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蕭曉洪和他的科學崛起觀

「人物」蕭曉洪和他的科學崛起觀

“沒有堅定的強專科信念,就沒有堅實的醫院發展生命線。”——泰和縣人民醫院院長蕭曉洪

記者|宋攀

如果向江西當地醫院管理者瞭解泰和縣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泰醫”),他們的第一反饋往往是:“那是一家很不錯的縣醫院”。

泰醫的“不錯”是相當有底氣的。作為一家中等人口規模縣的縣醫院,泰醫編制床位400多張,平均開放床位達到900多張。醫療技術人員700多人。憑著這樣的底子,2018年,泰醫業務收入硬是突破3億元大關。人均結餘同比增長近4倍(387.84%)。

經濟指標反映了泰醫的良好運行狀態。一系列的醫療效能指標和社會效益則彰顯出泰醫令人刮目相看的軟實力。在全省132家縣級醫院DRGS排名中,泰醫位居第十一位;反映醫院收治病種疑難危重程度的CMI值,也由明顯低於全省平均數水平躍居為高於全省平均數水平。

眼見自己帶領的醫院,從接手時的年業務收入僅3000多萬元發展到如此境界,泰醫院長蕭曉洪心裡十分欣慰。更讓泰醫管理者們自豪的是,醫院的學科建設方略、管理機制均已成為響噹噹地醫院品牌,被業內津津樂道。

2018年,在醫管一線身先士卒、衝鋒陷陣12週年之際,一身征塵的蕭曉洪將那些引領讓全體泰醫人意氣風發的醫院文化精粹凝結成冊。而在畫冊醫院戰略一項,蕭曉洪和全體泰醫人一起寫下四個大字——“科學崛起”。

高瞻遠矚 走專科化之路

回望泰醫走過的科學崛起之路,蕭曉洪認為,堅定不移地推行專科化建設道路是泰醫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里程碑事件。

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疾病類別的日益增加,讓疾病診治所需要的精深化程度越來越高。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縣級醫院學科建設無法與之呼應。典型的表現是,臨床科室種類單一,簡單以內、外科籠統命名,沒有對科室醫務人員進行專業細分。或者,即使進行了專業細分,但醫生實際診療並未按分的專業進行收治患者,這就導致每個醫生都好似全科醫生。一個內科醫生能從頭看到腳,心血管、呼吸、神經等多個專業的疾病都能看。這種適用於醫院發展初期階段的業務模式,隨著醫院規模的擴大越來越暴露出其弊端。

“醫生們每種病都懂一些,但瞭解得都不深。一遇到疑難複雜的患者,治療就會出現欠缺。”蕭曉洪表示,“大雜燴”式的科室業務運行模式既不利於患者的救治效果,也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引發醫療糾紛,還限制了科室診療水平的提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醫生不可能把幾個專業都做得那麼好,把一個專業專科鑽深鑽透,這方面水平會提高得更快。必須要走專病、專科、專治的專科化建設道路!”這一點既是蕭曉洪從大醫院發展經驗中得到的啟示,更是他自己的切身體會。

「人物」萧晓洪和他的科学崛起观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內縣級醫院腦外科幾乎仍是空白,極大地威脅著腦外傷患者的救治。當時,在外科剛參加工作的蕭曉洪,在臨床上親眼目睹了一位因嚴重車禍導致開放性顱腦損傷腦組織外溢的患者。該患者因聯繫不上上級醫院的專科醫師,只能接受簡單處理。最終,患者不幸去世。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患者絕望的表情和瀕死的求生欲卻深深地烙在了蕭曉洪的腦海裡,刺痛了他的心。

蕭曉洪決定,一定要發憤圖強在神經外科闖出一片事業。在上級醫院學成之後的蕭曉洪很快填補了醫療服務市場空白,挽救了大量的重型顱腦損傷腦疝形成的患者的生命,極大地帶動了醫院腦外科事業發展,造福了當地患者。2000年,經過十餘年的積累、沉澱、發展,蕭曉洪帶領的神經外科團隊從外科獨立出來,正式成立神經外科。泰醫也因此成為全省第一家擁有神經外科的縣級醫院,創造了歷史。這讓蕭曉洪堅信,專科化建設之路是縣級醫院強院康民的必由之路。

堅定意志 化解推行阻力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按照蕭曉洪提出的“專病、專科、專治”學科建設方略,原本同一科室底子差不多的醫生要被專業方向區分開來,醫生們還要因此被劃定疾病收治界限,非本專業的患者不得收治。一些醫生對此十分不解,明明自己可以治的患者為什麼要轉到別的醫生那裡去。並且,縣裡盛行熟人看病,如果讓找上門的熟人患者吃了閉門羹,把其推到別的醫生,會流失很多病人,同時也會讓很多醫生覺得沒有面子。

