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億美元的救援資金能讓WeWork撐多久?

財聯社 (編輯,上海卞純)訊,國際諮詢公司AArete指出,WeWork可能會在約10個月內耗盡100億美元的救援資金。

WeWork或在10個月內耗盡100億美元

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Loren Trimble表示,除非迅速實施大幅削減成本的措施,否則辦公室共享初創公司WeWork可能會在約10個月內耗盡從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獲得的近100億美元的救援資金。

100億美元的救援資金能讓WeWork撐多久?

WeWork,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眾創空間

2019年10月,軟銀集團(SoftBank)已準備了一套融資方案,這將使其獲得WeWork的完整控制權,並進一步降低其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的影響力,以換取幫助這家共享辦公空間初創企業緩解迫在眉睫的現金短缺危機。10月15日,眾創空間公司WeWork發現了高濃度甲醛,宣佈關閉美國和加拿大223個辦公場所的約2300個公用電話亭

10月23日,WeWork宣佈,公司已接受最大股東軟銀集團的救助方案,同時軟銀將獲得對公司的控制權。這筆交易標誌著這家共享辦公空間巨頭時代的終結。WeWork,曾在1月份以470億美元估值獲得融資,又在上個月放棄上市計劃,如今估值縮水至80億美元。

100億美元的救援資金能讓WeWork撐多久?

WeWork最早於2011年4月向紐約市的創業人士提供服務。

截至2016年3月,WeWork在全球的23座城市擁有80個共享辦公場所,分佈在美國的紐約、波士頓、費城、華盛頓特區、邁阿密、芝加哥、奧斯汀、伯克利、舊金山、洛杉磯、波特蘭和西雅圖等城市,以及英國倫敦、荷蘭阿姆斯特丹、以色列特拉維夫等。

發展經歷

  • 2016年3月,WeWork表示,聯想控股和弘毅資本牽頭了本輪融資,WeWork本輪融資的估值達到了160億美元。弘毅資本首席執行官趙令歡在聲明中則表示,“WeWork非常適合中國的文化。”WeWork並未透露本輪融資對公司的估值。不過消息人士透露,WeWork本輪融資的估值達到了160億美元。
  • 2016年7月,WeWork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首站是上海。截至2018年2月,WeWork在大中華區只進入了上海、北京、香港三座城市,開店數量是11家。
  • 2018年7月,WeWork宣佈中國WeWork獲得由摯信資本、淡馬錫控股、軟銀集團(“軟銀”)、軟銀願景基金(“願景基金”)及弘毅投資領投的共計五億美元B輪融資。
  • 2018年8月10日,美國共享辦公企業WeWork公佈了上半年業績。它在報告中透露,軟銀將會以可轉換票據的形式再次向公司投資10億美元。
  • 2018年11月14日,根據路透社的一份投資者報告顯示,WeWork Cos已從日本軟銀集團公司獲得3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
  • 2019年5月15日,WeWork宣佈正在創建ARK,這是一個“全球房地產收購和管理平臺”,藉此入股其計劃租賃大量空間的大樓。該基金初始階段的總股本約為29億美元.
  • 軟銀還將向現有股東發起高達30億美元的要約收購。15億美元投資完成後,克勞爾將正式接替諾依曼擔任公司執行董事長,董事會席位也將增加。

上市歷程

  • 2018年年底,WeWor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提交了IPO招股書。
  • 2019年8月中旬,WeWork公開向SEC提交了招股書。
  • 2019年9月9日—15日,WeWork將啟動IPO路演,最早9月份上市。
  • 2019年9月10日晚間消息,路透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共享辦公空間巨頭WeWork的IPO(首次公開招股)估值可能低至150億美元至180億美元.
  • 招股書顯示,2019年前六個月,WeWork營收為15.4億美元,淨虧損超過9億美元。而2018年前六個月營收為7.64億美元,淨虧損7.22億美元。
  • 2019年10月1日,WeWork的母公司We Company已正式撤回美國上市申請,推遲原定於今年內的上市計劃。
100億美元的救援資金能讓WeWork撐多久?

所獲榮譽

2019年10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WeWork排名第9位。

Trimble稱:“他們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是從自己的業務中獲得更多的收入。” Trimble梳理了WeWork的財務報告,並估計該公司每獲得1美元收入,就要花費1.09美元。

為此,Trimble建議WeWork立即向其近53萬共享辦公室租戶增收租金。他還建議該公司將重心放在其29個國家或地區的528個辦公地點中的最有利可圖的物業。

Trimble說:“他們還必須放棄470億美元的租賃承諾,並逐一重新談判合同,拿出更好的定價。”

許多房東向WeWork提供慷慨的激勵措施,這擴大了其在紐約市和舊金山的足跡。這家初創公司蓬勃的租賃活動推高了辦公空間租金,並降低了空置率。

據外媒報道,WeWork的快速增長伴隨著沉重的成本,如果軟銀沒有接管這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平臺,WeWork將在下週結束前耗盡資金。

今年前6個月,WeWork虧損了9億美元,同時在籌備IPO(上個月被取消)的過程中未給潛在的投資者提供明確的盈利途徑。上市不成,WeWork只能尋求替代融資。

100億美元的救援資金能讓WeWork撐多久?

IPO受挫致WeWork債券價格持續走低

儘管如此,由於投資者消化了債務和股票一攬子計劃的最新細節,WeWork和軟銀的債券週四均走低。該計劃使得軟銀獲得WeWork 80%的股權,令該公司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有機會實現盈利。

根據債券交易平臺MarketAxes的數據,軟銀於2049年到期的27.5億美元垃圾債週四的交易均價為93美分,低於週二創下的93.85美分的近期高點。

WeWork於2025年到期的6.69億美元垃圾債週四的交易均價為84.45美分,低於週一創下的近期高點約87.74美分。

與此同時,WeWork垃圾債的收益率從週二的低點9%上漲至週三的11.75%.

相比之下,大約18個月前該債券在發行時的初始收益率為7.8%,當時該公司仍被視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自上個月首次公開募股計劃受挫以來,WeWork的債券收益率一直在上漲,原因是潛在投資者對該公司大肆燒錢、470億美元的長期租約以及高達470億美元的估值(目前被削減至80億美元左右)的批評之聲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