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明高速上有服务区,有些跑长途的大巴司机还要下高速去吃饭?

请恕我多言


现在国内汽车越来越多,人们在出远门的时候,不是自己开车就是坐大巴。长途大巴在国内已经发展了近20年了,直到现在,长途大巴依然是比较主流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在坐长途大巴时,都遇到过要中途吃饭的情况。他们也发现,大巴本来在高速上开得好好的,一到饭点就突然下了高速,转头去国道旁吃饭了。那么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司机不在服务区吃饭,要跑去高速外吃呢?

一些饭店开在偏僻的国道旁,人烟稀少,基本没有散客。起初还有人质疑这些饭店平时会有人去吗?这些饭店其实是专门提供给沿途路过的大巴司机和旅客来吃饭休息的。那么为什么大巴司机要去国道旁边的小饭店吃饭呢?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和司机的行程有关。有些地方交通设施简陋,想上高速也上不了,只能通过走国道达到。这时吃饭也只能在国道旁解决了。但不要以为国道旁边的饭店很便宜,其实这些饭店的饭菜相较于其它店面还是显得比较贵的。但人们经过舟车劳顿,也暂时顾不上许多了。

有一个原因是司机和饭店老板有合作。司机负责拉人到饭店吃饭,老板一般会给司机和乘务员免单,还会提前备好饭菜,有时还会有回扣拿。而高速服务区上都是工作人员,真正的老板根本见不上面,根本谈不上合作了,就算有合作,因为服务区的饭菜实在太贵,很多人宁愿饿着也不想吃,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所以经过综合考虑,大巴司机通常都会选择下了高速以后,再去吃饭,原因还是比较现实的。


货拉拉首发


积极的说这是路边餐厅和司机之间“互惠互利”,说的消极一点就是两方的“利益链”所致。这一点相信国内大部分人都有过亲身经历。记得那时哥哥和嫂子要结婚,我和老妈乘坐大巴前往伊犁参加,那时的果子沟公路尚未修好,所以从乌鲁木齐到伊犁基本是早上走晚上到。每次到了精河,司机都会拐下高速到精河吃饭,要不就是晚一些下到五台吃午饭。你嫌饭贵不好吃,没关系车子的门已经锁上,要不就去加油了。你就只能在外面等,春夏季还好,赶上冬季只好将就的吃一点,而司机通常是连吃带拿,临走时餐厅还会送上两罐红牛或其它饮料!

司机和餐厅有“口头互惠协定”互惠互利,根本不顾乘客的反感

一般大巴司机将车子停在餐厅门口,很快就鱼贯进餐厅不见了,通常是在包厢里吃“小灶”。根本不予理睬乘客的反感和不满,说多了司机会说:“我又没强迫你,你不吃饭我要吃饭,等着吧”!无奈只好将就的吃点或者到商店买点零食垫吧垫吧。其实,这是大巴司机和餐厅的《口头协定》,互惠互利嘛,大巴司机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有提成。餐厅揽来了食客,互惠互利!

高速服务区的餐食小贵且口味不好,明显的属于应付差事赚快钱

实话实说,高速服务区里面的餐食小贵,且味道不好,特别是在我们新疆的服务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如果你在服务区不吃,再吃饭就可能是晚上到家了,为啥?新疆太大了呗!就拿G30高速五台服务区的清真餐厅来说,那里的丸子汤简直就是应付差事,汤都是温的,油塔子换成了花卷,数量还减少了。所以现在开车我都不在服务区吃饭。

方向盘在司机手里,一旦大部分人默许了,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其实这就是一种蔚然成风的“风气”,一开始司机也是试探性的尝试,见车厢里没有反对和异议,时间久了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听到个别的反对声音,司机也有话等着你,所以基本没什么用。说白了就是:方向盘在别人手里,除非你换乘或者负气离去,否则你只能选择忍耐。毕竟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愿意不吃就行了呗,是不?


