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啥一批批地换一个个地杀,直到上吊那一天:史记中的马屁96

崇祯为啥一批批地换一个个地杀,直到上吊那一天:史记中的马屁96

阿元

和许多人评价相反,崇祯对大臣的信任程度,几乎是无条件的,是用人不疑的典范。

以袁崇焕为例,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兵给兵、要权给权,他要求的事情没有一件不允许的,而且不派监军。此外还为袁崇焕多次擦屁股。袁崇焕理论上是阉党,为魏忠贤立过生祠,据说还送过很多次礼。这个道德污点,崇祯视而不见。崇祯二年,袁崇焕擅杀持有尚方宝剑,相当于钦差大臣的毛文龙。对于这种近乎造反的行为,崇祯进行了追认,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大将满桂和袁崇焕有矛盾,崇祯连矛盾的原因都不问,把满桂调整到了大同。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崇祯相信袁崇焕的一句大话:五年平辽。

崇祯杀袁崇焕,根本原因是他辜负了崇祯的这种绝对的,无条件的信任。

在崇祯给了袁崇焕绝对的信任、巨大的权力、充足的人力物力,并跟在屁股后边擦个不停的情况下,袁崇焕上任一年另四个月,他五年平辽承诺已经过去四分之一多的情况下,平辽不仅没有任何的进展,还把后金军给平到了北京城下。

甚至到了这个时候,崇祯还对袁崇焕保持着绝对的信任,任命他总管天下勤王兵马,把后金人打出去。结果袁崇焕再次让崇祯失望,统率的军队一败涂地,各路勤王军兵不知所措,后金军甚至有攻进北京的可能。

换做是你,你能不生气?正是崇祯曾经对袁崇焕绝对的信任,换来了难以承受的失望,才是他杀掉袁崇焕的真正原因。

说来也怪,崇祯杀了袁崇焕之后,清军很快就从北京城下撤退了,可见杀袁崇焕还是挺有道理的。

类似的还有杨嗣昌,还有众正盈朝的东林君子们,崇祯对他们也都是绝对的信任。他们说魏忠贤是坏人,赶走;他们说朝中有阉党,杀的杀、抓的抓;他们说收商税、矿税是与民争利,立马取消;他们说不用治理黄河,行;他们说加征练饷、辽饷,征……

但所有这些措施,不仅没有起到一丁点的作用,反正让局面越来越坏,后金军越来越强,流贼越来越多……

面对这样的局面,你换掉,甚至是杀掉那些没有完成自己职责,还要为此负责的官员们,有什么毛病吗?有啥问题吗?

崇祯实际是陷入到一个死局之中。统治天下,只能靠这些有文化的缙绅士大夫阶层;但缙绅士大夫阶层为捞取财富而产生的不可控制的腐败,又让大明王朝陷入不可避免的灭亡。

所以让靠缙绅士大夫阶层统治,只能是越治理越混乱。失望的崇祯只能是一批批地换,一个个地杀,直到他上吊的那一天。他的悲剧性在于,他一直在努力,但他所有的努力都被既得利益集团,化为一场空……

总结一下就是,皇帝总体来说,是希望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的,是铺设者的心态。既得利益集团总体来说,是希望自己及其家族权力越大越好,兜里的钱越多越好。钱从哪里来呢,偷盗国家(皇帝)的财富,盘剥百姓的利益,是实际的破坏者。

这一点,连李自成都看出来了。李自成对明朝开战的檄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皇上并不太坏,但总是被蒙蔽着。臣下全部结党营私,绝少有公正忠诚的。于是贿赂和利益都进入官僚集团的腰包,百姓的脂膏都被榨干了。

再举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

嘉庆皇帝的补丁为啥那么贵。

嘉庆给龙袍打补丁,是为了节约,为了给百姓减轻负担,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但嘉庆的努力失败了,在既得利益集团,具体到个体,就是那些负责采买、缝补丁的内务府太监的帮助下,这种行为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成为扰民的措施。正常三文钱的一个补丁,居然要一千两银子。从这事里可以看得出来,崇祯皇帝的补丁,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他们的良苦用心,都被执行者,雨打风吹去。

由此可见皇帝做为一个建设者是多么的不容易,因为执行他命令的中间环节,几乎全是破坏者。几乎所有皇帝的利民政策,都能被既得利益集团变成对小老百姓的损害。这是因为,百姓把利益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怎么贪呢?

