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二本大学生毕业后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

車德莉


过得比较平庸吧,有的还比较贫困。

对大部分二本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想通过学历是很难改变命运的。

♦国家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企业岗位,往往倾向于重点大学的学生。

我是从二本院校毕业,然后考到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通过比较我才知道,国家在重点大学的投入要比二本学校多太多了,比如说在清华北大等这种院校,国家财政拨款一年就有十几个亿,而在普通的二本院校的拨款,一年才几百万。

毕业的时候,央企和大型的企业,直接去重点大学的一本专业无门槛招聘,而二本院校毕业生,想进央企都特别难。所以,二本院校的毕业生想找个好的工作,还是有困难的。


我从二本院校本科毕业10年了,我的同学大部分,都通过毕业后工作,在城市里定居。

♦以我同学为例,二本的大学生毕业后的生活有如下三个共同点:

(1)二本大学生跳槽频繁。

我认识到的二本大学生,跳槽比较频繁。往往第一份工作不是很好,收入比较低,或者是比较艰苦,没干几年就跳槽了。

就业的小企业,没有员工晋升规划,也没有完备的激励制度。所以有经验的二本大学生,都通过跳槽来实现自己的上升!

当然也就比较惨的,一次次跳槽,都是在一个水平上。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年龄比较大了,也干不动了,最后因害怕失业而焦虑。


(2)二本大学生很难彻底突破阶层。

二本大学生,有一大批是来自于农村。虽然通过读大学突破了阶层,由农村进入到了城市定居,自己的后代也成为城市孩子。

但是,由于在城市里边没有房子,家庭也没有存款,所以在城市安家落户非常的困难。

有的二本大学生,是用尽了两边老人的全部积蓄,在城市里买了一套小房子,天天为养家糊口,还房贷车贷,给小孩交辅导费等事纠缠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绝望。


(3)二本大学生导致家庭贫困。

二本大学生不光自己过得困难,还把自己的父母连累了。上学就花费很多钱,毕业后又在外地城市里买房结婚,会让父母欠下大量的外债,要通过种地打工很多年才能还完。如果在这期间,生了重病或出点儿意外,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救治,全家人几乎都得绝望。

有时候觉得,上二本大学真是没有用,还不如那些没上学的小伙伴,早早地不上学后,开始打工挣钱,干几年攒够了首付在当地县城里面买房定居,找个农村的媳妇儿结婚,门当户对也没有太多的压力,父母也能跟着享受天伦之乐。


现在,阶层趋向于固化,政府事业单位里面来自于农村的人很少,重点大学里面来自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而二本大学生大部分都来自于农村,都面临着上述的三个共同问题,想通过读大学突破阶层非常的难,只能通过工作后自己的努力,所以也导致了大部分二本毕业生晚婚晚育,他们父母成为留守老人…


牵牛花牵牛郎


来说点亲身经验吧

大学四年结束拿到了学位证书,毕业来到苏州工作一年,在一般的私人公司里工作,大企业大公司投简历都没有通知面试的,当时要不就是小公司文员,工资两三千,要不就是那种实习生,工资几百,还不够交通费,我选择了文员,因为我刚毕业要养活自己,我要生活

我大学几个同学在上海杭州的,做销售,现在快十年了,在杭州几环外买了套房子,上海的至今租房子,不过在南京创业的那个同学已经在南京买房买车,去年挣了300万。刚开始创业一个月也就2000左右,坚持了3年成功了

再回头说我,在苏州工作一年又没有多大出息,只是一个勉强养活自己的小白领,又经不住父母的连环电话扣,因为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多,与其在大城市不死不活的活着还不如回家工作还能照顾父母,于是我就回到了家乡。回来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回来就结婚生子,一直在家带着孩子,不过中间我有兼职画室老师,也当过幼儿园老师,生完二宝决定考教师资格证,当老师,时间宽松,方便照顾两个孩子,那时我已经28,开始从普通话笔试面试,一步步好不容易拿到了证结果考编政策下来要专业对口,又考不了了,今年自己开了画室,时间自由,比上班强点吧

总之,二本毕业的同学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强点,尤其在一线大城市,不要嫌工作,先找到工作再慢慢学习,一样能强大起来,加油吧




文艺老母亲


作为一个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周围的同学的发展状况说一下吧。

个人经历:

大学在郑州上完四年本科以后,考研到浙江某高校,三年研究生毕业以后,目前在杭州滨江区某公司上着朝九晚五的班。饿也饿不死,撑也撑不着!

