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该国领袖在中国生活20年,精通汉语,为何回国后立即废除汉字?你怎么看?

尹家俊


胡志明作为越南的前任领导人,曾经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年,在中国的帮助下最终实现了越南的独立,可以说他的成就得益于当时中国众多高层领导的帮助。



但是在他回到越南之后,却下令废除汉字,改成学习一些简化的拉丁文,因为这一行为,这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年的领导人被骂成了“白眼狼”,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胡志明废除汉字就是忘恩负义的表现? 单从胡志明晚年重病期间,我国曾派遣最好的医护队伍去随身保护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其实他废除汉字的措施对于他和中国的关系并没有影响,或者说这样的措施是正确的。

其实在秦朝时期,越南曾是我国的一部分,尽管后来独立了却一直都是我国的藩属国,所以他们一直使用汉语作为自己的官方语言,直到十五世纪才发明了自己的语言,但是直到法国侵占之前,他们的历史和语言依旧是使用汉语的。


而在法国统治了越南七十年之后,新一代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会汉语的,而会写会用的老人也都差不多离开了人世。所以当时的胡志明明白想要重新学汉语是很难的,搞不好会引起混乱,而且作为独立的国家应该有自己的语言,何况汉语是不容易学的。不过汉语还是需要高级知识分子进修的必选,毕竟他们国家的历史是用汉语书写的。

胡志明这个一听就像是中国人的名字,足以说明这个出身官僚世家的领导人对于汉文化的喜爱。当时在他游历完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国,当时时局的动荡加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使得他留在了中国,而这一留就是二十年,在此期间,他与我国当时中央高层领导关系十分融洽友好。

只不过在他回国之后,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一个热爱汉文化的友人了,他作为一国领导人,自然需要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考虑。 文化和文字的独立对于国家的独立意义深远,一个小国如果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那么即使贫穷弱小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它代表的是文化的独立。


所以他废除汉字的举措是基于现实和未来发展做出的最有利的决定,而如果继续强求民众学习汉语,则是让越南变成中国的附庸,那么这次独立变得毫无意义,但是在情感方面却不是那么能让人接受。

首先他这样雷厉风行的行为确实是给了许多爱国人士一击,让大多数的人对他的印象变得很不好,其次他曾多次表现出两国的友好关系,也确实是接受了中国的协助,却在有能力时就立即切断了和中国的联系,开始全面去除中国化,转化的太快让中国民众内心感到不舒服也实属正常。

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可以说的清的,自然就无法对胡志明的所作所为作出判断,只能说是各有说辞。


夏目历史君


在民国时期中国,朝鲜半岛,越南,都有过文字改革的呼声,唯独日本没有这个呼声。

中国许多的知识分子说中国的落后,是汉字拖累的,要求文字改革,朝鲜半岛,进行了改革,朝鲜半岛把中国的汉字改掉,改成了今天的朝鲜字,今天的韩国也改了,完全的改革在1945年后。

今天的朝鲜半岛中国的汉字朝鲜年轻人已经不认识了,整个朝鲜半岛汉字绝迹。

在七十年前朝鲜话不懂,但是汉字都能够看懂,两地人民能够用汉字读写。

就跟内地与广东,福建,一样,话听不懂,字都认得。

七十年前中国人到朝鲜半岛没有文化障碍。

越南的文字改革是法国人改的,在法国人统治越南的时候,法国有一个传教士,根据法国的拼音,拼出越南的方言,今天越南人用的就是这位传教士的法文拼音越南语。

胡志明在中国的文字改革中也想学中国。用汉语拼音,但是还是没有法文好用。

而中国汉字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中国在五十年代把文字简化,并且书写格式原来由右向左,改为今天的由左向右的书写格式。

在中国五十年代文字改革中,日本跟随其后也把日文中的汉字也简化了。

台湾,香港保持繁体字,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中国的西藏,内蒙,新疆,还有广东,都有自己的本地文字,广东省今天这些百越文字已经绝迹了。