栋哥环游记


对这个问题,我是深有感触啊

2012年起,刚步入社会,经验很少,遇到的事情不多,那年做大巴去广东,早上吃了一碗粉,当时想着中途会停车有吃的,就不怕,跑到湖南衡阳,大巴下高速,已经晚上10点左右,司机说吃饭了,当时饿得真的不行了,下车去吃饭,一下车就矇了,看了周边一个店面都没有,只有下车的这家店开着,司机一下车,饭店里面的老板就出来接他们去楼上吃饭,我们这些乘客就在楼下吃,就是大锅饭一样,虽然当时我没钱,但自己对吃这方面,一眼看过去感觉菜不行,就没胃口吃的那种,但没办法啊,饿得实在不行,只好买了一份饭20元(那时候20元比现在值钱了),一份白菜、胡萝卜比、炒肉(辣椒占一半),而且肉感觉也不是好肉,咬都咬不动,就这三个菜,吃了几口实在吃不下了,难吃的一B,后面又只好花10元买一桶泡面。车停了,司机不会管你吃不吃饭,虽然里面有商店,当时买个八宝粥,平常外面3块钱,到这里买就要8元或10块,而且不在他那里买的泡面,不给热水泡。


每一年,差不多我自己都要从广东往贵州返2到3次,每次都是也一样,高速上从来不停,都是下服务区吃饭,饭菜虽然现在比以前好些,但价格还是没啥变化,自己也可以和司机们一样,可以自己吃炒菜了,后面才发现,他们这个店就是司机合伙租的店面,自己搞的,联系不同区域的司机们,让他们都在指定的地点下高速吃饭,每一次下车,都会停半小时或到一小时,让乘客下来吃饭,然后每半月多少钱,司机们一起拿回扣或分红,当时跑长途大巴的司机赚了不少的钱。我们村子那边跑贵州到江苏一带的司机,那几年赚了上百万,在城里买了房子,自己又买了大巴自己开,买线路。不过到现在已经慢慢少了,没有以前那么好赚钱了。

直到2017年后,我也基本都不做大巴了,首选火车为主,感觉做多了大巴,发现越来越怕,生怕出事,感觉还是火车安全一下。

建议大家长途回家,还是选择火车或飞机好些,毕竟完全性高很多。


杨令


现在坐长途大巴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之前经常坐跑山东青岛或者烟台的长途大巴,中途下车吃饭或者休息都是固定项目,但从来不是高速服务区,即便跑高速的大巴,也是要下高速吃饭,久而久之,到了某个地点我就知道要停车吃饭了,这里面原因是什么呢??



很简单,司机和一些餐厅是挂钩的,这一点从很多方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一,司机下车后对餐厅轻车熟路,一看就很熟,和老板或者餐厅工作人员对话也可以看出。二,司机和乘客绝对不在一个区域吃饭,乘客吃饭的时候,司机去了单间或者单独安排,菜品肯定是不一样的,估计也是免费的,就像领导在食堂开小灶一个道理。三,司机和乘客们进餐的期间,餐厅工作人员会给大巴打扫卫生,并洗车等,一系列忙活完,司机提着刚泡好的新茶,叼着烟就出来了,一脸满意的微笑!



换句话说,估计按吃饭的人头,司机应该都有提成,或者按总消费来看,但是有一点还是比较不错的,那就是我一次没有遇到过强制消费,如果乘客不饿,或者自行带食物的,可以不下车,这一点算是很良心了,而且往往这种地方都处于国道或者省道上,离着高速口也不远,即便下来吃饭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高速服务区虽说有服务区,也有进餐的地方,但是多数都是快餐性质的,而且人非常多,吃不好,东西还贵一些,司机选择这样做,一是能提供更好的环境,二是还可以给自己带来一点收益,我个人认为可以理解,强制消费的另当别论!