本科同学一般的选择:

1、考研

我们学院有很多同学选择了考研,一是有的同学确实对科研感兴趣,但是学校的师资力量确实有待提高;二是找工作要么薪资低,要么就业环境差,可选择性太低;

有的同学不喜欢本专业,跨考了其他的专业;

2、做销售

由于本科学历低,学校又不好,来学校招聘的公司质量又一般,在加上自身的实力,想找到一份能养得起自己的工作实在是难,但是销售工作以后全凭自己的能力,或许还有可能挣到钱,所以不少的同学选择了做销售。

我们班有几个做了平安保险,据说目前发展的还不错。当然了,他们平时就是很能聊的人。

3、考公务员

我周围考公务员的不多,但是也有。

我宿舍一哥们就考到了自己老家的公务员,每年过年我们宿舍的都会聚餐,他说目前的工作状态就是两个字:无聊。

4、当老师

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做了老师,这里面一小部分是去学校当老师,很大一部分去市场上的教育机构当老师;

去学校当老师的就是一个稳,一般都是女孩子去;

去教育机构的偏多,毕竟薪资确实相当可观。

5、做自己本专业

毕业的时候,有很少的人去做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专业确实吧怎么好(化工),女孩子没有选择去化工厂的,男孩子觉得去化工厂浪费生命。

我们班当时流行了一句话:珍爱生命,远离化工。

6、做自己喜欢的

不管是做什么,无论是自己擅长的,还是不擅长的;无论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最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

只有喜欢,才会去努力,才不会有怨言。


老板,来份随便


上什么样的大学跟你以后过什么样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关系。

我们市高中前两年去了一个清华毕业生,还没干到一个月就被学校劝退了。对于大多数的二本大学毕业生来说,应该都过着很普通的日子吧,就像你在每个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在地铁上,在公交上看到的那些面目不清、行色匆忙的年轻人。毕竟在80、90后年轻人里,绝大多数都是属于二本毕业的。

包括我弟也是,只是他后来又考研,并且留在了北京,现在每天被房贷折磨,在北京过着“最底层”人的生活。我单位好几个同事都是二本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进来的,仍然也是朝九晚五的日子。还有我很多同学,他们有的在企业,有的在行政事业单位,好像没有任何一个人特别突出的。

每个特别突出的人,都一定会有一些特殊的经历。

同样毕业于二本学校的马云,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据说他当初参加了三次高考,数学只考了89分,距离本科线还差5分,是靠英语成绩好被破格录取的到原杭州师范学院的,毕业后就被分配到杭州一所学校当英语老师。如果不是因故辞职的话,怕凭他的能力现在能做到教授了吧,哪还有什么阿里巴巴之说。


而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他在开始写作之前,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过。而是纯粹是靠着在部队当图书馆管理员的机会阅读了大量的图书,才为他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所谓的一本或者二本,仅仅只是你学习过四年的地方。或许好一些的大学,能让你更容易找工作一些,但是绝对不会决定你有什么样的生活。


独家闷闷


随着高考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大学进行扩招,尤其是二本大学,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大学生毕业以后越来越难找工作。那么,二本大学毕业后能干什么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 考取公务员。对于二本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其实考取公务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即使你以后想去从事其他行业,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时期,因为公务员可以有比较多的时间让自己去学习成长。

  2. 考研。二本大学毕业出去找工作真的是一个很尴尬的选择,不高不低。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继续选择深造,去考研究生,为就业增加更多的选择权。

  3. 去当老师。前提是在大学里面有考取教师资格证,而且热爱教育事业。现在教师这个行业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而且工作极其稳定。

