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股票其中百分之70是機構持股,那這個股票好還是不好?

黃益坦


你好:

首先這個問題如果要正面回答,就必須要了解證券法以及證券政策!

機構基金不會持倉垃圾股的,基本面破壞的股票他們是不碰的。

目前股市資金分三大類,1公募基金、2私募基金、3遊資、散戶、外資。

也就是說市場內絕大多數都是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為主流,單憑公募基金機構就佔據整個大盤大部分的資金量。

例如:A股裡一瞬間所有資金全部撤出,那麼此刻股市點位你認為應該是跌倒多少?

答案是:1800點左右,因為裡面沉澱下來都是基金機構的資金!

因為基金機構持倉比例不得低於總體量的80%,也就是說國家的法律規定不允許他們空倉,因此他們的資金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其次的邏輯就是,目前我們的法律法規逐漸完善,對待所謂的惡意操控股價的行為堅決予以打擊,故所以向以前的那種“莊股”“溫州幫”“浙江幫”“山東幫”之類的資金早就大幅收斂,日後這種行為會逐步消失!

那麼從這種現象來看,主流資金就是公募基金、正規私募基金為主導地位,以前的“莊家”資金必定是配角!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喜歡!





股市大視野


是好事,但是要懂得看!

如果是在一個明顯的底部區域,或者是在一個所謂的低估值的區域,那麼當70%的籌碼被機構持有了,說明已經絕對控盤。

未來上漲的時候其實他們只需要應付外面30%籌碼的壓力,就行了。這相當容易,因為70%的籌碼掌握在機構手裡,再加上一個低估的狀態,他們可以想怎麼拉昇,就怎麼拉昇。

但是如果個股處於的是一個主升浪的末期,前期漲幅也有好幾倍,並且估值出現了高位,在歷史新高附近。那麼就算70%的持倉是機構,也是一個風險大於機會的週期。

因為機構來市場也是為了賺錢,他們不會漫無目的的拉昇,拉昇的最終目的就是找人接盤。有70%的持倉是機構,而前期漲幅又巨大,也就意味著未來這個70%裡有大部分都是為接盤散戶準備的。所以不可追高。

就好比茅臺,茅臺已經是目前少部分資金掌控股價漲跌的階段了,可以說大部分的持倉都捏在了基金,機構手裡。但是對於現在的茅臺,就是一個風險大於機會,估值過高的階段。

所以,衡量一隻個股好還是不好,還是要從估值下手。

說白了,估值低的,就算機構持股佔比很小,也不用怕,因為未來一定會有大批的機構入駐,搶籌這些低估,優質的個股。

這就是投資!用簡單的一句話概括就是:別人還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值錢,而以後會有很多人會覺得它值錢!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實話告訴你,一隻股票好還是不好?不能憑一隻股票籌碼70%被機構持股來判斷的,並非是機構持股高就好,機構持股低就不好,其實一隻股票真正能給股民投資者賺到錢才是真的好。所以說股份70%被機構持股並非絕對好,要根據不同個股不同分析。

解釋一下股票70%被機構持股的情況!

其實一隻股票機構持股70%的就是指持有流通盤,並非是指持有股票總股本的70%,機構是不可能持有股票總股本70%的。只有當股份在二級市場已經流通,可以交易買賣的股份才有可能被機構持有比例高達70%。

比如說一隻股票總股本是1億股,其中9億股是限售股,而只有1億股是流通股份,而此時這隻股票被某機構或者很多機構看好這隻股票,有7000萬股的股份已經被機構掌握了,這就是一隻股票70%被機構持股了。

再來分析為什麼說一隻股票70%被機構持股對於這隻股票並非絕對性好呢?

上面也進行分析過,一隻股票被機構持有股份70%只是流通盤,並非是總股本,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考慮兩個因素真正股票的股份掌握在大股東手中,大股東一旦解禁之後就難免會減持,從而造成對二級市場拋壓加重。其次還有一點就是這個70%股份是被一家機構,還是幾家機構,或者幾十家機構呢?這些都是問題的關鍵點。

關鍵一:大股東解禁與減持因素

假如大股東解禁的比例是流通股份的幾倍,流通盤是1億,而大股東解禁就是4個億,這個時候一旦等大盤股解禁逢高減持之時,機構也是無能無力的,照樣被大股東收割,機構所掌握的70%股份已經無法達到控盤狀態的,所以這種股票對於機構,對於散戶,對於股份都是不好的,大股東一旦減持必然會造成股價拋壓太大,導致股價下跌,就連機構都撐不住股價,所以這種情況的股票不碰為好。

