很传统,说老了不用我管,他有退休金,可以去养老院,没过五年他就脑血栓了,半边身子不能动,前期的吃喝拉撒,洗换衣服都是我在伺候,最后能指望上的还是儿女


好的网名都被猪用了A


我就是这样想的,我不是随便说的,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就一个孩子,当我老了,我的孩子还年轻,她有自己的家庭工作,我若什么都指望她,那她什么都干不了!我不能拖累我的孩子,我要安排好一切,只能住养老院是最好的选择!每个人都有一死,我要有尊严的活着!如果没有尊严的活,我会选择死亡!


岩军鸣


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大约是身强力壮的,在当今混得不错的人。他其实压根没有认真思考过养老送终的问题。

人但凡能身体自理,其实有钱没钱,钱多钱少,有没有儿女的照顾都无所谓。因为我们自己能主宰自己,差别无非就是生活质量高一点,低一点罢了。

但是人一旦到了生活不能自理,比如,偏瘫,半身不遂,甚至连拉屎拉尿自己都不能完成时,钱再多也没有用!

那会儿最重要的人是愿意听你的使唤,不欺负不能自理的人,花了哪怕是多一倍的钱,能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拿到自己手里的人。

这个人除了是老伴,除了是儿女,还能指望谁?养老院?你太天真了。

今天的人,物质生活比过去已经好了一千倍。可是大家依然不感到幸福,依然充满了担心和焦躁不安。其实就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肯定的,好的结果,而不知所措,毫无定力。

尤其是,不论什么原因,而且大多数不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而造成的,孩子由于压力太大,客观上不能关照我们的晚年。

社会有客观理由,孩子身不由自,难以两全。总之,使老无所养成为见怪不怪的现实。

哎!

还是少想一点吧。活在当下吧。


藏像


“我谁都不靠,老了进养老院”。说那话的人是一种无奈,或许他自身不怎么地,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关心小辈、不关心家里、不关心他人,等等,所以生活中与家人发生摩擦,然后赌气说出那样的话。

那么养老院怎么样?养老院真的好吗?一言难尽。开办养老院有多种多样:有国家、集体、某企业,有民营、有个人私营、地方政府等等,开办目的宗旨大同小异:赢利。但只要你能开出来,有老人客服资源,赢利是肯定的。

但开办营业执照没那么容易好办,你首先得要有资质,工商、行政、卫生、消防、安全等等方面,你都要落实摆平按要求做好。还有院内工作人员比如医生(师)厨师、财务等都要有上岗证书。配备还要合理符合要求,比如满三十人用餐需要配备一个有证书级别厨师,级别如正、副级,一、二、三等特等等级别之分。但老板或负责人一般用有级别要求的人员只要符合检查要求用以应付,很少、甚至不会有老板为了老人口味好而聘用高级别厨师来上班。养老院的护理人员一般都是上了年龄的人在做,你想,她们家里人员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家也很累,不得省力,最好找机会或抽空休息一下。出以家庭经济环境无奈何不得己才出来做,然后工作中反映出精神、体力、态度好坏等问题。

再说送入养老院的老人......手指伸出有长短,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在家孝敬老人,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我们相信把老人送入养老院也是迫于无奈。

在养老院,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老人最苦恼,他睁着眼看着世界,因为长期在床上,睡意全无,这时他想喝口水,温的,不要烫也不要冷的那种,最好是豆浆、牛奶,有一点点甜,如果给我喝一小口白酒更好,我其它都不要了,不会,这时是不会有人给我吃东西的......

.......家里没人在,最好有人陪我说说话,孙子、孙女、外甥,都可以,不会不会的,他们要上班上学的,不会来......

你们来啊,你们来不说话也可以,就站在旁边我看看你们好吗,就让我看着你们好吗,你们来啊......。

上面是在养老院不能自理老人最正常平静的生活时内心世界。如大小便在身,工作人员忙碌时情况更糟糕。父母恩重如山,父母恩报不完,要抓紧尽孝,不留遗憾。

进养老院最好是能自理、在家懒的做的那种情况人最合适。


汪旺886


养老院虽然不是唯一的养老模式,但是如果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那么,养老院也的确是一个养老的好去处。

现在,很多人的想法都是老了以后去住养老院,不给子女添麻烦。


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又称养老院。但是,养老院也是收费的。

80后的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需要赡养四位老人,自己还要工作、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时间和精力都不够,根本照顾不过来。父母身体好时一般是不需要人照顾的,可是父母如果身体不好,就需要人来照顾,请保姆来家里照顾或交钱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由养老院来护理。

现在我国人口正在步入老龄化,养老问题责任重大。前两年,我们老板都想找块地,建个养老院。然后我都在想,就是啊,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夫妻双方要照顾4位老人,建个养老院,肯定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年,身边的朋友也有说起过,等他退休后,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他们就交钱去住养老院。

可是我仔细想了想,住养老院是可以的,里面有很多老人,很热闹,一起打牌、下棋、看电视、吃饭挺好。可我又一想,如果生活能自理,那养老院也比较欢迎,如果生活不能自理或卧床不能动,那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会不会愿意照顾你?想了一大圈之后,总觉得养老院也不是完全靠谱。


我感觉不远的将来,我国养老院的数量一定会增多。

养老院是未来的一种养老模式,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赖养老院。身体好生活能自理时,养老院可以照顾日常饮食起居,可一旦身体不好、生活不能自理,那还要靠自己的子女或亲属来照顾自己!


人在风上走


谁都不靠,有钱老了就住养老院,这种想法是有很多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下的决定,自然是考虑了很多方面的因素…

1、子女有孝心,没时间



二叔二婶有一儿一女,大前年的时候,二婶不小心把腿摔了,好几个月,躺床不能下地啊,儿子在外地做生意,女儿嫁到了外地,正常上班,两个孙子还跟着他们,他们还要给孙子做饭,接送上下学,女儿请假回来了几天,无奈自己还有孩子要照顾,也不能一直请假不上班,二叔,二婶想着也不能因为自己影响女孩的生活,或者让女儿长期不上班,就主动的劝说女儿回去上班…

儿子儿媳平常生意忙的吃饭都没有时间,二婶自己都说,如果他们不做生意,回来照顾。全家开支怎么办?孙子上学费用怎么办?总不能全家都喝西北风吧!就又主动的劝儿子回去做生意…

后来二婶经常说:老了以后,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以后,一定要提前找好养老院,在养老院度过余生!总不能让儿女为照顾自己啊,不能正常生活,毕竟还有孙子要养活,要上学,将来要娶妻,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

仔细想想,很多老人的想法和二叔二婶是一样的,那是无奈的选择,也算是正确的选择…

2、新型的医养结合养老中心,在老年人身体照顾方面往往比子女更全面、更专业…

现在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中心,已经不是以前的孤寡老人居住的养老院了,有很多条件好的养老中心都有专业的护工,并且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能更专业的照顾生活不能治理的老人,在饮食方面,往往也种类更加丰富一些,对身体健康相比,在家里更好一些!

3、减少家庭矛盾,增进亲情

有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虽然不是那么绝对,但是一个年轻人照顾老人时间久了难免会情绪比较烦躁,而生病的老人又是最敏感的,也就相对比较容易引起纠纷,伤感情…

老人住在医养中心,有专业护工照顾,儿女可以安心工作或者做生意,就能抽出来时间去陪伴老人,往往能让人感觉更亲近,更有利于亲情…

总而言之,老了之后住进医养中心,如果儿女经常过来陪伴,能够经常聊聊天,见到家人,那就是很好的选择!相反,如果儿女不孝,不来看望,那就比较悲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