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宋代大教育家胡瑗,文

「語音版」宋代大教育家胡瑗,文/銀笙

在人們的印象中,溝壑縱橫的陝北歷代多出將軍和武士,而祖籍陝北安定堡(今子長縣)的胡瑗卻是宋代大儒、名垂千古的大教育家。

安定胡姓出過不少人物,自西晉後的兩百多年中,在安定胡氏中,位至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者多達10餘人。不僅如此,還出了一位皇后、一位皇太后。唐宋以後,安定胡氏開始衰落,一部分胡姓人遷到河南新蔡;另有一部分前往泰州如皋縣。胡瑗這一支去了泰州,其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參軍;父親胡訥,曾任寧海軍節度推官,當時屬於下等官吏,因俸祿較少,胡家竟步入“家貧無以自給”的境地。

胡瑗生於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自幼聰敏好學,據黃宗羲《宋元學案·安定學案》記載,他7歲善著文,13歲通五經,鄉鄰視其為奇才。因家貧,年幼的胡瑗未受到良好教育。直到20多年後,他才與孫復、石介等同學去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由於他讀書勤奮,志向遠大,且以聖賢自任。為了不讓心志受到干擾,胡瑗十年不歸。每當接到家書,見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澗不再展讀。如此潛心學業,在中國教育史上一直被傳為佳話。

胸有鴻鵠之志的胡瑗當然希望能通過科舉一舉成名,遺憾的是,他七次應考,總是名落孫山。也許是十年面壁,參透了人生,看淡了功名,年近不惑的胡瑗沒有繼續在科舉的路上走下去,而是回到了泰州城內華佗廟旁的經武祠(今江蘇省泰州中學民營初中部內)當起了私塾先生。因懷念祖籍安定,胡瑗將教書的地方稱為安定書院,學生們則稱他為“安定先生”。這其中當然有不忘祖宗的意思在內,但更包含了他安貧樂道、寧靜致遠、一心執教的志向。

景祐元年(1034),胡瑗開始到蘇州一帶設學授徒,講授儒家經術,這是他走出家門、從事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始。真是無巧不成書,也就是在1033年年底,范仲淹因反對廢后的事而被貶謫到蘇州任蘇州知事。范仲淹向來重視文教,剛到任一年有餘,就在蘇州南園設立郡學,並聘胡瑗為首任郡學教席。有范仲淹的慧眼識珠,胡瑗終於找到了一片施展才學的天地。為了辦好學校,胡瑗定下嚴密的學規。為了支持胡瑗,范仲淹將自己的兒子範純佑送入郡學讀書,並拜胡瑗為師。範純佑嚴格遵守學規、認真讀書,為他人做了個好榜樣,使其他學生也不敢任意違反校規。在范仲淹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努力,胡瑗終於把郡學辦成了當時各地學校的樣板。

1036年,經范仲淹引薦,已過不惑之年的胡瑗以布衣的身份,受到了宋仁宗的召見。隨後,胡瑗和杭州的音樂家阮逸一起為皇宮參定聲律,製作鐘磬,忙活了一陣子。參定後的聲律雖然不能算是十全十美,但比原來柔和悅耳了許多。看到胡瑗舉止文雅,很合古禮,宋仁宗便破例任命他為校書郎。

1940年(康定元年)8月,胡瑗隨鎮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回到陝西,被舉薦為家鄉丹州軍事推官。此間,他撰寫了《武學規矩》一書。慶曆二年(1042年)之後,他以保寧(今屬四川理縣)節度推官的身份在湖州(浙江吳縣)教授學生。湖州太守滕宗諒與范仲淹是同年進士,為人豪爽,淡泊名利,擔任太守之後,與當地人士共同捐款興辦學校,朝廷批准,賜名為“州學”。1042年,滕宗諒聘請胡瑗前去主持,“四方之士雲集受業”。從受聘到離開,胡瑗主持湖州“州學”前後長達十二年。

