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園不值》冠絕唐宋的密碼是什麼?

一枝紅杏,無限春光

——葉紹翁《遊園不值》冠絕唐宋的密碼

付應全


說起詠紅杏的詩,大家總不免想起南宋中期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南宋江湖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存詩四十餘首,多描寫鄉里田間的隱逸生活,詩風清新野逸。但在群星燦爛的古代詩人群體中,葉紹翁並不特別的耀眼。他之所以廣為人知,多半拜這首詩所賜。近人選宋詩,幾乎沒有不收這首詩的,特別是對“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一聯,無不對之推崇備至。特別是錢鍾書先生,在其名著《宋詩選注》,旁徵博引,通過與歷代詠紅杏的名詩名句一一對比,來凸顯這句詩的精妙之處:

這是古今傳誦的詩,其實脫胎於陸遊《劍南詩稿》卷十八《馬上作》:“

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雲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不過第三句寫得比陸游的新警。《南宋群賢小集》第十冊有另一位“江湖派”詩人張良臣的《雪窗小集》,裡面的《偶題》說:“誰家池館靜蕭蕭,斜倚朱門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盡,粉牆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閒字填襯,也不及葉紹翁的來得具體。這種景色,唐人也曾描寫,例如溫庭筠《杏花》:“杳杳豔歌春日午,出牆何處隔朱門。”吳融《途中見杏花》:“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又如《杏花》:“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牆頭。”但或則和其他的情景摻雜排列,或則沒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寫得這樣醒豁。

就詩歌而言,唐代是巔峰,宋不及唐是共識。但錢鍾書先生特別指出,單就詠杏花而言,由於唐人要麼沒有把杏花作為主體景物,要麼詠杏之句沒有安排一篇的核心位置,故在唐人之作並不如宋人警句來得引人注目。而在宋人詠杏的詩篇中,葉紹翁這首小詩,雖脫胎於陸遊《馬上作》,以其獨特的匠心青出於藍,冠絕一時。不消說,在錢鍾書先生看來這首詩就是詠紅杏的絕唱了。

《遊園不值》冠絕唐宋的密碼是什麼?

杏花孔雀圖 (明)呂紀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杏花是詩人的寵物,自古以來,詠紅杏的篇什確實數不勝數,新意迭出。葉紹翁的這首小詩,之所以人見人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越唐人而冠絕宋詩,確實有他獨到的匠心。雖然從所寫的景緻來看,唐宋諸賢之詩,大都與葉詩相似,如吳融、溫庭筠的詩句所描寫的都是春天裡院落一角的出牆紅杏枝,但都不如葉詩動人。二家的著眼點都在紅杏,但也僅僅就紅杏而觀紅杏,止於紅杏。葉詩的動人之處就在於雖然他的著眼點也是紅杏,卻未止於紅杏,而是就紅杏而觀春色。透過一枝紅杏,窺見滿園春色、無盡的風光以及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著眼點雖小,而境界宏大。相比之下,吳融、溫庭筠之詩,雖然也捕捉到了這樣的鏡頭,但並沒有進一步發現一枝紅杏背後的盎然春意和萬紫千紅的整個春天。

中國的文人對節候與花期的關係尤為敏感,在此基礎上,造“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從小寒到穀雨,共八個節氣,一百二十日,每五日為一花信,每一花信,為一種花始放的時節。每一節氣凡三個花信,始於梅花,終於楝花。其中雨水節氣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故每年杏花的花信,就在農曆的二月前。進入二月,正是杏花開得最爛漫的時節,二月也因此有了個美麗的別名——杏月。此時春意漸濃,料峭的春寒初退,春色撩人。幾陣春雨過後,紅杏初綻,大江南北,春意盎然。每年此時節,也是詩人興致最濃的時候。“物華撩我有新詩”,在紅杏的撩撥之下,他們詩興遄飛,才思泉湧,留下一篇篇佳作。

《遊園不值》冠絕唐宋的密碼是什麼?

