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认为刘德华到底算是歌手还是演员,为什么?

阿目你好


不管演技、唱功还是长相,每一方面,刘德华都是排在第一梯队的。而如果综合起来,几乎无人能敌。

定义一下,他是一个全栖综合实力天王。

先说颜值。

我觉得他是中国最帅的男艺人。

多少人曾爱慕他年轻时的容颜。

在喜欢他之后,我可耻的变成颜控了orz

然后说唱功。

和大多数明星不一样,刘华是从影坛过渡到乐坛,并且不是玩票性质,还取得了辉煌成就的。

这些和他努力是相关的。在某年劲歌颁奖礼上,谭咏麟提到当初对初试乐坛的刘华说“你要想唱歌,就要比我更努力”。然后他又补充道,觉得很欣慰,说刘华真的做到了。1985年刘华发了第一张专辑,并未引起大反响。很努力的他通过不断练习,终于在1987年有了第一首成名曲《情感的禁区》。

1990年,他第一次入围十大劲歌金曲,并摘下分量最重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随后在大环境也是人为因素下,四大天王应运而生,这个几乎香江影响最深的称号,在90年代的颁奖礼上年年横扫。

而纵览整个劲歌金曲,刘华至今也是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最多次数的歌手。需要指出,劲歌金曲是香港主流四大音乐颁奖礼中最重要的一个。

(有人会说“最受欢迎”和“最佳”有区别,这个当然,可是在香港这个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乐坛的地方,“最佳”的存在本身就不太适当)

当然奖项及歌曲传唱度也只是唱功的部分体现,做个比较吧,自然比不上前辈谭咏麟张国荣等,也不比同为四大的张学友,但也是站在香港乐坛顶部的。

他是个很爱音乐的人。除了唱歌以外,他本人在作词作曲上亦相当有建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如果有一天》,天王自己填词作曲。他也是香港作词协会成员。早年黄沾曾指责过他的填词功力,但后来当他填出《冰雨》时,黄沾已经称赞不已。

最后是演技。

早年浮夸耍帅是事实,一方面他自己承认常对着镜子设计出某些小动作因为觉得帅,另一方面那个年代的导演为了票房也喜欢给他设计此类剧情。

(而且总觉得他想法不大一样。我会说嘛,五虎将最后那个死法竟然是他自己设计的,而且他只是觉得这样好,而不是为了帅。)

那个时候他也不大,歌坛风生水起,演戏可能是没想到要走心。更重要的是,他太爱电影。

纵观香港影坛,没几个像他一样刚闯出名堂就办电影公司的。刘华自己平生最爱尝试,终于90年代中期,由于投资电影欠债几千万,于是有那么几年,他成了烂片生产机。为了还债,那个时候他收的不是片酬,是月薪,即只要付了钱,每个月随便你拍多少。

终于到了新世纪从头来过。明显看出他开始用心了。

暗战演的还是非常好,杜琪峰的功力帮了大忙。至于青云和他谁好,见仁见智。那一年颁奖之前,出名刻薄的香港传媒联手做了一个影帝奖杯,意思是即使没获奖,他也是大家心里的实至名归。

金象的颁奖向来喜欢排资论辈,而早在十几年前就因为排资论辈错过影帝的刘德华,拿到影帝并不意外。

刘德华真的很用心的去改变戏路,放下偶像包袱,走实至名归的影帝之路了。

《瘦身男女》里的肥佬,《童梦奇缘》从年轻演到老,《大只佬》里肌肉装跳艳舞,《爱君如梦》里苦练舞技,再到近年《盲探》里的盲眼神探,《失孤》里的农民。为什么极其反对用“装逼”去形容,因为那两个字太不尊重。在演戏这条路上,刘华比谁都用心。

演技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知乎里常常有人以“出戏”表达刘华演技的不够精湛,似乎有些道理,但是这更像是心里暗示。如果看他的每一部戏之前都这样想一遍,想不出戏都难。