1052年,胡瑗離開湖州州學,升任光祿壽丞、太學直講,成為京師太學的主講教師。胡瑗學識淵博,教學得法,深受學生歡迎。由於學子眾多,致使學舍根本容納不下。1056年,胡瑗升為太子中允、天章閣侍講,做太子的老師,同時仍在太學任教,協助太學博士考教訓導,並專掌學規的執行。他名重天下,四方士子慕名而至者達千人。胡瑗所教學子,另有一種氣度,人們一看便知,其中有宋室儲君和理學家程頤。禮部歲考,在所有考中者中,他的弟子就佔了四五成。故而宋神宗稱他為真先生;王安石譽他為“天下豪傑魁”;范仲淹尊他為“孔孟衣缽,蘇湖領袖”;蘇東坡則撰有詩句讚頌他:“所以蘇湖士,至今懷令古……”胡瑗雖然有很高的地位,卻極善於用平等友善謙虛的態度教學,他常常與學生相互切磋。程頤是他非常喜歡的學生,他曾表示,有些方面還應向程頤學習。

胡瑗畢生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在泰州、蘇州、湖州和京師太學執教三十年左右,與同窗孫復、石介成為一代宗師,並稱為“宋初三先生”。其中,以胡瑗所授學生最盛,受教育者1700多人;其教育方法最為完備,形成了“沈潛、篤實、醇厚、和易”的學風。執教期間,胡瑗親手製定了一系列教育規章制度,而且自己常常“以身先之”。胡瑗反對閉戶讀書,主張了解社會和參加社會實踐,經常組織學生開展遊歷考察活動。他曾經親率諸弟子自湖州遊關中,並把此項活動列入教程之中,做到讓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統一。

胡瑗不僅是古代著名的教育家,而且是傑出的思想家。古人稱他為“理學先驅”。他大膽創新,以“明體達用”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率先舉起了“不信漢唐儒者註疏,大膽質疑,自立新解”的大旗。據統計,僅在《周易口義》一書中,胡瑗提出質疑的地方就有十餘處之多;在《洪範口義》中,也改正了多處舊有的不合理的註解。他吸收了佛道哲學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倡導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對傳統儒學經典進行了新的註解。胡瑗注重道德修養和性理之學的研究,注重宇宙本體和人性本質的探討,將傳統儒學上升到了新的哲學高度。他主張“通經學古”“救時行道”、知行合一,使學派林立的北宋出現了一個新儒學學派——“宋學”。在《武學規矩》一書中,胡瑗提倡國家大興武學,以抵禦外部侵略。《五朝名臣言行錄》記載:“君在丹州,建議更兵法,治兵器,開廢地為營田,募土人為兵,給錢使自市勁馬,漸以代東兵之不任戰者”,“訪邊備利害,得以資其帥府”。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認為,胡瑗不僅是理學先驅,更是整個“宋學”先驅。

1059年,胡瑗病逝於杭州,後移葬湖州。

胡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不僅示範於當時,而且垂法於後世,在中國教育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他的名字和“蘇湖教法”為人們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聲譽。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把古代聖賢名流的“嘉言善行”彙集起來,編成《小學》一書,作為兒童讀本,其中就詳細記錄了胡瑗一生的教學活動和事蹟,認為可作“百世之法”;宋寶慶二年,泰州在胡瑗講學之處,亦創辦了“安定講堂”;明代學士程敏政斷言:“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明嘉靖九年,世宗正式以胡瑗從祀,尊稱為“先儒鬍子”;泰州亦在“安定講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紀念胡瑗先賢,清乾隆五年改稱“胡公書院”;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佈“宋胡文昭公之墓”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國外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學者也紛紛涉足此領域。為紀念這位先賢,子長縣正在瓦窯堡鎮興建文昌閣和胡瑗紀念館,子長人民浸潤在胡瑗的教育恩澤中,定會湧現出更多文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