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的故事

溜鬚拍馬,自古有之。在古代,蒙古人牽馬與人相遇,習慣拍拍對方的馬屁股,繼而再摸摸馬膘,然後讚美一聲“好馬”,以示熱情。可時間一長,有人不管別人的馬好馬壞,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好馬。久而久之,“拍馬屁”就成了阿諛奉承的代名詞。本期為大家帶來一組拍馬屁的故事。

拍馬屁的故事

閻王爺審馬屁精

閻王爺聽說陽間有個專門拍馬屁、幹壞事的人,一怒之下,派出牛頭馬面,把那個馬屁精抓來審問。

閻王爺威風凜凜地升堂,一拍驚堂木,衝著階下吼道:“大膽馬屁精,你在陽間專門拍馬屁,幹盡壞事,實在可惡。今日,你落在我手裡,若不從實招供,決不輕饒!”

馬屁精“撲通”一聲跪下,哀聲哭道:“大王啊,我從來都不想拍馬屁的,可是,在陽間,像大王您這樣廉潔奉公、作風正派、不喜歡別人拍馬屁的,實在是太少了。小的為了生存,不得不這樣啊,若在大王您的治下,小的是決計不敢拍馬屁的。請大王您明斷啊!”

“還有這等事?你可不得說假話啊!”閻王爺一邊沉思,一邊審問,他的口氣跟之前相比已經緩和多了。

“小的句句實話,一點不假。大王,您能明察秋毫,執法森嚴,真是萬民之福。陽間的那些官員,若能學得大王您的一星半點,誰還敢為非作歹呢?”

“如此說來,你是無罪的?”

“大王英明,小的真的無罪。大王,在您的面前,小的再有半句謊言,真是死有餘辜了。”

“那你回去吧!”

“謝大王!謝大王!”馬屁精搗蒜般磕了一通響頭,退出閻羅殿,笑嘻嘻地回陽間去了。

瓦盆換花園

北京大學校園裡的未名湖,是個好地方。二百年前,這兒叫淑春園,是乾隆賞給和的園子,那是和用一個瓦盆換來的。

傳說和是馬屁精轉世,吹牛拍馬,數他第一。一次,乾隆從紫禁城到圓明園去玩,文武大臣也跟隨前往。走到海淀鎮,乾隆用腳在輿內蹬了兩下,抬輿的太監趕緊停下。那些跟隨的文武大臣,以為乾隆有什麼聖諭,慌忙下馬的下馬,停轎的停轎,跪伏在地,支稜著耳朵聽著。可跪了好一會兒,乾隆也不開“金口”。

這時,只有一個人沒跪。誰呢?就是和。他跑到山貨店裡,拿了個瓦盆,又跑了回來。到了乾隆乘坐的龍輿跟前,跪在地下,一手撩起簾子,一手把瓦盆遞了進去。不一會兒,只聽乾隆說了聲:“行了!”和又是一撩簾子,把那瓦盆端了出來,瓦盆裡是半盆尿。這時,文武大臣們才恍然大悟。

到了圓明園,乾隆對大臣們說:“哼,你們一個個全都是笨蛋,不能體會朕的心思,就和愛卿聰明。”然後用手往南一指淑春園說,“和愛卿,我把那座園子賞給你了。”和喜不自勝,連忙跪下磕頭:“謝主龍恩。”就這樣,和憑著他的小聰明,用一個小瓦盆換來了一座大花園。

從那以後,和更摸著了乾隆的脾氣,變著法兒討乾隆的喜歡,成了乾隆最寵信的大臣,官越做越大,竟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吹牛大王與馬屁精

很久以前,有一對師徒,師父愛吹牛,人稱“吹牛大王”;徒弟則專愛拍師父的馬屁,幫師父圓謊,人送外號“馬屁精”。

這師徒二人在一起,一個吹牛吹得沒邊,一個拍馬拍得天衣無縫,真是天生的絕配!

一天,吹牛大王對別人說:“我家有口井,昨晚被大風吹到隔壁人家去了。”聽的人當然不信,馬屁精忙替師父圓謊道:“真有這事!我師父家的井貼近鄰家的籬笆,昨晚風大,把那籬笆吹到井這邊來了,看起來就像把井吹到鄰家去了。”

沒過幾天,吹牛大王又誇口說:“昨天,我射下一隻大雁,那大雁的頭上還頂了一碗粉湯。”

別人不信,馬屁精就又替師父圓謊道:“真有這事!當時我師父正在院裡吃粉湯,大雁掉了下來,頭正好落進碗裡,可不是頭頂粉湯嗎?”

又過了幾天,吹牛大王再次吹性大發:“昨天我釣魚時,突然覺得有東西咬鉤。我感覺不像魚,等我拉上來一看,原來是一枚大鵝蛋。”

眾人聽了,都哈哈大笑:“你吹牛也吹得太離譜了!那鵝蛋圓溜溜的,又沒長嘴,你怎麼釣得上來?”

馬屁精聽了,立即站出來證明:“是真的!我親眼看見師父釣上來一團草,裡面裹著個大鵝蛋。”

過了沒幾天,吹牛大王來到大街上,又一次沒有邊際地胡吹起來:“有一次我出遠門,在途中遇到了強盜,那強盜不由分說衝著我就砍了一刀,幸虧我身手敏捷,躲過了一劫。可惜,我騎的馬倒了黴,受了一刀。那強盜的刀削鐵如泥,一刀就把馬砍成了首尾兩截。我一看強盜那麼厲害,便急忙騎上前半截逃走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