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同一个时代里,一位是数学之王,一位是文学巨匠,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共同点。正是这一点让他们走上了人生巅峰,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持此观点的核心就是把书读透。尤其是在当下这个躁动的时代,更为重要。

在象牙塔的时候,无忧无虑,有些总裁甚至觉得读书很枯燥和无趣。但是一走上社会,就遇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

如何破局?读透一本书

读透一本书的由来是:现在资讯太丰富,我们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无法从浩瀚的信息中找到一些真正有效的知识为我们所用。

读书,是我们每个人获取知识素养的最直接途径,但是,这已经被大多数人忽略了,你可以问自己,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

不用知道答案,大多数人真的很久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了。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首先是没有时间,不知道读什么书;其次,生活当中有更多紧迫的任务要去解决,读书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

再次,因为自制力或者惰性问题,很多人觉得读书很重要,但是不紧迫,所以把读书这件事一直延后。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先搞定一本书,先读透一本书,那【如何读透一本书?】

第一个方法是读100遍:

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强调的是重复的价值。

犹太小孩在12岁的时候,人人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了100遍。《旧约全书》不仅仅是圣经,更是一部文学名著。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在中国,把三国那么厚的一部书读100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人:

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另一位是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

中国瑰宝苏步青和巴金究竟把哪一本书读了100遍?

再一位是苏步青,童年放牛时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读了100遍。

在中国,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成气候。数学王子和文学巨匠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们,慎选书,选好书,读经典,读透书。

虽然每个人情况不同,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经典的书籍,把这本书读一百遍,如果你做不到,可以培养你的孩子读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精髓会刻印在你孩子的脑子里,流淌在你家孩子的血液里,形成一种独特气质,这是你给宝宝最好的人生财富!

说实在的,一本书读100遍这种方法我没做过,我重点推荐的是第二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我践行二十多年,受益颇深,明天这个时间我把受益二十多年的方法介绍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