蕭曉洪坦言,改革之初面臨很大的阻力。一些人對新興的改革不理解。以泰醫第一個獨立出來的腫瘤內科為例,獨立之初,不少人持懷疑意見道:“老百姓談癌色變,單獨成立一個腫瘤科,患者嚇都嚇死,誰敢來呀?’”但實際上,患者對腫瘤專科的實際需求是大有存在的。在腫瘤科獨立之前,與其他地方一樣,百姓做完檢查一旦發現腫瘤,要麼放棄,要麼找一些民間偏方用土法“治療”。也不乏在隱瞞病情的情況下,患者被收到一些其它科室養著。因為缺乏正規、規範的治療,很多人過早地離開了人世。

來自醫務人員的阻力,讓不少有遠見的醫院管理者產生畏難情緒。雖然有心進行專科化建設,但因改革會觸及某些人的一部分利益而產生管理畏懼,導致不敢大刀闊斧地改革。在泰醫,面對改革阻力,蕭曉洪將神經外科醫生稟賦中的決斷力發揮得淋漓盡致。認準的事,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為了讓醫生們徹底告別“全科通吃”的習慣,醫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首先,加強頂層設計,醫院層面出臺了專科化建設實施方案,成立專科化建設領導小組。其次,根據學科建設方向強化人才梯隊建設。再者,加強督導和檢查。提高宣傳教育力度,強化院科文化建設,讓員工化被動為主動。值得關注的是,為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安全,確保按專業收治病種的紅線不能碰,醫院層面嚴加管理,出臺規定——對因跨學科收治患者的行為鼓勵醫生間互相舉報,並一經查實將從嚴處罰,對由此引發的醫療糾紛,糾紛賠償全部由個人承擔。由此,醫院專病、專科、專治的氛圍逐漸濃厚起來。

不負初心 圓夢強學科模式

作為泰醫第一個獨立出來的專科,腫瘤內科發展壯大的歷程為其它科室的獨立起到了示範效應,有力地彰顯了泰醫專科化建設道路的科學性。

泰醫業務副院長袁華墅是腫瘤內科學科帶頭人。與醫院專科化建設道路共成長的歷程,讓他由衷地為醫院做出的專科化方略慶幸。腫瘤內科獨立以後,人員、設備、場地逐步到位。專業人員在腫瘤領域深耕細作,將上級醫院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帶到泰醫。2016年,醫院為腫瘤科購置了全市首臺進口直線放療加速器,實現了腫瘤藥物、手術、放療三大手段的全覆蓋。如今,醫院腫瘤科發展勢頭迅猛,每天住院患者超過百人,業務量在全院遙遙領先。

「人物」萧晓洪和他的科学崛起观

泰醫腫瘤學科實現藥物、手術、放療三大手段全覆蓋

從腫瘤內科的發展中領略到專科化建設的優勢後,泰醫其它專業也陸續加入到專科化建設的大潮。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等學科相繼獨立成科。這些科室同樣實現規模化發展。據蕭曉洪介紹,目前,在泰醫,“專病、專科、專治”的專科化建設道路已經成為全院共識。根據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推薦標準,泰醫除尚未開展精神科住院病房以外,其它專科均已開展,且實現專科化命名。如今,泰醫按專科收治患者的行為已經成為醫生們的一種自覺的共同遵循。

在專科化建設道路的進程中,近年來,泰醫又連續兩年開展了“學科建設攻堅年”主題年活動,出臺了“1+6+6”學科建設體系文件,將“五大中心”建設及6個慢性疾病管理列入醫院重點學科建設範圍,以重點學科建設帶動全面學科發展,使得泰醫優勢學科紛呈,神經外科、骨科、肝膽外科、泌尿外科、心內科、腫瘤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風溼免疫科、超聲科、檢驗科、心電網絡平臺等一大批學科優勢突出;腹部微創入選全省十佳;神經外科是市內領先學科;心血管介入診療技術水平及業務量市內領先。腫瘤科是全省為數不多的可同時開展放療、化療、手術等三大治療的科室。

強大的學科建設為醫療質量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9上半年運行數據顯示,泰醫門診、住院診斷符合率接近99%,治癒好轉率98%。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達99%。醫療安全明顯加強,DRGS綜合排名位列全省135家醫院中第11名,因為在醫療質量與安全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泰醫榮獲第一批江西省平安醫院稱號,全市平安醫院建設及全市醫院管理與醫療質量現場會先後在泰和縣人民醫院召開。蕭曉洪院長也應邀先後在全國“縣在起航”公立醫院管理與臨床重點專科能力建設研討會上作專題報告。2019年國家衛健委公佈,泰和縣人民醫院為全國300家、江西省僅8家、全市唯一一家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達標示範醫院,泰醫受到當地群眾廣泛認可。如今,泰和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以上,國家大病不出縣的政策在這裡已然成為現實。

更令人值得關注的是,專科建設極大地促進了泰醫科研能力的提升。在縣級醫院鮮見省級科技進步獎的當下,泰和縣人民醫院主持的兩項科技成果成功摘得江西省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成果列為全省星火推廣科技項目,榮獲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32項,在國內外發表交流論文1000餘篇,其中SCI論文1篇,為醫院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專科化、專業化,將使醫術更為精湛”。回顧醫院十多年專科建設與發展的歷程,蕭曉洪院長深有感觸地這樣說道。

「人物」萧晓洪和他的科学崛起观「人物」萧晓洪和他的科学崛起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