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讀詩|十首送別詩,千古絕唱!“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https://www.toutiao.com/a6789943551040946699/


蘇先生讀詩|十首送別詩,千古絕唱!“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蘇先生讀詩|十首送別詩,千古絕唱!“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曾說: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寫景容易,將情景同感情結合起來就難了。但唐朝人的送別詩寫得情景交融,感情真摯,動人心懷。

蘇先生讀詩|十首送別詩,千古絕唱!“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與孟浩然交情匪淺,他曾寫下“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詩句。雖然孟浩然長李白十二歲,可這不併妨礙他們結為忘年之交。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李白親來送行。

當孟浩然的小舟遠去,李白望著浩渺的長江,久久沒有回過神來,讓人覺得,所有的深情的語句,都抵不過李白此時的默然悵望。

《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詩人與友人在揚州(淮上)分手,於是寫下了這首詩。兩人即將各奔西東,友人渡江南往瀟湘(今湖南一帶),自己則北向長安。

一句“君向瀟湘我向秦”將兩個人分道揚鑣、各自遠去的畫面描繪在讀者眼前,令人身臨其境。這世上,同來何事不同歸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離開荊地到東吳,孟浩然為友人杜晃送行而寫下此首送別詩。

此詩從寫景入筆,通過淼茫春江與孤舟一葉的強烈對照,發出深情一問,對朋友的關切和依戀在這一問中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遙望漸行漸遠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極視無見,不禁情如春江,洶湧澎湃。

此詩最後一句前三句已將此情孕育充分,結句點破,恰如水庫開閘,感情的洪流一湧而出,源源不斷。若無前三句的蓄勢,就達不到這樣持久動人的效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離別時多是悲傷的,但王勃卻是豪興的。

他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

只要兩個朋友的心在一起,即使遠隔千山萬水,也像在你身邊一樣。如此,樂觀豁達,真叫人欣賞。

《別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首送別詩和王勃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是樂觀豁達。

高適送別董大時,正是冬天,大雪紛飛。寒冷的天氣並沒有讓離別更加憂愁,高適反而安慰朋友: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認識你呢?

離別多是悲傷的,但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我如果是董大,此時,一定寬慰不少。

蘇先生讀詩|十首送別詩,千古絕唱!“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和朋友辛漸相聚後又再次分離。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後,只留下楚山的孤影。這孤影就如同寫自己此時孤寂的心情。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傳誦的名句,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不捨的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是邊塞詩人,歷來是豪邁慷慨的,但這首送別詩卻寫得含蓄雋永,感動人心。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寫詩一向恢弘大氣,想象力豐富,擅於運用典故,可這首詩卻十分清新。詩中寫汪倫來送別自己的情景。語言質樸,感情真摯。

後兩句形容汪倫對自己的情誼時,運用桃潭水的深來對比汪倫情意的深厚,化有形為無形,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

蘇先生讀詩|十首送別詩,千古絕唱!“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渭城曲》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即將要去邊疆赴任,王維來送別友人。早晨的一場春雨沾溼了輕塵,客舍旁的柳樹也被洗刷一新。

面對朋友的離去,王維說:我們再飲一杯酒吧,出了陽關,就再也見不到我這老朋友了。一杯酒中,蘊含著多少深沉的情感呢?

《賦得暮雨送李胄》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這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詩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寫景。

詩人鋪寫煙雨、暮色、重帆、遲鳥、海門、浦樹,連同詩人的情懷,交織起來,形成了濃重的陰沉壓抑的氛圍。

猛然,那令人腸斷的鐘聲傳入耳鼓,撞擊心絃。此時,詩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淚下,離愁別緒噴湧而出:“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所有的寫景,在最後一句歸於離別之情,情景交融,悵惘無限。

蘇先生讀詩|十首送別詩,千古絕唱!“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