国内最大新能源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威马汽车Club


老家在江苏北部,在江苏南部上班,之前基本上是坐普通火车通勤,票价便宜,一般耗时6-9小时左右,不方便的是做到市里还要转乘到县里的大巴,这辆大巴不坐满人不走,一般都要等1个小时左右才能坐满,路上用时一个半小时,路上不停的有人下车,票价也不便宜,平常20元左右,春节的时候会涨价到30或更多。到了县里后还要转车到镇上,比较麻烦。

后来通过别人知道了有从镇上直达到工作地点的大巴,票价120元,每天都有2辆车对开,用时也差不多6-8个小时左右,坐了几次,知道了这趟大巴每次都下高速去固定的接驳站休息,而不是在高速的服务区停车休息。

一般都是下高速开到扬州江都的接驳站停车,车上不让逗留,全部下车,有的司机会好心提醒一下,在接驳站不在参与抽奖活动,看好自己的钱包,下了车,看到这个接驳站非常拥挤,停了很多的车辆,上海到河南的,苏州到盐城的,周口到无锡的,等等等等,停车场有很多的摊位做抽奖活动,送手机送话费,砸金蛋等,围观的人很多,也有一些吃食摊位,肉夹馍,凉粉,煮玉米什么的,里面也有超市,当然厕所肯定少不了,里面脏的一塌糊涂,无处下脚,环境大概就是这样。

司机下了车就看不到人影了,乘客上完厕所都在所在的车辆旁边站着等,怕误了上车,一些人三三两两的在抽烟。有专门的人给车辆加水,或者清洗车辆。一些人左等右等不见司机,也有的去超市买点吃的。

经过几次闲聊,觉得司机不去服务区而是下高速去专门的接驳站原因如:

1.司机个人利益,司机和接驳站达成了合作,司机可以免费吃饭或者拿点,车辆上人都要下服务区休息,休息的时候会产生消费。

2.车站的指定停车区,接驳站一般是私人运营的,接驳站和专线的车站建立了合作,车站可以每年分成拿点,接驳站靠人流量生存,利益互换。


跃动的音符人生


我以前经常坐大巴,我了解些。我从贵州天柱坐到东莞,全程高速,大约时长11小时,来回时间一样。

从东莞去天柱,每次都会在广西贺州某出口下高速后去某华大饭店吃饭,饭店周围没有小商店等等,需要东西只能在大饭店里面买,里面日常用品应有尽有,价钱嘛基本上比外面贵一倍,饭嘛25元1份(质量和外面6元份的那种差不多),泡面15元桶(自带泡面店里不提供开水),司机上楼吃饭,司机的待遇是6个菜(荤菜),芙蓉王两个司机每人1包,红牛2灌,有没有回扣就不懂了。

这样你们应该知道大巴司机为什么下高速吃饭的原因了吧!因为在服务区没此待遇。


贵山贵水龙阿哥


大巴车司机为什么会下高速吃饭呢!

大巴车都是跑固定线路的,每条线路基本都是指定位置的餐馆(说白了就像以前的黑店似的),这也是一种套路,下高速的餐馆一般都是和各线路、各老乡有着挂钩的,司机和押车员到那里是免费用餐,而且还必须有标准,同时还有其他的待遇,因为大巴车司机会给餐馆带来不菲的生意,一份快餐现在来讲最便宜的也得二十块,还没有什么东西,一桶方便面15元,如果自己带方便面的话,不好意思用开水5元,你们说说是不是黑点?再有能这样开餐馆的也都是投资大巴车的关系户(亲戚里道的),这是一种暴利的生意,如果你注意的话就会体会到,去吃饭的地方都是非常偏僻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你想自己买东西也只能呵呵了,而且不管天气如何,车上不能有人,必须全部下车(也是为了避免车上物品的安全),条件、环境很差的,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这都是赚钱的套路,也是坑乘坐者,所以记住:在坐大巴车(火车)之前,自己备好给养(我从来不在这样的地方花高价吃饭),不然就是高消费,只能被坑(除非饿着),土豪除外。


