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的2.0時代,會是中國2030的敲門磚嗎

世俱杯的2.0時代,會是中國2030的敲門磚嗎

2021年世俱杯落戶中國,這是暨2007年女足世界盃後,FIFA旗下又一重大賽事來到中國大陸。自2016年起,改革世俱杯的動議就已經寫進了國際足聯的日程中,隨著FIFA官宣了中國的東道主身份,一個全新的世俱杯也躍然而出,24支球隊、近一個月的鏖戰、四年才有的一次參賽機會,國際足聯勢必要通過規模的升級讓世俱杯脫胎換骨,成為可以媲美歐冠聯賽的頂級俱樂部賽事。

當然,這樣的願景必須建立在首屆世俱杯成功舉辦的前提下,想要新項目一炮而紅,FIFA所選擇的承辦方決不能是“豬隊友”。選擇中國不是國際足聯一拍腦門之後的倉促決定,因凡蒂諾先生雖然頭髮沒有他的前任多,但對於足球發展的改革魄力卻毫不遜於已經被勒令遠離一切足球政務的布拉特,前有力排眾議強行按下世界盃擴軍的啟動鍵,後有在全世界足球高熱地區著力提升足球影響力的決心。美國和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值得國際足聯多費一番功夫來拓展更大的足球版圖,也許,世俱杯的全新包裝上線只是國際足聯的試水項目,但在中國試這個水自然是因凡蒂諾的第一選擇,因為中國足球這趟水這麼渾,咱們這麼多年不也越趟越起勁兒嗎,這幾年,中國人對於足球的熱情在中國國家隊的戰績直線下滑的背景下卻成反比增長,在FIFA看來,資本的實力、民族的願景、球迷的基礎,三者合併所激發出的市場熱情簡直是為世俱杯這一全新賽事量身定做一般。

世俱杯的2.0時代,會是中國2030的敲門磚嗎

中國一直希望能夠舉辦一次頂級的世界足球賽事,對世界盃的渴望早已不是秘密。90年代初,日本的豐田公司不惜重金讓“豐田杯”在日本生根發芽,雖然那只是歐洲冠軍和南美冠軍之間的雙人舞,其他大洲的球隊都沒有資格參賽,但每年的豐田杯都會在日本國內掀起足球熱浪,對日本足球的發展起到的積極作用不亞於2002年的世界盃。所以,一屆成功的大賽一定是中國足球向前躍進的強心劑,當然,前提條件是比賽必須是真刀真槍的較量,不能摻雜任何的水分。

說到這,問題也就來了,中國承辦世界大賽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北京奧運會標杆式的存在已說明了一切,中國球迷也一定能帶來非凡的火爆球市。只不過世俱杯能回饋給中國什麼?這是個值得探討的命題。

世俱杯這些年雖然名義上是FIFA的金牌賽事之一,但卻並非球迷認知裡可以並肩歐冠錦標的頂級IP。對於皇薩仁這一等級的歐洲豪門來說,世俱杯更像是錦上添花的一座獎盃,對其的飢渴程度還是無法和歐冠錦標同日而語,試問,如果一支球隊剛剛拿到大耳朵杯後,這種俾睨天下的喜悅感還未褪去,帶著一身疲憊的他們還能對世俱杯保持新鮮感和渴求感嗎?

所以,有一種擔心不可避免,6月-7月舉行的世俱杯雖然雲集了歐洲最強大的豪門天團,但出工不出力的情況或許不會是個別現象,即便一心求勝,諸如薩拉赫阿扎爾之類的大腕兒球員是否會因為身處賽季間歇期而心有旁騖還未得知,畢竟這是一個月完整賽制的杯賽,還是在夏日氣溫一路走高的中國進行,想必如果沒有足夠的獎金刺激和榮譽感驅使,改制後的世俱杯會不會變成表演賽和休假賽仍是一個未知數。 這些風險的存在不得不給新世俱杯的舉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知道,如果比賽質量受到指摘,那麼世俱杯的品牌影響力將會受到巨大的打擊,更不要提在精彩程度上秒殺世界盃的終極目標了。

世俱杯的2.0時代,會是中國2030的敲門磚嗎

不過我們還是要說,選擇中國辦世俱杯是國際足聯對中國足球發展的認可,2024年,FIFA就將宣佈2030年世界盃的主辦國,在國際足聯內部,是否繼續大洲輪換主辦還有爭論,如果2021年的世俱杯辦賽水準能夠符合甚至超越國際足聯的預期,那麼2030花落中國將會是大概率事件,想到這,是不是覺得世俱杯的到來還挺值得期待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