他在演技上最大的劣势,便是早年帮助他走红的“偶像”二字。偶像派本来没什么,可是他走了太多年,等到要改变的时候,不是他自己放不下,而是观众心中的形象,早已定性。

还有人以记住的是这个演员还是角色来论,更是无稽之谈。

我想演技的好坏就是是否让你感同身受,是否有一个完整的灵魂在你眼前和脑海里。如果做到了,那就是成功了。

以那年斩获最佳男配角的《门徒》来论。刘德华饰演一个身体很不好的毒贩头,凶狠多疑,对妻子绝对贴心,与女儿重重矛盾。这个角色难度系数很高,非常开心看到他把每个性格侧面都演绎的入木三分。可是同时可惜,那个角色想来依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由很多性格侧面堆砌起来的纸皮。或者说,那些侧面依然没有变成一个完整的灵魂。

我不知道缺少在哪儿,又或许这就叫做天分。

然后他碰到了《桃姐》。一直很少有人找他拍文艺片,而经过这个角色,可以发现,刘华的演技也可以非常内敛和走心。大概由于他一直商业片主演的设定,几乎没有文艺片导演找他,记得当时他刚演完《无间道》,想找个文艺片,结果所有导演都用“你太忙了”来推辞。想想有些心塞。

天王是有实力的,只是要碰到合适的作品和导演。这是机遇的问题。也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他的选片眼光。

他在读书的时候就写过剧本,还拿过奖。后来也多次做制片人,监制以及扶植新导演。这一点《疯狂的石头》和宁浩是代表之一。去年大热的少女时代也是他公司出品。而且,他还掌握电影剪辑权。

从这点来说,刘天王绝对有选片眼光,并且眼光很好。可是同时,由于他个人容易心软,记恩,人情等各种因素,他根本不会拒绝烂片。

所以到现在还在看他生产烂片。说到这个,澳门风云还不够,他刚又接了王晶的戏。在当年他最窘迫的时候,王晶救了他,于是以后王晶什么时候找他,他都不能拒绝。

一直到现在,他还是在以好戏烂戏交替。去年很欣慰,《失孤》和《解救吾先生》都可圈可点,演技怒赞。

今年有澳门风云,不过接下来《特工爷爷》和《长城》看好。

总结一句,刘德华天王总有一天会走到至高的,不再有争议的那个高度。

此外,他注定是会留在港影史上的人。除了已有的五金,他对香港电影事业所做的贡献太大。历年颁奖礼上感谢他的人太多,由他牵线搭桥的更是不可计数。


遇见未来的自己160


在我看来,刘德华既是歌手亦是演员。

刘德华是“四大天王”之一,在娱乐圈有着极高的地位,是很多人的偶像,也是很多偶像的偶像。有网友疑问,刘德华在娱乐圈中,到底是是歌手身份,还是演员身份。

如果有人介绍刘德华只是一位歌手,那不禁有人会反驳,刘德华在影视剧可是也有很高地位的,他可是坐拥3座香港金像奖,2座台湾金马奖的影帝,主演的《瘦身男女》《烈火战场》《赌侠1999》《雷洛传》《无间道》《暗战》等影视作品,都是经典。

如果有人介绍刘德华只是为演员,那也肯定也会有人反驳,《忘情水》《一起走过的日子》《中国人》《笨小孩》《男人哭吧不是罪》等多首经典歌曲,这些歌曲在如今也都有非常高的传唱度,无论现在多少歌手翻唱刘德华的作品,都超越不了原唱。

刘德华不仅是在影视界还是歌唱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相信在大多数人心中,刘德华既是歌手,亦是演员。


小娜侃侃


不管演技、唱功还是长相,每一方面,刘德华都是排在第一梯队的。而如果综合起来,几乎无人能敌。

定义一下,他是一个全栖综合实力天王。

先说颜值。

我觉得他是中国最帅的男艺人。

多少人曾爱慕他年轻时的容颜。

在喜欢他之后,我可耻的变成颜控了orz

然后说唱功。

和大多数明星不一样,刘华是从影坛过渡到乐坛,并且不是玩票性质,还取得了辉煌成就的。

这些和他努力是相关的。在某年劲歌颁奖礼上,谭咏麟提到当初对初试乐坛的刘华说“你要想唱歌,就要比我更努力”。然后他又补充道,觉得很欣慰,说刘华真的做到了。1985年刘华发了第一张专辑,并未引起大反响。很努力的他通过不断练习,终于在1987年有了第一首成名曲《情感的禁区》。

