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氣囊腫症

近期,由來自日本的學者Yuusaku醫生提供的典型腸道病變的案例發佈在新英格蘭雜誌上。

患者為48歲女性,腹脹數月,既往有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採用糖皮質激素治療7餘年。體格檢查發現腹部膨脹,柔軟,腸鳴音正常。腹部CT檢查結果如下所示。

腸氣囊腫症


圖 1 腹部CT所示,結腸壁內多發內部填充空氣的小囊(箭所示),右側膈下可見遊離氣體影(箭頭所示)

根據這些影像學表現,給出你的診斷吧。

查閱相關資料,類似的相關病例如下。

腸氣囊腫症


腸氣囊腫症


圖 2 男性,58歲,腹部隱痛數月,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均未發現異常,CT檢查結果發現脾曲結腸擴張,內見多發含氣囊性病變

腸氣囊腫症


腸氣囊腫症


圖 3 四個月嬰兒,腸道出血就診。CT檢查顯示降結腸及乙狀結腸腸壁大量氣體影

腸氣囊腫症


圖 4 女,81歲,無明顯誘因出現腹脹,伴噁心、嘔吐數次,間斷有上腹部不適,無明顯腹痛。X線平片顯示平片見膈下線條新月狀大量遊離氣體、間位的腸管及腸曲邊緣多發、大小不等的 串珠狀囊樣透亮區;腹部 CT 肺窗顯示腹腔遊離氣體及腸壁內外的充氣囊腫影

病例結果

腸氣囊腫症(pneumatosis cystoids intestinalis,PCI)

PCI又稱為腸壁囊樣積氣症、囊樣腸積氣,是胃腸道的黏膜下或漿膜下出現氣性囊腫,它可累及從食管至直腸的全部或部分胃腸道,但臨床主要發病在小腸和結腸,亦可發生於腸繫膜、大網膜、肝胃韌帶和其他部位。目前該病的發病機制不明。

影像學檢查腸壁黏膜下或漿膜下多個囊樣透光區為特徵性表現。

發病機制

PCI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主要學說如下。

1.機械梗阻學說目前較佔優勢,囊內氣體可來自:

(1)胃腸梗阻時,腔內壓力升高,黏膜可有微細破損,氣體得以進入黏膜的淋巴間隙而形成氣囊腫;沈維才等報道國內一組46例PCI中36例(78%)患有十二指腸潰瘍,且30例合併幽門梗阻(65%),支持此說。

(2)阻塞性肺氣腫等伴有劇烈的咳嗽的肺疾病,使肺泡內壓力增高。肺泡破裂,氣體通過縱隔沿大血管周圍的筋膜下行至腹膜,再沿腸繫膜血管到達腸壁。已有人行動物模擬試驗獲得成功。

2.營養失調與化學反應學說 有學者認為氣囊腫是淋巴管擴張。正常淋巴液中含有鹼性碳酸鹽,當其與腸腔內發酵的酸性產物接觸時,即分解出二氧化碳,後者又被血中的氮氣所取代,以致氣囊腫內的氮氣含量佔70%以上。已知用精白米餵養的豬可發生腸氣囊腫,以素食為主或幽門梗阻的患者較易發生本病,故發病可能與營養失調有關。亦有學者提出機械性理論不能解釋空氣在淋巴管內積蓄之過程,而營養缺乏理論不能說明空氣在淋巴管內如何排出,因此認為機械性梗阻與營養不良兩種因素同時存在始能產生。

3.細菌學說認為產氣細菌進入腸壁的黏膜下層引起腸道氣囊腫病,在豚鼠腸壁注入產氣的革蘭陰性桿菌發生腸氣囊腫病。嬰兒死於本病者,在其囊腫內可培養出此菌,吸氧治療後氣囊腫可消失,提示發病可能與產氣的厭氧菌有關。

4.病理形態及發病部位病變腸管可見散在或密集囊狀、葡萄狀隆起,表面略顯蒼白而透明囊性病變,大小可以從幾毫米到幾釐米。通常是軟的多發黏膜下病變突入腸腔。針刺破囊泡可見囊泡塌陷。顯微鏡檢見囊壁系薄層結締組織,囊內表面覆有單層扁平或立方形上皮,並有多核鉅細胞,囊腫周圍組織充血、水腫,有炎性細胞浸潤,有時並有結締組織增生和鉅細胞性肉芽腫形成。

根據發病部位可分為小腸型和大腸型。大腸型好發部位在乙狀結腸和脾曲附近,升結腸和橫結腸有時也可見到,但直腸不發病。與三氯乙烯相關的腸氣囊腫全部為大腸型,小腸型多與消化管狹窄有關,最多見於幽門梗阻。

影像學分型

Ⅰ型(漿膜下型):CT表現為氣囊腫位於漿膜下,呈多發小囊狀、簇狀或條狀積氣區,可散在或融合分佈,張力較小,累及腸段較短,病情較輕;

Ⅱ型(黏膜下型):CT表現為氣囊腫位於黏膜下,向腸腔內突出,呈多個大小不等的囊狀充氣影, 張力較大,部分融合,呈“簇狀”、“串珠狀”或“葡萄串狀”融合分佈,邊緣呈花邊樣改變,受累腸管往往明顯擴張;

Ⅲ 型 (混和型):CT表現具有漿膜及黏膜下型的影像表現,往往累及多層腸壁及多個腸段,病變隨著分型而進展,囊壁在張力的作用下變得菲薄,往往容易合併破裂,氣體外溢並形成遊離氣腹。

腸氣囊腫症


圖 5 a圖Ⅰ型(漿膜下型) 氣腹窗顯示右半結腸漿 膜下可見簇狀積氣影(白箭頭所示),腸管未見明顯擴張,腸壁略增厚,相鄰側腹筋膜增厚;b圖為Ⅱ 型(黏膜下型)患者 CT特徵, 肺窗顯示結腸脾曲黏膜下可見 “串珠狀”積氣影(黑箭頭所示),氣囊壁清晰;c圖為Ⅲ型(混合型)患者 CT特徵,右半結腸及結腸脾曲黏膜及漿膜下多發積氣影,綜合了Ⅰ型和Ⅱ型的影像特徵

總結

腹脹患者,影像學檢查提示腸壁粘膜下或/和漿膜下多發囊狀積氣區,腸壁清晰可見,累及漿膜下時伴有遊離氣腹,上述表現要考慮到腸氣囊腫症的可能。

發病機制部分來源:上海東方腦科學研究所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