内蒙,新疆,西藏,还保留着,你到了新疆,内蒙,西藏,都能够看见双语的门牌,地名,书写。

广东本地的粤语文字里面有许多汉字的借用,还有广东的数字书写,今天完全绝迹,许多年轻人根本没有看过。

广东原来是百越民族的中心地带,完全被汉化了,而且痕迹全无,是自然的消失了。

朝鲜半岛原来完全汉化,今天已经没有汉字的痕迹,只能在庙宇建筑上看见古老的汉化痕迹。越南也是这样,被法文化,这是法国殖民统治的结果,汉化痕迹模糊不清,已经去汉族化了。

但是在越南的庙宇建筑里面还能看见古老的汉化痕迹,那些亲热的汉字也只能在这里看到。


宝树白石


历史上该国领袖在中国生活20年,精通汉语,为何回国后立即废除汉字?你怎么看?

胡志明在中国生活多年,精通汉语,写的一手好字,诗写的也不错,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有着深厚的友谊。我国政府对他的评价是胡志明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在胡志明晚年,身体状况欠佳时,1968年我国还派出国内最高水平的医疗专家赶赴越南。他们一直守护在胡志明身旁,照顾胡志明的身体。

那么越南独立后,为什么要废除汉字呢?其实也是有很多复杂原因的,不然胡志名真的那么“白眼狼”,我国领导人也不会这么关心的他的健康问题了。

历史原因

越南北部地区和中国关系紧密,曾两次被中国直接管理,第一次是秦朝时期,越南北部地区属象郡管理。第二次是明朝永乐年间,越南北部地区重新被设立郡县,属大明朝直接管理。不过时间很短,明成祖朱棣去世后明军就被越南人民赶了出去。更长的时间内中国和越南属宗藩关系。汉文化自然渗透进越南各阶层,尤其是汉字,更是影响到越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过在越南南方,汉文化影响较小,因为越南南方属高棉文化。加上越南被法国殖民统治70多年,为了更好的管理殖民地,法国人也是不遗余力的在越南社会中去中国化,让越南人学习拉丁文字,废除汉字。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此时的越南民众能读懂看懂汉字的人已经非常稀少。老一辈能读会写的都去世了,新一代又受法国殖民教育70年的影响,自然对汉字也没什么感情。胡志明作为国家领导人,正好趁此机会,全面废除汉字。因为越南已经是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它需要自己的文字。不过对于越南的学者来说,汉字还是必须要学习的。因为越南古籍都是汉字书写,不懂汉字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无法研究。


提高人民教育水平需要

既然年轻一代越南人已经不会汉字了,那么停止使用汉字还是可以理解的。而拉丁文字则简单易学,本身又已经在年代一辈中普遍使用。如果这时候再要求大家改学汉字,不利于整个国家的教育普及和发展,毕竟汉字难学很多。

其实在民国时期,我国也差点废除汉字。第一个提出废除汉字的是北大教授钱玄同。他认为‘’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须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这是一种比较激进的思想,不过在当时得到了陈独秀、吴玉章、鲁迅、刘半农等很多人的支持。毕竟方块字难读,难写,难学,不利于国民学习。瞿秋白更是提出拉丁化新文字,并开始在旅苏的10万中国工人中进行扫盲和普及教育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字上也是往国际拼音化发展,于是有了简化字。易于民众学习和书写。

越南同样是这个问题,不过他们毕竟不是中华正统又被殖民统治70多年,去汉字化更简单和直接。但越南始终摆脱不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民众可以不学,但高级知识分子当中还是必须要学的。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嘉兴晓明讲空头


越南文字的“去汉化”与胡志明无太多关联。

汉字在越南有着悠久的历史,越南的历史依靠汉字的记载才得以流传。

但汉字在越南面临的处境和日本朝鲜一样,无法完整表达他们的语言。为此,他们将汉字作为记音符号,并最终形成本民族语言,如日本的“片假名”和朝鲜的“训民正音”。而越南则为“字喃”,意思是“南国之字”。

但“字喃”相比汉字更难,因此始终无法取代汉字的地位。

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到来,他们利用自创的拉丁字母来记录越南语,逐渐形成“国语字”。运用拉丁字母,并借用葡萄牙文、意大利文和希腊文的声一调,合起来创造国语字。

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后,废除汉语教育,全面使用国语字。当然法国的目的是先使用国语字,日后全面使用法文。

由于国语字易学易懂,因此成为民族志士争取民族独立的工具。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宣读的《独立宣言》便是用国语字撰写。

随后《宪法》规定,拥有选举权的公民必须会读、写国语字。

其实,越南文字的“去汉化”不能完全归咎于民族主义,国语字的形成还是有历史所决定的。


五味社


该国首领在中国住20年,精通汉语,回国马上废除汉字,这是为何?

