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綿陽中心醫院在行動:提前科普,加強防治是王道

卒中“猛於虎”——我國國民第一大致死疾病

腦卒中,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卒中(腦出血)和缺血性卒中(腦梗死),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複發率和高經濟負擔“五高”特點。

根據世界中風組織的數據,全球每 6人就有 1人會罹患卒中,平均每6秒就有 1人死

於卒中。在我國,卒中已成為國民第一大致殘和致死疾病,每年約有200萬卒中患者死亡;

到 2030 年,中國預計將有 3,100 萬卒中患者。

但是,社會大眾瞭解腦卒中嗎?社會大眾瞭解腦卒中的防治知識嗎?

警惕!大眾卒中防治意識差強人意

近期,美敦力公司聯合發起了《卒中防治知識大眾知曉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社會大眾對卒中嚴峻形勢認識嚴重不足——根據全國 5,672份網絡調研數據表明,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身邊曾有親朋好友得過卒中;但將近八成的受訪者仍誤認為,心臟病、惡性腫瘤或糖尿病才是國民第一大致死疾病。

社會大眾的中風防治意識也差強人意——約 2/3的網絡受訪者錯誤地認為,卒中發病前沒有任何症狀;三成左右的受訪者誤以為,定期輸液可以預防卒中;四成左右的受訪者錯誤地認為,卒中不是致死就是致殘;更驚人的是,近八成的受訪者無法正確判斷卒中症狀; 僅有少數的受訪者瞭解,溶栓取栓療法是卒中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由此可見,目前社會大眾對卒中還有很大的認知誤區,卒中防治科普教育任重而道遠。

卒中地圖發佈,抗擊腦卒中我們在行動

卒中雖“猛於虎”,但防治有方法!10月25日時值第十四個世界腦卒中日來臨之際,作為綿陽市首家“高級卒中中心”,綿陽市中心醫院藉此契機,再次呼籲社會大眾全面正視腦卒中、科學防治腦卒中,與專業醫護人員攜手戰勝腦卒中!

作為川西北區域醫療中心,綿陽市中心醫院始建於 1939年,是一家以臨床醫療、健康管理為主,集醫療、教學、科研、急診急救、災難醫學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近年來, 綿陽市中心醫院不斷完善卒中綠色通道的建設,優化卒中救治流程,做好卒中防治的各項工作,不但縮短患者住院時間,而且極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預後。

綿陽市衛健委王冬東科長宣讀確定綿陽市卒中急救地圖管理醫院、成員醫院的名單通知,並邀請綿陽市衛健委領導李曉林主任為其進行了授牌,正式標誌著綿陽地區卒中地圖正式發佈。

世界卒中日—綿陽中心醫院在行動:提前科普,加強防治是王道

綿陽地區卒中地圖正式發佈

綿陽市中心醫院蔣濤副院長說:腦卒中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抓手,公立醫院應該充分發揮公益性,做好卒中防治工作關鍵適宜技術推廣等工作。對於卒中患者而言時間就是生命,精準識別、就近就醫、快速轉運等直接關係病人的預後效果。因此,為建立快速高效的急性期腦卒中救治模式,在國家腦防委領導下、綿陽市政府關心指導和政策支持下, 我院作為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單位,牽頭成立了涵蓋 13傢俱備溶栓能力醫院的綿陽市卒中急救地圖救治聯盟,老百姓可以從“國家卒中急救地圖 app”或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卒中地圖” 直接定位找到就近的卒中救治醫院,這個卒中急救地圖真正打造了綿陽地區腦卒中患者 1小時救治黃金圈,切實造福一方百姓。

綿陽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鄧紹富主任介紹,120 急救人員和卒中救治醫生通過卒中急救地圖和患者實現互通互聯,使患者得到及時、高效、快速的運轉,從而保障了急救時間, 切實提高了卒中急救的有效率。

四川省卒中學會何俐教授充分肯定了綿陽地區在卒中救治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並對卒中急救地圖的發佈表示祝賀,綿陽市卒中急救地圖的發佈也標誌著整個四川省卒中救治水平又邁上了新臺階。

世界卒中日—綿陽中心醫院在行動:提前科普,加強防治是王道

⚫ 熟記“中風120”,三步識別腦卒中

快速判斷症狀是腦卒中救治的第一步,也是贏得搶救時間的關鍵。在卒中的治療上,國際上一直在強調“時間就是大腦”,也就是說,如果患者越早到達醫院並獲得治療,那麼生命得到挽救的可能性越高,預後越好。然而,大眾對於卒中的救治普遍存在誤區,當患者出現卒中症狀後,往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未能及時識別並送醫,延誤了最佳的救治時機。

綿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段勁峰主任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並建議大家藉助“中風 120”原則,快速識別腦卒中:

1看 1 張臉: 不對稱、口角歪

2查 2只胳膊:平行舉起,單側無力

0聆聽語言:言語不清,表達困難

世界卒中日—綿陽中心醫院在行動:提前科普,加強防治是王道

綿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唐宇鳳副主任呼籲一旦患者符合上述情況,應立即撥打120 急救電話,或快速前往附近有中風救治能力的醫院就醫,而不是留在家裡自己觀察,更不是反覆找親朋好友協商,貽誤了最佳的救治時機。

⚫ 打造綠色通道,縮短卒中患者送醫救治的時間

據綿陽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劉紀寧主任介紹,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處理稍不及時就可能給患者帶來嚴重且不可逆的危害。特別是顱內的大血管閉塞,有6小時的

治療“黃金時間窗”,患者需要在發病6 小時內得到快速救治。因此,為了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優化院前急救的效率和院內卒中綠色通道的流程尤為重要。

通過和當地 120“無縫對接”,並在醫院內部開通腦卒中“綠色通道”,能夠確保急性腦卒中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綿陽市中心醫院醫務科科長、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陳忠倫解釋道:“我院非常重視腦卒中綠色通道的建設。腦卒中中心值班醫生接到 120 或患者家屬撥打的急救電話後,會第一時間到急診室等候;一旦患者到達醫院,只要判定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立刻啟動綠色通道——醫生全程陪同患者,不需排隊,優先檢查、優先化驗、在急診室就能啟動溶栓和取栓治療,我院在急診取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處於省內領先水平。”

世界卒中日—綿陽中心醫院在行動:提前科普,加強防治是王道


⚫ 小小支架“伸入”腦血管內取栓,快速疏通高效又安全

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療,除了基礎的藥物溶栓外,機械取栓是目前最先進的治療方法之一。機械取栓技術無論是開通的成功率、精準性,還是時效性都具有相當的優勢,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療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2018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指南將支架取栓作為最高級別進行治療推薦, 取栓技術由此成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救治的主流手段。SWIM技術是以支架取栓為基石, 聯合導管近距離接觸抽吸, 從而實現“支架抓取”和“導管抽吸”的雙重機制的綜合治療技術,具有高效、安全及快速的特點,極大提高了機械取栓的效率。

顱內支撐導管輔助支架取栓技術

世界卒中日—綿陽中心醫院在行動:提前科普,加強防治是王道

取栓支架

世界卒中日—綿陽中心醫院在行動:提前科普,加強防治是王道


抗擊腦卒中,我們在行動;健康中國,需要我們攜手共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