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記得以前有個名人說過一句話,一時忘記誰說的了。他說:一個好的創意者,他必然掌握著音樂和美術這兩種技能.

音樂,能給人以情緒上的釋放,各種節拍很容易讓人的思維發生共鳴.而一個活躍的大腦更容易迸發靈感.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現如今很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全方位的發展,

那麼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呢?

我想,這個問題不只在我而言,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均難以問。我們這代人,於應試教育環境之下長大成人。小時候非常難有機會去詳盡鑽研某種樂器,長大成人之後再次想學,越來越難。

每次看到身邊一些會樂器的朋友,我都很羨慕。他們在彈奏時不經意表露出的自信;於重複鍛鍊之中鍛煉出的韌勁;於音樂之中“滋養”出的氣質與寬廣的視野,在我看來十分美麗。然而這些珍貴的財富,非常難於做其它事情時獲得。

能讓孩子會一門樂器,是我們能獻給他們最為美好的人生禮物之一。有了它的陪伴,孩子不管以後身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可以分享、訴說,人生亦多一摯友。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下面一些證據,會讓你大幅觸動。

於西方,家庭教育不錯的小孩,

自小均要學一門樂器。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股神巴菲特除了會融資,仍然是個不俗的Ukulele演奏者

學音樂的意義已打破特長的範疇,

因而越來越像是一種精神的陪伴與性格的磨練。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那麼為什麼要讓孩子習得一門樂器?

藉以讓他淪為演奏家?

藉以讓他多一種經商的技能?

或是擔憂他文化課不錯,可考藝校?

也許均不是。

我們讓孩子研習一門樂器,是期望他們享用美麗旋律的同時,能沉下心來,越來越專注地看待一件事情;于堅持的練習之中,培養刻苦勤奮、堅韌不拔的品格。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經對於厭煩練琴的女兒說過這樣一段話:

爸爸這輩子非常後悔的一件事便是不會彈奏樂器。讓你學音樂絕不是藉以讓你考級,是要幫你找尋表達心情的渠道。未來你會轉入社交圈,假如你能於朋友唱歌的時候展開鋼琴伴奏,這樣你會獲得別人的尊敬。

不過,想要掌控一門樂器,非常艱難。假如沒有得到老師的正確引導,沒自兩起便準確鍛鍊,不但費時費力費錢,還會打發了孩子研習樂器的意願,而且讓他們對於音樂均造成反感不滿。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那麼如何讓孩子堅決研習一門樂器?

身邊很多父母,均有提升孩子音樂素養的計劃。挑樂器、找老師、選訓練班...錢沒有難花,但是沒有幾天,便走進了半途而廢的死衚衕。幾千上萬塊的樂器,可以擺於家裡落灰。

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放到孩子身上展現的更加顯著。

基本上所有孩子均玩過“打擊樂”:用筷子擊打桌子,使用勺子敲碗,使用小木棒響起餅乾盒子,在打擊過程中都是能滿足孩子製造聲音的慾望。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如果說剛開始學樂器時,無法一下子就能演奏出來,只有每天枯燥的練習,孩子都無法一下進入狀態,所以孩子比較容易放棄不想學。

不過,有一種樂器,它能夠讓孩子們快速地打開心門。架子鼓是所有樂器裡最容易上手的樂器,開始時,學一點基本節奏,就可以直接演奏了,很簡單,而架子鼓本身演奏出來的音樂比較動感,孩子們也相對比較喜歡帶節奏的音樂,所以學起來也比較不悶。


為什麼要孩子學音樂?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以上是個人教學累積的經驗和看法,歡迎喜愛架子鼓的家長或者學生們,一起交流。鼓霍仔接下來會把自己這些年累積的一些教學經驗分享給大家。感謝大家的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