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人國破被俘,夜半醒來懷念故國,寫下一首詞作,竟成千古絕唱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詞人國破被俘,夜半醒來懷念故國,寫下一首詞作,竟成千古絕唱

在宋詞眾多的詞牌中,“浪淘沙”三個字,總讓人生出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來。有如此磅礴詞牌名的詞,它的內容也應該屬於豪放一派,就像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一樣,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很多詞牌名與詞的內容,多數時候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就像李煜的這首經典詞作《浪淘沙》一樣,根本不存在什麼氣勢磅礴,反而字字含恨,句句泣血,傷感悽苦。可以說,將他的故國之思寫到了極致。千百年,它不僅感動了無數人,更讓李煜“千古詞帝”的美名屹立千年而不倒。這首詞記錄了他的全部心情,半是惆悵,半是哀傷。全詞如下:

詞人國破被俘,夜半醒來懷念故國,寫下一首詞作,竟成千古絕唱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宋太祖開寶七年,即公元974年,趙匡胤揮師南下。在大宋鐵騎的攻擊下,南唐自然不是大宋的對手,都曾金陵很快就被攻了下來。後主李煜和眾多的妃嬪,大臣,也成了俘虜,被宋人押到了開封。寫這首詞時的李煜,已不再是一國之君,而是大宋的階下囚。

詞人國破被俘,夜半醒來懷念故國,寫下一首詞作,竟成千古絕唱

被押到汴京以後,李煜和小周後一起被囚禁於府邸之中,成了沒有鐐銬的犯人。在待遇方面,趙匡胤對李煜還是不錯的。李煜和小周後夫妻兩人,日日相處在一起。想起以前在南唐的快活日子,李煜的心哀痛無比,彷彿之前的一切只是一場夢。而夢醒了,美好的日子也隨之灰飛煙滅。

在被囚禁的日子裡,李煜夜夜睡不好覺,經常做噩夢。特別是在小周後遭到趙光義的凌辱之後,李煜精神上更是受盡了折磨。一天,他夜半醒來,聽到窗外下起了陣陣小雨。雨聲潺潺,美好的春天很快就要過去了,一如他那段美好的曾經,稍縱即逝。於是,他心中無比懷念故國,寫下了這首《浪淘沙》,竟成千古絕唱。

詞人國破被俘,夜半醒來懷念故國,寫下一首詞作,竟成千古絕唱

上片“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暮春時分,五更夢迴,即使華美的錦被,也擋不住天氣的寒冷。暮春落花時節,風雨飄零,悽風苦雨,令人倍感淒涼。夜深人靜時,人更容易回想往事,“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也只有在夢中,他才能忘掉自己被囚禁的屈辱,才能享受片刻的安寧。

下片由夢迴到現實,“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詩人“獨自憑欄”本已傷感無比,而且還不見“無限江山”,真是沉痛悲哀。萬里江山最終斷送在他的手上,這沉痛之中還有萬分的懊悔。“別時容易見時難”,離別時容易再見卻是何等的艱難。而且,詩人所說的“別”,不僅僅指親友之間,而是與故國“無限江山”分別。

詞人國破被俘,夜半醒來懷念故國,寫下一首詞作,竟成千古絕唱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曾經的一切就像東流之水,帶著凋謝的花朵和即將逝去的春天一起離開了。曾經的美好生活宛如天上仙境。誰知一夢醒來,他已經掉落到人間,永遠也回不去了。天上也?人間也?水流花落,春去人逝,這不僅是此詞的結束,也幾乎是他生命的結束。

在宋代詞壇,這首《浪淘沙》沒有一絲磅礴氣,而是哀婉動人,悽苦無比,深刻地描寫出了一個亡國之君的悲哀,千百年來不知道感動了多少文人墨客。但也有人說,成為俘虜以後,李煜如果能稍微低一下頭,不要那麼不識時務,專心當一個詞人。那麼,他就會有更多經典的詞作流傳於世,不至於那麼短命。

詞人國破被俘,夜半醒來懷念故國,寫下一首詞作,竟成千古絕唱

對此,我想說的是:一個沒有氣節,沒有靈魂,沒有經歷過大悲大喜的人,怎麼可能寫出如此震撼人心流傳千古的偉大作品呢?在中國歷史上,亡國的皇帝數不勝數,可“千古詞帝”卻只有李煜一個。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此詞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