1990年,他第一次入围十大劲歌金曲,并摘下分量最重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随后在大环境也是人为因素下,四大天王应运而生,这个几乎香江影响最深的称号,在90年代的颁奖礼上年年横扫。

而纵览整个劲歌金曲,刘华至今也是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最多次数的歌手。需要指出,劲歌金曲是香港主流四大音乐颁奖礼中最重要的一个。

(有人会说“最受欢迎”和“最佳”有区别,这个当然,可是在香港这个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乐坛的地方,“最佳”的存在本身就不太适当)

当然奖项及歌曲传唱度也只是唱功的部分体现,做个比较吧,自然比不上前辈谭咏麟张国荣等,也不比同为四大的张学友,但也是站在香港乐坛顶部的。

他是个很爱音乐的人。除了唱歌以外,他本人在作词作曲上亦相当有建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如果有一天》,天王自己填词作曲。他也是香港作词协会成员。早年黄沾曾指责过他的填词功力,但后来当他填出《冰雨》时,黄沾已经称赞不已。

最后是演技。

早年浮夸耍帅是事实,一方面他自己承认常对着镜子设计出某些小动作因为觉得帅,另一方面那个年代的导演为了票房也喜欢给他设计此类剧情。

(而且总觉得他想法不大一样。我会说嘛,五虎将最后那个死法竟然是他自己设计的,而且他只是觉得这样好,而不是为了帅。)

那个时候他也不大,歌坛风生水起,演戏可能是没想到要走心。更重要的是,他太爱电影。

纵观香港影坛,没几个像他一样刚闯出名堂就办电影公司的。刘华自己平生最爱尝试,终于90年代中期,由于投资电影欠债几千万,于是有那么几年,他成了烂片生产机。为了还债,那个时候他收的不是片酬,是月薪,即只要付了钱,每个月随便你拍多少。

终于到了新世纪从头来过。明显看出他开始用心了。

暗战演的还是非常好,杜琪峰的功力帮了大忙。至于青云和他谁好,见仁见智。那一年颁奖之前,出名刻薄的香港传媒联手做了一个影帝奖杯,意思是即使没获奖,他也是大家心里的实至名归。

金象的颁奖向来喜欢排资论辈,而早在十几年前就因为排资论辈错过影帝的刘德华,拿到影帝并不意外。

刘德华真的很用心的去改变戏路,放下偶像包袱,走实至名归的影帝之路了。

《瘦身男女》里的肥佬,《童梦奇缘》从年轻演到老,《大只佬》里肌肉装跳艳舞,《爱君如梦》里苦练舞技,再到近年《盲探》里的盲眼神探,《失孤》里的农民。为什么极其反对用“装逼”去形容,因为那两个字太不尊重。在演戏这条路上,刘华比谁都用心。

演技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知乎里常常有人以“出戏”表达刘华演技的不够精湛,似乎有些道理,但是这更像是心里暗示。如果看他的每一部戏之前都这样想一遍,想不出戏都难。

他在演技上最大的劣势,便是早年帮助他走红的“偶像”二字。偶像派本来没什么,可是他走了太多年,等到要改变的时候,不是他自己放不下,而是观众心中的形象,早已定性。

还有人以记住的是这个演员还是角色来论,更是无稽之谈。


旺旺莓想稻


不管演技、唱功还是长相,每一方面,刘德华都是排在第一梯队的。而如果综合起来,几乎无人能敌。

定义一下,他是一个全栖综合实力天王。

先说颜值。

我觉得他是中国最帅的男艺人。

多少人曾爱慕他年轻时的容颜。

在喜欢他之后,我可耻的变成颜控了orz

然后说唱功。

和大多数明星不一样,刘华是从影坛过渡到乐坛,并且不是玩票性质,还取得了辉煌成就的。

这些和他努力是相关的。在某年劲歌颁奖礼上,谭咏麟提到当初对初试乐坛的刘华说“你要想唱歌,就要比我更努力”。然后他又补充道,觉得很欣慰,说刘华真的做到了。1985年刘华发了第一张专辑,并未引起大反响。很努力的他通过不断练习,终于在1987年有了第一首成名曲《情感的禁区》。

