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中國社會歷來對孝道的格外重視,受“祖先崇拜”、“事死如生”的傳統理念影響,人們對喪葬十分重視。在中國古代,墓葬之中的“墓”和“葬”是兩種既有聯繫又具有區別的兩種實物。“墓”是是指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葬”則是指安放屍體的方式。在考古學上,二者通常被合稱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還包括各種隨葬器物等。

起初,受物質條件發展的制約,對屍體的處理非常簡單。《周易·繫辭下》雲:“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也就是用茅草裹屍,放置荒野並不挖掘墓穴。

厚葬之風何時興起,已很難窺視。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劇變,儒家思想的興起,宗族觀念的愈發強烈,人們越來越重視已故家長的喪葬之禮。當時社會普遍主張厚葬。認為“喪禮者,以生者事死者也,大像其生以送其死也”(《荀子·禮論》),即“事死如事生”。諸侯、貴族也競相厚葬,“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

厚葬愈演愈烈,驪山腳下始皇陵,咸陽原上“西風殘照,漢家陵寢”,“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的邙山之上,關中綿延三百里的大唐皇陵等登,都是秦漢以來厚葬的標誌。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及至宋遼金之際。小巧精緻的仿木結構磚雕壁畫墓成為此時的主流。廣泛發掘於晉中南、豫西北一帶的宋金磚雕墓為我們呈現出宋金磚雕墓的歷史風貌。這批墓葬的代表有:洛陽市新安縣李村北宋宋四郎墓、洛陽史家屯金代磚雕墓、山西侯馬董氏磚雕墓、山西稷山縣馬村磚雕墓群等等。其中洛陽的幾座宋金磚雕墓在洛陽古墓博物館。尚在原址保護且對外開放的只有馬村磚雕墓。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位於山西省稷山縣城西4公里的馬村西部,共發現墓葬14座,已發掘9座。馬村磚雕墓最初發掘時,墓室均無墓誌銘,僅在編號M7的墓葬裡發現一塊嵌在牆壁上的磚刻,曰:《段楫預修墓記》:

夫天生萬物,至靈者人也。貴賤賢愚而各異,生死輪迴止一。予自悟年暮,永夜不無,預修此穴,以備收柩之所。楫生巨宋政和八年戊戌歲,至大金大定二十一年辛丑六十四載矣。修墓於母親墳之下位,母李氏,自丙午年守娡,至辛巳歲化矣。楫生祖裕一子、一女舜娘,長二孫澤、譯二人,二女孫。故修此穴以為後代子孫祭祀之所,大定二十一年四月日。段楫字濟之,改顥字;曾祖十耶,諱用成,五子。大耶諱先;二耶諱密;三耶諱世長,父六郎;四耶諱萬;五耶諱智方。

以此判斷出馬村墓葬群時代為宋金時期(公元960年-1234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墓皆南北方向,結構形制近同,僅有大小和繁簡之別。墓道有斜坡、階梯、豎穴三種形式,較狹窄。墓門外仿木構門樓裝飾華麗,或設重臺勾欄,或雕武士、鎮獸。門洞內砌築板門。墓室平面多為長方形,部分為方形,墓頂均為方形覆鬥頂。墓室建築主要表現墓主生前的豪華宅地——四合院,四壁下部砌束腰須彌座,雕飛馬、奔鹿等獸,刻工精細。

也有少數中間雕墓主“開芳宴”,而次間置屏風雕孝子圖。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以磚雕的形式表現了墓主人生前居室的佈局樣式,一般多為前廳後堂、左右配置廂房的四合院結構,再現了當時的建築風格,為宋金時期建築史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資料。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的精華所在為編號M1的墓室,在墓門入口上方和墓室內部同時佈置啟門圖像。據我觀察,入口上方的啟門圖為“男子(侍者)啟門”,墓室內部正壁為“婦人(侍者)啟門”。這種佈局非常奇特且鮮見。大多數的論者只關注於室內的“婦人啟門”,卻鮮有同時論及墓門口和墓室內的啟門圖像。綜合前輩論述,對此,我有幾點看法如下:

第一,僅以M1墓葬來看,營造的可能是“三重空間”。墓門及以上的“男子啟門”圖的門以外為人間,墓門以內(“男子啟門”的門以內)、婦人啟門的門以外為冥界,“婦人啟門”的門內為仙界

第二,“三重空間”以兩個啟門圖為界點,以兩個門為媒介。墓主人從墓道進入第一個門,進入墓主人在冥界的空間,所以門是虛實結合的,虛是上方的“男子啟門”,下方是墓門,虛用來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實用來迎接墓主人的肉體。第二個“婦人啟門”內為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去往仙界的通道,所以是虛擬的門。

第三,“三重空間”相互依存,形成一個通道,反映了墓主人期望,符合段氏在磚銘中所言:“夫天生萬物,至靈者人也。貴賤賢愚而各異,生死輪迴止一。予自悟年暮,永夜不無,預修此穴,以備收柩之所。”這種“生死輪迴止一”最終在M1墓室中化成三位一體的昇仙通道。墓葬中採用屍床的佈置形式,墓主人的屍體不著棺木,赤條條的放置在土炕式的屍床上,也暗合了墓主人最終“有化為無”,最終進入婦人啟門後的世界—仙界。

第四,檢視兩個啟門圖,一男一女,代表“陽—陰”轉換。可以印證上述論斷之:人間—冥界—仙界的“三重空間”之說。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其實複雜的墓葬空間討論無非不是揭示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墓主人希望得到一個永恆的幸福家園。後代子孫對於孝道的尊崇,也希望自己的祖先進入輪迴之所,進入不老仙境。

人的期望總是樸素而又美好的。

正如山西另一處宋金墓葬被發現時,墓內墨書有這麼一句話:“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

人們的期許總是熱切而美好的,但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墓雖有重新開啟之時,而屍床之上空空如也,華麗的墓室冷冷清清,人們再也回不到過去的少年容顏,恐怕只有仙界才是靈魂的最終歸宿。長生不老,永恆幸福,人們對於美好的嚮往和追求永遠都是那麼的真摯和熱烈,卻又那麼的蒼白無力。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馬村磚雕墓 | 墓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餘曾二訪馬村磚雕墓,一入匆匆而別,二入靜靜品味不覺日暮西垂。馬村磚雕墓不過百米便是赫赫有名的青龍寺壁畫,賞完元代壁畫之佛道仙界盛況,再入馬村磚雕墓感悟段氏的“永恆幸福觀”和“昇仙”期許,可謂相得益彰,美輪美奐。

馬村離別之時,路邊棗園裡大棗紅彤彤的熱烈綻放,正待人們的收穫。

稷山板棗是棗中名品。與路邊大姐交談甚歡,取了散碎銀錢買了一袋,邊吃棗,邊繼續下一段旅程。

幸福的甜滋滋。

頓覺,人間最值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