九窍之邪


大家都想听真话的吧,我曾经是一个专线巴的司机,从东莞跑广西的玉林和钦州的灵山县,共跑了十三年后来固定开旅游车四年,后转坐公司办公室了,在每年的春运期间都会偶尔顶班开加班车跑下春运。真的很感慨人生,从一个青年跑到中年,眨眼这大半辈子子就这么过去了,现在也快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在这向各位大咖们说说为什么大巴跑高速还要下高速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吃饭的事吧。在改革开放的前段时间里,各省往广东打工的人员非常多,在当时的环境下,运输方面只能靠汽运来解决,因此而诞生了超长途班车的运行。大巴车跑长途都会根据发车时间会安排大概时间和固定地点就歺的,为什么呢?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国道都会经过各市县和乡镇,各种歺馆饭店非常多,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会联系各线班车的司机和老板,会提供免费歺和小费。刚开始的时候春运期间是每台车会给每个司机和蛇仔(乘务人员)100-200元,后来利润少了就慢慢减少到50-100元,再后来就变成10-20元,并且每人都有一包价值10左右的烟,再后来就没钱给了只给每人一包烟了事,当然,矿泉水每台车都免费随便你拿10支8支没问题,平时间也会有小小的表示,但没有春运期间那么多。后来高速公路发展了,跑长途的还是有不少车下高速到固定的地方吃饭,因为,经过一段时间过后,有很多司机和老板在高速服务区就歺后发现,服务区上的东西比下面的贵很多,并且味道比在下面的差多了,当然,司机就歺也是免费,但免费的烟和水就没有了。加上现在下面的歺厅从卫生和价格方面也很注重,甚至下面的歺厅还帮司机处理各种违章和车辆的小毛病的事情。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旅客都向司机提出了异议,很多司机和老板都会迁就旅客的,所以,现在的长途客车大部分都下高速到固定的歺厅就歺就是这个原因多点吧。这是本人的一点了解,不喜勿喷,请凉解。


用户946215461679


我来分享一下我去年从西安到广州座大巴车的亲身经历吧!加油站是正规的饭店,明码标价,即使价钱高你可以不买。如果在加油站服务区吃饭的话,司机就没有好处,吃饭也不会勉费的。而在别的地方,条件偏僻,也就那一家饭店,你肚子饿了不吃也不行。应为附近在没有饭店过超市,所以你就必须吃,价钱贵那是不用我说。一碗面条25,是酸菜没有一点肉。米饭30,白菜,白萝卜丝,豆芽。猪血加酸菜。吃一次让你再也不想吃下一次。司机和饭店的都是一伙的,每个人吃饭司机都有提成,而且司机吃饭是不要钱的,我去年吃了一碗面条花了525元,说来都是泪啊!


为梦想而奋斗305


太久不坐长途大巴了一直都是动车火车的,没想到在国庆回家的路上又体验了一次,5个多小时的大巴车,坐的腰真疼,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父母也总是带我坐大巴车回老家,小时候真没留意过下高速吃饭这件事,没想到长大后让我给碰上了。

车是下午4点多开开始跑的,到了6点多天都黑了下来,很多人都在吃着小零食,走着走着我看到车子下了高速,还纳闷这是要干嘛,下了高速没多久,车就停了下来,司机说:下车吃个饭,大家自由休息15分钟,然后就看到司机跑进一个饭馆,闻着外面飘来的香味,很多人都下车走进了饭馆,饭店门口停着很多跑长途的车,当然很多都是大货车。

我也跟着进去吃了点饭,饭菜是自助的形式,一人20随便吃,荤菜不多但是主食管够,草草吃了一些,把肚子垫了垫,走之前看到司机和老板娘说话,上车后我就纳闷的问他,是不是吃饭馆回扣了,司机很憨厚的说那是他老婆开的小饭馆,一般跑夜车的时候,他会停下来吃顿饭,比起在服务区吃饭,他家的饭菜便宜又管够,但是他不会强制乘客吃饭,而且还会免费提供热水,吃饭的时间不会耽误乘客时间。

看到回答里很多说黑司机宰客的,我只能庆幸自己没遇到这样的司机,如今网络这么发达,随便用手机曝光到网上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