我国汉语博大精深,语义繁多,深入浅出底蕴深厚,历来诸多外藩均有派遣使者来中原学习汉语者,等学成之日返家乡传播汉文化。但是史上也有一个国家首领,他曾来到中国定居近二十年,把汉语学得融会贯通对答如流后,一回到自己国家就立马把汉字给废除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语言文字历来都是世界文明的载体,从上古的嘴传嘴到文字发明后的记载传承,都给各国文化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古代的中原一直以来都是亚洲大国,其儒家思想汉字知识对周围国家起到了深刻影响,后来西洋文化流入东亚地域,各国才慢慢呈现出去汉化趋势,如韩国、越南、日本都发生过废掉汉字的事情。

我们本章所说的这位国家首领就是越南的胡志明,在公元1世纪初,安南(古越南)开始接触我国汉语并融入到日常生活里,然后沿用到公元15世纪,安南的文人墨客们就开始用汉字创出越南人的惯用字“喃”,以此可看出当时的安南均是以汉字汉语为主,甚至他们的史书都有用汉字记载传承下来的。

然而胡志明生于法国殖民越南时期,当初越南经受多年战乱,迂腐不堪,于是胡志明分发奋图强率领越南人民站起来抗击外敌,他后来就成为了越南的开国领导人。当年越南跟我国交情深厚,在革命战争的敏感时期,胡志明为谋更长远发展于是就在1924年改名为李瑞特地来到广州定居。他这一住就是20多年,期间胡志明努力学习我国文化特别是对汉语十分着迷,因此他慢慢把汉字一一背熟,跟中国人说起汉语来对答如流,甚至连写的汉字都非常有个性。

1945年8月由于日本无条件投降,使得越南迎来解放的曙光,此时胡志明见国内时势一片大好,决定不能再空闲下去,很快就收拾行李跟我方官员辞别后返回了越南。回国后胡志威望极高,功绩也大,很快就被人民推举为越南国家主席,并且带领越南人民走上独立自强之路,然而当胡志明把一切处理的稳妥后,他就下令把汉字给废黜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罗马拉丁字母为根基的越南字。胡志明还特意修订一条宪法,唯有会写读越南字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所以越南人就是从那时起停止了汉字教育,当地居民也逐渐汉字感到陌生。

胡志明为何要废除汉字呢?当年他在中国定居时,还称赞过汉字的好处,表示自己很敬仰中国底蕴深厚的文化,然而一回国就把汉字给废除了,这其中原因很是令人费解。有人认为这是源于1945年越南人民独立之后,起被法国殖民很多年导致本土文化严重偏离,若是再让大家继续学习汉字汉语难免很难发展,甚至大部分人由于战时教育跟不上,学起汉字来也很费劲,于是胡志明就改而推行较为简单易懂的拉丁文字教育,如此一来才使得全国百姓文化知识普遍提高,这一点跟我国改革期间,以繁体字修改为简体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越南废除汉字教育,遗留的问题很快呈现出来,首先他们的史书多为汉字记载,家族族谱用的也是汉字,由于改革后的一代人很多都不识汉字,就引起了不可避免的尴尬。随着越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当地人思想层次提高,因此很多人希望能恢复汉字教育。


猫眼观史


历史上在我国生活几十年,精通汉语汉话,回国后却立即废除汉字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北韩的金日成,一个是北越的胡志明。两个人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但是却做了一件相同的事。

北韩和越南,历史上一直是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两国在历史和文化上与我国万全无法割离。但是二战以后,随着两国相继建国,两国几乎同一时期废除了汉字。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遗憾。


