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辞任万人被裁,碧桂园“高周转”模式的功与过


高管辞任万人被裁,碧桂园“高周转”模式的功与过

进击的碧桂园,正在经历一场人事洗礼。

10月18日,碧桂园公告称,执行董事&副总裁梁国坤因退休辞任,当日生效。公告特别指出,梁国坤与董事会之间并无意见不合等事项。

据悉,这位一手负责房地产绿化建设的灵魂人物,已将“园林绿化”打造成碧桂园的一张名片,诸如森林城市、十里银滩等项目,均出自梁国坤之手。

但此次离任,是否动摇碧桂园的园林绿化模式,尚不得而知。

无独有偶,几乎同时,另一碧桂园副总裁刘森峰已于10月15日正式离职。而这位副总裁还兼着另一个身份,碧桂园江苏大区总裁。

如果说梁国坤属于碧桂园的灵魂人物,那么刘森峰便更像实干家。凭借骄人的业绩,刘森峰成为碧桂园第一个年终奖破亿的区域总裁。彼时,这位实干家,为碧桂园在江苏区的扩张立下了赫赫战功。

01 人事动荡,事故频发

视线回拉,近年来,碧桂园高层人事变动频繁,且呈加速之势。

2017年,时任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的吴建斌,以及执行董事、联席总裁的朱荣斌双双辞职,随后共赴阳光城。同期,亦有执行董事苏汝波、区学铭等辞任。2018年,碧桂园又有两名董事提出辞任,分别为谢树太、梅文珏。

信息显示,目前碧桂园董事会成员为13人,“杨家人”占据5个名额,占比38.5%。除外界熟知的杨国强、杨惠妍外,杨子莹(女儿)、杨志成(侄子)、陈翀(女婿)亦赫然在列。

除高层频繁变动,董事会家族化外,大规模裁员或是另一个人事变动信号。

2019年半年报资料显示,2018年末碧桂园员工总数为13.14万人,2019年这数字变为11.66万人,同比减少11.3%。

半年减少1.48万名员工,无怪乎媒体直言,碧桂园是在大范围“人员调整”。

“无论高层出走,还是基层员工大幅减少,人事变化背后是核心业务的调整,‘高周转’模式行至黄昏。” 房产行业观察人士李平强调,“但长期以来,正是得益于高周转模式,碧桂园得以坐稳房企老大的地位。”

趣识财经了解到,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依托于超快的“地产销售—现金回流—再投资”循环模式,以超快现金回流推动业务发展。

通过公开数据比对,不难发现,碧桂园的资产周转率快于万科、恒大,尤其是在存货周转率上。

高管辞任万人被裁,碧桂园“高周转”模式的功与过

在资金层面,自2015年之后,碧桂园诸多项目开盘时间降至5个月以内,资金周转率达1.5次/年,成为资金周转速度最快的地产企业。

高周转背后,是碧桂园的“合伙人”跟投机制。“区域总和项目总等管理层,先跟投当地项目,继而盈利后分红,最终成为利益共同体。”李平指出。

2017年,碧桂园合同销售金额达到5508亿元,正式完成对恒大、万科超越,自此一骑绝尘。

但高速扩张,也为碧桂园埋下了安全隐患,短短一个月,碧桂园发生多起坍塌事故。

高管辞任万人被裁,碧桂园“高周转”模式的功与过

2018年6月24日,碧桂园上海奉贤区在建项目红墅林事故,致1死9伤。7月12日,碧桂园杭州前宸府基坑坍塌。7月26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碧桂园城市之光工地坍塌,致使7人死亡,震惊全国。

此后,碧桂园质量安全问题便被不断曝光,抢工期、自监理等相关问题不断被媒体报出,而 “高周转”模式被认为是问题之源。

2018年8月3日,碧桂园召开发布会,总裁莫斌鞠躬致歉,并保证碧桂园对安全与质量的重视。

02 去高周转,造机器人

现实,更残酷,往往也更接近真相。

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六安市碧桂园项目再传噩耗。

2019年4月23日,六安市住建局通报称,六安碧桂园和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碧桂园·置地中央公园”项目,不断接到业主关于房屋质量安全等投诉,经现场调查属实。责令该项目从4月23日开始全面停工,彻查项目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和隐患,严格整改,经复查达标后,方可复工。

2019年8月23日,宁波碧桂园因住宅工程质量突出问题被宁波市住建局约谈。

虽然包括莫斌、杨国强在内,反复强调工作重心放在质量与安全上,但安全事故依然频发。

但不争的事实是,碧桂园业务上正加速去“高周转”。

2019年1月21日,杨国强在2019年度会议上,将碧桂园定义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明确地产、机器人、农业三驾马车的战略布局。

其实,早在2018年7月,碧桂园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成立。此前已有媒体曝出,碧桂园已经组建了超千人的团队规模,且9成以上是硕士学历。

高管辞任万人被裁,碧桂园“高周转”模式的功与过

来自碧桂园的资料显示,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既面向地产,又有所超脱,其产品覆盖建筑、餐饮、物业、农业、家具等多个应用场景。

“与地产产业链相关的智慧城市、智能家具领域,显然是重要领域。”李平分析道。

另据报道,在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厂房的小实验区内,铝模安装机器人、内墙喷涂机器人、地砖铺贴机器人等20多款建筑机器人正在测试,多款已可在工地上进行进一步测试。

在2019年半年报的主席报告中,杨国强指出,“机器人建造房子的梦,一定会实现。相信未来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也在业务上,为本公司加分。”

一言以蔽之,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依然是围绕地产产业链展开的。但它能否真正替代人工,解决安全隐患,仍需拭目以待。

03 后记

显然,碧桂园正在改变。

这不仅体现在,杨国强口中的三驾马车宏观战略,也体现在更加微观的人事调整上。业务调,人事变,这两者间的交融,或许要比喊口号更值得深思。

成于高周转的碧桂园,虽屡陷安全困境,言败却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年高周转模式,碧桂园积累的安全隐患还在爆发,三驾马车之路还有很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