1990年,他第一次入围十大劲歌金曲,并摘下分量最重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随后在大环境也是人为因素下,四大天王应运而生,这个几乎香江影响最深的称号,在90年代的颁奖礼上年年横扫。

而纵览整个劲歌金曲,刘华至今也是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最多次数的歌手。需要指出,劲歌金曲是香港主流四大音乐颁奖礼中最重要的一个。

(有人会说“最受欢迎”和“最佳”有区别,这个当然,可是在香港这个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乐坛的地方,“最佳”的存在本身就不太适当)

当然奖项及歌曲传唱度也只是唱功的部分体现,做个比较吧,自然比不上前辈谭咏麟张国荣等,也不比同为四大的张学友,但也是站在香港乐坛顶部的。

他是个很爱音乐的人。除了唱歌以外,他本人在作词作曲上亦相当有建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如果有一天》,天王自己填词作曲。他也是香港作词协会成员。早年黄沾曾指责过他的填词功力,但后来当他填出《冰雨》时,黄沾已经称赞不已。

最后是演技。

早年浮夸耍帅是事实,一方面他自己承认常对着镜子设计出某些小动作因为觉得帅,另一方面那个年代的导演为了票房也喜欢给他设计此类剧情。

(而且总觉得他想法不大一样。我会说嘛,五虎将最后那个死法竟然是他自己设计的,而且他只是觉得这样好,而不是为了帅。)

那个时候他也不大,歌坛风生水起,演戏可能是没想到要走心。更重要的是,他太爱电影。

纵观香港影坛,没几个像他一样刚闯出名堂就办电影公司的。刘华自己平生最爱尝试,终于90年代中期,由于投资电影欠债几千万,于是有那么几年,他成了烂片生产机。为了还债,那个时候他收的不是片酬,是月薪,即只要付了钱,每个月随便你拍多少。

终于到了新世纪从头来过。明显看出他开始用心了。

暗战演的还是非常好,杜琪峰的功力帮了大忙。至于青云和他谁好,见仁见智。那一年颁奖之前,出名刻薄的香港传媒联手做了一个影帝奖杯,意思是即使没获奖,他也是大家心里的实至名归。

金象的颁奖向来喜欢排资论辈,而早在十几年前就因为排资论辈错过影帝的刘德华,拿到影帝并不意外。

刘德华真的很用心的去改变戏路,放下偶像包袱,走实至名归的影帝之路了。

《瘦身男女》里的肥佬,《童梦奇缘》从年轻演到老,《大只佬》里肌肉装跳艳舞,《爱君如梦》里苦练舞技,再到近年《盲探》里的盲眼神探,《失孤》里的农民。为什么极其反对用“装逼”去形容,因为那两个字太不尊重。在演戏这条路上,刘华比谁都用心。

演技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知乎里常常有人以“出戏”表达刘华演技的不够精湛,似乎有些道理,但是这更像是心里暗示。如果看他的每一部戏之前都这样想一遍,想不出戏都难。

他在演技上最大的劣势,便是早年帮助他走红的“偶像”二字。偶像派本来没什么,可是他走了太多年,等到要改变的时候,不是他自己放不下,而是观众心中的形象,早已定性。

还有人以记住的是这个演员还是角色来论,更是无稽之谈。

我想演技的好坏就是是否让你感同身受,是否有一个完整的灵魂在你眼前和脑海里。如果做到了,那就是成功了。

以那年斩获最佳男配角的《门徒》来论。刘德华饰演一个身体很不好的毒贩头,凶狠多疑,对妻子绝对贴心,与女儿重重矛盾。这个角色难度系数很高,非常开心看到他把每个性格侧面都演绎的入木三分。可是同时可惜,那个角色想来依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由很多性格侧面堆砌起来的纸皮。或者说,那些侧面依然没有变成一个完整的灵魂。

