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羽毛球運動的制勝規律

眾所周知,羽毛球是一項集心、技、體於一身的運動。如果以競技性質為分類標準的話,羽毛球運動屬於直接競技類項目群。直接競技類項目在體能、技術、戰術、心理狀態、項目意識等方面存在著對抗 。但羽毛球要求運動員具有更加規範嫻熟的技術 、靈活多變的戰術 ,同時還需要運動員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以應對激烈的對抗。對抗中的主動與被動、進攻與防守、控制與反控制構成了羽毛球比賽的主旋律。羽毛球比賽場地的限制性,使得參與者對上肢力量的精確控制和 下肢力量及移動的靈敏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專業運動 員還是業餘愛好者,深入瞭解和把握羽毛球運動的制勝規律,都有助於技術水平的提高。

淺析羽毛球運動的制勝規律

一、正確把握供能特點

羽毛球是一項間歇性運動,是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和間歇不斷交替的過程,其中運動和間歇的時間比大約為1 : 2 。據統計,一場羽毛球比賽的持續時間一般在 3 0 分鐘左右,高水平比賽則有可能超過1小時。運動時間在10秒以內的佔4/5, 1 0 秒鐘內要完成多次起動、制動、上肢連續擊球動作。這種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顯然是以磷酸原和糖酵解為供 能方式。由此可見,雖然間歇時間要長於運動時間 ,但無氧代謝對羽毛球對抗的制勝起到了主導作用。長達 1 個小時的比賽還需要運 動員有較好的有氧代謝能力,對消 耗 的 磷 酸 原 、肌糖 原 及 時 補 充 ,同 時 將 無 氧 代 謝 產 生 的 乳 酸 氧 化 分 解 ,維 持 體 液 酸 鹼 平 衡 。比 賽 中 的 間 歇 時 間 由 以 下 幾 段 組 成 :雙打的輪換攻防、局與 局 的 間 歇 、每 局 1 1 分時的技術暫停和死球后到下一次發球之間的時段,其中死球后的時段還包括換球、換 拍 、擦 汗 、擦 場 地 、醫 療 救 治 和 意 外 情 況 等 。正常死球 到 下 一 次 發 球 的 時 間 平 均 為 1 2 秒 左 右 ,前兩局間歇為1 分 鍾 ,第 3 局 間 歇 為 2 分 鍾 ,我們應儘可能地利用間歇恢復體能 。另 外 ,要 充 分 利 用 規 則 創 造 間 歇 ,贏得喘息機會。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回 合 的増多,速度耐力對羽毛球項目的意義越來越重要。

淺析羽毛球運動的制勝規律

二、技術全面性和動作的規範性

羽毛球項目的技術種類繁多。在比賽中 ,對方來球在方向 、弧度、落點和力量上都是變化無常的。因此 ,對抗中技術動作沒有 固定不變的模式 ,一切技戰術都是在動態的情況下完成的。同一 情 況 可 以 用 ;^不 同 的 技 術 處 理 ,我們就要具有全方位的技術,在 極 短 的 時 間 內 運 用 合 理 的 步 法 ,向來球方向迅速移動到位,並以適宜的手法技術將球擊向對方場區。這種不確定性決定了運動員必須掌握全面的技術動作。

在持拍隔網競 技 類 項 目 群 中 ,絕大多數的技術都可分為正手與反手 ,由於人體解剖結構的原因 ,正手技術的擊球威脅往往要大於反手技術。因此 ,羽毛球的側身頭頂擊球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 ,尤其是女子優秀運動員必須熟練掌握此技術。但是 ,過多地使用頭頂側身擊球技術對運動員脊柱的損傷較大 ,這恐怕是我國羽毛球運動員腰傷較多在技術層面 的原因。業餘愛好者建議重點發展反手技術,減少移動範圍是減少運動損傷、延長髙水平競技狀態的必然趨勢。另外,步法是技術的一部分,“步法是羽毛球運動的靈魂”,步法的優劣不但直接關係到該技術動作能否合理、 正確地完成,還往往影響到擊球的質量與效果。

在隔網攻守對抗過程中,無論單雙打一方 ,在一個回合中只能 完 成 一 次 擊 球 ,且 觸 球 時間短 。在每球得分的賽制下 ,失誤即失分的特點決定了其技術動 作規範的重要性 ,沒有過硬的運動技術 動 作 ,根本無法實現比賽目的。因此,運動技術動作的規範性是羽毛球運動的基礎競技能力。

三、以“速度”為核心的制勝規律

我國羽毛球的技術風格是“快字當頭,快 、準、狠、活全面結合”。當今的世界羽毛球運動也正朝著快速、全面、特點突出的方向發展,羽毛球運動制勝的核心是“快”,其內涵是爭搶最高、最前的擊球點,加快對抗節奏 。

“狠、準、活”是分別從體能、技術、戰術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制勝要素,它們以“快”為統一點。比賽對抗中,先將球擊落到對方場地內的一方為得分者,顯然只有做到了 “快 ”字 ,才能爭取時間差,讓對手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而這種“快”的能力,無論單、雙都表現在“狠、準、活”這三個方面,這是羽毛球項目的共性 。

因此,以上概括的制麵律適用於所有羽毛球單項。由於單、雙打技術體系的分化,制勝要素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不同的,主要表現在體能上。雙打更強調絕對速度和爆發力,而單打 對速度耐力有更高的要求;技術上,雙打突出平抽快擋,單打更強調高、吊、殺 ;即便是同一技術,在揮拍動作和發力的掌握方面也有明顯不同。戰術意識上,單打要求先判斷,在對手出手瞬間起動以防受騙。雙打則不同,它不僅要求判斷準確,而且強調在對方未出手之前起動或做好準備,即使提前起動而受騙 ,仍有同伴可補救。一旦預判準確,就能搶得先機,由防轉攻,甚至直接得分。這種“突前意識”的制勝作用,雙打遠髙於單打。

淺析羽毛球運動的制勝規律

四、獨立思維能力

在瞬息萬變、攻防轉換的比賽過程中 ,既不以己方的意志為轉移,更不以己方預先設計的方案而變化 ,這就要求我們要根據臨場實際創造性運用技戰術。

能否根據臨場實際創造性地運用技戰術,取決於其獨立作戰的戰術意識水平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在很多情況下,教練員僅僅能在局間歇和技術暫停時進行臨場指導,如果運動員獨立思考水平較低,不善於綜合分析形勢,很可能會帶著困惑輸掉該局甚至整場比賽,若是在比賽中碰到挫折或球風不順時,則更是輸得一蹶不振、因此,獨立思考和單兵作戰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這是在過去的羽毛球訓練中既容易被忽視又必須要加以改善的一個環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