關鍵二:是一家機構還是多家,或者幾十家

一隻股票70%股份被機構持有,但是假如這些股份存在多家機構,或者幾十家機構的話,機構與機構之間進去博弈。假如機構不齊心,目的不一致,盤面肯定造成波動加大,對於股票不是好事。造成你拉我賣,你賣我拉,大家都很難賺錢;除非各大機構齊心協力的情況之下,共同做多拉昇股價,對於這隻股票自然就是好事,大家有錢一起賺,對於你我他都是好的。

綜合以上分析,一隻股票的股份被70%機構持股,而這隻股票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能一概而論的,應該要根據每隻個股情況來決定的。大家要知道機構太多,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博弈是波動很大的,散戶作為被動參與者面臨損失將會更加嚴重。所以我覺得70%股份被機構持有的股票,是好股還是不好的股,不要輕易下定論,只有能給大家賺到錢的都是好股票。


老金財經


是好是壞,關鍵還要看股價所處的位置。

表面上看,機構扎堆,說明該股基本面非常優良,得到了大多數專業投資者和機構的認可。對於散戶來說,特別是,對公司及基本面缺乏研判能力的散戶來說來說,選擇這種股票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或許是一種省力的選股方法。

然而,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這是萬古不變的真理。往往這些機構扎堆的股票,多處於高位,甚至是歷史高位。對於以博取差價為主要盈利手段的A股市場,顯然這不是一種好的選擇。舉個例子,貴州茅臺就是機構扎堆的股票,目前價格在1200元左右,試問是不是好股票?

目前,A股市場中以機構為主的上市公司股票,從公司盈利能力,行業中的地位等方面看大多的確不錯,而從股價上看,卻多數高高在上。作為個人投資者,特別是專業能力不強的散戶來說,儘量迴避高價股,即便是核心資產。投資市場的永恆唯一的真理就是價低質優,兩者缺一不可。


進擊的以楠


一隻股票其中百分之70被機構持股當然是件好事。這表明了機構們對這隻股票看好。也從一個側百說明了這隻股票的質地不錯。當然了,機構偶爾也可能會看走眼。但是至少說明在當前的時期內這隻股票的基本面和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

只不過機構大多是長線投資較多,機構眼中的好股票,並不一定是你眼中的好股票。

以工商銀行為例,前十大股東持股佔總股本的96%!

只是很多股民不一定喜歡這樣的股票。因為大盤銀行股上漲太費勁,波動幅度也小。

還有貴州茅臺前十大股東持有總股本的75%以上!但是價格1100多元一股,這股價也不是一般散戶敢喜歡的。

其實機構持股不到70%的也有很多好股票。比如格力電器、伊利股份等大牛股其中的機構持股都不足70%,但它們無疑也都是好股票。

正如有人說:牡丹雖好,還要愛人喜歡。

機構持股70%以上只能說明目前這隻股的基本面不錯。至於好不好,要看你個人的投資喜好了。


孟可的思想空間


題主的問題不夠嚴謹,一個股票百分之七十是機構持股,是說的流通盤的百分之七十吧,假如這麼去理解我覺得對這個股票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好的一面是這個股票被機構完全控盤了,股價的走勢很獨立,一般不會跟隨市場的波動而波動,多數時候在走自己獨立的行情,持股者也不用擔驚受怕,畢竟有那麼多機構在裡面支撐著,你如果拿了這樣的股票,似乎只需要坐享其成便可。

比較弊端的一面是,一般大量機構駐紮的股票流動性不是很好,因為大部分籌碼被機構拿走了,在市場上流通的很少,這樣無論你是買賣有時候在委託的位置看不到單子,甚至下方看不到接盤者,這對賣出和買進是加大的障礙,其實在一般情況下還倒好說一些,你無非等點時間,等下面的籌碼堆積後了再賣也行,而當市場出現非常情況的時候,就是資金大撤離的時候,眾多機構搶先出局,這個時候這類籌碼集中的品種很容易出現集中踩踏的現象,導致的結果是最終誰都跑不掉,這也是這類高控盤股票的最大弊端和風險。

所以,對於機構高度持股的這些公司,還是要警惕為主。


春意萌生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般來說,機構持股達到70%以上,大概率能夠說明該股質地不錯,尤其2017年以來,市場開始倡導以業績驅動為導向的價值投資,很多機構也開始在業績白馬股當中抱團取暖,導致大消費、大白馬出現了一波結構性的行情。

尤其在存量博弈階段,機構持股較重的個股依舊值得大家重點參考。

不過在A股市場,有時也不排除機構踩雷的情況。

在長生生物假疫苗事件發生前,多家機構都認為該股業績突出,是難得的績優白馬股,而且該股機構持股比例也非常高,但是結果在假疫苗事件之後,該股連續跌停,甚至最終直接退市,多數機構也損失慘重,從這個角度來說,機構持股比例比較高的個股也不是完全安全的,遭遇一些突發黑天鵝事件,誰都難以倖免。

