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特勒的计划中,击败苏联之后,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谁?

你是个渣渣


这种设想,虽然现在显得挺扯的,但当年,还是有点历史依据可考。

1941年底,日本代表大岛浩曾向希特勒提交过一份瓜分亚洲的草拟军事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日本建议德国把亚欧非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由德、意及日本统治,并且以东经70度线作为分界点,美洲在这份规划里倒是没体现。

之后,希特勒的团队在这个基础上重新作了大幅度修改,于是又出现了下图,这就是所谓的“轴心国瓜分世界规划”。

这么看,如果真击败了苏联,纳粹德国会一路向东,抓紧与日本会师于西伯利亚。

这种情形下,整个欧洲,除了两个“伪中立”的瑞士和瑞典,硬撑着就只剩下英国了。显然,此时最重要的是,要快速控制英国殖民地,打压英国最拿得出手的“海权优势”。

所以,纳粹德国在加紧对英国本土空袭的同时,主打还是联合意大利在西亚北非的据点,控制地中海沿岸,占据重要的海上交通线,快速瓦解英国的殖民体系。比如掌控苏伊士运河,中东波斯湾地区,从伊朗或者阿富汗向印度出击,最终在南线同日本再次会师于印度。

此情此景下,面对有着广袤大后方和无尽战争资源的纳粹德国,丧失了海上主导权和海外殖民地的英国,才真正是被困于了孤岛,要多绝望有多绝望。如果拒绝通过政治手段服软,其实说难听点就是”投降“,丘吉尔首相那个经典演讲段落《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我们将在登陆地点战斗,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战斗,我们将在山区战斗。我们永不投降....”还真有可能变成血淋淋的现实。

最后再简单说说,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士描绘的一番情形。这种传闻说,希特勒早间在维也纳街头流浪之时,被一对华裔”张姓“夫妇救助,发迹了后到处找,想报恩,结果没找到,只好给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支持咱们中国抗战.....

因此,希特勒选择跟日本合作,属于权宜之计,本意是想在日本蹦跶的差不多的时候,及时搞掉它,把日本“大东亚共荣”的“成果”,转手给中国,然后跟中国“平分世界”....

先说所谓的“援助”,德国的技术、军火都是中国政府用高于国际市场价的价格,或者是以货易货方式购买的,军事顾问也是八抬大轿高薪聘请的。咱们可是连个螺栓都没有“白拿”人家德国的,怎么就老被一厢情愿的描述成“援助”?

再有,对中国人的态度,可以看看下面这段希特勒自己的话——“假如一个黑人和中国人学会了德语,余生也说德语,那么就算是已经德意志化,进而可以获得选举权,这种想法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这是《我的奋斗》英文版(英文版是德文翻译的,中文版又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对此,当年国民政府的驻德大使刘崇杰还多次抗议过相关的歧视性语言,人家德国政府,连个道歉的话都没回过。

呵呵,只能说,这套路大家熟悉不?是不是很像咱们中国传统的“报恩故事”,古典小说《三言二拍》、《聊斋志异》里面,可多了去了。

实际上,关于希特勒的最终胜利规划,美剧《高堡奇人》有过呈现,算是以电视剧的形式,圆了希特勒那个邪恶的日耳曼尼亚梦想。相信看过这部剧的都能体会到,在那个被轴心国分赃完毕的平行世界里,可不是一般的黑暗.....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应该不会有下一个“军事”目标了。如果有,也只能是政治目标。

也就是说如果当年希特勒能够击败苏联,剩下的事靠谈就可以了,不用再动手。

二战以前的世界霸主还是英国。德国虽然跟英国在打,但归根结底,也确实是英国先向德国宣战的。德国并不想跟英国打。德国的一把手希特勒、二把手戈林、老三赫斯......这些人内心里对英国都有这极强的好感,并且一直在寻求谈判,希望英国能承认德国的战果。然后两家和好。

但英国死活不干,玩了命的和德国纠缠。

我们是几千年的农业国家,大陆国家,我们也是几千年来的大陆军。打仗的方式是攻城略地,几万,几十万的大军在地面群殴。但英国是海洋国家,是大海军。他们的打法跟我们区别很大。所以我们很多人也是一直低估了英军的战斗力。

我们的打法是砍头,英国人的打法是:窒息。

英国的核心战斗力是他的皇家海军,二战乃至以前的很长时间里,英国皇家海军的地位其实就是现在美国海军的地位,海上霸主。他的陆军实力很一般,只是个补充。英国和德国打,掌握着绝对的制海权。他就是用海军把德国封死在欧洲,不让德军出海,也不让外面的物资运进德国。

一战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欧洲大陆,法国和俄国在东西两个方向把德国堵住,然后英国在海上把德国封死。然后他们当时的口号是:饿死一个国家。要把整个德国饿死。一战在食品这块,德国人也确实是最悲惨的,饿死了很多人。而法国的食品供应基本上没受影响。

