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蒗有望成為雲南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新高地

寧蒗有望成為雲南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新高地

寧蒗有望成為雲南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新高地 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王淑娟)眼下,正值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馬鈴薯收穫的大忙時節。近日,省農業農村廳組織並邀請專家組對寧蒗縣爛泥箐鄉實施的“2019年麗江市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創建”項目進行了測產驗收。寧蒗縣萬畝核心示範區馬鈴薯一級種薯畝產達4073.6千克,產量突破當地紀錄。原種產量畝產2852.4千克,達到了省內原種產量的先進水平。

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路一路前行,記者來到寧蒗縣犛牛坪村馬鈴薯收穫現場,一輛輛滿載著新鮮馬鈴薯的大貨車在山間緩緩穿梭;拖拉機深翻後,農民們有的在挑揀,有的裝袋,圓碩的馬鈴薯堆成一座座小山,人流車流湧動、笑聲喇叭聲不斷。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寧蒗縣馬鈴薯巨大的生產潛力,不僅為我省冬作區馬鈴薯種薯供應開闢了新的優質種源基地,同時有望成為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又一高地。

作為2019年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創建示範區之一的寧蒗縣,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瀘沽湖畔,受高原和高山峽谷地形的影響,立體氣候顯著,冷涼乾燥。全年溫度呈“氣溫偏低,年較差小、日較差大”的特點。同時,由於海拔較高、紫外線強、空氣土壤潔淨、自然隔離條件好、病蟲害傳播途徑小等特點,生產的種薯品質好、退化慢。寧蒗縣憑藉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抓住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創建的契機,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成為了距離太陽最近、城市最遠的馬鈴薯生產“淨土”。

宁蒗有望成为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新高地

寧蒗有望成為雲南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新高地 省農業農村廳 供圖

“尾巴(餬口)靠洋芋、脫貧靠洋芋,致富靠洋芋”——一句婦孺皆知的順口溜反映了馬鈴薯在寧蒗縣農民心中的地位。如今的馬鈴薯已今非昔比,早從過去的“救命薯”“溫飽薯”變成了這片土地,甚至是更廣闊土地上農民心中的“脫貧薯”“致富薯”,書寫了“此洋芋非彼洋芋”的現實傳奇。在馬鈴薯收穫現場,犛牛坪村的種植大戶楊勇貴說:“過去,我家種了幾畝洋芋,除了自己吃,還要靠它賣錢,但每畝挖不出多少袋。遇到市場不好時候,每袋賣25塊都沒人要,真是著急啊。現在好了,政府不但給我們好種子,還教會我們怎麼種、怎麼防治早疫病和晚疫病。現在我每畝可以挖出一百多袋洋芋,收入過萬元。”

寧蒗縣農業部門負責人介紹,去年寧蒗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6萬畝,產量11.5萬噸,農民每畝純收入達2000元,佔年度純收入的一半以上。今年,寧蒗縣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示範項目計劃實施馬鈴薯優質種薯擴繁5000畝,實際完成6100畝,其中原種2500畝,一級種薯3600畝,主要品種為麗薯6號、合作88,項目共涉及5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突出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綠色增效技術措施,預計帶動馬鈴薯核心區6100畝,910戶群眾。其中建檔立卡戶500戶,預計平均創收10000元。

近年來,圍繞貧困地區農民豐產、增收、脫貧願景的“供給側”,雲南省農業農村廳搶抓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機遇,多措並舉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重點把握高產優質抗病新品種培育、優質種薯全覆蓋、播種期適時調整、測土配方施肥、農機農藝融合、中耕田間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等七個重點環節,推進萬畝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示範區的創建,實現了產量、收益雙提升,有力將馬鈴薯產業優勢轉化成了脫貧攻堅的“生力軍”。

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擴大馬鈴薯綠色優質高效示範區的創建,形成更多的具有影響力的馬鈴薯種植區,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增收脫貧增收,助推雲南鄉村振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