  4. 自己创业。如果家里有资金,或者是有项目的话,也可以自己创业,还能申请创业资金。

  5. 去做销售。如果性格外向,不怕吃苦,那就去找跟专业性相关的销售,不要贪图一时的安稳,不然以后会跟其他同学差距越来越大。

  6. 如果实在是自身很不爱说话,以上选择都拒绝的话,那么一定要找跟专业有关性的工作,因为人的出身真的很重要。


象山易学堂


二本大学毕业生可以说是就业市场上的主力军。以2019年为例,大家来看看每年二本院校毕业生的数量。


2019年高考考生1031万,600多万考生无缘本科,在被本科院校录取的400多万本科生中,一本院校的录取人数要少于二本院校的录取人数。以河南、河北为例,2019年,河南一本录取考生95061人,二本录取考生103547人。 二本比一本多了8000人;河北一本录取8.6万人,二本录取12.5万人,二本比一本多了3.9万人。由此可见,每年的毕业生中,二本毕业生要在200万走上。

那么,大多数的二本毕业生毕业后过的怎么样呢?可以这样说,二本毕业生刚毕业不可能像重点大学、顶尖名校毕业生那样高薪酬,高回报,但是,只要努力,找份工作不成问题。二本院校毕业生几年后发展好的,可能前途不错,但是大部分人过不了大富大贵的生活,拥有一份安逸、稳定的生活还是可以做到的。

举个例子:我同事家孩子,今年二本刚毕业,参加乡镇公务员考试,考上了。乡镇公务员刚上班也不过两千多元的工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人家能力足够强,混个一官半职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生活不可能大富大贵,衣食无忧还是可以做到的。

我朋友家女儿,去年二本毕业考上了本校研究生,因为这孩子体育好,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而且次次拿奖,学校惜才,已经明确表示,让她研究生毕业后留校。那以后就顺理成章了,留校、结婚、生子……普通人的生活衣食无忧。

我还有个学生,二本毕业后不想回到当地,就在市里的证券公司找了份工作,虽说工资待遇也不错,可家长总觉得跟临时工似的,心里不踏实,但是孩子觉得挺好……

这些例子说明对于二本院校毕业生而言,可以考公务员、考事业编、可以考研,还可以到中小企业招聘,机会是有的,关键看自己能力。如果一切顺利,以后的生活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工资待遇不会太高,但工作比较稳定、生活相对安逸。

你是二本院校毕业吗?如今从事什么工作?薪酬待遇怎样?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静静助学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二本大学,从全国范围看,往往都是有一定历史跨度的高校。存在时间短的,比如一些民办二本院校,以及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已经由三本转为二本招生的那些独立学院,往往只有十几二十年的历史;而大部分公办二本院校,历史跨度一般都比较长,短的二三十年,长的五六十年的,也司空见惯;少数二本高校甚至有近百年历史了。

对于那些历史跨度较长的二本院校而言,不同的时期,毕业生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与之相应的,在毕业之后的事业和生活也是有较大差异的。

如果把时间段放在改革开放到当前这段时间,二本毕业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个时间段,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天子骄子,别说二本大学生(那时候叫一般本科学生),就是大专生,都属于社会的精英人才。由于当时社会急需人才,国家又包分配工作,大学毕业生非常抢手,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受到重视,能逐渐担当重要职务,发挥重要作用。

多年后,这些人逐渐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支柱性人物。盘点当前各行各业,无论是政界、学界还是商界,很多比较重要的人物,都是当时的普通大学(现在的二本院校)的毕业生。典型的,比如全国范围内的大量公职人员,企业里面的不少中高层管理人员,很多高校的教授等等,都是那个时代毕业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然后各自逐渐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大体来说,这个时段的二本毕业生,属于社会的中坚力量,多数人有一定事业,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2、本世纪初到2012年前后

。因为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扩招,这个时间段的大学生,逐渐变得比较普通了,工作需要自己在人才市场去找。由于当时整个社会的人才依然并不饱和,对大学生的需求依然很大,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基本还是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的,因而,虽然二本大学生的竞争力不算很强,依然可以在人才市场上求得不错的工作。

总体来说,,这些人在自己职业道路上,走得还算不错,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历练后,在全国各行各业,依然可以发挥较大作用。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事业和生活比较平凡,但在整个社会来看,依然还是不错的。

3、2012年前后到现在。这个时间段,是高校毕业生井喷的几年,不但大学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迅速增长。在高校毕业生的序列里面,二本大学生的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在最近几年的人才市场上,已经有被严重边缘化的迹象,而985/211本科生及研究生成为了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这种形势下,毋庸讳言,当前的二本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等方面有一定难度,要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确实不太容易,生存状况已经与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没法相比。