德国是用自己这点儿国土上产的粮食和矿产资源来维持战争。而英法美俄掌握着制海权,可以把全世界的粮食、矿产源源不断的运进自己的国家......英国就是用这种办法一点点的耗尽德国的元气。

二战英国用的也是这个办法。但希特勒先灭了波兰,又迅速灭了法国,把英国陆军赶出了欧洲。所以希特勒控制的资源远远大于一战时期的德国。一战时德国控制的地区也就是自己本土以及法国的一小部分。而法国这部分属于战场,也谈不上开发什么资源。

二战德国是彻底击败了法国,完全占领,也就是完全掌握了法国的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然后还有奥地利、波兰这些地区。所以说希特勒的家底要比一战时期的德皇丰厚很多,所以日子过的也相对滋润。

但问题是他依旧面临着英国的海上封锁,这个本质没边。希特勒手里的资源多了一些,但也有限。时间长了,还是会被英国耗个油尽灯枯。

这个时期,希特勒得到了斯大林的补给,苏联的资源在不断的输送进德国,以帮助德国维持战争。但那终究还是别人家的资源,哪有自己家的资源让人放心?

所以,希特勒进攻苏联还是有道理的。他要是击败了苏联,基本上等于掌握了无限的资源,这就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英国的海上封锁也就是没有了任何意义。

苏联当时有2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2亿人口。

如果希特勒击败苏联,掌握了这么多的人口、地盘,而且苏联还是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那对于德国的实力来讲,属于基因变异型的暴涨。希特勒所控制的是整个欧洲+整个苏联。而且这个地区还和西亚、中东在陆地上都能直接连上......

到时候,希特勒属于想要多少粮食就有多少粮食,想要多少石油就有多少石油,想要多少矿产就有多少矿产,想要多少工人就有多少工人......

英国海上封锁1万年也没用了。

如果德国击败苏联,能像法国那样,完成占领,那这场战争对于英国来讲,已经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再加上我前面说的,德国高层一直对英国有很强烈的好感,到时候也只能是一拍即合,两家达成“和平”协议,没有再打的必要。


锐度何老师


笔者认为,希特勒下一步是进攻中东和印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通俗点就是打的资源消耗战,对资源匮乏的德国来说,找到一个供应量达到德军消耗的大油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为此,希特勒在进攻英国受挫后,转而向苏联方向推进,实施他的第二步计划,也就是著名的巴巴罗萨计划。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德军保持着战略上的优势,他们不仅占领了大片苏联国土,还消灭了上百万的苏联军队。

假如苏联没有顶住压力,被赶到西伯利亚地区,那么整个欧洲就只有英国在苟延残喘。

那么,希特勒就会继续扩张,在中东和印度地区占领战略资源,逼迫英国投降,因为英国作为海盗国家,战略资源依靠的是海外殖民地的供应。

1940年,德国统帅部制定了针对印度的军事计划,从巴尔干地区,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北侧和整个北非和中东地区 - 到南部,都在这次作战计划中。

按照希特勒的构想,德军从东向西推进,和盟友日本在印度汇合,打通欧洲和亚洲的战略联系,切断英国的后花园印度。

同时,在北非地区隆美尔占领了苏伊士运河,切断了英国和亚洲地区的联系,同时英国的海军力量也被限制在欧洲海域。

完成这些动作后,希特勒还在印度地区派出了大量的特工,负责策反印度当地的武装力量。

在印度和伊朗建立了大型亲纳粹“雅利安人”组织。中东已经有了数量庞大的德国特工和军事顾问,他们组织了武器供应,为接应德军的到来蠢蠢欲动。

如果希特勒顺利苏联,那么世界局势恐怕会发生改变。

到那时,德国和日本将会肆虐亚洲,寻找时机和美国决战,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End—



文史频道


恐怕是日本!如果德国彻底打下苏联,英国肯定会独力难支,实际上在二战时期,英国是始终做好了撤往加拿大的准备的,之所以一直在英伦三岛死顶,就在是赌苏联的情况,指望希特勒重蹈拿破仑覆辙。

德国彻底占领苏联的话,将拥有当时最大的油田,粮仓,和矿场,以及英国人无法想象的炮灰人口,还有苏联庞大的工业产业,那么,英国只有到加拿大流亡了。这时非洲的争夺占时还不急着拿到台面上来,重要的是欧亚大陆的统治权,虽然事前跟日本有过划分亚洲的具体分界,双方共同统治整个欧亚大陆,但真正到了这时候,誓要为日耳曼民族开拓最广阔空间的元首,会甘心跟那帮连苏联都打不过的矮子平分欧亚?



