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到了何種程度?親人之間也不例外

從農村到城市,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有種少有的孤獨感。

裝修房子時,我認識了幾個同樓的人,但之後住了七、八年,見面相互也是點頭微笑一下。沒有誰願意和誰深交到傳統觀念中“鄰居”的地步,好像都顧忌什麼。

到對方家裡坐坐的事情更是不可能發生,即使不得已有事情必須談一下,也是一個在門外,一個在門裡。

要出門了,如果聽見有上下樓的腳步聲,或者是隔壁有開門聲,我潛意識中會立在門口等一會兒再開門出去。不知為何,好像就是不想和同樓的人多見面。

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到了何種程度?親人之間也不例外

這麼多年過去了,論講也是老鄰居,遠親不如近鄰,怎麼會這樣呢?記得在老家農村時,沒事大家就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天,有腳勤快的,吃飯時也端著碗去別人串門。

想想,這些變化不僅體現在小區裡的住戶之間,還蔓延到了親人之間。平時各忙各的,一年到頭很少有相聚的時候,就是家族微信群似乎也成了殭屍群,沒人願意在裡面多說話,即使有人說了,也沒人接話。

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到了何種程度?親人之間也不例外

是不是大家都很忙的緣故?感覺再忙情感交流的時間還是有,但大家都不願意交流,信奉沉默是金了。

因為沒有交流,陌生的還是陌生;因為缺少交流,熟悉的也陌生了。是誰讓人與人之間如此冷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