我不知道缺少在哪儿,又或许这就叫做天分。

然后他碰到了《桃姐》。一直很少有人找他拍文艺片,而经过这个角色,可以发现,刘华的演技也可以非常内敛和走心。大概由于他一直商业片主演的设定,几乎没有文艺片导演找他,记得当时他刚演完《无间道》,想找个文艺片,结果所有导演都用“你太忙了”来推辞。想想有些心塞。

天王是有实力的,只是要碰到合适的作品和导演。这是机遇的问题。也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他的选片眼光。

他在读书的时候就写过剧本,还拿过奖。后来也多次做制片人,监制以及扶植新导演。这一点《疯狂的石头》和宁浩是代表之一。去年大热的少女时代也是他公司出品。而且,他还掌握电影剪辑权。

从这点来说,刘天王绝对有选片眼光,并且眼光很好。可是同时,由于他个人容易心软,记恩,人情等各种因素,他根本不会拒绝烂片。

所以到现在还在看他生产烂片。说到这个,澳门风云还不够,他刚又接了王晶的戏。在当年他最窘迫的时候,王晶救了他,于是以后王晶什么时候找他,他都不能拒绝。

一直到现在,他还是在以好戏烂戏交替。去年很欣慰,《失孤》和《解救吾先生》都可圈可点,演技怒赞。

今年有澳门风云,不过接下来《特工爷爷》和《长城》看好。

总结一句,刘德华天王总有一天会走到至高的,不再有争议的那个高度。

此外,他注定是会留在港影史上的人。除了已有的五金,他对香港电影事业所做的贡献太大。历年颁奖礼上感谢他的人太多,由他牵线搭桥的更是不可计数。


愿得一人心7138


歌坛获得奖项最多,获吉尼斯记录; 影坛一线明星中电影最多,票房的保证,香港地区累计票房最多; 90年代连续六年十大偶像第一名,绝对的人气王; 与其说是一个演员或者歌手,不如说他是一个天生的明星,天生的偶像。


徐怕怕很OK


说起刘德华,他是亚洲偶像,他是中国象征,他是一个可以让中国娱乐风起云涌的人,他是我们中国乃至全亚洲的偶像!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么一位巨星偶像,他更准确的定位是?他是一名演员?还是一名音乐唱功一流巨星?还是?


你说他是演员,但此时就会有人反驳,刘德华只是一个只具华丽外表没有实力的演员罢了。 他的英俊是公认的,被称不老男神。但是你说他没演技就有点过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坐拥3座香港金像奖,2座台湾金马奖的影帝。可能给大家的影响最为深刻就是与他同时代的梁朝伟,在于梁朝伟争夺影帝中,刘德华多是不敌梁朝伟!


梁朝伟演技是大家公认的实力派,但我就要为刘德华“申冤”了。如果你看过他的《无间道》,你可能就会改变对刘德华看法,如果说梁朝伟的眼神是忧郁中带着性感得坚定,那么刘德华就是坚定中带着性感忧郁。乍看之下,刘德华的眼神充满自信,笃定自如,但其内饱含的话语却有万屡,在刘德华看着电梯内的林家栋死去的那一幕,刘德华铮铮得望过去,分不清是震惊还是刻意的伪装,这个眼神里有内容,是不需要靠台本表达的演技流露。



遗憾的是《无间道1》影帝还是给了演技更出色的梁朝伟,刘德华也凭借《无间道3》荣获影帝称号。 梁朝伟对于角色驾驭非常准确到位,天生的演员,为电影而生。但演员演技天生分量不足,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刘德华便就是那后者,在中国范围内那些实力派不会每个人都像梁朝伟那样天分十足的,比如说陈道明通过十年的沉淀才有后面的薄发,葛优的勤奋好学,一点点地通过向别人请教积累才有后面的“幽默大师”等等。


刘德华一个唱功一流巨星?对于唱功一流来讲,可能刘德华就不是了。他自己也表示过,自己开演唱会往往会添加许多舞台表演,原因之一就是弥补自己唱功不足的地方。虽说他的唱功不能达到像张学友那样,但刘德华的音乐旋律简单歌词朴实,拥有无数歌迷。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刘德华定位到底是演员?一流歌手?还是纯粹的偶像?其实他也早早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自己就一个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