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外貌和內在究竟哪個更重要?

01

20歲以前,我從沒在鏡子面前好好看過自己;

女生的外貌和內在究竟哪個更重要?

有時候,路過此地,只敢偷偷斜眼看,不敢走向前去,正大光明的對著鏡子看今天穿得美不美?頭髮梳得俊不俊?

一旦被我家人看見,我總會被罵得很慘。

好像是在6歲的時候,我懂得了美醜,喜歡穿花衣服,喜歡在頭髮上帶髮卡,喜歡別人誇我漂亮,也就是在那個年紀,我愛上了照鏡子。

每次放學回家,第一時間就是跑向鏡子前多看自己幾眼,然後對鏡子中的自己傻笑。我奶奶有次看見後,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然後全家人坐在一起說我:

“長得胖,又矮又醜,跟土包子一樣,一分人才都沒有,還硬往鏡子前走;再不知道好好讀書,以後會沒人要的。”

在我上小學時,我媽剪了我的長髮,把我打扮得像極了“假小子”,我一邊哭,她一邊安慰我說:“看,這多好看,乾淨利索,一看就是好孩子,別人都會喜歡你的。”

他們用很長一段時間,將“人醜就應多讀書”

這句話死死的給我牢刻在了心裡。

女生的外貌和內在究竟哪個更重要?

從那之後,我再也沒敢當著他們的面照過鏡子。

02

每次跟我媽出門逛街時,身邊阿姨時常會脫口而出一句:“寶貝,你今天真漂亮......”

對方還沒說完,我媽便搶言道:別敷衍她了,醜就是醜,像長成她這樣的,只適合好好讀書。說完,撇了我一眼,立馬拖阿姨跑到一個角落說起了悄悄話。

後來我媽才跟我說起,她不希望別人誇我漂亮,可以說我懂事、成績好、乾淨、活波,但唯獨說我長得好看,這一點不行。

她怕我從小有這個意識,深陷對自己外貌的認可而不去努力生活,她怕我誤以為長得漂亮就可以理所應當得到更多的捷徑和特殊待遇。

所以,一直用語言來教育我:相比於顏值,你的能力和品格才是你一生最寶貴的東西。

她不想讓我活的卑微,也不想讓我有不勞而獲的優越心,她最想看到的,是我可以通過後天的付出,為自己贏得生活的自由和尊重。

生而為人,要有自己的作用和價值,這是我家人用二十年的時間告訴我的話。

也許這個時代都在高喊著顏值即正義,但我還是想說,你的人生,是由你付出多少而決定的,外貌只起一個輔助作用,可以追求,但絕不能沉迷。

女生的外貌和內在究竟哪個更重要?

網上有句話,就外貌和內涵孰輕孰重做了總結,我覺得說得很好:

“人就像是一本書,外貌是它的封面,內在是它裡面的內容。封面決定別人要不要打開它,內容決定別人能不能把它看完。如果封面太粗糙,內容再怎麼精彩別人是不會知道的。如果內容太乏味,封面再精彩也會讓人失望。”

03

昨天看到一個視頻,一女子原本長得還算可以,但很多年來總是不滿意自己的外貌。畢業之後,籌錢選擇了整容,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加好看,當時整完後自己很滿意。

可沒過多久,臉部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鼻孔外漏、嘴巴歪斜,於是便去整形醫院說理,跟醫生對罵,躺在地上打滾大哭,嘴裡說著一連串的髒話。

下面有一條評論被眾人推上了首條:即便這位女子整成天仙兒,想必我依舊會“醜拒”。這種“醜”,你們懂得。

一直以來,全網都在教我們要好看、要漂亮,可單有一個臉蛋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

邦尼在《奇葩說》就整容事件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不清楚整容會不會讓你成為人生贏家,但是當面臨美的流逝讓你戰戰兢兢的那刻,或許,你連玩家都不算了...

很多人一生下來就俊俏美麗,他們是幸運的寵兒;很多人或許沒有好皮囊,從小內心遭受著各種打擊和嘲笑,兩種經歷,也是兩種人生。

其實我並不羨慕那些天生麗質的人,我內心很欣賞這樣一種人:他們本就什麼都沒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變美變優秀而獲得自信,這樣一種生活,才是精彩斑斕的。

就像《正面管教》裡就說了,長得好看別人會多看你幾眼,但是當你的言行滲透文化與修養的時候,別人才會高看你一眼。

女生的外貌和內在究竟哪個更重要?

04

之前也有一些人跟我抱怨:自己長得不好看,別人都不喜歡我,感覺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對生活沒有了熱情,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如果你在變美的路上努力過了,發現依然沒有變化,那麼這時就應該轉變思路,把眼光放在提升自己這條線上。

你內在變得強了,別人自然而然不會在乎你的醜與美。你用功讀書,有了工作,有了穩定的經濟實力,完全也會有能力將自己變得更漂亮。

二十歲出頭的年紀,其實我不太希望你過於漂亮,只有“醜”點,才能有心思多去關注自己學業和事業的發展,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幹擾。

總之,別讓外貌成為你自卑的理由,它決定不了什麼,真正能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你整個人。

女生的自信和底氣從來不是你長得多好看、身材有多好,而應是

你的思想、格局、眼界,是你走過的路、看過的書以及那些你上過的所有課。

當然,1000個人眼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

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