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人知道的宋公堤,百姓心中的豐碑

濱海人知道的宋公堤,百姓心中的豐碑

7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政府率領民眾在濱海縣境內,修建了一條宋公堤,阻海波於堤外,幫助沿海人民解決了海嘯之苦。如今,宋公堤已成為一座不朽的歷史豐碑,屹立在鹽阜人民心中。

70多年後,小編來到濱海海邊,追尋那段修建宋公堤的紅色歷史,感悟當年共產黨人修堤得民心的真諦。

鹽城地區地處黃海之濱,千百年來,沿海人民飽嘗海嘯之苦。據舊《阜寧縣誌》記載,抗戰前的近百年間,沿海地區先後發生災難性的海潮嘯湧、鹹水倒灌達十次之多。1939年8月底的一次尤為嚴重,巨浪滔天,鋪天蓋地,吞沒了良田,蕩平了村莊,淹斃了人口。光阜寧一縣死亡人口就達1萬多。

多少年來,沿海民眾盼望著能有一條堅固的海堤,擋住肆虐的海潮,讓人民安居樂業。

滨海人知道的宋公堤,百姓心中的丰碑

“修築海堤,當時社會各方面十分關注。”6月18日,市委黨史辦王義誠介紹說,1940年10月,由共產黨領導的阜寧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宋乃德擔任縣長。濱海這時屬於阜寧。新政府一成立就尊重民意,召開座談會,討論修築海堤議題,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劉少奇在修築海堤的請示報告上明確指出:“海堤修築,應多從政治影響上考慮,經濟費用問題次之。”黃克誠聽了宋乃德的彙報後,動情地說:“修築海堤是件大事。再困難也要修築,這不僅僅是修一道海堤,而是築起共產黨軍隊、新政權同廣大人民群眾聯繫的堅不可摧的橋樑!”

“宋公堤的建設,是對水利史上‘寒不挑河,夏不打堆’傳統觀念的一次挑戰。夏不打堆,意指此時修堤築堆難,正處於多雨季節,加上滷潮氾濫,所築堤堆易遭水淹雨澆。”王義誠介紹說,1941年6月中旬,正逢梅雨季節,工地上時疫流行,許多民工都病倒了。重病在身的宋乃德聞之焦急萬分,抱病前往,以堅定的意志穩定了眾人的情緒。7月5日,歷經種種艱難險阻後,全長45公里的捍海大堤勝利竣工。

竣工不久,一場罕見的大海潮鋪天蓋地而來,水位比1939年的海嘯還高6寸,但新海堤安然無恙。當地群眾為了感謝抗日民主政府和宋乃德的功績,把海堤命名為宋公堤。改水治土、種糧、植棉,取魚蝦、辦鹽場……有了宋公堤,沿海地區人民生產生活有了保障,百姓從此興墾種植、安居樂業。此後,在蘇北沿海一帶,久久傳播這樣一首民謠:“從南到北一條龍,不讓鹹潮浸阜東。從此不聞衝家禍,每聞潮聲想宋公。”

滨海人知道的宋公堤,百姓心中的丰碑

新中國成立以後,宋公堤裁彎取直,歲修不斷。1998年,濱海開始海堤達標工程,對海堤進行新築退建。新修的達標海堤經受住了颱風和大潮的多次襲擊,抑制了海岸蝕退。原來的宋公堤,部分成為達標海堤,仍承擔著捍海的重擔;部分離海岸線較遠,則加高加寬變成沿海公路。保存最完整的,是濱淮鎮玉華村和濱海港經濟區翻身河村一段。這段宋公堤和達標海堤形成一個三角形。遠處,達標海堤擋住了滔滔海浪;新老海堤之間,鹽鹼地變成水產品養殖地;宋公堤內,則是萬家燈火。

黃金海岸起宏圖,今朝滄海喜鉅變。濱海沿海已從築海堤抗海潮,走向親近大海、開發大海,科學利用侵蝕性海岸的特點,化害為利,深水港建設取得突破。濱海港繼10萬噸級通用碼頭一期工程開港通航後,二期工程又完成水下結構施工;10萬噸級煤碼頭一期工程卸船機完成安裝;5萬噸級液體散貨碼頭進入地面結構施工……

昔日的宋公堤正在見證鹽城沿海開發的強勁發展勢頭。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們哦,每天都有新鮮的資訊給到大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