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招聘很火爆,需警惕“軟暴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催收招聘很火爆,需警惕“软暴力”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楊玉龍)日前,媒體記者以“催收”為關鍵詞搜索招聘信息時發現,目前催收人員的招聘市場依然火爆。據不完全統計,僅10月21日至10月22日兩天,杭州地區招聘催收人員的信息就超過了30條。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有些債務人不能如期還款,債權人又不想投入精力自己去催還,這就滋生了一個行業——催收。如果催收過程守法倒也罷了,但一些催收手段往往伴隨著軟暴力或暴力灰色地帶甚至會涉黑。此外,還存在催收人員“兩頭吃”的現象,一方面“吃”委託人,另一方面“吃”債務人。如果任由催收人員“走偏”極易滋生非法催收行為,帶來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從輿論曝出的催收過程看,催收通常會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打電話,催收人員“客氣”地說出一套自己的威脅理論;第二階段,短信威脅,就是“呼死你”;第三階段,正規催收公司會寄發正規的律師函,而非正規的催收公司通常會偽造律師函。由此可見,目前的催收行業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非法催收往往會給當事人帶來多種危害。

今年4月施行的《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暴力催收為“軟暴力”。而在消費金融領域,由於單筆借款額度普遍較小,仲裁、訴訟等合法催收方式耗時長、成本高,這類債權的催收往往都是以電催為主,而且為了提高催回率,催收行為很容易越界。

筆者認為,對於暴力催收和軟暴力催收,一方面要加大依法打擊力度,以確保任何追債人、追債公司、追債組織,在合法的前提下追討債務;另一方面,也應加大對招聘市場的依法規制,如對於涉嫌暴力或軟暴力催收的招聘單位進行法律懲治,加大對催收招聘的教育警示力度,以防範不明真相者從事非法催收。

對於催收從業人員而言,應增強法律意識。要明白,非法催收會造成“出了事不光錢要不到,還要負相關法律責任”的後果。更何況,為謀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響,對債務人等進行滋擾、糾纏、鬨鬧、聚眾造勢等,足以使他人產生恐懼、恐慌進而形成心理強制,或者足以影響、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等,於法難容,就更應該規避。

而對於相關企業而言,招聘催收人員既要依法依規,也須防範催收人員違法行事。同樣,對於各類網絡招聘平臺而言,有必要加強相關崗位信息的審核,優化與催收業務相關的各類管理辦法,不為非法催收“站臺”。

全國產經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1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