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首任縣長的家國情懷

近日

一封70年前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

在大荔人的朋友圈中火熱流傳

這是大荔解放後第一任縣長姚一徵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

寫給長子姚德昌的一封家書

大荔首任縣長的家國情懷

1949年9月2日,姚一徵寫下這封信,向長子姚德昌介紹大荔解放的經過,信中提到投身抗日而失蹤的妻弟、家人生活上的新變化,“進入新社會精神上暢快,並不感到辛苦”,勉勵兒子“投身到新中國建設大時代的需要,在實際生活中紮紮實實地學習真知識”,一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擔當躍然紙上。

大荔首任縣長的家國情懷

姚一徵(1909—1976),原名霖瑞,大荔縣城關鎮姚家巷人。1930年,他考入北平國立藝專戲劇系就讀,並在求學期間加入左聯。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姚一徵作為平津學生南下示威團宣傳委員會成員,與進步同學一起參加衝擊國民黨《中央日報》社和中央黨部等愛國運動,被學校開除學籍。後受左聯指派前往西安,以戲劇活動宣傳抗日,再到漢中女師任語文教師。在授課中,他多次選用魯迅、茅盾的作品,宣傳“五四”新文學運動和新興藝術理論,引起地方反動勢力忌恨,被迫辭職。遂與與李敷仁等進步教師重返西安,協助李創辦《老百姓報》,繼續宣傳抗日,揭露國民黨的黑暗統治。

在此期間,姚一徵結識了在西安二中教書的張寒暉,張是北平國立藝專早他幾屆的校友,又是《老百姓報》的籌建人之一,二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1936年,張寒暉在創作歌曲《松花江上》時,姚一徵曾為他記譜,當歌曲初寫完,姚一徵和張寒暉唱到“爹孃啊、爹孃啊,什麼時候才能歡聚一堂”時,兩人為國家、民族和人民遭受苦難而放聲痛哭。西安事變前後,《松花江上》傳遍東北軍和整個西安城,並迅速傳唱全國。到了1937年5月,經張寒暉介紹,姚一徵正式入黨,開始從事地下工作。

1940年春,姚一徵受命回到大荔長期潛伏,與當地開明士紳等籌建起大荔中學,任第一任校長。他聘任了餘達夫、丁守光、湯鞠中、趙培根、張質平等30多位進步教師任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共產黨員,為大荔培養了許多進步學生。1943年10月,國民黨大荔縣縣長王昭旭貪汙公糧,引致虧空,企圖通過全縣鄉鎮保長大會將虧空轉嫁於全縣人民,姚一徵遂引領師生掀起了討伐學潮,並組織20多名進步人士赴省告狀。此次學潮鬥爭歷時三月,聲震關中東府,其後王昭旭被調離,被捕師生全部獲釋。

大荔首任縣長的家國情懷

大荔解放之初,姚一徵從校長轉任縣長,面對錯綜複雜的政治局面,他知難而進,在建立人民政權和清匪反霸,土改、鎮反等運動中,堅持黨的立場,正確執行政策,挫敗了階級敵人的陰謀活動,使全縣社會安寧、人民安心生產。

新中國成立後,姚一徵的工作重點轉向戲曲的發掘保護和創作改編,歷任陝西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陝西省劇目工作室主任等職務。參與組建了“陝西秦腔實驗劇團”,成立“關中挖掘組”,廣泛收集整理民間戲曲遺產,進行採製錄音,及時搶救了一大批瀕於失傳的傳統劇目。

“父親改編了《馬武打宮》《黑松林》《韓原之戰》,創作了現代戲《陽關大道》等劇目,還寫過一部《從戲瑣記》”。姚一徵的二兒子姚德欣今年已74歲,據他回憶,父親早年在漢中、臨潼、大荔各地教書過程中,曾多次指引學生趕赴延安,參加革命,救國存亡。青年時代,他在上海參加左聯主辦的“無名氏劇社”,導演和演出劇目,宣傳革命思想。抗戰中期,他是大荔“抗建劇團”的副團長,在擔任大荔中學校長期間,也常利用戲劇的形式,向學生揭露社會矛盾,激發學生的革命志氣。

“求學不一定在學校裡,你要……勇敢的參加新社會的學習,走進革命陣營,在社會大學裡鍛鍊自己提高自己。從現在起,要切實學習吃苦耐勞學養,有機會尤其要深入農村,以最大熱誠與感情去跟老農學習,充實自己。”展讀這封父親寫給大哥姚德昌的舊信,姚德欣思緒起伏,回想起1964年,自己剛初中畢業,父親就給他報名上山下鄉,並在動員大會上作為家長代表發言,其後他成了西安第一屆知青中的一員,前往周至插隊。

大荔首任縣長的家國情懷

一生忠於黨的事業,這是姚德欣對父親姚一徵的評價,也是父親對子女們的要求。姚德欣提及一件小事,父親雖然鍾愛戲曲,但日常卻極少唱戲,唯有一年機關幹部聯歡,他在旁,父親哼唱了幾句《蘇武牧羊》,“漢蘇武在北海身受苦難…為國家來講和免受災害...”當時他只有13歲,這個場景卻至今難忘,濃濃的家國情懷,也從此烙印在他的心中。“要聽黨的話,聯繫群眾,不要自滿”,父親的言傳身教,姚德欣始終銘記在心。

大荔首任縣長的家國情懷

大荔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李鋒對這位革命前輩十分崇敬,對姚一徵的生平事蹟也非常熟悉,“姚一徵同志理想信念堅定,在革命戰爭年代與敵人鬥智鬥勇,籌建大荔中學,宣傳進步思想,驅逐貪官汙吏。新中國成立後,他領導大荔人民進行反霸鬥爭、支援前線,為解放大西北、建立新政權做出了貢獻。姚一徵同志的革命經歷,讓我們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唯有繼承革命精神接力奮鬥,才能交出新時代的精彩答卷。”(來源渭南日報·秦東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