其实,废除汉字,不只是胡志明和金日成的个人决定。从跟本上来讲,这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特殊结果,两人在不同的国家废除汉字,站在他们的立场,也是形势所迫。朝越两国建国前,不仅仅是金日成和胡志明活跃在我国,在我国的朝越高层还有很多,这些人基本上都精通汉字和汉文。但是汉字最终被废除,恰恰是这些人的共识。

朝越废除汉字的因素很多,根本原因是当时的西方文化完全碾压了东方文化。朝越以及日本这些小国,历史上以汉字作为本国文字,就是因为中原王朝强大而文化强势的原因。到了近代,西方国家崛起,在东西博弈的局面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上锋,如此一来,朝越等国放弃汉字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反过来,如果朝越两国建国的时候,中华文明还处于强盛期,或者处于现在这样的复兴期,朝越两国,以及韩国,都是不大可能废除汉字的。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可考的商朝甲骨文算起,已经有近4000年的历史了。汉字自诞生以来,先后经历过多次危机。其中,清朝后期及清朝灭亡以后的半个世纪,是汉字最危险的时候。不要说朝越等蕞尔小国,即便当时的国人,倡议废除汉字的也不在少数。好在经历了最艰难的时期后,汉字还是再一次强势崛起了。只不过,越南等国的汉字,怕是再也难以再恢复了。


苏绽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在中国一共生活了二十年,后来成为了自己国家的领袖,但是已经是中国通的他,却锐意改革,将自己国家曾经奉为官方语言的汉语给废除了,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越南的胡志明。

胡志明出生在一个越南的儒家世家当中,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汉文化与汉语,这就使得胡志明的汉语水平非常高,后来胡志明在中国生活,更是走南闯北,获得了汉语上的极大进步。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胡志明只要不说自己是外国人,没有人能分辨他和中国人的区别在哪里。那么,这么一个厉害的中国通,为什么一回国就立刻废除了汉字呢?要知道,那个时候的越南和中国关系还算不错,况且汉语在越南已经流行了好多个世纪了,有许多越南的官方文件以及命令都是用汉语写成的。

笔者认为,废除汉字对胡志明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重大考虑:第一方面就是文化习惯的需要,彼时的越南刚刚从法国人的殖民魔爪出来,而法国人在殖民过程中,对越南的普通大众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国人带来的拉丁语系的文字自有它自己的极大优势:好记、易懂,所以等到胡志明统治越南的时候,看到治下百姓大都习惯于拉丁语系下的文字交流,而汉字交流在民间不再那么常见,所以顺水推舟,本着方便人民以及政府的心态,废除汉字,而采用大家比较熟悉的拉丁语系。

第二方面是汉字的复杂程度。众所周知,我们今天中国的汉字也经过改良,是一种简化字,而一开始的汉字其实是繁体字,繁体字最大的问题就是笔画繁多,能够短时间学会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再加上汉字的学习推广一旦需要大量的时间。

在胡志明担任领袖的时候,越南急需工业化,如果继续推广汉字,无疑对于底层人民来说是一件极大的麻烦事,会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而采取拉丁语系就能完美规避这个问题,拉丁语系通俗易懂,底层百姓很容易就能迅速掌握,完成扫盲之后越南百姓,将会为越南的工业生产起到非常积极的左右,从而完成推动越南工业化的任务。

第三个方面是政治需求。什么叫做政治需求?政治需求就是在政治上的诉求,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

越南这个国家在古代封建时代与中华文明关系一直很是密切,很多时候都有“小中华”的自称,这也难怪,毕竟古代封建王朝时代,东亚霸主一直是中国,东亚的许多国家或多或少都会被中国带来的文化上的辐射所折服,进而主动或被动的像中国的文化靠拢,而在近代之后,由于中国的大衰落,西方殖民势力的兴起,中国对周边东亚国家的影响力逐渐衰微,而越南开始民族觉醒,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在赶走了殖民者之后,理所应当的要与旧时的那种文化习俗说再见,不能继续让自己的国民陷入其他文明的盲目崇拜之中。

所以要对该文明的代表“汉字”进行废除。以上三个方面大概就是笔者所认为的胡志明废除汉字的主要的原因。


无笔史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复杂。

萨沙简单说一说,基本是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多聊几句。胡志明是精通汉语的。

萨沙看过很多关于胡志明的资料,他说一流非常流利的汉语,和中国人沟通没有任何问题。他不但能说中国的官话,也能收比较流利的粤语,更写的一手相当洒脱的汉子书法。

但是,为什么胡志明上台以后,就立即宣布废除汉字呢?

