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宋公堤:一座軍政軍民團結奮鬥的豐碑

口述歷史——宋公堤:一座軍政軍民團結奮鬥的豐碑

“由南到北一條龍,擋住鹹潮侵阜東;從此無有衝家禍,每聞潮聲思宋公。”這是在蘇北沿海地區廣為流傳的一首民謠,文字雖短卻記錄下了當年沿海人民的深重苦難,也記錄下了一段共產黨人領導修築海堤造福人民的傳奇歷史。

口述历史——宋公堤:一座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丰碑

鹽阜地區地處黃海之濱,千百年來,沿海人民飽嘗海嘯之苦。據舊《阜寧縣誌》記載,抗戰前的近百年間,沿海地區先後發生災難性的海嘯、鹹水倒灌達十次之多。其中1939年8月底的一次尤為嚴重,巨浪滔天,鋪天蓋地,吞沒了良田,蕩平了村莊,淹斃了人口。光阜寧一縣死亡人口就達1萬多。雖然那場災難已經整整過去80年,現健在的當時的親歷者已都在耄耋之年,但當年的可怕遭遇讓他們至今難忘。

“夜裡潮水上來,天連著地,地連著天,天地不分了。雨下得太大,像倒下來一樣。海堤防不住水,全癱掉了。第二天早上門一開,前面後面沒有一家人了。”今年96歲高齡的濱海港經濟區居民孫維新向記者回憶道。

災難過後,本地鄉紳汪繼光、楊芷江等人,為解救人民困苦,請求時任國民 政府江蘇省 政府 主席韓德勤撥款修築海堤。鄉紳們花費了2個多月時間,韓德勤才勉強答應沿舊海堤拾遺補缺進行修築,但是因為堤身矮小單薄,當年新的海嘯來襲,瞬間就被沖垮了。

為了防禦海嘯災害,造福百姓,1941年春,阜寧縣委和縣抗日 民主 政府根據廣大民眾的強烈要求和縣參議會的提案,決定在阜寧縣東北地區(後為阜東縣範圍)的沿海修築海堤,經與時任阜寧縣抗日 民主 政府第一任縣長宋乃德等人研究,並報上級批准,發佈三條做法:一、發行修堤公債集資;二、以工代賑,萬民上陣;三、新四軍第三師在人力和財力上盡力支持。

“1941年4月,由宋縣長牽頭,成立修堤委員會。為減輕老百姓的負擔,縣 政府通過發行修堤公債募集資金。首期計劃發行公債40萬元,因為 國民黨頑固派散佈謠言,說 共產黨發行公債是為了斂財,直到5月15日開工,才募集到10萬元。儘管只募集了10萬元,但為了避免下次海嘯給百姓造成更大的災難,宋乃德縣長主持下的修堤委員會果斷決定如期開工。因為資金不足,糧食也成了棘手的問題。宋縣長便向黃克誠師長報告,黃師長聽了彙報後,立即撥付軍糧救急。

口述历史——宋公堤:一座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丰碑

“當時工地上立著公示牌,讓民工對自己所做的工作量清清楚楚。一方土,可以得到二兩黃豆。我跟我哥哥兩人,他推我拉,得到黃豆我們就分著吃。”孫維新如是說。

當時修築的海堤位於今濱海縣境(時為阜寧縣東北鄉),分兩段先後動工。北堤從1941年5月15日破土開工,經軍民同心奮戰,僅15天就竣工了。而南堤6月19日破土後,卻受炎熱、梅雨、蚊蟲、瘟疫等侵擾,工期緩慢。為提高築堤工效,確保夏秋汛期沿海民眾安全,當大堤合龍遇有湍急水流時,黃師長下令第三師八旅二十三團官兵緊急趕赴搶險現場,與地方幹部、管理人員、民工一起跳入河中,肩並肩、手挽手,用身軀構成堅固人牆,擋住洶湧的潮水,終使南堤大壩於7月底完竣,一條高3米、長45千米的大海堤終於勝利竣工,共挖土200萬立方。新堤建成數日後,恰逢海嘯翻滾而至。高大堅實的海堤任憑海嘯衝擊,始終屹立不動。沿海萬民歡呼,額手稱慶,他們從心底裡感激 共產黨的抗日 民主 政府,感謝黃克誠師長。

黃克誠提議說:“新海堤是在阜寧縣縣長宋乃德的直接領導下修成的,他既能代表我們部隊,又能代表新政權,就叫‘宋公堤’吧!”眾鄉親覺得在理,心悅誠服,一致贊成以“宋公堤”命名。海堤築成後,阜寧縣沿海民眾特立“宋公紀功碑”一座。

口述历史——宋公堤:一座军政军民团结奋斗的丰碑

2017年,黃克誠之子黃煦與宋乃德之子宋齊生來到濱海,他們一路尋訪,一路用相機記錄父輩曾經戰鬥過的足跡,一路用筆記錄著他們不曾聽說過的故事。

“2005年父親誕辰100週年的時候,我來過這裡,之前我對父親修的這座堤認識不多,也沒記在心上,後來聽唐阿姨(黃克誠的夫人)的講述,讓我初次有了印象,上次來到這裡我隨便問當地的一位老人知不知道宋公堤,本以為沒人記起此事,沒想到老人將此事和我娓娓道來,讓我感觸很深!”當年宋齊生接受記者採訪時感嘆道,“我沒想到當年父親的一個舉動會在濱海人民心裡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把他和范仲淹相提並論。今天再次來到濱海我非常激動,感謝濱海的 政府和人民記得曾經在這裡戰鬥過的人,將紅色基因種在心中,宋公堤只是那個時代為民服務的一個符號,是那個偉大時代造就了偉大事業和偉大人民!”“2005年來的時候還是走的小路。今天一路走來,感到濱海的變化非常巨大,寬闊的馬路、繁華的城市、開放的港口,這座父親曾經戰鬥過的城市正在迎來改革發展的新時代!”

時光流轉,歲月流逝。 曾經守護濱海大地的宋公堤如今大部分已被海水侵蝕,一部分被更堅固的海堤取代,一部分則被承載人來車往的寬廣馬路所覆蓋,換了一種方式陪伴著沿海人民。 即使它已無所尋跡,但這座軍政軍民團結奮鬥的豐碑依然屹立人民心中,被一代代濱海人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