還有此前的康得新、以及康美藥業作為上證50標的股,也受眾多機構青睞,但是最終也爆出財務造假,導致很多機構被埋。

因此機構持股佔比較重的個股值得大家參考,但是也並不能完全保證機構持有的個股百分百是安全的。


侯哥財經


要辯證的看,機構持股比例要看是合力還是一家吃獨食,如果獨食就變成莊股了,我個人建議最好不要去碰這樣的莊股。因為這樣的股票走勢通常都是“喜怒無常”的,如果是各家機構合力持倉就要看研究一下為什麼機構扎堆。

機構通常都是價值投資為主:因此當一隻股票機構的比例佔比很高的時候通常是能夠提振股價上漲信心的。但是,我們投資不能因為機構扎堆就跟風買入。自己的錢自己要負責,所以一定要深入研究這隻股票基本面的質量到底這麼樣。還有特別要注意,如果是一家機構吃獨食很有可能是在資本運作,後面套現的概率比較大。

股價的位置也是重點:還需要看股票的位置,如果是在低位你發現了它,機構非常青睞就可以重點關注了。通常,機構資金是做中長線波段的,如果股票位置在底部就說明當下機構資金的意願在建倉,後面有上漲預期。

注意的是,只是有上漲預期不是一定會漲,機構之間也存在博弈。如果A機構籌碼比例達不到要求就會想辦法到其他機構吸籌碼,這樣就會出現博弈的現象。在走勢上通常會體現為震盪,也就是說的建倉後的第二階段洗盤。

位置過高的避而遠之:對於已經有很明顯的上漲空間,股價在高位的這種就算機構在多,市場再看好,研報再多也不要輕易去碰了。如果你是機構,估計漲到高位首先想的應該是出貨而不是買入。比如現在市場裡的一些白馬股,已經積累了很多利潤對於這種就要保持謹慎態度。別人吹的再好就要避而遠之,只要高位被套解套沒有幾年是下不來的。

最後,不要過分的相信機構,投資炒股看的還是自己。自己分析研究的買入才心安理得,機構和個人的操作風格完全不一樣。跟蹤資金只是投資中的其中一個維度,還需要綜合分析和考量。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豬爸爸看股市,歡迎各位轉發、評論、點贊。

豬爸爸看股市


A是一個典型的資金推漲型股市,因此大家選股思路之一就是籌碼集中度,籌碼集中度越集中,主力持股越多,理論上拉昇股價動力越足,但其實不然。

一個股票其中百分之70是機構持股要看股性活不活躍,如果股性活躍,那麼股價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像白酒的茅臺和五糧液,茅臺是代表,股價高,都是清一色的機構持股,機構很有動能拉昇股價,賺取巨大利益,機構之所以敢拉昇股價,在於市場預期很高,流動性也很好,容易退出。

但是對於股性不活躍的股票而言,機構持股集中度越高,股價可能越呆滯,漲不起來,也很難跌的下去,像銀行,大家可以翻看持股度變化是籌碼不斷趨向集中,而且都是清一色的機構持股,可股價就是漲不起來。

道理何在,在於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機構根本不敢拉昇股價,怕就怕一旦拉昇股價,非但不能形成合力,反而會遭遇其他機構暗算,把籌碼不斷逢高拋售,讓自己吃不了兜著走,成為了抬轎伕和高位接盤俠。

因此機構持股越多未必越好,如果機構持股集中度很高,股票是市場的風口,機構就會合力推漲股票,像最近的一些科技股尤其是高價科技股,也是機構推動的,龍虎榜上不斷閃現機構的身影,股價漲幅之大和短線上漲之快都是令人關注的,但一些機構重倉持有的非市場熱點個股依然是疲軟的很。

因此看一個股票好壞不能以機構持股度來判斷,而是需要根據市場熱點來判斷。


杜坤維


不能以機構持股比例來判斷股票好不好,因為機構也有錯誤判斷的時候,基金經理也會跟風,在沒有研究明白的情況下跟風買入,導致機構持股比例高,比如,樂視網在暴露問題之前,機構持股很多,長生生物同樣的情況。

比如現在的匯頂科技,算上大股東在內,前十大股東持股82%,不能說明這是一個好股票,看起來漲的非常好,但是有可能是一個被錯誤嚴重高估的股票。

機構集中持股並且預判價值的公司,一旦被爆公司並不值錢,機構會不計成本拋售,出現連續的跌停,股價腰斬是正常的。以前暴雷的那些偽白馬股,都有基金重倉。

集體看好的未必好,以前炒藏獒,不乏名流人士參與,一隻狗,賣幾百萬上千萬,與一個垃圾股賣出天價是一個道理。

所以,不能以機構持股比例來判斷股票好不好。獨立思考獨立判斷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