主要是3个原因。

河内古代旅游景点


第一,政治原因。

这个也没有必要讳言。

古代朝鲜、日本、越南都大量使用汉字。随着三个国家先后发展起来或者独立,都开始废除汉字。

相对来说,最弱的越南废除的最彻底,韩国也比较彻底,但完全废除还是70年代的事情,相反最强的日本废除的相对不彻底。今天我们去韩国街头看,看不到任何汉字的招牌,但日本街头则不同。

以下是萨沙个人观点。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一个国家对于本国文化的自信。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也有学者提出废除汉字,提高民族精神。但最终日本政府没有采纳,认为日本文化引进西方文明以后已经振兴。日本人对自己的文化足够自信,认为没有必要废除汉字,甚至自认为是汉唐文化真正的继承者,而中国的汉唐文化已经被蒙古和女真两个蛮族的入侵而打断(大家别骂我,这是日本人的观点,不是我的)。

至于韩国棒子,直到70年代还穷得很,又在朝鲜战争被志愿军打的差点亡国,自卑到底就开始反弹,基本废除了汉字。目前韩国人除了身份证和法律文件以外,就只有古代的书籍和牌匾还保留汉字。

至于越南,由于混的比韩国还惨,古代文化更为落后,甚至被法国人搞得连文字都断层了,自然废除汉字最彻底。

总之,就是他们民族性的体现,以表示不再依附中国。

第二,易于学习的原因。

胡志明上台的时候,越南文化极为落后,农村基本全是文盲。

从扫盲考虑,汉字是比较难学的,尤其对于成年人。

建国以后,中国也搞过很多识字班,但对于年纪较大的人效果非常差。

因为你要熟练使用汉字,最低程度必须记住几千个汉字,这就不太容易。

萨沙说个笑话,老外学习汉语因为搞不清己、已、巳,记得用尺子量。

但如果使用法国人留下的所谓越南国语,则是采用类似于法语的拉丁字母。

这种国语像英语一样,学会字母和简单语法就可以,比较适合扫盲。

第三,越南语的特点也可以废除汉字

韩国人废除汉字以后,就发现难以区分同音字。

所以今天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很多还采用汉字,就是区别同音字。

但越南语则无所谓,因为他们是有声调的。

同时,当时越南认识汉字人已经不多。1935年的法人调查,越南的识字人口中70%认识罗马字,20%认识喃字(越南人利用汉字创造的文字),只有10%认识汉字。

那么这种情况下,胡志明选择普及率最高的罗马字,也是顺理成章。


萨沙


在现如今,越南使用的文字是国语字,说简单点,实际上就是拼音化的罗马文字。

他们的文字如同我们的拼音一样,只能表达文字的音,很难单独体现出文字的意思,平常在生活使用的时候,会出现不小的麻烦。


而在几十年前,越南人其实并不是完全使用这种文字的。

在几十年前,越南国内还有着不少人使用着我们的汉字或者由我们的汉字演变而来的喃字,那时候使用着汉字、喃字的他们,能很轻易地写出一些含义复杂的文章,他们所使用的文字也不会让他们出现一种只知道其音不知道其意的尴尬状况。

后来,他们的文字之所以会完全变成拼音化的文字,其实主要跟两个势力的影响有关。

影响汉字在越南消失的两个势力

第一个势力就是法国的殖民者,在法国对越南进行了殖民统治后,他们为了让越南彻底断绝和清朝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首先在文化上对越南进行了限制。

最重要的限制就是文字上的限制,那时候,他们开始限制越南人使用汉字、强迫越南人使用起了先前由欧洲人在越南发明的罗马文字,想通过这种文字改变的方式,加强他们与越南殖民地的关系。

也就是从法国人殖民越南开始,越南国内认识汉字的人变得越来越少。

只不过由于汉字对越南影响实在太大了,所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法国人都没能彻底消除掉汉字在越南的影响。

