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原著《封神演义》,再看各种电视剧的封神榜,怎么感觉哪吒一伙等人三观不正?

盘娱乐


任何事情都不能孤立起来看!

哪吒用混天绫扰了人家的龙宫不说,还打死了前来责问的巡海夜叉,后又杀了龙王三太子,扒了人家的皮抽了人家的筋,这些种种行为十分残忍,看上去确实三观不正。

但按照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即兴周灭商来看,重生后的哪吒三观非常正,因为他和杨戬、雷震子是姜子牙旗下的灭商周军的三大先锋,所到之处杀得商军一败涂地!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哪吒有前后如此的反差呢?是重生后的性情大变吗?显然不是,关键在于教育!

七岁的哪咤拥有无法无天的野性,在于他是一个缺少父亲严厉教导、又被母亲宠坏了的熊孩子,而且还是那种官员干部家庭出身的熊孩子,一旦作恶起来对社会的危险性更大!

所以哪吒闯下的祸,李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正因为他忽视了对第三子的教育,才让哪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龙王三太子、巡海夜叉都是有仙籍在身,虽然很低,但绝不是精怪,所以杀了他们等于杀仙),这一切都因为哪咤是其母怀了三年六个月后诞下的肉球所化,让李靖对他的态度是可有可无!


但是不能因此就认定哪咤的本性很坏。实际上,他抽龙筋的目的还是想给自己的父亲用来做皮带,以此讨好从出生到七岁都不愿意待见自己的父亲。

而哪咤重生后,他就具有了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豪迈,放弃了和李靖之间的恩怨,毅然加入反商大军,成为姜子牙手中的三把尖刀之一,这却是建立在太乙真人的后天教育上。

由此可见,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所以汪郎认为,如果非要在《封神》中找一个三观不正的人,这个人绝对不是哪咤,而是李靖!

自己生的儿子自己不管教,以致儿子不能分辨是非,缺乏应有的基本社会道德观念,犯了杀仙的大错,这是其一;

无情无义!面对龙王水淹陈塘关时,没有一个做地方官和父亲的担当,不仅无法救助全城百姓脱困,又把自己教育的缺失全部推在儿子的身上,逼得儿子挖肉剔骨,才让龙王退去,这是其二;

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坚定认为哪咤是妖怪,砸哪咤庙毁哪咤金身,阻止其重生,这是其三。

所以即使李靖后来加入反商大军,又被封为托塔天王,但依然无法面对哪咤随时可能爆发的寻仇怒火!这也让他不得不每天都托着一座玲珑珍塔,手酸了也不敢放下,纯属活该!

这正应了那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因果自有定数!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恕我直言,这一群人本来三观就不正。

暂且举例哪吒和他师傅太乙真人。

哪吒在九湾河洗澡,用他的宝器混天绫搅乱了龙宫。

一般人扰了别人清净,都会感到不好意思然后给人家道歉。

然而哪吒毫无愧疚之意,还对他人恶语相向。

鉴于他当时才七岁,我们可以原谅他年幼无知。

但是在龙王派夜叉前来视察时,他竟将夜叉打死。

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竟然可以狠心到把别人打死的地步。

而且在他将夜叉打死之后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把我的乾坤圈都污了’。

他所在乎的只是自己的乾坤圈,并没有关心一条人命,不对叉命就此逝去。

这跟我爸是李刚这类官二代又有什么区别呢?在龙王三太子前来问责时,他官僚的让敖丙报出家门,一个七岁的孩子就学得了官僚这一套。

而且他在打死夜叉的时候并没有询问他的家世,因为他知道夜叉是个小喽啰,打死他不会有什么损失。

在敖丙报上家门后,他还直呼敖光姓名。

这对敖丙来说是极其不礼貌的,在别人面前直呼其父姓名,哪吒不会不知道这是对他人的极不尊重。

然而,哪吒还是这样做了。而且最终还抽了敖丙的筋,扒了他的皮。

再来说太乙真人。

无论如何,哪吒都杀了人。

但是他却一味的偏袒哪吒,只是因为哪吒是他弟子,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护短啊。

而且在龙王向天庭告状时,还说这是敖丙的命数。

这是一个修炼了几百年的真人该说的话吗?

一点也没有顾及别人的丧子之痛。他还给了哪吒一个隐身符,让哪吒狠狠的教训了龙王。

龙王到底是长者,而太乙真人却纵容一个小屁孩对他进行侮辱。

这实在不是一个真人应该做出来的事。

像此类三观不正的人,在《封神演义》里比比皆是。

也许,是作者的时代局限性才会导致如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