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01


最近,微博上一個關於“隔代究竟能有多親”的話題引起了熱議,短短一天時間內,竟然有2.4億的討論熱度,一群家中紛紛含淚控訴祖輩對孩子的寵愛和溺愛。


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家有一年級新生兒子的李女士說,自己的公公當兵十幾年,一直以硬漢形象示人,然而遇到孫子田田以後,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從小陪吃陪玩,寵溺的不得了。

田田上小學後作業多了起來,上週五100題口算做錯了十幾道,她一下子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打了孩子幾下。

“我只要聲音一大,或者兒子一哭,爺爺就要進來。”李女士說短短十分鐘,爺爺進來三次:第一次是送桃子,第二次是送水,第三回說要拿回裝桃子的盤子。

李女士於是告訴公公,孩子寫作業時不要進來,後來她一出門,看到孩子爺爺貼著門,保持側耳傾聽的動作,眼眶紅紅的。

“我公公這個鐵一樣的男人,平時嗓門梆梆響,竟然心疼孫子哭了。”

李女士說,簡直不敢相信,老公小時候被公公打著長大,現在公公竟然變成這樣。

李女士的吐槽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大家紛紛曬出自己家中老人與孫輩隔代親一個個啼笑皆非的故事。這些讓人好氣又好笑的例子背後,恰恰反應了當今家庭教育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隔代教育。

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02

今年9月份,杭州李女士8歲的兒子本該由奶奶送去上學,結果沒到學校,兩個人的電話都沒人接。

最後,民警尋找一上午才在地鐵站找到祖孫倆。

原來,前一天晚上李女士因為作業問題訓斥了孩子,奶奶心疼孫子,第二天早上就帶著孫子離家出走,買了回老家的火車票準備離開。


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無獨有偶,之前南京有一位奶奶因為心疼孫子被兒媳打,跟兒媳爭執了幾句,之後竟氣得跳河,幸好路人將其救上岸。

說起隔代親,同事牛牛媽也吐槽,

“就因為兒子屢教不改被我河東獅吼,我爸媽就用虎嘯功壓我一頭,還拿出殺手鐧說要回家(他們和我家住一起)最後只好我離家出走……想好好單獨做個規矩比登天還難。”

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髮展,城鎮雙職工家庭中的隔代教育是一個頗令人無奈的話題。

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趨酷烈,年輕父母一般缺少時間精力進行親子教育;

而大量老人退休後不管是時間和精力都變得充沛起來,於是他們把對孫輩進行隔代教育作為對寂寞孤獨的退休生活的調劑。

根據調查顯示,上海目前約六成的兒童由祖輩為主養育,北京、廣州近一半,這個比例和全國各城市大致相當。

從人性上來說,隔代人親近是人之常情,愛孩子沒有錯,但是隔代教育的愛必須有分寸感、有邊界感、有原則性,不能因為老人的愛沒有“斷奶”而矇蔽了雙眼,最終變成了孩子的禍害。

由隔代親帶來的教育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比方說,過度溺愛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不僅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還影響到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阻礙其人際交往;

老人出於對孩子的心疼,事事包辦,這樣不利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影響孩子的獨立性;

而之前案例中的老人因為護著孫輩而跟子女爭執吵架,在孫輩面前說子女的不是,甚至採取離家出走、跳河這樣的極端行為,這樣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敵對心理,不願再聽父母的管教。


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西方學者赫林指出:“不良的親子關係會使孩子形成消極迴避的行為,嚴重的會患孤獨症。子女的攻擊和犯罪行為與不良的親子關係有關”。

親子關係越穩固親密,家庭教育效果越好。反之,親子關係越冷淡,家庭教育效果越差。

03


如何興利除弊充分發揮隔代教育的優勢,通過找尋隔代教育的邊界線和分寸感使之成為促進親子關係良性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劑呢?

1、負責而不主責

青少年心理專家宋少衛曾說過:“親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或者說最理想的教育模式。”

由於兩代人教育理念有異,通常會產生分歧,那麼,必須要建立明確的界限,以誰的理念為主或者說的為準。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定要以父母為主,老人疼愛孩子,但是不要越位。

過多的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不僅容易出現家庭矛盾,也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老人主要做好後勤工作,教育孩子的任務交給家長。

2、喜愛而不溺愛

表姐芳芳的兒子今年三歲,從一歲多開始,外婆就要求他自己吃飯。有次,兒子不好好吃飯,全家勸了一輪都沒有效果。

外婆端起飯,當著孩子的面,直接倒進垃圾桶。兒子哇哇大哭,下午也沒給他吃零食和水果,到了晚飯,才給他吃。

在表姐家,兒子只有生病了才能享受餵飯的待遇,雖然外婆當初的做法有點殘忍,但現在兒子吃飯吃的很好,也懂得很多規矩了。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用溺愛態度培養出來的人,是自私自利透頂了的人。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老人對孫輩的愛要適度,不要過度溺愛、事事包辦。只有剋制的關愛才能給予他們更好的成長空間。


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3、溝通而不爭吵

當父輩和祖輩在教育孩子上的意見不一致時,要避開孩子,商量更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法,達到認識上的統一。

當年輕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方法要得當。

而且,儘量不要在老人面前教育孩子,一是孩子有老人撐腰也不願聽父母的話,二是老人容易護著孩子不利於管教。

朋友明哥分享了他與父母溝通如何管孩子的經歷:

在把孩子託付給自己父母管教前,必須和父母約法三章,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父母說清楚,其實也就是讓父母像當初對待自己一樣管教孫子輩,大問題也就解決了。

我當初把兒子送回老家給父母管教,告訴父母,如果一個月後發現兒子白白胖胖,身上蚊子包沒一個,腳上頭上沒破沒包我就帶回杭州自己帶了。

一個月後明哥回衢州農村,看到他穿個褲衩,曬得漆黑還能看到身上滿是蚊子包痕跡,膝蓋上摔破還沒好,吃飯菜狼吞虎嚥。還很懂事明理,特別有規矩。

雖然看著心疼,但是明哥和父母說,“你們帶得很好,就按照這個方式繼續帶”。如今明哥兒子已經獨立在國外求學,能夠有今天也是得益於小時候在農村的這段成長經歷。

順暢溝通是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重要方法,溝通要掌握技巧,就事論事,心平氣和,不要破壞融洽的家庭氛圍。

畢竟,充滿愛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兒媳教育孩子,奶奶竟跳河阻止——不可取


4、感恩而不埋怨

因為年齡的差距,祖輩和父輩在教育理念上肯定會存在著代溝,但在教育下一代問題上,大家的初心都是為了孩子好。

父輩要理解祖輩愛孩子的心理,也要理解他們幫忙帶孩子所付出的辛勞,要懂得感恩。

而老人也不要固執己見,應該努力優化教育觀念,通過報刊、媒體、家庭教育類書籍以及家園活動中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與孩子的父母多多交流關於 教育孩子的想法,以達成相同方向的教育要求。

一家人只有理解和包容,才能更好的為下一代的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