比如在法国殖民时代成长起来的胡志明,他不仅能很好地使用汉字书写,还能非常流利地用中国话和中国人交流,是个典型的中国通。

而第二个影响到汉字消失的势力则是越南的北越势力,这个势力就是现如今越南政府的前身、是由胡志明缔造出来的一个政权。

正是在这个势力的“努力”下,一直未被法国殖民者们消除的汉字,才如同被大水冲刷的灰尘一般,彻底消失在了越南。

胡志明消除汉字的第一个原因

在说到胡志明消除汉字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会不理解,不明白胡志明这么一个中国通为什么要消除越南的汉字、要消除这种在越南延续了将近2000年时间的文字。

其实胡志明消除汉字,是考虑到了很多因素的。

第一个因素就是政治方面的考虑。

在历史中,越南曾受到过我们长时间的统治,从西汉到五代十国时期,他们的中北部地区一直都是我们中原王朝所辖属的一部分。


在五代十国之后,一直到清朝时期被法国人殖民之前,他们也一直都是我们中原王朝的附庸,与我们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

对于很多越南人来说,那一段被我们统治、被我们附庸的岁月,就是他们历史中最屈辱的一段时间。

为了消除我们历史中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为了增强他们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他们消除汉字倒是可以说得过去的,毕竟韩国人也是这样做的。

胡志明消除汉字的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因素是拼音化的罗马文字确实比越南人本身使用的繁体汉字、喃字要更加容易普及。

在以前,越南国内认识字的人非常少。

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越南的条件不好,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文字。

第二个原因就是那个时候他们所使用的汉字、喃字非常生僻难懂。


这点大家可不要认为是小事,在现如今,香港和台湾之所以能普及繁体汉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经济条件好、有足够的精力在民众间普及繁体汉字。

要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底蕴和精力支撑,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是很难在全民范围内普及繁体汉字的。

在民国时期,就有不少学者为了完成扫盲,发出过废除汉字、推行拉丁文字的建议,在开国后,我们内地也有过推行拉丁文字和简化汉字的争论。

从这种种方面,我们应该就可以知道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繁体汉字有多么困难了。


像越南这样的国家,想要让他们在全民范围内普及繁体汉字同样难上加难。

在他们刚开国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在民众间普及如此繁杂的汉字。

因此为了能尽快完成扫盲工作,他们就将通俗易学、在越南国内已经拥有一定基础的拼音化文字推到了门面上,将其当成唯一官方指定的文字普及到了民众身上。

这点我们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在我们刚开始识字的时候,也是从学习拼音开始学习的,这说明拼音相比于汉字,确实要更加方便没有基础的人学习、掌握。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拼音化文字要比汉字先进,拼音化文字虽然说要更加容易学习,但是在底蕴上,却根本比不过传承久远的汉字,比如韩国人在使用了拼音化文字后,就遭遇到了许多麻烦,现如今,他们的文字根本无法清晰地表现出一些他们所想表达的意思,在他们在身份证上,他们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自己名字到底是什么含义,他们会在使用韩文的同时,用汉字给自己的名字标注意思。


孤客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独立于世界,首先要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语言,而借用别人的,必定会带上人家深重的烙印,一切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也就是为什么朝鲜李氏王朝的世宗大王李祹不顾上下反对,坚决废止已经使用上千年的汉字并发明和推广朝鲜文字;都德的“最后一课”,也实缘于此;这也是日本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在日占区大力推行日本语,禁止用母语的原因——欲灭亡一个名族,必先灭亡其文字。这可比军事征服要彻底得多,三代之后,一体同化,就像被日本强占的琉球。

这也是为什么先是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主导废止与方块字极为相像的喃字,强制推行以法语和拉丁字母转写的越南语;后来就是题中的那位有着“大印度支那”情节的领袖,为什么在中国生活20年且精通汉语,回国执政后立即废除汉字的原因所在。

也许有人说,像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用的都是英语,也照样独立于世界啊。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人民,大都是“日不落帝国”殖民过去的那帮人的后代,英语自然而然就成了他们的母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