不过,即便如此,在我国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的发展日新月日,社会的多元化,就业市场的多层次,使得二本大学毕业生依然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只要能脚踏实地,依然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总之,不同时期的二本毕业生,在整个社会的人才序列中的地位是有一定差异的,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有差异的,这也决定了不同时期的群体,其个人事业和生活会有差异。当前阶段的二本毕业生,处于竞争相对最大的时代,因而要发展会相对更难一些。

尽管如此,二本毕业生依然属于社会较高学历的群体,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只要积极向上,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也是可以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


博雅燕园


大多数的二本大学生毕业后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不同的二本生,在毕业后会过上不一样的生活,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小学男教师相亲的类似情况。为什么我要提到的是小学男教师而不是小学女教师呢?因为小学女教师基本上不愁嫁,很多行业的成功男士都愿意娶小学女教师为妻;而小学男教师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乡村学校的小学男教师,这种男教师如果家里没有“矿”,而且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颜值”,那么他们在相亲的时候一般都会遇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娶一个文化程度没有多少的文盲或者半文盲,他们不甘心;娶同行的女教师,人家又看不上……而二本大学的大学生也是这种情况:去一些知名度不高的当地小型企业,他们不甘心;去一些比较知名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家又不要。

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大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用人单位的不信任。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他们都会优先考虑985、211大学的毕业生,之后再考虑一本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最后才考虑二本大学的毕业生。这是因为,在很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看来:高校档次越高,大学生的素质肯定是越高的。在招聘现场,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不一定能拥有直接判断出大学生能力高低的“火眼金睛”,所以在专业一样的情况下,他们会优先考虑高校档次更高的大学毕业生。

第二个原因就是国家对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力度是不一样的。国家对顶尖985大学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倾斜力度,远远超过对普通公办二本大学的倾斜力度。至于民办的二本大学,在教育资源的分配方面几乎是“童养媳”一般的存在——很多民办大学想要维持运行状态所需要的资金,民办大学必须自己想办法,至于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出现民办高校倒闭的现象,基本上不是多么稀奇罕见的事情。正是这种情况,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就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二本大学的毕业生。

但学历毕竟只是一个人就业的“敲门砖”而已,二本大学毕业生当中到最后也有混得比较好的牛人,就好比我的一个亲戚,她刚从二本大学毕业的时候,基本上前几年都是在为找工作而烦恼,毕业之后的刚开始几年,她父亲为她找工作的事情操碎了心。如今她在一家不错的公司上班,月薪在两万+,现在房子有了,车子有了,孩子有了,存款也有了七位数。

刚毕业的时候,就业机会对于高档次学历的大学生而言是“门”,对低档次学历的大学生而言是“槛”,跨过了刚开始的那道“槛”,二本的大学生也能活出风光霁月的人生。


微雨润苗


二本大学生毕业后,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关键是看自己的选择和努力程度!我身边很多二本大学生毕业后都发展的不错!大部分人和一本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

第一、考学主要靠智商,事业的成功主要靠情商

考上什么样子的大学,主要靠的是智商,但是工作后,仅仅依靠智商是远远不够的,事业的成功主要靠的是情商!

大学毕业后,大部分人开始从事的都是专业技术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大部分都是重复工作,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只是需工作经验的积累,在工作中只要把每一项技术工作认真负责的做好,就能得到单位认可。



这些技术工作不管是一本也好,二本也好,或者三本,大部分毕业生都能胜任。技术工作大家都比较容易完成,但是要得到同事、客户、领导的认可,仅仅把技术工作干好远远不够,还需要高的情商。

在工作中要和同事关系融洽,服务客户时要得到客户信任,做事情让领导放心。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当一面,工作能力只有得到领导的认可,才能委以重任!。

第二、二本大学生,选择那些工作好呢?

1、尽量选择在大企业工作。大企业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人员素质高,大项目多,得到锻炼的机会多。但是竞争也激烈,一个二本毕业生,只要情商高,完全可以有一番作为!

我认识一个情商极高的项目总监,他是二本毕业生,当时他们公司承担了当地一个重大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他有幸担任项目经理。这个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工程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为了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当时作为省内第一家把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方式引用到工程管理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评价!工程完工后,就升任公司副总经理,两年后升任公司总经理。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已经初具规模,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考公务员、事业编

现在考公务员、事业编,都非常透明,公平合理,是除了高考以外最公平的选拔方式!公务员、事业编,工作稳定,待遇好,有合理的升迁渠道,而且退休待遇特别高。

作为一个二本毕业生,完全可以去参加公务员、事业编考试,只要准备充分,考上公务员、事业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考上公务员、事业编,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走向领导岗位!