杏花 (清)鄒一桂故宮博物院藏

詩人們看爛漫的杏花,也是在賞大好春光,杏花是春天漸深、春意漸濃的消息,故而在古人看來,詠紅杏而及春光,始可稱佳構。瞿佑在《歸田詩話》中曾點評古今詠紅杏詩:“陳簡齋詩云:‘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陸放翁詩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皆佳句也。惜全篇不稱。葉靖逸詩:‘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戴石屏:‘一冬天氣如春暖,昨日街頭賣杏花。’句意亦佳,可以追及之。”“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出自南北宋之際的詩人陳與義《懷天經智老因訪之》,全詩為:“今年二月凍初融,睡起苕溪綠向東。客子光陰詩卷裡,杏花消息雨聲中。西庵禪伯還多病,北柵儒先只固窮。忽憶輕舟尋二子,綸巾鶴氅試春風。”描寫的是作者於冰凍初融的二月,在濛濛細雨中駕小舟沿苕溪尋訪高僧。“杏花消息雨聲中”確為全詩的詩眼,經細雨的潤澤,苕溪兩岸杏花初放,點染整個春天,為詩中醒目的亮色。

陸游“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實寫春雨,虛寫杏花,妙就妙在,由一夜春雨,詩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杏花的開放,可見杏花在詩人眼中,是春天的象徵。戴復古“一冬天氣如春暖,昨日街頭賣杏花”,也是道出了杏花與春天之間割不斷的聯繫。其實不僅瞿佑所舉這幾家,但凡詠杏花名句,無不由杏花而及春天。宋祁膾炙人口的名句“紅杏枝頭春意鬧”,王國維認為“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在作者宋祁和賞者王國維的心中,紅杏枝頭,喧鬧著濃濃的春意。當然,更著名的,當屬虞集《風入松·寄柯敬仲》中“杏花春雨江南”,此句一出,遂將江南春色定格。這些詠杏花的名句,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唱,正在於把杏花放置在香紅嫩綠的春天的背景下,有盎然的春意和勃勃的生機作襯托,字裡行間充滿著春天的希望和喜悅。

《遊園不值》冠絕唐宋的密碼是什麼?

一枝紅杏,無限春光——葉紹翁《遊園不值》冠絕唐宋的密碼付應全說起詠紅杏的詩,大家總不免想起

錢鍾書之所以在他所舉的幾家詠杏花詩中,認定唐不及宋,正是暗含著這一規律。陸游“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張良臣“一段好春藏不盡,粉牆斜露杏花梢”,之所以高出唐人溫庭筠、吳融者,也正在於陸、張二家均由杏花而窺見春色。而葉詩所以又高出陸、張二家者,正如錢鍾書所言,則在他們的第三句均不如葉詩來得新警和充實。就全篇而言,陸詩“楊柳不遮春色斷”句雖然十分相稱,但句法失之新巧,雖由紅杏而及春色,但並未寫透寫足春光。至於張詩,其第三句“一段好春藏不盡”和“春色滿園關不住”相比,筆力顯然弱了許多,讓人看得見小院春光,卻看不到整個生機勃勃的春天。葉詩“春色滿園”四字,便把整個春天的盎然的春意暴露無遺,惟“紅杏枝頭春意鬧”堪與匹敵。接下來“關不住”三字,又寫盡春天的勃勃生機與強大的生命力,又似警告園林的主人,天鈞化工,非夫人力可禁!而那枝出牆的紅杏,正是衝破層層阻力,盡情擁抱春天、展示春天的先鋒,堪稱春天的使者。

當然,葉詩所以獨勝,還在於全篇結構緊湊,引人入勝。全詩由作者訪友不遇寫起,起句即出人意料,以“應憐屐齒印蒼苔”,推測“小扣柴扉久不開”的原因,一虛一實,虛實結合得非常好。“久不開”看似無意之筆,實則寫出了作者遊園的急切心情和離去的不甘心。於是推測主人應是憐惜蒼苔而不放自己入園,以玩笑之筆,道出主人的風雅和自己遊園不得的惱恨,使人想見主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幽雅居住環境。“春色滿園關不住”,似警告主人閉門的徒勞,“一枝紅杏出牆來”,又寫出作者雖然未能入園,但已飽賞春光的意外之喜。至此,作者遊園賞春的宿願得償,不僅放下了怨恨,還帶著滿心的欣喜打道回府。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從全詩的構思和著眼點來看,葉紹翁《遊園不值》確實在同類詠杏花詩中匠心獨具,卓犖不群,堪稱壓卷之作。

《遊園不值》冠絕唐宋的密碼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