打个中国都兵力不足的日本,拿什么抵挡德国的机械化大军?这么一个一推就倒的对手摆在元首面前,本身已经是个让人忍不住想推一推的存在,还兴致勃勃跟元首讨论辽阔的亚洲所有权?元首一定会步步紧逼,把他们逼出大陆,只能凭借海军,保有本土,南洋群岛,在跟美英去争澳洲,而这时大概日本会因为德国出卖,投向美洲的英美怀抱,接海军占时的优势,在东方骚扰德国,德国同样会借助新获得的巨大工业力量,同时在呕亚两个方向建设海军,欧洲防御英美,亚洲防御日本,在亚洲舰船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先解决门口的日本。打下未来帝国海军,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美洲的基础!日本必需死!


李三万的三万里


毫无疑问,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英国,早在进攻苏联以前,希特勒就有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但是在不列颠空战里面,纳粹空军未能摧毁英国的防空火力,反而让自身损失惨重,纳粹德国的飞机损失数量,几乎是英国的两倍,在这种情况之下,希特勒改变计划,决定先打苏联,让英国在欧洲再无盟友,同时占领苏联,也是解除了后方威胁,以便在进攻英国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除此以外,苏联还有丰富的资源,战争的支撑,就是后勤物资,有了苏联这个地大物博的占领地,可以为德国提供大量的人力,矿产,石油,木材,几乎所有纳粹急需的物资,苏联都可以供应。

其实希特勒一开始没有把英国当成自己的进攻目标,在法国沦陷以后,希特勒希望和英国和谈,结果主和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因为绥靖政策的失败,被英国民众赶下了台,新上任的首相丘吉尔,是个强烈的主战派,拒绝和德国和谈,并且做好战争准备,这种做法让希特勒恼羞成怒,毕竟,张伯伦担任首相的时候,对德国一向是屈服柔和,避免战争为主,而丘吉尔对纳粹毫不客气,这种态度在希特勒看来,几乎就是一种羞辱,希特勒对待英国的态度也从互不侵犯,变成了欲除之而后快,可是纳粹空军太不给力,倾尽全力也没打垮英国空军,希特勒无奈先打苏联,可是始终认为最大的敌人是英国。





龙尘


如果按照希特勒的计划,在击败苏联之后,自然是掉过头来去解决英国,原本就是因不能快速解决英国,才掉头去进攻苏联的,在苏联被打败之后,欧洲大陆实际上只有德国的一个霸主了,在这种背景之下,英国很难支撑下去,但是考虑到欧英国还有背后还有个美国。

德国依然有不小的麻烦,但是美国在这个时候基本没有改变形势的能力了,在没有东线的牵制情况下,德国在西线完全可能重新恢复攻势,对英国来说很难再承受这样的压力,包括在北非等等,英国的崩整个防御的崩溃可能性性产大。由于苏联崩溃之后,德日之间的陆上联系被打通了,日本与美国的战争将变成一个形式,可能造成美国不得不与德国议和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英美不得不援苏的基本原因,苏联倒下了英美也只能认输了。


麦田军事观察


应该会是英国,也有可能一面主攻英国,一面支援日本在太平洋的战场。如果日本战败他将腹背受敌。苏联战败后德国会得到庞大的战争资源,以当时德国的工业基础与科研能力,打英国将会很容易。


忆雪琅东


希特勒攻击苏联目的,一是看中了乌克兰的天然粮仓,能够提供德国国内取之不尽的优质食物;二是高加索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能支撑德国庞大战争机器的运转;三是看中了苏联的人力资源,以弥补德国国内劳动力的紧缺局面等。

一旦征服了苏联,就回顾头来全力以赴对付英国,所以英美两国政府对希特勒的企图是门清的,尽管和苏联有意识形态的冲突,但此时希特勒德国成了他们的共同敌人。


苏联斯大林政府绝对不能倒台,苏联绝对不能亡国,一旦苏联灭亡了,那么,德国就成将成为欧洲大陆的主宰,将补齐德国最大的短板-海军,此时,即便英国皇家海军也难以阻挡德军在英吉利海峡的登陆,一旦征服英国,那么德国最大征服对象就剩下美国了。

于是,1941年6月27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不久,英国就组织了规模空前的PQ-17船队,顶着恶劣的天气从冰岛出航,运载了20万吨战争物资支援苏联,用来抵抗德军的入侵。


当德国彻底打败苏联以后,下一个目标是英国,然后接下来就是美国,符合希特勒分三步走,瓜分全球的战路目标,即建立包括中欧的大德意志帝国;击败法国和苏联,成为欧洲的统治者;在拥有整个欧洲的工业基础和人力资源以后,迅速向海外扩张,打败美国以后,从而称霸全球。


但进攻苏联的失败,英美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让希特勒的理想打败苏联、征服英国、最终打败美国,称霸世界,沦为了空想。

毕竟德国的国力无法与美英苏等国相提并论,战争打到后面就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最终,德国失败了,希特勒蛇吞象的野心终归无法实现,征服世界的三部曲,终止在征服法国,只是完成了一部半而已。


游骑兵257


击败苏联以后,应该是英国。毕竟当时的大英帝国是老牌强国。德国要崛起只能从大英帝国的蛋糕的分一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