现在的公务员、事业编,基本都是通过考试进去的,大家的起点都一样,不管你是一本、二本或者三本,主要看你的工作成绩,和为人处世的能力。

我认识一个县级市局属二级单位的股长,他是二本毕业的,没有家庭背景,完全依靠自己能力考上的公务员。他工作积极主动,他管理工程,大胆负责,而不蛮干,工程质量好,施工进度快,经常受到有个部门的表扬。

他特别善于处理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变能力强,由于工程处于乡村,与村民不可避免的发生矛盾和冲突,他都能妥善处理,没有发生一件上访事件,得到局领导和乡镇政府的肯定。在工作中积极与领导沟通,工作方法特别符合领导心意,工作成绩也不错。在后来的干部调整中,升任副主任(副科级),也算走上了仕途。



3、中小企业工作

大部分二本毕业生,还是要去中小企业工作的,中小企业虽然没有大企业那样的工作环境,但是只要肯干还是有机会的。由于中小企业竞争少,只要情商高,很容易走上领导岗位。

总之,二本毕业生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工作积极,情商高,都能有一个不错的职业生涯!


多顺的时光


我是二本大学毕业的,很多高中同学也是考上二本,发现大多数过着非常普通的生活。即使一些985名牌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同学过着也是很普通的生活,有的甚至和专科生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有什么区别,就在于所用知识、技能的不同而已。如果用不好,不到位,运气不佳,磕磕碰碰的,也是很难有前景的,这和创业是一个样的,这和打仗是一个样的。

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企业招聘筛选用的。进入公司,一切从头学起。所谓的学历立马变成压力,责任会非常大,要求也非常高,收入却比农民工低很多。像我在国企还是私企做过,条件非常差,经常深入一线,经常夜里免费加班,这就是所谓的“培养”。工作了,就没有自己,全天24小时随叫随到,感受到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啊。二本大学毕业的生活我已经非常失望了,还不如农民工实在。因为他们加班一个小时要我填报两个小时,不然坚决不干。而我们大学生却是为了一份工作不要钱都可以,大家挤的很厉害,现在工资低又何妨,只为所谓的前途/前景。多少年后,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毕竟是二本大学毕业的,有知识、有能力、肯吃苦,不是农民工那种苦,而是孤独寂寞、不受理解,埋头学习,拼命工作的那种苦。碰壁了,可以努力学习,考教师资格证,然后通过各种努力做一名教师。这是可以选择的,不过现在的教育更需要专业师范毕业的,所以可以这样的选择,不过没有任何优势,只能去补习机构和普通学校,其中的压力、辛劳和薪水不是成正比的。

二本毕业的还有考研,考公务员的。有的学生考了一年,又考一年,特别是考研的,那是专门训练的,和高考差不多的生活。考上了,毕业了,其中的生活不仅朝九晚五,也还是经常加班加点,甚至无休。

当然,我也有二本同学创业的,其中的辛苦更是比工作加倍。明明很惨,却硬到处说得很好,这样还能借点资金持续下去。其实,很多人所谓的创业并不是创业,而是杀入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红海中,其中的艰难和不易可想而知了。这就是大多数创业者的生活!

生活并不容易,不是努力就会有收获,也不是一本、二本、三本决定的。只是好大学有个像样的工作,可以较为稳定优质的生活。二本大学的工作会比较普通,甚至不伦不类,在技能上不过专科生,在智商上又不如重本。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或者在积累发展自己的优势,如果哪天因为某种原因,把这样的优势转化为高收入,那样生活便会好许多。如果不能,不管是什么学历,什么本,生活都会很普通。

总之,学历高选择会多一些,二本大学也是一样,只是这样的群体很大,不管什么选择,竞争都很激烈,最终大多数人会得不偿失,大多数的生活会很普通。如果有自己的兴趣,普通如水,辛苦无比的生活也会过得滋滋有味。也说不定哪一天在关键点处,平凡的生活会让你变得很伟大。我是这样认为的,谢谢大家的观看,不到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