但问题出现了,既得利益集团难道不怕社会的动荡,损害他们的权力和财富吗?

怕,但也不怕。

怕是就个体来说的。因为社会动荡中,既得利益集团中总会有人倒霉的,失去权力、财富甚至于生命。

不怕是就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整体来说的。天下太大了,皇帝累死也管不过来,所以不管谁当了皇帝,只能是靠缙绅士大夫阶层进行治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谁当皇帝,当这个首席执行官,对于缙绅士大夫阶层是无所谓的,所以对于改朝换代,从整体来说,他们不怕。

关于这个问题,三国时期的鲁肃有过赤裸裸的描述。

当时曹操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南下荆州,磨刀霍霍向牛羊,准备把刘备和孙权一锅都给炖了,一统天下。

赤壁之战前,曹操给孙权写了封信,说负隅顽抗是没有好下场滴,还是乖乖地投降吧。

孙权一共只有六七万人马,对抗曹操的几十万大军心里没底啊,就召集大臣商量,咋办呢?

几乎所有的文臣,发出了共同地呼唤,投降吧,投降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了,一块堆儿建设和谐社会,多好啊。

孙权也觉得投降是个不错的路子,这时鲁肃跳出来了,说孙权说,谁都能投降,你孙权不能。

为啥呢?因为俺们投降了,曹操为了安定团结,咋也能封个官。哪怕小点,坐牛车上班,靠混日子、论资排辈,靠个七年八年的还能当大官。你不行啊。曹操能放心你吗?让你坐井视天都是好的,最大的可能是给你喂毒药。虽然被自杀、被跳楼啥的挺时髦,但你也用不着提前一千多年去赶哪?所以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顽抗到底。

类似的例子还有。李自成大军包围了北京,大明王朝处于最危难的关头。为了寻找一线生机,崇祯亲自敲响了大钟,召集大巨们商量咋办。崇祯敲钟敲的都快累趴下了,大臣一个都没来。来了三个人,一个是他老丈人,还有他的两个皇亲。而就在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皇帝把自己吊到树上没两天,他的绝大部分大臣都跑到李自成那里求官去了。据说有个特别老的,李自成看不上,说你胡子全都白了,还当啥官啊,赶紧的回家去吧。这大臣当时就说了,只要你封我官,胡子明天就黑了。

而且这批刚刚给李自成当上官的大臣们,在李自成死了之后,立马又能投到满清门下,继续当他们的官。

这样的人中,最著名的当属冯道。唐朝灭亡后,北方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期间,契丹人灭了后晋以后,也曾对中原实行过短暂的统治。“五代”时期是一个形势极不安定的乱世,政权皇帝更迭频仍,官场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已的年代,连皇帝都坐不稳,冯道却营盘如同铁打钢铸,先后经历五朝,侍奉十一君,无论谁家天下他都是“稳坐钓鱼台”,届届当高官,朝朝为公卿,而且三次拜相,位居相位长达二十余年。他为官时间之长,历任朝代之多,出任职务之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遍寻中国历史,冯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官场不倒翁”。

正是因为不管谁当皇帝,都要假手缙绅士大夫阶层进行统治,因为这个阶层是唯一一个掌握了文化资源的阶层,所以皇帝最关心,江山是不是可以永固,世系是不是可以流传,和缙绅士大夫阶层却几乎没有啥关系。缙绅士大夫阶层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权力获取财富和保住财富。

就是因为皇帝和既得利益集团是对立的,一个是家的主人(起码是以主人自居),一个是小偷和强盗;一个是建设者(起码是这么想的),一个是破坏者(从实际效果来说),所以专制集权社会历史,也是皇帝与既得利益集团斗争的历史。

崇祯为啥一批批地换一个个地杀,直到上吊那一天:史记中的马屁96

关注《历史有坑请注意》,《中的马屁》,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精彩无限。

真心建议大家关注下《历史有坑请注意》,因为是连载,所以很多内容很难在一章内说明白,不看上下文,就是一头雾水。更何况阿元还会有更多的精采内容上线,《爆笑三国》为您解读说阿斗到底是不是个笨蛋?诸葛亮是个阴谋家还是个伟大的统帅?刘备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关羽是高大尚的英雄,还是道德低下的混蛋?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干掉的关羽等等迷题;如何教育孩子,阿元与您交流陪伴孩子成长的感受。

《历史有坑请注意》,欢迎您的光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